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现状及培育路径探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07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关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本文以嘉兴学院医学院为例,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现状,接着剖析目前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困难点,最后从课堂教学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人文环境营造三个方面,提出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路徑。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8.042
   简单来说,人文素养是指个人关于人文类知识的储备能力和实践能力,及从中透露出的对人和社会的一种关怀,表现在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深刻关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始终是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5G时代和学科专业化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关乎大学生的综合发展。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平台,如何做好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和提升工作,成为今后高校需要重点考虑的课题。
  1 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现状
  当前,高校往往把学校发展目标与专业特色发展相契合,进而导致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关注度不高,且缺乏相应的教育资源和体系。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专注度较高,认为专业学习才是第一位的,往往很少有时间接受或主动学习相关人文课程。
  就嘉兴学院医学院来看,调查的450名医学生中,仅有10.5%的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看一些专业课程之外的书籍;有90.6%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时间很紧张,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其他事情;80%的医学生课余时间主要集中玩游戏、逛街、看网络小说;62%的医学生不会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人文类讲座、晚会、比赛等活动。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高校大学生因专业不同,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程度也存在差异化。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生主观认识不够,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学习是大学生涯的全部,特别像医学生,职业目标特别明确,往往认为毕业后从事的是医生、护士等职业,所以更愿意将时间用在专业学习上,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接触人文类的相关教育培训;第二,校园人文氛围的淡薄,大学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一个好的人文氛围,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尤为重要。若校园内人文素养教育不重视,人文教育活动不够入心、入脑,那很容易流于表面,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第三,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备。就嘉兴学院医学院而言,有专门的医学人文教育教研室,专门针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相关教育。但总体来说,力度仍然不够,存在课程体系不够深入,学生知晓程度不高等问题。
  如今,高校大学生00后已成为主力军,00后追求个性,反对权威,呈现出独特明显的性格特征。但就目前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来看,教育课程和教育体系存在滞后问题,不能完全贴合00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需求,高校需要从社会需求和学生人格完善出发,不断更新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尤其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还需加大资源投入,健全培育体系。
  2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在全国高校开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尝试性工作,此后,全国教育界围绕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话题展开广泛讨论。一直以来,在多数大学生中形成了重视专业,轻视人文的思维模式。大学生甚至认为学好专业技能才是最重要的,人文方面的学习无关紧要。他们几乎把所有的学习精力用在专业课程上,造成大部分学生人文知识缺失。
  人文知识储备是人文品格确立的基础。人文知识的缺乏影响人文品格确立。集中体现在:远大志向缺失、信仰动摇、缺少拼搏精神,生活没有意义、沉迷于虚拟世界、丧失对现实生活信心和热情、极易被网络言论影响,重利轻义、价值观发生扭曲、损人利己现象屡见不鲜、往往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惜损害他人利益、集体意识淡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辨析不清,道德修养不高、文明修养与大学生的身份相背离。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问题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厌世等症状,甚至出现轻生的现象,这都与大学生内在修养不够有关。
  在调查的450名医学生中,85%的同学认为参加讲座和文化活动对专业学习没有帮助,认为浪费时间;73%的同学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仅存在于《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95%的同学表示更愿意阅读小说,不愿意阅读思想性较强的书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偏离化认知,往往以“有帮助”和“无帮助”进行判断,进而无法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文品质,对社会形势缺乏敏锐的感知,无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另外大学生传统知识储备欠缺,也是人文素养不高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主动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高,体现在国学知识储备不足,传统节日认知和参与度不高等方面,很多大学生感觉国学知识晦涩难懂,不愿意深入学习,并且对传统节日的内涵不感兴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所偏差。
  正如像医学院这样的理工院校,人文氛围淡薄,接触到的文化学术资源少之又少。加之课业压力较大,学生更愿意在课余时间把精力投入网络世界中,网游、电视剧、电影、网络小说、短视频平台等网络资源充实着学生的生活,学生无暇顾及人文方面的内容,更多的追求感官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愉悦。网络平台本身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人文素养的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大学生群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浅显易懂的形式,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大学生经历尚浅,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很难进行有效准确的选择,往往影响了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
  3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3.1 转变教育理念,重视人文素养培育
  国家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放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上面。高校应在理念转变上下功夫,把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放在工作中心环节。高校要加强人文类教师队伍和人文课程体系建设,这两项工作是人文教育工作的基础。善其事,利其器。高校要以此为抓手,着重培养大学生人文思维,增强人文知识储备,进而锤炼其各方面能力。目前就嘉兴学院医学院来看,从事人文教育工作的老师明显不足,且大部分课程偏专业性,存在课程单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体系不系统等问题。因此,高校还应从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健全课程体系上下功夫,让人文素养教育真正走近学生。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文科学院的存在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开设人文教育课程,拓展人文课程的选修门类,把能够对学生长远发展有积极影响的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规定相应学时和学分。高校不应只开设思修等思政类课程,还应开设文学、艺术、音樂、管理等课程,立体化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就医学生而言,高中时期主要学习数理化相关课程,大部分同学在人文方面的知识学习上,既没有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因而步入大学校园后,主动学习人文类课程的意愿不高,学习的效率和成效不佳,很难感受到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因此高校要想做好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工作,还要重视教师的素质培养,教师在言谈举止中展露出的品德修养、学识涵养、人格魅力都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到学生,所以建立一支以生为本、勤慎治学、气质独特、结构健全的人文教师队伍具有深远的意义。
