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浮云终见日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zhan197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活动作为品德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现在的品德课堂真可谓热闹异常、争奇斗妍。但仔细观察我们却不难发现,许多活动都陷入了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活动教学进行反思,以拨开浮云,还品德课堂一片亮丽的晴空。
  
  一、活动目标,应上青天揽明月
  
  品德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教学目标也应是综合的。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老师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这些活动应该有一个情感的梯度,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提高与升华。
  [案例]《家庭树》(中图·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册第三单元)活动片断:
  (在轻松明快的音乐背景中,孩子们交流着各自温馨的家庭回忆。)
  师(话锋一转):孩子们,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过年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去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怎么称呼他们?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键盘上打字输入:妈妈的姐妹叫姨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几分钟后,一段幼儿园小朋友都耳熟能详的儿歌出现在大屏幕上。)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拍着手来念念这首儿歌吧!
  (学生拍手念儿歌)
  师:让我们一起来合作背背这首儿歌吧。我来问,你们来答,可以吗?
  (师生合作背儿歌)
  师:你们能上来摆摆大家庭关系图吗?
  (一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小组合作摆。两分钟后,教师举起那位学生摆的家庭关系图,与大家一起订正。)
  在上述课例中,“摆关系图”是为了让学生“懂得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家庭结构”,这应该是浅层次的知识目标。而“聊家里的亲情故事”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亲情,萌生对家庭的热爱,体验到亲情的温馨”,显然,这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情感升华阶段。可是正当学生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时,教师却让这些三年级的学生拍手去念幼儿园时就念过的儿歌,去摆理论化的关系图,无疑是用一盆凉水浇灭了他们的激情之火。把这一活动放到课堂教学的最后,无论是学生的道德情感还是道德认识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所以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想,如果从教材的整体结构出发,不妨调整一下课堂教学的顺序。先让学生懂得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大家庭”“小家庭”的概念,再体会家庭的温暖,在生生互动的诉说中感受“家”的温馨与和睦。这样的活动设计,目标的达成会不会更有层次,更合情合理呢?
  
  二、活动设计,以人为本细思量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学生,呵护他们的自尊,站在他们的角度细致入微地设计活动,展开教学。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过的:“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案例]《你是我的好朋友》(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片段:
  师:请为你的朋友制作一张闪光卡,夸夸他的优点吧。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已经做好了闪光卡,我们一起看看。
  (学生观看实物投影后制作、欣赏、送出闪光卡)
  师:收到闪光卡的同学请举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真棒!这位同学收到了这么多闪光卡,谈谈感受吧!
  (学生谈感受)
  师:谁没有收到闪光卡?
  (几位同学难为情地举起手)
  师:没收到闪光卡的同学请站起来。(对班上其他同学)他们身上难道没有优点吗?现在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为其中的一位同学找找优点,之后再制作一张闪光卡。
  (没得到闪光卡的孩子低着头,不敢看人。)
  课后,我问这位老师:“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她说:“因为我想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她却好心办了坏事——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没有收到闪光卡的孩子,本来就已经非常难过了,现在还要站在众人面前,眼巴巴地去等待那一张“被恩赐”的闪光卡——这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更大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最后拿到了闪光卡,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在活动开展前就应该有所预设。比如,用于示范的那几张闪光卡中就应该有写给可能出现的“弱势群体”的。这时,学生一定会惊讶。教师借机点拨:“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钻石。只不过,有的钻石已经闪闪发光了,有的钻石还被沙掩着。谁的眼睛最亮,谁最善于发现呢?”这样的引导可以提醒学生更认真、更全面地去发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必要时,教师还可以事先为这些同学写好几张闪光卡,在学生交换闪光卡时郑重地告诉他们:“我知道你是一块钻石,我相信你会闪闪发光的,加油啊!”如此,活动会不会更有效果,更有教育意义呢?
  
