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文断句作为考查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一项内容,其与翻译共同囊括在阅读理解中,是决定学生是否实现有效阅读的关键一项。因此,“断句”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必修课”,引导学生准确断句同样也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古文阅读;古文断句;初中語文;阅读理解
有人说,语言在哪里停顿,意义就在哪里生成。所以,不可低估断句的价值,断句会使语言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尤其是古文阅读,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理解文意。所以,韩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何谓“句”,即“。”,表示在一句话的结尾断开;何谓“读”,即“、”,表示一句话之内的语气停顿。可以说,阅读不知句读如同农民不辨五谷。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对文言文断句的重视程度,教师应如何“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呢?我认为不外乎三点:首先,培养学生古文阅读的语感;其次,教会学生根据词类的用法进行断句;最后,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句式进行断句。
一、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切入,习其句读
语感是一种经过反复阅读实践得来的具有浓重的经验色彩的能力,其中包括学习经验、情感经验、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等。可以让学生直接且迅捷地对阅读活动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判断、体会。可以说,是否具有好的语感是阅读理解文本的关键,也是考查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部分。为什么这样说呢?所谓“语感”顾名思义是“语言”“感觉”,更准确一点说是对“语言的有效性抑或合适性”的感觉,也叫作敏感性、直接印象。语感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阅读经验的积累而达成的。语感强的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体会到词的节奏,进而体味句子的气势,发觉其中潜藏的内容信息,追溯词句承载的情感。尤其是在学习古文的时候,面对言简意赅的内容,学生难免会胡乱断句,导致误解文章原意。所以,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切入,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读,在“书读百遍”之后,自然会形成一种古文阅读经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感受的能力,令其快速地把握语言的节奏,了解何时断句,何时停顿,进而为理解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这是一篇景情兼具的古文,作者既在文章中加入了对岳阳楼风景的描写,又继续升华思想,阐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小我情感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我情怀。使人读来感触颇深。这篇文章涉及的四字成语较多,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起来也不困难,但是有些句子因为断句问题,可能会影响整篇文章传达的节奏美、画面美,所以,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切入,让学生经过反复地读,感受不同断句方式下的语言节奏。如“至若春和景明”句,由于很少见到“至若”二字连用,所以学生会误将前句断成“至/若春和/景明”,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并说出感受,有的学生经过诵读,会感觉到前面通透的气息到这里突然变得不流畅了,当学生产生这种意识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换种断句方式诵读。当换成“至若/春和/景明”之后,学生觉得读起来比较舒服,节奏变得流畅了。再如“其喜洋洋者矣”,有学生将其断为“其/喜洋洋/者矣”这完全是不对的,同样在节奏上失去效果。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观察,觉得前句“把酒临风”是四字,所以这段的结尾也应该是将重音放在后面四字上,所以断句应为“其喜/洋洋者矣”。
二、从词类的用法切入,习其句读
古文断句的依据是词语,所以教师教学生断句最后也要归结到词语上。在学习古文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代汉语译文的字数是古文原文字数的两倍之多,这说明了古文言简意赅。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是词类活用的缘故,如名词、数词、形容词可作为一般动词使用,还有一些名词具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特点等。所以,词类的通用使作者更能游刃有余地把握字数,表现出文章的建筑美、格律美的特点。了解涉及到词类活用的一些词语之后,学生能够辨别出何为名词,何为动词,何为形容词,也就能够大致了解何为一句话的主谓宾,这样一来,其断句就相对容易些。
以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告子下》,作者通过几位重要人物引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样的观点。这里涉及到很多形容词作使动用法的句子,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意为使心志痛苦,使筋骨劳累,使身体饥饿。但是到“行拂乱其所为”句之后,有些学生便从之前理解的舒适区踱步走出,不知该如何断句。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继续从词类的活用切入。经过分析“行”是动词用作名词,指每一件事。“拂”“乱”皆是动词,在动词连用的情况下,动词之间是不断开的。所以可断句为“行/拂乱/其所为”,“行”在这里是主语,“拂乱”是谓语,“其所为”是宾语,该句可翻译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三、从了解上下文的句式切入,习其句读
古文的句式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一些常见的判断句固定句式:“……者……也”“……者也”;被动句式“为……所……”“受……于……”;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孰与……乎”等。作者会为文章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韵律、节奏而使用对偶句进行表达。所谓对偶,它是一种盛行于古文中的修辞方式,主要是把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句子、词组放到一起,使句子看起来结构整齐,音调和谐,容易传诵,逻辑鲜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由于对偶句在句式上表现出一种整齐对称的美感,所以在断句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了解句式切入,借助句式的特点规律进行断句,也可结合上下文,按照对偶这种修辞方式呈现的句式规律,举一反三,进行合理断句。
以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这篇短小精悍的古文涉及到很多对偶句,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句式的结构,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断句。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句,许多学生不明白该如何断句,尤其是第一句,在不知道“拂士”究竟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很容易断错句,将“入则无法家拂士”断成“入/则无/法家拂士”,但如果对应下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中的“敌国外患”便知“法家拂士”是两个语义并列的名词,所以是要断开的。应断成“入/则无/法家/拂士”。但是面对第二句多出的“者”字,有学生会不知“者”是否要断开。教师可从句式切入,“者”此处是代词,指这种情况,是对上句的“法家拂士”和下句的“敌国外患”的指代,所以应与“敌国外患”断开,所以此句断句应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可以说断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在练中积累断句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古文字的词性变化,并从这一角度切入进行断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型句式,抓住文言句子的特点进行断句。
参考文献:
