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7版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具体要求,这一标准的提出增强了语文测试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学习更具导向性。拟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对学业质量测试卷进行评析,进而促进教、学、评的一致性,进一步推进新课标理念测评的有效和高效。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测评;试卷
随着2017版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一线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逐渐清晰,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在教学中逐步落实。但是在高一、高二阶段依然存在急功利近、学考分离、试卷翻版等测评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探究试卷如何更加高效的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笔者拟以江苏省淮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试卷为例,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考查其在核心素养测评方面的达成情况,针对试卷的命题进行有效探索。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关注语言积累,借助阅读材料难度的提升促进语感提高
整份调研试卷在遵循新课标和新高考原则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考查,从词语辨析、文言实词的理解和推断、古诗文名句默写、文学文化常识的选择等多方面体现对语言积累的重视。试卷通过对这些题型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扎实积累语文知识才能提高语言理解能力”的意识,旨在促进学生提升必备的语言能力。
随着新课标和新高考标准的实施,调研试卷在参照近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字阅读总量大大提升、阅读材料难度不降反升的大背景下,选取的阅读材料难度偏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性。文言文阅读文本选择的是清代李元度的《国朝先正事略·选卷四》。小说文本选择的是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的节选文段。论述类文本选择的是江弱水的《诗的八堂课》的节选文段。实用类文本选择了一组评论文,其中心话题指向校园欺凌事件。在阅读量加大、阅读材料难度提升的背景下,无论是文言文、小说,还是思辨色彩较浓的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都需要学生在考场中借助较好的语感迅速而准确地进行信息的定位和筛选。试卷通过提高阅读量和增加阅读材料难度的方式“倒逼”学生筑牢重视积累语文知识的意识。
(二)整合多种阅读方式,利用多样性的文本阅读测评语识和语理的掌握情况
试卷文本注重对课内外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内容有2017版新课标推荐的结合本地教学情况划定的高中名著阅读,也有思想深刻的课外名家的单篇阅读或节选阅读。试卷实用类阅读考查选择了群文阅读的方式,指向关于文艺作品“借鉴”和“抄袭”问题的讨论。以群文阅读这种非连续文本作为考查的材料更有利于测评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整体概括能力。
试卷突出了关于经典名著阅读相关内容的考查。试卷第七大题作为专门的名著阅读考查题,考查了《红楼梦》和《论语》两部名著。在题型和知识点的设置上,关于《红楼梦》的考查采用了两道填空题考查与主人公林黛玉相关的文学知识;关于《论语》的考查采用了材料分析概括,考查孔子的人物形象分析。这种以专题考查名著的方式脱离了江苏省语文高考卷的“束缚”,突出了阶段测试的特点,从真正意义上将整本书阅读和知识点考查串连起来,以查促读,以测促教,实现读什么就考什么的“教考”一致性。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借助语言理解,考查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活动的过程包括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等。试卷诗歌鉴赏部分的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全诗概括杜秀才“心事”的具体内容。这需要学生先分析诗句体现了什么“心事”,然后进行综合,把同一类的“心事”合并。再比如,名著阅读专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概括孔子的性格特点。这道题以文言文为阅读载体,学生需要先理解考查材料的意思,然后再分析每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最后再进行概括综合。以上两道试题都要求学生以语言理解为基础,然后进行分析综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得出试题的设置可以测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
(二)借助语言理解,考查思维的批判性
语文学习侧重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当然在语文试题的考查中有时一道试题往往与多种思维方式的考查相关。比如,文言文阅读理解中的三则翻译题,每则翻译题都设置了多个得分点,学生需要疏通了解句意,然后联系语境推测重要字词的语境含义,最后串联全句验证通顺与否。在翻译的过程中就涉及到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参与。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考查更为典型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面对校园欺凌,根据材料,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一题。这道题给出了规定的思考范围“根据材料”,而文本的阅读材料不是单则材料而是非连续性的三则材料;给出了问题解决的对象“校园欺凌”,而文本的阅读材料中面对校园欺凌这一事件涉及到的责任主体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结合以上的语言理解,学生需要运用发散的批判性思维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筛选、分析、概括。
(三)借助语言理解,考查思维的独创性