  三、活动安排,动静之间须相宜
  
  品德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但这里所指的活动并非狭义的教学游戏。它可以是外部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是内部的思维活动;可以是小组的合作活动,也可以是个人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既能让学生动起来,又能让学生静下来积极思考。
  [案例]《我愿和你交朋友》(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活动片段:
  师:现在,我们一块儿做找朋友的游戏吧!让我们找到更多的朋友,好吗?
  (学生兴奋地围成圈,边唱歌边拍手。几位戴着头饰的学生站在圈中,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找到朋友后,把头饰交给朋友,让朋友再去找朋友,自己则站到圈边等待。教室里一片沸腾。过了两分钟,教师高声喊停,孩子们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
  师:我的朋友是你的朋友,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想做些什么呢?
  生:我们想玩捉迷藏的游戏。
  生:我们想跳绳。
  ……
  (“一石激起千层浪”,刚刚平静下来的教室又热闹起来。)
  师:好,现在就找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玩吧。
  (教室里像捅开了的马蜂窝一样沸沸扬扬,学生一起玩起了各种游戏。几分钟后,教师再度喊停,但课堂如何能安静下来!)
  在上述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年级的孩子本性好玩,当老师设计的“找朋友”游戏和“朋友一起玩”的游戏一波接一波时,教室里就显得“波涛汹涌”了。可是在这热闹的背后,学生又收获了什么?体验了什么呢?
  品德课不是单纯的活动课,不能热热闹闹玩过就行了。它尤其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所得。如果活动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索,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就只会是无效的。在上述课例中,在“找朋友”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如果引导孩子去和新朋友交谈,了解新朋友,向大家介绍新朋友,在交流中掌握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基本方法就更好了。为了让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教师还应考虑到活动的组织问题。比如在孩子们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配一段音乐,并事先告诉学生:当音乐结束的时候,就要停下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比一比,看哪对好朋友玩得又开心又遵守纪律。这样,不仅使活动便于开展,而且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活动过程,恰似闲庭信步
  