[1]张中行.文言津逮[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2]管敏义.怎样标点古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金晓玲(1978—),女,江苏省南通市田家炳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古文阅读;古文断句;初中語文;阅读理解
有人说,语言在哪里停顿,意义就在哪里生成。所以,不可低估断句的价值,断句会使语言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尤其是古文阅读,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理解文意。所以,韩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何谓“句”,即“。”,表示在一句话的结尾断开;何谓“读”,即“、”,表示一句话之内的语气停顿。可以说,阅读不知句读如同农民不辨五谷。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对文言文断句的重视程度,教师应如何“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呢?我认为不外乎三点:首先,培养学生古文阅读的语感;其次,教会学生根据词类的用法进行断句;最后,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句式进行断句。
一、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切入,习其句读
语感是一种经过反复阅读实践得来的具有浓重的经验色彩的能力,其中包括学习经验、情感经验、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等。可以让学生直接且迅捷地对阅读活动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判断、体会。可以说,是否具有好的语感是阅读理解文本的关键,也是考查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部分。为什么这样说呢?所谓“语感”顾名思义是“语言”“感觉”,更准确一点说是对“语言的有效性抑或合适性”的感觉,也叫作敏感性、直接印象。语感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阅读经验的积累而达成的。语感强的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体会到词的节奏,进而体味句子的气势,发觉其中潜藏的内容信息,追溯词句承载的情感。尤其是在学习古文的时候,面对言简意赅的内容,学生难免会胡乱断句,导致误解文章原意。所以,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切入,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读,在“书读百遍”之后,自然会形成一种古文阅读经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感受的能力,令其快速地把握语言的节奏,了解何时断句,何时停顿,进而为理解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这是一篇景情兼具的古文,作者既在文章中加入了对岳阳楼风景的描写,又继续升华思想,阐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小我情感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我情怀。使人读来感触颇深。这篇文章涉及的四字成语较多,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容易,理解起来也不困难,但是有些句子因为断句问题,可能会影响整篇文章传达的节奏美、画面美,所以,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切入,让学生经过反复地读,感受不同断句方式下的语言节奏。如“至若春和景明”句,由于很少见到“至若”二字连用,所以学生会误将前句断成“至/若春和/景明”,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并说出感受,有的学生经过诵读,会感觉到前面通透的气息到这里突然变得不流畅了,当学生产生这种意识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换种断句方式诵读。当换成“至若/春和/景明”之后,学生觉得读起来比较舒服,节奏变得流畅了。再如“其喜洋洋者矣”,有学生将其断为“其/喜洋洋/者矣”这完全是不对的,同样在节奏上失去效果。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观察,觉得前句“把酒临风”是四字,所以这段的结尾也应该是将重音放在后面四字上,所以断句应为“其喜/洋洋者矣”。
二、从词类的用法切入,习其句读
古文断句的依据是词语,所以教师教学生断句最后也要归结到词语上。在学习古文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代汉语译文的字数是古文原文字数的两倍之多,这说明了古文言简意赅。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是词类活用的缘故,如名词、数词、形容词可作为一般动词使用,还有一些名词具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特点等。所以,词类的通用使作者更能游刃有余地把握字数,表现出文章的建筑美、格律美的特点。了解涉及到词类活用的一些词语之后,学生能够辨别出何为名词,何为动词,何为形容词,也就能够大致了解何为一句话的主谓宾,这样一来,其断句就相对容易些。
以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告子下》,作者通过几位重要人物引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样的观点。这里涉及到很多形容词作使动用法的句子,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意为使心志痛苦,使筋骨劳累,使身体饥饿。但是到“行拂乱其所为”句之后,有些学生便从之前理解的舒适区踱步走出,不知该如何断句。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继续从词类的活用切入。经过分析“行”是动词用作名词,指每一件事。“拂”“乱”皆是动词,在动词连用的情况下,动词之间是不断开的。所以可断句为“行/拂乱/其所为”,“行”在这里是主语,“拂乱”是谓语,“其所为”是宾语,该句可翻译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三、从了解上下文的句式切入,习其句读
古文的句式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一些常见的判断句固定句式:“……者……也”“……者也”;被动句式“为……所……”“受……于……”;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孰与……乎”等。作者会为文章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韵律、节奏而使用对偶句进行表达。所谓对偶,它是一种盛行于古文中的修辞方式,主要是把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句子、词组放到一起,使句子看起来结构整齐,音调和谐,容易传诵,逻辑鲜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由于对偶句在句式上表现出一种整齐对称的美感,所以在断句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了解句式切入,借助句式的特点规律进行断句,也可结合上下文,按照对偶这种修辞方式呈现的句式规律,举一反三,进行合理断句。
以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这篇短小精悍的古文涉及到很多对偶句,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句式的结构,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断句。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句,许多学生不明白该如何断句,尤其是第一句,在不知道“拂士”究竟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很容易断错句,将“入则无法家拂士”断成“入/则无/法家拂士”,但如果对应下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中的“敌国外患”便知“法家拂士”是两个语义并列的名词,所以是要断开的。应断成“入/则无/法家/拂士”。但是面对第二句多出的“者”字,有学生会不知“者”是否要断开。教师可从句式切入,“者”此处是代词,指这种情况,是对上句的“法家拂士”和下句的“敌国外患”的指代,所以应与“敌国外患”断开,所以此句断句应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可以说断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在练中积累断句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古文字的词性变化,并从这一角度切入进行断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型句式,抓住文言句子的特点进行断句。
参考文献:
[1]张中行.文言津逮[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2]管敏义.怎样标点古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金晓玲(1978—),女,江苏省南通市田家炳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