作文以歌手林俊杰和林更新在医院看病时医护人员未经本人允许私自将其就医信息公开为话题材料,要求学生针对这种现象谈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思考。作文命题把视角聚焦在社会现实生活上,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想象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要想准确地理解材料想要传达的中心话题,就必须先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进行审题。但如果未结合“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而一味地泛泛而论则又缺乏思考的深度和论证的厚度。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学生就需要积极调动自身的生活经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样才能体现出其思维的独创性,从而避免陷入平庸的窠臼。
三、审美鉴赏和创造
(一)引导审美体验和感悟,提高审美意识
试卷在测试的背景下试图通过阅读材料关联学生的日常生活,在紧张的测试中渗透着一份温情。比如,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前三题的考查以流行语的变化为话题,向学生传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精神,带领学生领略个体生命的人性光辉。再如,语言文字运用第四题考查关于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点,题目以四句古诗词为载体,学生在作答时既强化了诗词之美的感受,又感悟到了古人广博的智慧和传统文化之美。试卷有意识的将引导审美体验和感悟的目标融入到具有美学内核的文字材料中,让学生阅读做题时在無形中感受美、体验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进行审美欣赏和评价,提升审美趣味
在论述类文本的考查部分,试卷选取了《诗的八堂课》中的节选文本《乡愁第七》。文中作者引经据典阐释了乡愁的内涵,乡愁与诗的关系,意蕴丰富,启人思考。试卷对这篇文本的考查设置了三道选择题,将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内涵、论证方法和结构、思想情感和意蕴的考查结合起来。学生作答时需要在细读欣赏文章的基础上,从文章结构、手法和情感等方面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既了解了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欣赏的程度,又促进了学生从语句的审美层次向思想的审美层次迈进,既对学生进行了美的熏陶和教育,又帮助了学生进行审美的反思和评价。
(三)激励审美思考和表达,提高审美品位
为了完成对学生审美思考和表达的测评,试卷在小说阅读部分选取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的片段。选文《那个卖血的男人》中无论是卖血的许三观还是卖猪崽的老头,他们尽管生活贫困,但身上都彰显着人性美的温暖和不屈的抗争精神。小说阅读部分第二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第三题考查作品的情感态度,这两道题对小说中的知识点考查虽有区别,但都体现了对学生能否透过人物贫苦的身份和处境看到小人物身上的人性美和心灵美的测评和考查。文本借助“小人物”的悲苦和抗争,在考场中对学生的审美趣味进行重新“整形”,给学生“灌输”心灵美的审美理念,从而促进学生审美品位的提高。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以广泛的选择面为前提,开阔文化视野
试题涉及《论语》、唐诗宋词、《红楼梦》以及当代作家余华和江弱水的代表作品。试题不仅想让学生接受儒家经典文化的熏陶教化,而且也想提醒学生关注当下的精神生活和底层光芒。《论语》《红楼梦》以及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渗透着先贤的智慧和思想。将这些文本纳入考题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构筑学生的文化归属感。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关注的是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波折,江弱水的《诗的八堂课》将观察的视角伸延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尝试建构人们的精神家园,将这些文本纳入考题中来无疑具有理性的敏锐眼光。这些时代气息感浓厚的文本有助于学生打开视野的天窗,使学生在关注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对当代文化进行审视和思考。
(二)以文化理解为依托,促进文化自觉
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以传统诗词为设题选项,考查学生在理解文化常识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自觉的体认。古诗词名句默写考查学生平时对古典诗词名句的识记和理解,以实现对历代文化名人大家的认同感和其精神品质的内化行为。古诗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既有对主人公人格的分析以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有对现代人生的启示阐释以促进学生对文化的自觉认识和内化。
(三)以自觉体认为支架,推动文化传承
《那个卖血的男人》中的许三观和乡下老头身上都体现着传统文化中较为典型的精神内涵:奉献、互助、坚强、乐观。小说阅读部分设置的两道主观题都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精神品质的自觉体认的解读,学生在思想深处认同了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后会将这些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以此实现推动文化传承的目标。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应对或解决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实现终身发展的关键基础。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标准测评试卷要力图体现培育核心素养的理念,这样才能摆脱测评试卷考查知识技能的俗套陈规。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始终把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放在心中,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这样语文试卷的测评才有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效度”和“信度”。
参考文献:
[1]徐志伟.一致性·结构化·关联性·任务型——南京市高二语文期末学情调研试卷的测评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19(6).
[2]徐飞.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测评探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2).
