复制PetSmart,很难?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1010ping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etSmart公司的总部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这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宠物服务公司,它集网络食品、用具销售及线下宠物配套服务为一体。其在美国和加拿大合计开店1045家之多。它几起几落,在紧要关头调整策略,保持了企业战斗力,目前占有美国10%~12%市场份额,加拿大约8%份额。
  PetSmart成立于1987年。本身是家族企业,最早做上游,是产品商。10多年之后积累了一定实力,开始涉足渠道。初期开设了2300平方米的PetFoodWarehouse商圈店,以大批量、低价格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并很快将这一模式扩展到全美。到1990年,公司已有29家店面,平均面积2500平方米。成立6年后成功在NASDAQ首次公开募股。
  1999年,保洁公司收购了质优价高的宠物食品商lams,不久沃尔玛也开始销售lams商品,加上其原来就有狗粮销售,PetSmart的市场份额被对方抢去不少,销售业绩一度低迷。2000年创始人的侄儿上任,提出转变公司定位,从“宠物食品商”转为“为宠物提供终身服务”,集中精力做一些沃尔玛没法做的事情。比如尽管沃尔玛能卖狗粮,但是无法提供宠物美容,看病服务,也没有宠物服从训练课。而PetSmart的业务则可以扩展到这些,此外还有宠物摄影、寄宿等。并且公司所有的宠物都是免费送给客户,这带来的是宠物后续的购买行为。
  PerSmart还在2000年收购了PetSmart.com,后者是美国第三大电子商务网站。加上转变定位,公司业绩节节攀,终于成为全球最大的宠物服务公司。从此“大店+电子商务”也被认为是宠物行业最具效果的模式。
  在地球的另一边,中国的宠物市场每年都在增长。有调查显示,2010年的市场容量预计400亿人民币。这期间出现了不少颇具规模且各具特色的公司,比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乐宠、爱狗,以直营店为主的酷迪以及以加盟店为主的派多格、汤姆狗等。
  这些公司中,乐宠和PetSmart模式最为相像。
  
  大店VS小店
  
  在考察过许多国家的宠物公司后,乐宠为自己找到了一位不错的老师,这就是PetSmart。
  2009年,乐宠引入首轮投资,联想和清科共同注资150万美元。乐宠非常高调地宣布,希望成为中国PetSman,并首次在中国提出“大店+电子商务”模式。投资进来后乐宠开始建设线下实体店铺,很快就有了朝外SOHO的将近2000平方米的大店。里面商品有宠物活体、各式粮食、零食、宠物玩具、小屋子等,同时还有美容、寄养等服务项目。和PelSmart一样,几乎包含宠物所需要的一切(除了宠物医院)。
  有趣的是,乐宠高调背后,业界更多的声音是大店的不合时宜。据说开店不久,就有同行去看,回来给了一个评语是:“漂亮的大仓库”。而且乐宠大店在朝外SOHO的A座三层,要想找到这个店面还真需要费点力气。这似乎不符合正常情况下商超选址的逻辑。
  事实上,业内同行都认为,更大的问题是中国市场容量太小,还不到开大店的时候。其次是国内消费习惯没有形成。
  理由很简单:国内大部分的狗很少有花销,就算吃主人的剩饭菜也很正常。虽然目前市场正在变化,许多从不吃狗粮的狗开始吃了,以前在家里洗澡的狗开始在店铺洗,但整体上讲市场还在引导消费的阶段,需要销售员介入,家门口的小店就是如此,而大超市的购物方式显然不合市场规则。
  其次还有政策的限制。PetSman公司和一家专业的宠物医院合作,其1000多家商店里有600多家设置了宠物看病的地方。但这一模式在国内却行不通。以北京为例,宠物医院执照很难批下来,一年不过几家,而且批好的医院不允许开设连锁店。这就意味着,即使有了很多宠物店,也无法在店里同时设置宠物医院,这就流失了一部分客户。
  而和中国大部分宠物们相比,美国宠物大概会感慨自己的幸福。派多格总经理李忠伟介绍说:“欧美市场宠物的消费和人的消费是一致的,到这个程度:你要养个狗,它就是你的伴侣,要给它买东西吃,买衣服穿。在国外,民众对狗民主极有觉悟,你要看到狗吃米饭拌菜渣,就跟人啃树皮似的那种感觉。”
  有人戏称欧美国家的狗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遗传疾病少,身体健康,性格温顺。这是因为它们一般都出生在专业驯养场。而且大部分的狗都是纯种犬,甚至包括流浪狗。由于纯种犬并不是稀缺资源,自然价格也并不高昂,这也是PetSmart能够免费送狗的一个原因。但这一方式在国内似乎很难实施,国内一条纯种犬有几万块甚至几十万的市场价位,不可能免费送。
  “一般不会跑到很远的地方美容,虽然大家都会开车。而且真正给狗美容的不多,平时开销,狗粮等日用品在街边店或网上就能搞定。最主要是大店成本很高。”爱狗网CEO周汉东说。
  乐宠创始人李元认为:“两国社区居住方式也不同。美国大部分城市都不是密集的居住方式,都是大社区,大片的HOUSE、商业区,里面都是独立式大型超市,每个行业有一个垂直的,因此人们习惯于到大型商超购物。中国的消费习惯更偏向于日本,居住比较密集。社区有各种各样的小店,也有商业区,因此宠物店也不是单一,而是混合的。”
  针对国内情况,李元做出了不少的调整。首先,PetSmart大部分是三四千平方米的大店,但李元的第一个店只有近2000平方米。这有几个考虑:
