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负迁移现象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其对策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SJXXLX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母语知识在外语学习中的负向迁移现象一直困扰着很多中国学生,母语的负向迁移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涉及标点,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化差异。
  【关键词】母语;负向迁移;高中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 蔡家旋(1997-),女,广东清远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引言
  自塞林克提出中介语的概念以后,语言的迁移理论也应运而生。母语的存在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影响与作用,被语言学家称之为母语的迁移理论。这种迁移具有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具有促进作用,而负面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具有阻碍作用,分别定义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外语学习者通常把自己个人的第一语言使用习惯用于目标语的学习,这就很容易导致了负迁移现象的出现。那么,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写作中主要表现在哪呢? 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以及对策来规避这种现象呢?本文将从标点、词汇、句法、篇章结构、文化因素等层面进行分析,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一、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表现
  中文在中国英语写作学习中产生消极作用的原因在于中文与英语存在很多差异,在标点符号、词汇、句法、篇章结构和文化因素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表现。
  1.标点方面。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的时候,往往运用中文思维,这时候就会出现负迁移现象带来的消极作用。举例来说,部分同学在用英文格式写信时,会把逗号误用成冒号;有的同学则在间接引语中使用冒号。这些都是中国学生常犯的错误。
  2.词汇方面。我们的母语在形态上来说和英语没有太大的变化,例如主语和宾语形态一致,现在的动词和过去的动词使用一样,属于分析型的语言。然而第二语言,英语,在句子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成分具有不一样的形态,比如,主语中的we 和宾语中的 us 是不一致的。再者,英文的实词还具有各种曲折变化和派生变化,产生大量的动词形态以及派生词缀,代表着不同含义,属于综合分析型语言。 然而,中国的学生恰好不懂如何去运用这些词缀的变化,还自己乱用一通。比如 “Their Japanese people are very proud of the great progress made during the past years” 这一句话中的“their” 没有注意到人称宾格的改变,和后面的“Japanese people”形成不了从属的关系,属于同位的关系,所以,不应该使用属格代词“their” ,而必须用其主格“ They”。还有就是,英语词语的意义比较灵活,对于句子的依赖性较大,需要搭配其他词汇一起使用。拿break来说,break through表示突破、突围,break up 表示打碎、打破,而break down 则表示分解、发生故障等。中文来说却是相反的,中文对于文章的依赖性比较弱,独立性很强。这就导致负迁移的产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生的写作一般都是通过翻译去实现的,汉语和英语需要对应翻译,但有一些词往往没有对应的词。 如中文的“ 合作社”“老干部”“ 阴”“ 阳” 等在英文中都没有明确对应的词语。
  3.句子方面。中国学生在学习英文词汇的时候会受到中文负迁移的影响。相同的,学习英语句子的时候也会受到这种负迁移的影响,从而忽视了汉英语言的不同。英语注重句子的结构和内在逻辑,有语态,时态,人称等的变化,属于形合语言。而汉语没有时态、人称、数等的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实词来表达含义,句子结构较英语松散,属于意合语言。中国高中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时候,会自发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来帮助英语的学习,并且把这一规则放在首位。如果中文和英文句子结构一样的时候,就会产生正向迁移,对英语的学习具有推动作用。比如,“她是一名老师”和英文中“She is a teacher”在词序和语序上是一致的,是相对应的,这时候,学生便可以利用中文和英文的相似性来帮助英语的学习和进步。然而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上和语序上不是完全一致的时候,也就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語言有着差异的时候,同学们还是运用我们中文的知识去解释英文的句子,这时候在翻译转换时会出现困难,从而发生所谓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导致错误产生。有一个很多中国学生都会犯错误的句型,比如,“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好学生”,很多学生会翻译为“ I think he is not a good student( 应译为: I don’t think that he is a good student)”。再如,很多学生在翻译有关关联词的句子的时候,受到中文使用习惯的影响,会把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的句子翻译成“because...so,although...but”,但是在英文思维中,他们认为只需有一个关联系便可以让人们知道说话人所表达的含义,因此他们会省略其中一个。因此,多数同学因为这个固有的中文思维逻辑的影响,出现错误。此外,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出现的语法错误通常还表现在时态,语态等方面。很多学生在描述一件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句子的过去时态,常常用一般现在时来表达。例如,在“Yesterday I went to school by bus”这一句子中,学生们常常会犯“Yesterday I go to school by bus ”的错误。