作者简介:范井轩(1989—),男,江苏省淮安中学一级教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在讀,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测评;试卷
随着2017版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一线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逐渐清晰,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在教学中逐步落实。但是在高一、高二阶段依然存在急功利近、学考分离、试卷翻版等测评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探究试卷如何更加高效的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笔者拟以江苏省淮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试卷为例,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考查其在核心素养测评方面的达成情况,针对试卷的命题进行有效探索。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关注语言积累,借助阅读材料难度的提升促进语感提高
整份调研试卷在遵循新课标和新高考原则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考查,从词语辨析、文言实词的理解和推断、古诗文名句默写、文学文化常识的选择等多方面体现对语言积累的重视。试卷通过对这些题型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扎实积累语文知识才能提高语言理解能力”的意识,旨在促进学生提升必备的语言能力。
随着新课标和新高考标准的实施,调研试卷在参照近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字阅读总量大大提升、阅读材料难度不降反升的大背景下,选取的阅读材料难度偏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性。文言文阅读文本选择的是清代李元度的《国朝先正事略·选卷四》。小说文本选择的是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的节选文段。论述类文本选择的是江弱水的《诗的八堂课》的节选文段。实用类文本选择了一组评论文,其中心话题指向校园欺凌事件。在阅读量加大、阅读材料难度提升的背景下,无论是文言文、小说,还是思辨色彩较浓的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都需要学生在考场中借助较好的语感迅速而准确地进行信息的定位和筛选。试卷通过提高阅读量和增加阅读材料难度的方式“倒逼”学生筑牢重视积累语文知识的意识。
(二)整合多种阅读方式,利用多样性的文本阅读测评语识和语理的掌握情况
试卷文本注重对课内外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内容有2017版新课标推荐的结合本地教学情况划定的高中名著阅读,也有思想深刻的课外名家的单篇阅读或节选阅读。试卷实用类阅读考查选择了群文阅读的方式,指向关于文艺作品“借鉴”和“抄袭”问题的讨论。以群文阅读这种非连续文本作为考查的材料更有利于测评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整体概括能力。
试卷突出了关于经典名著阅读相关内容的考查。试卷第七大题作为专门的名著阅读考查题,考查了《红楼梦》和《论语》两部名著。在题型和知识点的设置上,关于《红楼梦》的考查采用了两道填空题考查与主人公林黛玉相关的文学知识;关于《论语》的考查采用了材料分析概括,考查孔子的人物形象分析。这种以专题考查名著的方式脱离了江苏省语文高考卷的“束缚”,突出了阶段测试的特点,从真正意义上将整本书阅读和知识点考查串连起来,以查促读,以测促教,实现读什么就考什么的“教考”一致性。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借助语言理解,考查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活动的过程包括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等。试卷诗歌鉴赏部分的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全诗概括杜秀才“心事”的具体内容。这需要学生先分析诗句体现了什么“心事”,然后进行综合,把同一类的“心事”合并。再比如,名著阅读专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概括孔子的性格特点。这道题以文言文为阅读载体,学生需要先理解考查材料的意思,然后再分析每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最后再进行概括综合。以上两道试题都要求学生以语言理解为基础,然后进行分析综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得出试题的设置可以测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
(二)借助语言理解,考查思维的批判性
语文学习侧重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当然在语文试题的考查中有时一道试题往往与多种思维方式的考查相关。比如,文言文阅读理解中的三则翻译题,每则翻译题都设置了多个得分点,学生需要疏通了解句意,然后联系语境推测重要字词的语境含义,最后串联全句验证通顺与否。在翻译的过程中就涉及到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参与。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考查更为典型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面对校园欺凌,根据材料,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一题。这道题给出了规定的思考范围“根据材料”,而文本的阅读材料不是单则材料而是非连续性的三则材料;给出了问题解决的对象“校园欺凌”,而文本的阅读材料中面对校园欺凌这一事件涉及到的责任主体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结合以上的语言理解,学生需要运用发散的批判性思维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筛选、分析、概括。
(三)借助语言理解,考查思维的独创性
作文以歌手林俊杰和林更新在医院看病时医护人员未经本人允许私自将其就医信息公开为话题材料,要求学生针对这种现象谈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思考。作文命题把视角聚焦在社会现实生活上,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想象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要想准确地理解材料想要传达的中心话题,就必须先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进行审题。但如果未结合“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而一味地泛泛而论则又缺乏思考的深度和论证的厚度。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学生就需要积极调动自身的生活经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样才能体现出其思维的独创性,从而避免陷入平庸的窠臼。