  一是比如美国大店按照周边能够辐射的人群多少来确定店的面积,范围内很少有社区的小店面。而国内却不行,大店辐射的范围很可能有不少社区小店,这样顾客势必会分流出去一部分。
  二是PetSmart店内有1.3万多种单品,而国内的上游厂商较少,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美国有很大差距。
  三是美国的消费者比较成熟,他们对于宠物什么阶段该吃什么非常清楚,到了店里直接去找自己需要的就行。而国内的消费者对于宠物饲养的一些基本知识还不甚了解,更多的是需要引导性消费,为此,乐宠的大店里会多设置一些员工,以帮助顾客导购。这些员工需要非常了解宠物饲养知识和大众消费心理。
  多年前,PetSmart曾试图去英国市场,但是后来被英国最大的宠物连锁商店Pet at Home收购,PetSmart进军英国的计划彻底失败。原因是英国人的消费习惯是不喜欢去大超市,而喜欢买小量的东西,一周买好几次,每次休闲的时候逛逛。而在中国上海有个房地产公司曾经开了大店,其效果被认为“不怎么样”。
  李元介绍说“大店开业半年,月营业额达到70万”,和单店营业额相比,效率不高。他目前又看了不少地方,都是1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而李元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已经开了四五家100平方米的小店。
  
  线上VS线下
  
  爱狗的打法是反着来。PetSmart是最先做上游,然后是实体店铺,最后收购了PetSmarLcom网站。爱狗的优势是线上资源很丰富,马云在做节目时认识 了周汉东,并把他推荐给爱狗网做CEO。同时,周汉东创办的宠物婚嫁网——gougou520。被爱狗网收购。周的预期是先做线上,等到线上达到一定规模。再去建立实体渠道,收购或者自建。
  爱狗的模式很简单:在全国建5个大的配送中心,再把网上的宠物用品店铺全都集中起来,去和供货商谈判,就省去了2、3、4级代理商,以及每个环节盘剥的费用。淘宝店铺的小商家直接到爱狗的网络上下载产品,再卖出去。这些店铺相当于一个爱狗的网上销售代理(分销商)。爱狗有800多个分销商店铺,另外在淘宝有一个旗舰店铺,并且公司一开始就拿到了IDG、软银和阿里巴巴联合投资的1000万美元,这让它能顺利度过电子商务前期的烧钱阶段。5个配送中心已建成北京、上海两个,年底会在武汉、广州、成都三个城市开通。
  对于线上包围线下方式,周汉东是有依据的:当初美国有很多线上的网站都没起来,为什么现在起来了?就是因为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整体宠物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是有一个时间差的,这个时间差导致实体店必须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才会有网络的发展。但是中国互联网和宠物经济发展的时间差比他们小很多,所以爱狗有可能通过线上发展成熟后,再做实体。
  “网络发展得很快,每年都是100%的增长。美国电子商务零售总额占整体零售额7%左右,中国不到2%。从2到7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预计淘宝宠物市场规模会在5年内达到50亿~100亿。”周汉东介绍说,“但线下宠物经济发展有质的突破还需5~10年。”爱狗现在每个月有200多万营收,已经超过业内做了10年的酷迪,后者有30多家实体直营店铺。
  但是显然这和PetSmart不一样。后者线上和线下商店的商品费用一样,并不是秉承最低价原则。“虽然中国发展很快,但线上购物没有特别强的优势竞争力的话,很难替代。”周汉东说。线上不能做美容等服务产品,而这恰恰是行业中利润最高的一块。“实体店有70%的销售额来源于产品,但70%的利润来源于服务(宠物美容之类)。”业界还认为这可能会流失一部分不上网的客户,比如老人。
  乐宠的电子商务近期上线。联想和清科资金注入前,乐宠旗下的宠物中国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网站。但是自从投资进来,由于“觉得精力不能太分散”等原因,他的宠物中国网站已经被爱狗网和狗民网甩到后面去了。乐宠宣传负责人阎磊介绍说,乐宠网上的东西不一定是最便宜的,但保证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更加注重品质。
  派多格的业务大部分在线下。总经理李忠伟不喜欢别人说他是“短线打法”,即以几个直营店面为模板,然后开始加盟,但其实对加盟店没有真正的管控,这被业界称为“短线打法”。——
  派多格有10家左右直营店,有300多家加盟店,在店铺数量上居国内之首。“我3年开了300家店,如果继续,可以开600家、1000家,都不困难。但我需要匿点扩张,整顿加盟商。”李忠伟说,“真正的连锁店,不管谁来做,都是一样的业绩。这就是标准。否则不叫连锁,就叫特许。”派多格的业务标准化流程已经进行了2年,而标准化正是管控加盟店的重要因素。如果能成功实现对加盟店掌控,就意味着,他可以击败别人认为的“短线打法”。
  “关于线下,目前还是比较看好10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铺连锁,更适合现在的中国市场,但是要真正实现对单店的控制。”周汉东说。
其他文献
