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大多为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从美学角度看,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合理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想象,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美的过程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从而获得审美的喻悦。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培植审美心境
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的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一种情绪色彩。因此,古诗词教学要在注重情境创设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审美心境的培植,以充分发挥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审美心境的培植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的成功取决于心理诱导的深入。一般说来,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心境的第一步,而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相通。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宋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国素有‘诗词国度’的美称。大家知道‘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唐诗’大家已会背很多首,‘宋词’可能还比较陌生。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由南宋爱国词人辛奔疾创作的表现恬静的田园风光的著名词作。让我们一起到古时候的乡村去感受一番美丽静谧的田园生活,好吗?”学生读题过后,我让他们用组词的方式来理解“村居”的意思,为学生进入情境做铺垫。紧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雅致、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从那专注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已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中。静观片刻,我问大家:“眼前的生活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觉得这里的环境非常优雅、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乡村的人们的生活非常闲适。”“乡村生活非常静谧,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学生的回答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意境中了。
二、运用多样解词方法,体会词义的朦胧美
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用词非常形象,意与境和谐统一。在教学中,我们不一定要把每一个词语的意思都作确切的解释,这样做反而破坏了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使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被破坏。要避免生硬地理解词语的意思,那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学生不理解“相媚好”的意思。我启发学生看图,并说:“老两口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老两口面色红润,老婆婆还有些害羞呢。”我接过话题:“是啊,这就是‘相媚好’三个字表达的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一个‘媚’字,把老两口相互喜爱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给人美好的感受!”
三、把握整体意境,体会诗词的情境美
古诗词具有形象美的特点,作者往往通过生活画面来表达思想感情;古诗词具有跳跃性,作者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所以,我们就不能依照古诗词所反映对象的自然时空按序教学,也不可能将作者思想感情的全部过程一一呈现,要通过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诗词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把握诗词的整体意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诗词的情境美。
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在学生对词句的意思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有感情地吟诵。轻柔的音乐,加之我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完全沉浸在词的意境之中了。于是,我问学生:“来到村居,你仿佛看到什么?又仿佛听到什么?”学生想象丰富,答案各异。当一位学生回答“我仿佛看到小溪旁、小院中、茅屋前,一对老夫妻微微有些醉意,正在说悄悄话”时,我追问:“你听到老两口说些什么吗?假如你就是老公公或老婆婆,会说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波。学生交流热烈,完全进入了角色了。
四、引发联想,切身感受意境美
古诗词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反映,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因此,我们在把学生带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从而使学生把握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切身感受其意境之美。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带入意境之后问道:“假如此刻你就是那顽皮的‘小儿’,你最想做什么呢?”学生说:“我最想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闻一闻青草的芳香……”“我还想骑在牛背上,信口吹吹短笛,让笛声在田野中回响……”,“我最想到荷花池边,到小溪边去钓鱼,轻松一下,多舒服。”“我也想去地里拔草,享受劳动的快乐。”……
古诗词的教学,一定要把握住整体感受,无论是解词析句,还是进入意境,都必须从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整体情感出发去进行,切忌将词句的理解与意境割裂开来。否则,就破坏了诗词意境的美,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无法给学生美的感受。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培植审美心境
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的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一种情绪色彩。因此,古诗词教学要在注重情境创设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审美心境的培植,以充分发挥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审美心境的培植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的成功取决于心理诱导的深入。一般说来,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心境的第一步,而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相通。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宋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国素有‘诗词国度’的美称。大家知道‘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唐诗’大家已会背很多首,‘宋词’可能还比较陌生。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由南宋爱国词人辛奔疾创作的表现恬静的田园风光的著名词作。让我们一起到古时候的乡村去感受一番美丽静谧的田园生活,好吗?”学生读题过后,我让他们用组词的方式来理解“村居”的意思,为学生进入情境做铺垫。紧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雅致、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从那专注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已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中。静观片刻,我问大家:“眼前的生活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觉得这里的环境非常优雅、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乡村的人们的生活非常闲适。”“乡村生活非常静谧,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学生的回答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意境中了。
二、运用多样解词方法,体会词义的朦胧美
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用词非常形象,意与境和谐统一。在教学中,我们不一定要把每一个词语的意思都作确切的解释,这样做反而破坏了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使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被破坏。要避免生硬地理解词语的意思,那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学生不理解“相媚好”的意思。我启发学生看图,并说:“老两口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老两口面色红润,老婆婆还有些害羞呢。”我接过话题:“是啊,这就是‘相媚好’三个字表达的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一个‘媚’字,把老两口相互喜爱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给人美好的感受!”
三、把握整体意境,体会诗词的情境美
古诗词具有形象美的特点,作者往往通过生活画面来表达思想感情;古诗词具有跳跃性,作者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所以,我们就不能依照古诗词所反映对象的自然时空按序教学,也不可能将作者思想感情的全部过程一一呈现,要通过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诗词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把握诗词的整体意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诗词的情境美。
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在学生对词句的意思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有感情地吟诵。轻柔的音乐,加之我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完全沉浸在词的意境之中了。于是,我问学生:“来到村居,你仿佛看到什么?又仿佛听到什么?”学生想象丰富,答案各异。当一位学生回答“我仿佛看到小溪旁、小院中、茅屋前,一对老夫妻微微有些醉意,正在说悄悄话”时,我追问:“你听到老两口说些什么吗?假如你就是老公公或老婆婆,会说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波。学生交流热烈,完全进入了角色了。
四、引发联想,切身感受意境美
古诗词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反映,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因此,我们在把学生带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从而使学生把握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切身感受其意境之美。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带入意境之后问道:“假如此刻你就是那顽皮的‘小儿’,你最想做什么呢?”学生说:“我最想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闻一闻青草的芳香……”“我还想骑在牛背上,信口吹吹短笛,让笛声在田野中回响……”,“我最想到荷花池边,到小溪边去钓鱼,轻松一下,多舒服。”“我也想去地里拔草,享受劳动的快乐。”……
古诗词的教学,一定要把握住整体感受,无论是解词析句,还是进入意境,都必须从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整体情感出发去进行,切忌将词句的理解与意境割裂开来。否则,就破坏了诗词意境的美,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无法给学生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