三、审美鉴赏和创造
(一)引导审美体验和感悟,提高审美意识
试卷在测试的背景下试图通过阅读材料关联学生的日常生活,在紧张的测试中渗透着一份温情。比如,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前三题的考查以流行语的变化为话题,向学生传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精神,带领学生领略个体生命的人性光辉。再如,语言文字运用第四题考查关于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点,题目以四句古诗词为载体,学生在作答时既强化了诗词之美的感受,又感悟到了古人广博的智慧和传统文化之美。试卷有意识的将引导审美体验和感悟的目标融入到具有美学内核的文字材料中,让学生阅读做题时在無形中感受美、体验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进行审美欣赏和评价,提升审美趣味
在论述类文本的考查部分,试卷选取了《诗的八堂课》中的节选文本《乡愁第七》。文中作者引经据典阐释了乡愁的内涵,乡愁与诗的关系,意蕴丰富,启人思考。试卷对这篇文本的考查设置了三道选择题,将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内涵、论证方法和结构、思想情感和意蕴的考查结合起来。学生作答时需要在细读欣赏文章的基础上,从文章结构、手法和情感等方面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既了解了学生对文本的品读欣赏的程度,又促进了学生从语句的审美层次向思想的审美层次迈进,既对学生进行了美的熏陶和教育,又帮助了学生进行审美的反思和评价。
(三)激励审美思考和表达,提高审美品位
为了完成对学生审美思考和表达的测评,试卷在小说阅读部分选取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的片段。选文《那个卖血的男人》中无论是卖血的许三观还是卖猪崽的老头,他们尽管生活贫困,但身上都彰显着人性美的温暖和不屈的抗争精神。小说阅读部分第二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第三题考查作品的情感态度,这两道题对小说中的知识点考查虽有区别,但都体现了对学生能否透过人物贫苦的身份和处境看到小人物身上的人性美和心灵美的测评和考查。文本借助“小人物”的悲苦和抗争,在考场中对学生的审美趣味进行重新“整形”,给学生“灌输”心灵美的审美理念,从而促进学生审美品位的提高。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以广泛的选择面为前提,开阔文化视野
试题涉及《论语》、唐诗宋词、《红楼梦》以及当代作家余华和江弱水的代表作品。试题不仅想让学生接受儒家经典文化的熏陶教化,而且也想提醒学生关注当下的精神生活和底层光芒。《论语》《红楼梦》以及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渗透着先贤的智慧和思想。将这些文本纳入考题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构筑学生的文化归属感。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关注的是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波折,江弱水的《诗的八堂课》将观察的视角伸延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尝试建构人们的精神家园,将这些文本纳入考题中来无疑具有理性的敏锐眼光。这些时代气息感浓厚的文本有助于学生打开视野的天窗,使学生在关注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对当代文化进行审视和思考。
(二)以文化理解为依托,促进文化自觉
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以传统诗词为设题选项,考查学生在理解文化常识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自觉的体认。古诗词名句默写考查学生平时对古典诗词名句的识记和理解,以实现对历代文化名人大家的认同感和其精神品质的内化行为。古诗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既有对主人公人格的分析以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有对现代人生的启示阐释以促进学生对文化的自觉认识和内化。
(三)以自觉体认为支架,推动文化传承
《那个卖血的男人》中的许三观和乡下老头身上都体现着传统文化中较为典型的精神内涵:奉献、互助、坚强、乐观。小说阅读部分设置的两道主观题都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精神品质的自觉体认的解读,学生在思想深处认同了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后会将这些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以此实现推动文化传承的目标。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应对或解决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实现终身发展的关键基础。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标准测评试卷要力图体现培育核心素养的理念,这样才能摆脱测评试卷考查知识技能的俗套陈规。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始终把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放在心中,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这样语文试卷的测评才有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效度”和“信度”。
参考文献:
[1]徐志伟.一致性·结构化·关联性·任务型——南京市高二语文期末学情调研试卷的测评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19(6).
[2]徐飞.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测评探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2).
作者简介:范井轩(1989—),男,江苏省淮安中学一级教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在讀,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