在面向老年人的家政服务市场,保姆服务属于最低层级的“产品”,“青松”决心通过自己旗下的专职护士,向老年群体提供专业的整体护理    青松的商业模式就是,通过自己的全职护士,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非时段的专业护理。也就是说,青松的一个护士每天会按时拜访老人,提供包括康复咨询、疾病检查乃至对保姆的专业指导。  青松的创始人王燕妮在2004年创立青松老年看护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时,认为自己找准了一条
期刊
支持大学生创业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隽琪  在这对支持大学生创业鼓吹一下。一有利于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换。二有利于推动高校的教育改革。三有助于追求真才实学的良好学风。四有利于宽容失败,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创业风险很大,对青年人是艰难的磨炼,不管最终成功与否。都是有益一生的精神财富。社会应该有宽容失败的氛围。应该有鼓励和培养年轻人积极创业的精神。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必须的。    创业企业要重
期刊
在中国做成金融信息服务这门生意的,为什么不是高端的财经媒体精英,而是一群土生土长的草根民营公司
期刊
在中国,为什么做成金融信息服务这门生意的,不是高端的财经精英,而是一群土生土长的民营公司    2010年3月31日晚。在北京金融大街上的威斯汀酒店,东方财富网创业板上市庆功会酒会正在举行。公司创始人沈军说,这一天是他人生中第三次戴起领带。当天,东方财富网的股价最高达到86.90元,市值超过120亿元。前来道贺的,有不少知名的财经媒体人,比如创办了《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周刊》的何力,还有来自前
期刊
从甲肝、SARS、禽流感到甲流,一个草根技术创业者的疫苗人生    “我从今年4月26日起,脑子里全是甲流,调动所有资源做疫苗。但我们的工厂没有连轴加班,这件事只能踏踏实实地做。”  2009年11月20日下午14时,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部,尹卫东身穿一件紫色立领休闲毛衣,虽然略带倦容,但谈到兴起,眼里会露出逼人的目光。他看上去比实际的45岁年轻很多,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紧张、亢奋,相反,他平
期刊
iPad让灰暗的过去回光返照,TWitter则昭示出难以捉摸的真未来  甲方:lPad比IPhone更适合阅读,进入AppStore的纸媒比如《连线》们有了更多的订户,iPad看来会如默多克所说“拯救报纸出版业”?  乙方:不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主流纸媒从AppStore获利的确切数据。相反我倾向于另一种态度。引用一则微博,大意为:一夜间所有纸媒都视iPad为救主,但单凭iPad改变不了它们的命运
期刊
开个餐馆挺容易?  好像是,又不是  川渝,中国餐饮创业最活跃、夫妻档最密集、对国人的胃最具征服力  却多少年没走出一家上市公司  一个多月前.一对重庆夫妇开的餐饮企业登上纽交所  这段两业史由此改变  他们的企业不大牌  不是那些你熟悉的很精致、很诱惑、很可能最先上市的川菜公司  它十几年来只做快餐生意  招牌是酸菜米线、泡椒鸡饭  它活跃在西南  它有一个挺士气的名字——乡村基    重庆出了
期刊
有好的产品、有效的经营管理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三个要素,经营才有可能赢利    这是一个在白领阶层中尽人皆知的日本品牌——吉野家。大众熟悉它更多是因为牛肉饭的美味,你可能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曾经闯过倒闭和主打产品衰退两次鬼门关的企业。它的掌门人安部修仁的经营理论在日本被称为“逆境经济学”,被众多的中小经营者奉为经典。本文节选自日本著名财经作者广田显司的《吉野家的逆境经营学》一书。  s  提价,牛肉饭从
期刊
重庆人懂吃,总结出了“吃菜吃味道、风味更重要”的十字真言。能把味道与风味的概念这么认真地区分开来,不愧是吃客中的明白人。但是如果你想更加深究什么是“风味”,直爽的重庆人会告诉你:风味就是味道好噻。  于是,在餐饮界有了“食在四川,味在重庆”的说法。重庆人笑谈,因为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大家都懒得出门,所以都窝在家里研究怎么做好饭。久而久之,也培养了重庆人对于味道的鉴赏和挑剔。受码头文化的影响,重庆人
期刊
他们带着理想、热情和盲目投身到创业潮中,有专业机构来支持与引导,这样的创业能成功吗?    林鹏飞名片上,印着“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几个字,而他其实还有另一重身份 一上海汇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这位出生于1980年的青年,2010年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对工业锅炉进行改造,提高燃烧效率。  公司注册资金50万,他自己掏了7万块钱,向还在读博士的女朋友借了1万,跟家里要了7万,加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