  3.2 搭建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机制,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关键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思考下,高校应着力打造“思政+人文”的联合培养模式,提升课程的可读性、可视化、贴合性,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其中,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需要通过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来实现,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则需要融合人文素养教育。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程,以思想灌输为主,很少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久而久之,学生会将思政课程视为“水课”,认为只需要拿到学分就好,这样很难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从一定程度上看,人文素养教育具有极强的学科包容性,是以人文学科教育为中心,涵盖了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这就对高校教师的学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只有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时,应适当穿插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如适时融入《道德经》《论语》系列书籍的内容,将人文方面的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充分融合,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3.3 丰富人文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
  高校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以外,还需要激发大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而丰富多彩的大学活动和自我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就调查的医学院450名学生来看,86%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活动主题不够深入,形式不够新颖,缺乏参与的趣味性。78%的同学认为人文教育活动可以与专业结合,运用新媒体资源等开展。60%的同学认为读书分享会、读书比赛等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此高校要在人文教育活动内容、形式、趣味性上费心思,注重活动的成效,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人文魅力,丰富内心世界,涵养人文风气。
  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文科类学院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学校的人文环境的营造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就嘉兴学院来说,文法学院具有相对浓厚的人文氛围,因此像医学院这样的理工学院,可以多与文科学院开展联谊活动,在活动中感悟人文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如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建立定期分享模式,督促学生阅读经典,实现深层次的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高校还应着力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人文类学生社团。拿医学院而言,五个社团中,人文类社团仅一个,而且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此高校应该在社团管理、建设、指导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类社团组织的人文特色志愿服务、精神宣讲等志愿活动,传递志愿精神,展现人文关怀,提升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另外,指导学生成立如读书社、笛箫协会等人文社团,借助经典阅读、传统习俗、诗词歌赋等,通过知识问答、才艺表演、诗歌征集、摄影绘画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喜爱的各类活动。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青年一代能否堪当大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耕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大学生五个层次入手,打通专业学习与人文知识学习的壁垒,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多层面的人文素养培育,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多开展一些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人文活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可以勇担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吴汉平,刘云.新时代地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科技与创新,2020,(11):78-79.
  [2]阳柳艳.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9):07-09.
其他文献
摘 要:2020年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如一场大考,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尤其从多个方面对处于防控一线的社区治理进行了一场摸底考。本文以泾川县城市社区抗疫实践为例,对基层城市社区在疫情防控及社会治理中的困境展开梳理分析,认为基层治理错综复杂,疫情反复多变,社区防疫力量薄弱等客观原因是社区部分工作处于困境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社区抗疫乃至日常治理这“最后一公里”工作要落到实处又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以在香港从事创科行业的新生代员工为被试,采取混合方法探讨心理资本在组织创新氛围影响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实证检验证实,对于路径“组织创新氛围→心理资本→创新构想产生”,心理资本承担部分中介作用,有大约10.1%是通过心理资本这一中介传导的;对于路径“组织创新氛围→心理资本→创新构想执行”,心理资本则不具有传导影响力的作用。  关键词:新生代型员工;心理资本;组织创
期刊
摘 要:进入“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在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基础上,必须落实党建引领,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提升能力和水平。当前,打造党建品牌成为全国各区域、各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工程为深入剖析国企党建品牌建设路径,本文聚焦“政治建设”“惠民服务”“人才强企”三大方面,以广州公交集团羊城通公司党建品牌为例,探讨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践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东恒鑫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基于其2019年通过非公开发行优先股融资行为,分析优先股融资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从企业治理、财务状况等方面分析了该企业发行优先股的条件;从筹资规模与资金用途、股息支付和优先股股东权利、赎回和回售条及担保安排等方面梳理了发行方案;并介绍了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从对公司财务状况、公司股东和公司经营状况等角度剖析了恒鑫智能优先股融资的影响。本
期刊
摘 要:虽然已有很多学者研究“三全育人”理念下的思政教育改革,但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研究还有待补充。本文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探究“三全育人”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并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学生为实例验证,发现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参与,分学情分阶段的组织教育活动以及使用校内校外相结合、
期刊
摘 要: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大潮中,水力学教学团队通过总结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评价了课程建设成效和改革亮点,阐述了以一流本科课程为目标的建设思路和实施路径,包括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改革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等方面,以期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力学;教学改革;一流本科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
期刊
摘 要:供热企业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但目前考核方式简单落后,没有体现出价值创造的关键领域和环节,无法帮助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从而严重影响了供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L供热公司为例,对其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基于供热企业价值创造路径,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对其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构,为其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作良好条件。此外,由于供热企业价值创造路径基本类似,本文的研究对其他供热企业
期刊
摘 要:2020年各地高校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宗旨,虽然学生无法返校进入课堂学习,但是教学任务必须按时完成,线上授课迅速被推上教学舞台,线上教学成了热搜,老师也当上了“网红”。疫情的特殊原因,彻底改变了高校传统面授的上课模式,学习的战场由教室转为线上,这对老師和学生都面临挑战。本文以《财务会计》实际线上授课情况为例,将线上教学方法和线下授课相结合进行实践总结、反思,对疫情后的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高职普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由于电子商务发展非常快,所以本专业的课程改革也迫在眉睫;高职教育的重点是深化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根基就在于产教融合,践行校企“双元”育人;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较为普遍和核心的《新媒体营销》这类理实一体的课程为例,来阐述该课程的设计、实施及效果分析。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双元”新媒体营销;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导游基础知识》作为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本文对高职导游课程基础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运用在线上、下网交互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思路梳理,探讨结合网络教学环境对本课程的教学所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建议,总结出线上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