  品德课堂上活动的设计应“多打井,少挖坑”。打井能出水出效益,而挖坑是徒劳无益的。现在的品德课,一篇课文通常由两三个课时组成。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课的完整性,总是试图在40分钟里安排过多的内容,以至于课上得匆匆忙忙,活动成了走过场。
  [案例四]《江山多娇》(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片段:
  (学生欣赏了祖国的风景名胜图片之后,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组成一个旅行社,设计一条吸引人的旅行线路。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开始活动,两三分钟后,汇报开始。)
  师:现在,哪位社长先上台汇报?
  生(捧着小组合作的成果兴高采烈地跑上来):大家好!我们是西湖之声旅行社。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欢迎你们到美丽的西湖来游览。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几天的旅程安排。现在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的车子正开往雷锋塔。待会儿,你们就能见到闻名中外的杭州十大景点之一“雷锋夕照了”。关于这个雷锋塔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师(打断学生):请你说得简单点。
  生(看了老师一眼,停顿片刻):那么,这个传说,就等我们到了景点后再说吧。下面继续介绍这几天的安排。看完“雷锋夕照”后,我们将安排各位到西湖边的饭店住宿,大家可以趁机欣赏一下美丽的西湖夜景。明天早上,当晨曦微露的时候,我们将前往苏堤。那里……
  师(再度打断学生的话):因为时间关系,请你简单地报一下线路。
  生(抓着头皮思索了一会,忍痛割爱):明天早上,我们将一起去游览白堤、欣赏断桥、荡舟西湖、看看三潭印月、瞻仰岳王庙,下午……
  师:我真不忍心打断你的介绍。你的介绍太吸引人了,我真想马上报名参加!但因为时间关系,汇报就到此为止吧。
  (那些踌躇满志,渴望汇报的孩子失望地叹了口气)
  这节课中,教师共设计了四个活动:欣赏祖国的风光、 游览祖国的名胜、保护祖国的名胜、赞颂祖国的风光。教师之所以再三打断学生的汇报,是因为下面还有两个活动。在活动三中,教师向孩子们呈现了一组照片:被摧毁的圆明园、被污染的长江水、大火焚烧中的大兴安岭……意图是引导学生谈谈感受,想想保护名胜的方法,可是孩子们还在为没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而扫兴呢!接着,教师又匆忙进入第四个活动——赞颂祖国的风光。就这样,整节课上教师都怀着急切心情,匆匆地赶着路。
  其实,教师没有必要安排这么多的内容。这堂课上,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去欣赏、游览、赞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让他们通过欣赏画面,吟咏诗词,听唱歌曲等去感受水的秀丽、山的峻美,“设计旅行路线”的活动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学生的自豪之情、爱国之情自然会被更充分地激发出来。第二课时,再让学生围绕风景被破坏、名胜被毁灭展开讨论,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更从容,更有情感基础,更能打动人心呢?
  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悟是品德教学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学会生活,是品德活动的旨归。惟有如此,活动的开展才算到位,才会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乐清市实验小学浙江温州325600)
  责任编辑徐向阳
其他文献
房永军很忙。他坚持在一线上课,领衔实施着多个课题研究,每天还要处置教育集团两个校区,以及学校互助发展群中多所学校的种种事务;稍有空闲,还得忙于思谋如何与长三角地区多所结盟名校更好地衔接,如何创新教育集团发展新途径,如何更快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等等问题。  尽管忙,但房永军觉得忙得充实、忙得有意义。他觉得,青春有梦,人生才更精采。青年人要圆梦,就应不辞辛苦地、孜孜以求地奔波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这位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如何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渐成为中小学校关注的热点。  如何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促进其知行统一?如何突破品德课程传统纸笔测试的窠臼,用开放式考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希望这一组文章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培养人才。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名校,如何挖掘厚重的文化底蕴,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学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学校认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应当拥有坚实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底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此,学校以课堂、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为载体,努力培养具有底气、灵气、大气的现代小公民。  一、以快乐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底气  底气即坚实的专业和知识底
就像十个指头不是一般齐,每个班里总有一些孩子显得与众不同,就是所谓的“不合群”,而这些孩子往往会给班主任 “一刀切” 的管理造成很多麻烦,于是有的老师就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  据我观察,班里不合群的孩子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属于“自负型”,骄傲,瞧不上其他人,不屑于和其他人交往,独孤求败,曲高和寡。  第二种属于“自卑型”,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差,怕被别人鄙视,所以不敢和他人交
林崇德:对德育和素质教育的三个希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林崇德在接受两会记者提问时,提出了对德育和素质教育的三个希望。一是以德育为先,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希望德育改革能深入进行,从生活实践入手,变大道理为小道理,学雷锋是最好的内容,也是最好的一种形式。二个是以能力为重,倡导思维教学。素质教育要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德育为灵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
摘要:知行合一是品德课程的难题。在课后延伸活动中,围绕品德交往类题材,引导学生调查实践,学写小论文,以此展开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道德感知力和交往品质,促进知行合一。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研究性学习;交往;知行合一行合一一直是品德课程的难题。为此,我们尝试在课后延伸活动中,开展“以交往类的品德题材为研究范围”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调查实践,以学写小论文为载体,提升学生的交往品质和道德感知力,让学
摘 要通过原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与新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在编排思路、基本框架、主题内容组织、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明晰法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定位和实现路径。即以“故事教学法”,引领儿童走进“家庭生活中的法”;借助“角色扮演”,初步建立规则意识;设置“情景模拟”,陶冶法治积极情感。由此,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 键 词小学品德课程;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教材分析 
当前,时代已进入细分化阶段,知识较之过去更呈几何级爆炸性增长,一个人即使精力再旺盛,也无法均衡所有的能力,让自己的“木桶”板板一样长。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超拔的能力比面面均衡而面面平庸要好得多也实际得多。  所以,这个时代,人生的高度更取决于个人能力的“长板”。具体到教育而言,就是要尽可能长益孩子擅长的东西。  据说,美国的精英教育是放弃大部分中间层,有初二数学水平就能高中毕业。这像是我们国内的培
何勇,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数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政协委员。    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革命先烈朱执信,于1921年一手创办的。从创办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广州的名校、全国的名校。盛名之下的执信中学,不但曾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率先推进新学制,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之先河,而且一直勇立在教育的潮头,在崇
摘 要 从儿童的视角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轻松解读;在学校课程中深化拓展,加深体验;引导孩子观照自己的行为,在反思中成长;树立榜样,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儿童生活全域,构筑孩子的精神家园。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课程;同伴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习近平总书记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