另一方面,英语的句子结构的核心是主语和谓语,还伴随着各种短语和从句,主次分明,层层递进,结构复杂,比较注重结构分析。然而,中文句子结构的核心是意义,通过时间顺序连接在一起,比较注重整体意念。因而产生了中英两者句子结构的明显不用。如“ Though kind and gentle, Mike could not but revolt at his friend’s callous behavior(麦克心地善良, 性情温和, 但对他朋友这种无情的行为,非常反感)” 这一英汉对比译文就充分体现了两种语言在结构上存在的巨大差异。   4.篇章结构方面。篇章的结构和衔接连贯是英汉文章的主要差异。因为中英自身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在写作以及表达观点的时候也大不相同。中文习惯抛出一大堆事实以及例子来证明最后的观点,或者通过一系列具体例子论据的堆积来形成主旨。英文则习惯于先抛出观点,然后再引出一大堆事例和论据来证明前面观点的正确性。英文和中文中“形合”和“意合”之间的差异也将导致篇章中衔接手段的不同。在英语中,全文是通过词汇和语法的明确衔接形成的;而在中文中,它使用具有句子含义的逻辑关系的连接词形成连贯的文本。此外,英文和中文文本在主题或重点方面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在正式风格中,英语使用被动结构,而中文使用主动结构。不仅如此,英文习惯将事物拟人化,用事物来描写事情。比如,中文用人来见证一件大事,在英文表达中则用时间或者地点来见证。
  5. 文化因素方面。不同国家,其文化层面必然有所不同,语言形式也会显示出差异。中文和英文的语言形成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如果将中文的语言形式放在英语写作中,就会出现中文表达。将英文的语言形式放在中文中,也会出现英文的表达。由于每个国家在事物的表达或描述中都有很强的文化色彩,因此有必要充分考虑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和表达习惯,以免产生汉语式英语,这样便会让英语更加真实、地道,靠近本地英语水平。
  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负面因素的对策
  由于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负迁移,学生在学习第二门语言的时候难免会犯下许多错误。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规避这些负迁移现象,是一大难题。针对以上在标点,词汇,句子,语篇以及在文化因素方面出现的错误,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 增强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想减少这种写作的负迁移现象,首要我们要做的便是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加强英文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心理学中有一概念“心理词汇”,意思是说,当一个单词出现在脑海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反映出与这个单词相关联的词汇,这种现象被称为习惯性搭配或者同伴关系。但当学生词汇不足时,这种现象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导致学生们不得不使用中文词汇以及表达来进行补充,出现了“心脏翻译”的现象。这也是外语学习者使用词汇之间的关联性来进行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应该引导并且指导学生多使用英语词典,让他们认识英语词汇有内在的联系,使用词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词汇记忆,扩大词汇记忆量。并且在真实语境中教英语,训练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单词,运用联想来提高相似单词的学习效果,学以致用。此外,还需要加强学习策略和学习训练的指导,让学生的自我监督策略发挥作用,懂得自己发现学习中由于母语负迁移现象导致的错误,并且书写出错误的句子进行改错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搭建脚手架进行辅助。
  2. 扩大同学们的课外阅读量。在外语学习中,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良好的阅读是输入,更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作为阅读之后的输出,更是对学生们学习成果的检验。从克拉申的输入输出理论可以得知,只有给予外语学习者足够的输入,才能更好地进行输出。因此,我们需要让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章,加大学生的阅读输入,这样不仅可以积累语言基础,提高对于英语的感知力与敏感度,掌握各种文章体裁的结构方式,提高写作输出能力,还可以通过对比中英文文本的异同,让自身头脑中的转换机制能够更快的运行,写出更好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避免写作中的文化错误。
  3. 激励同学们多写 、多改。根据试误理论,学生可以在犯错中找到正确的写作方式。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更好掌握到英文和中文在各种方面存在的差异。加强写作训练,增强写作意识,学会写作策略,修改作文也是一种不断让作文更加完美的策略,单靠阅读输入还不够,只有不断输出,才能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
  4.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母语负迁移。大多数学生都不太了解第一语言对于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教师应该适当地介绍一些关于二语习得、语言迁移的理论,让学生了解认识到母语对于二语学习的正向促进作用和负向阻碍作用,并理解母语对英语的负面迁移的本质,使他们意识到这是事实。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是一味去规避母语,排斥母语,而是充分合理利用母语的正向迁移,积极去克服母语的负向迁移,提高自身英语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更加好地掌握外语。
  结语
  母語负迁移在学生的学习当中产生会不良影响,但是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发现研究归纳学生们在学习中容易犯的错误,进而不断引导他们改正,不断阅读,积极写作,让他们的中介语系统不断更正,进而不断靠近目标语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小广.语言迁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7-158.
