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意境 美的感受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z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大多为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从美学角度看,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合理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想象,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美的过程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从而获得审美的喻悦。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培植审美心境
  
  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的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一种情绪色彩。因此,古诗词教学要在注重情境创设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审美心境的培植,以充分发挥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审美心境的培植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的成功取决于心理诱导的深入。一般说来,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心境的第一步,而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相通。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宋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国素有‘诗词国度’的美称。大家知道‘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唐诗’大家已会背很多首,‘宋词’可能还比较陌生。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由南宋爱国词人辛奔疾创作的表现恬静的田园风光的著名词作。让我们一起到古时候的乡村去感受一番美丽静谧的田园生活,好吗?”学生读题过后,我让他们用组词的方式来理解“村居”的意思,为学生进入情境做铺垫。紧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雅致、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从那专注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已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中。静观片刻,我问大家:“眼前的生活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觉得这里的环境非常优雅、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乡村的人们的生活非常闲适。”“乡村生活非常静谧,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学生的回答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意境中了。
  
  二、运用多样解词方法,体会词义的朦胧美
  
  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用词非常形象,意与境和谐统一。在教学中,我们不一定要把每一个词语的意思都作确切的解释,这样做反而破坏了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使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被破坏。要避免生硬地理解词语的意思,那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学生不理解“相媚好”的意思。我启发学生看图,并说:“老两口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老两口面色红润,老婆婆还有些害羞呢。”我接过话题:“是啊,这就是‘相媚好’三个字表达的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一个‘媚’字,把老两口相互喜爱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给人美好的感受!”
  
  三、把握整体意境,体会诗词的情境美
  
  古诗词具有形象美的特点,作者往往通过生活画面来表达思想感情;古诗词具有跳跃性,作者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所以,我们就不能依照古诗词所反映对象的自然时空按序教学,也不可能将作者思想感情的全部过程一一呈现,要通过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诗词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把握诗词的整体意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诗词的情境美。
  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在学生对词句的意思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有感情地吟诵。轻柔的音乐,加之我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完全沉浸在词的意境之中了。于是,我问学生:“来到村居,你仿佛看到什么?又仿佛听到什么?”学生想象丰富,答案各异。当一位学生回答“我仿佛看到小溪旁、小院中、茅屋前,一对老夫妻微微有些醉意,正在说悄悄话”时,我追问:“你听到老两口说些什么吗?假如你就是老公公或老婆婆,会说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波。学生交流热烈,完全进入了角色了。
  
  四、引发联想,切身感受意境美
  
  古诗词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反映,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因此,我们在把学生带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从而使学生把握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切身感受其意境之美。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带入意境之后问道:“假如此刻你就是那顽皮的‘小儿’,你最想做什么呢?”学生说:“我最想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闻一闻青草的芳香……”“我还想骑在牛背上,信口吹吹短笛,让笛声在田野中回响……”,“我最想到荷花池边,到小溪边去钓鱼,轻松一下,多舒服。”“我也想去地里拔草,享受劳动的快乐。”……
  古诗词的教学,一定要把握住整体感受,无论是解词析句,还是进入意境,都必须从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整体情感出发去进行,切忌将词句的理解与意境割裂开来。否则,就破坏了诗词意境的美,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无法给学生美的感受。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和“学”是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不能孤立而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进行感悟、对文本的空白展开想象补充,并加强学法指导,这样才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它们完美契合,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低年级 教与学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集体代表接受表彰  她们是母亲、妻子、姐妹、女儿——她们用双手呵护温馨家庭;她们是医生、教师、工人、企业家——她们用臂膀扛起社会责任。她们或投身基层,为群众谋求发展、鞠躬尽瘁;或奋斗在行业一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为时代的发展添柴加薪;她们在陇原大地上上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引领着社会前进的脚步。  2017年,经各级人社部门、妇联组织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甘肃省三八红旗手(
為帮老伴儿圆梦,广州81岁的张永胜和老伴儿拍摄了一组梦幻婚纱照。在这组婚纱照中,童心未泯的爷爷和奶奶化身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和公主,还模仿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经典剧照。张爷爷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带老伴儿参加一场梦幻婚礼。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老师“人民教育家”称号,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正式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于漪老师是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者。关于于漪老师的报道和研究已然非常丰富,然而,作为一线教师,总结向于漪老师学习的经历和体会,分析于漪老师专业更新与生命常青的教育人生特质,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获得教益。  一、远在天边的星辰  第一次听到于漪老师的名字,是在20
[摘 要]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和内容。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指向思维能力的课后题的教学,教师可通过提取文本信息—加工语言材料—比对学习成果这三个步骤,并搭建思维支架,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准确性、关联性、逻辑性,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使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统编教材;课后习题;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沐浴文字背后的精神。这篇文章讲述这样的故事: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林肯,以高尚的品格和出色的才华,化解了人们对他的嘲讽和羞辱;通过不懈的努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全文以对话串联,语言朴实,耐人寻味。在教学中,积极开通多种渠道,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角色心里,深入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真切体验人物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品悟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词语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便到了小学中高年级仍是这样。  但在实践中,中高段的词语教学往往存在着两个倾向:一是“泛化”,认为词语教学主要是低段的事,所以蜻蜓点水,走过场;二是低效重复,简单照搬低段词语教学的方法,仍从音、形、意等方面亦步亦趋推进
[摘 要]板块设计是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统编教材教学中,教师应对文本进行深入钻研,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通过搭建支架解疑难、留心观察促发现、习得方法写清楚等板块设计,组织教学,使学生体会文本的表达特点,获得阅读能力的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统编教材;板块设计;支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6-0074-01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学生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郭思乐教授说:教师应该做一个“牧者”,把“羊群”带到那辽阔的水草丰盛之处,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吃草。在关注高效课堂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课堂里唱主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自己的课堂,我在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
十月,她和朋友沿海自驾游。坐在副驾驶座上,秋阳暖暖地包着她,听着导航仪女声的一成不变,身体摊得太舒服,眼皮也渐渐支撑不住自己的重量……瞌睡打了一路,好几次惊醒时,车都停在路边。  她问朋友:“怎么了?”  朋友说:“没事儿呀,我休息一下。”  车再次发动,她再次迷糊过去,却感觉到车正在停下来。朋友还是新手,停得有点儿猛。  懒得睁眼,却突然间颊上被什么湿湿地碰了一下,又一下。像飞蛾的翅膀擦过,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