  [2]徐君娥.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问题及其矫正策略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0):14,17.
  [3]王建丽.母语负向迁移与英语写作[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 (3):40-42.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如何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渐成为中小学校关注的热点。  如何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促进其知行统一?如何突破品德课程传统纸笔测试的窠臼,用开放式考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希望这一组文章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培养人才。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名校,如何挖掘厚重的文化底蕴,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学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学校认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应当拥有坚实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底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此,学校以课堂、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为载体,努力培养具有底气、灵气、大气的现代小公民。  一、以快乐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底气  底气即坚实的专业和知识底
就像十个指头不是一般齐,每个班里总有一些孩子显得与众不同,就是所谓的“不合群”,而这些孩子往往会给班主任 “一刀切” 的管理造成很多麻烦,于是有的老师就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  据我观察,班里不合群的孩子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属于“自负型”,骄傲,瞧不上其他人,不屑于和其他人交往,独孤求败,曲高和寡。  第二种属于“自卑型”,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差,怕被别人鄙视,所以不敢和他人交
林崇德:对德育和素质教育的三个希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林崇德在接受两会记者提问时,提出了对德育和素质教育的三个希望。一是以德育为先,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希望德育改革能深入进行,从生活实践入手,变大道理为小道理,学雷锋是最好的内容,也是最好的一种形式。二个是以能力为重,倡导思维教学。素质教育要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德育为灵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
摘要:知行合一是品德课程的难题。在课后延伸活动中,围绕品德交往类题材,引导学生调查实践,学写小论文,以此展开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道德感知力和交往品质,促进知行合一。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研究性学习;交往;知行合一行合一一直是品德课程的难题。为此,我们尝试在课后延伸活动中,开展“以交往类的品德题材为研究范围”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调查实践,以学写小论文为载体,提升学生的交往品质和道德感知力,让学
摘 要通过原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与新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在编排思路、基本框架、主题内容组织、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明晰法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定位和实现路径。即以“故事教学法”,引领儿童走进“家庭生活中的法”;借助“角色扮演”,初步建立规则意识;设置“情景模拟”,陶冶法治积极情感。由此,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 键 词小学品德课程;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教材分析 
当前,时代已进入细分化阶段,知识较之过去更呈几何级爆炸性增长,一个人即使精力再旺盛,也无法均衡所有的能力,让自己的“木桶”板板一样长。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超拔的能力比面面均衡而面面平庸要好得多也实际得多。  所以,这个时代,人生的高度更取决于个人能力的“长板”。具体到教育而言,就是要尽可能长益孩子擅长的东西。  据说,美国的精英教育是放弃大部分中间层,有初二数学水平就能高中毕业。这像是我们国内的培
何勇,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数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政协委员。    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革命先烈朱执信,于1921年一手创办的。从创办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广州的名校、全国的名校。盛名之下的执信中学,不但曾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率先推进新学制,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之先河,而且一直勇立在教育的潮头,在崇
摘 要 从儿童的视角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轻松解读;在学校课程中深化拓展,加深体验;引导孩子观照自己的行为,在反思中成长;树立榜样,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儿童生活全域,构筑孩子的精神家园。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课程;同伴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习近平总书记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活动作为品德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现在的品德课堂真可谓热闹异常、争奇斗妍。但仔细观察我们却不难发现,许多活动都陷入了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活动教学进行反思,以拨开浮云,还品德课堂一片亮丽的晴空。    一、活动目标,应上青天揽明月    品德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教学目标也应是综合的。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