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是幼儿满足自身需要和兴趣的自发活动。观察则是走进幼儿游戏世界时,读懂他们生活经验、能力兴趣的起点。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儿童的认识首先是由观察构成的,教师必须善于在儿童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过程中,在游戏、参观、休息时间内观察儿童,而且善于把观察结果转变或体现为对儿童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观察;区域游戏;指导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之一,每天都发生有趣的新故事。当然其中有惊喜、有意外、有互动,也有对区域材料不感兴趣,甚至对规则的挑战……幼儿游戏中出现问题时,最关键是教师介入的时机和指导的策略。如何把握最佳时机并作出适宜的指导,这是最有难度的。这往往需要教师放低自我,投入幼儿的游戏,以读懂幼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兴趣点。以下是我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观察实践所得到的经验。
一、观察与调整
观察是教师调整区域环境的依据,也是区域课程延展的生发点。美工区是幼儿自由表达审美体验,自由进行审美创作的场所。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丰富的材料和工具,创设了适宜的环境。幼儿看到有新的游戏材料都很好奇,争相体验,美工区好生热闹,可没多久,便逐渐冷清。为什么呢?我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寻找答案。
观察案例:
这天,美工区有三个幼儿,他们要给牙齿画上不同的表情,小漾坐在区域里专心地画了一个又一个:大笑的、微笑的、哭泣的,甚至还给牙齿装饰上蝴蝶结。彤彤则在绘画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每颗牙齿的完整性,给牙齿画上头发、耳朵、鼻子等。而奕洲则画了几个牙齿表情后就觉得没劲了,开始在牙齿边上画火柴人。他举着自己的画作给边上的彤彤看:“快看,这些是牙齿细菌。它们来搞破坏啦,好朋友们快躲到家里来。”彤彤一听,赶紧躲起来,跟着奕洲钻到了桌子底下,两人拉着小漾一起玩起了躲藏游戏。这个由幼儿自发的游戏情境,让三人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也有了创作动机和体验感,三个人玩得不亦乐乎。我们的美工区也许因为缺少了主题和情境支持,让幼儿缺少创意活动的动机和目标,因而渐渐失去吸引力。
调整:
我们决定提供情境支持,让幼儿去自主创造。在区域活动导入环节,分配了新任务“牙齿保卫战”,立即兴奋地讨论起来说要给牙齿穿上坚硬的铠甲、给牙齿画上吓人的表情等,让牙细菌不敢靠近。同时快乐地投入创意活动,边完成作品边交流:“明天我要给牙齿做个坚固的房子,我家里有小盒子可以用……”这些主意又预设了明天的活动内容的故事情境,带来新的角色体验。适时地调整策略,使幼儿对这个活动充满兴趣,美工区活动也因此有了社会性体验和创意活动的双重意义。
二、观察与指导
观察可以给教师提供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实际依据,利于教师作出有效指导。在区域游戏中,冲突不可避免。角色区的冲突很多时候是因角色分配引起的。这些冲突有时候需要教师的介入指导陪伴幼儿解决问题。而有些冲突,我们不妨等待一下,给予幼儿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观察案例:
这天的点心店生意火爆,两个营业员小宇和瑶瑶都忙不过来了。“给我一个馒头。”娃娃家的彤彤跑过来买东西了。“好的,知道啦。”小宇和瑶瑶同时回答道。于是乎,两人又同时开始做起馒头来,不一会儿,他们两个几乎同时将馒头做好了,塞给彤彤。彤彤一看,急了:“我只要一个馒头,不要那么多的。”小宇:“你拿我的,我的小熊馒头可爱。”瑶瑶:“拿我的!我先做好的,我是营业员!”我在一旁看不出解决问题的苗头。
指导:
从侧面介入,采用了“火上浇油”的方法,让他们解决问题。
教师:“请问,我可以点餐了吗?”(引起幼儿注意,打断僵持局面)教师:“哦,你们还没有商量好吗?”(这是提醒争执已经影响了游戏的进程)。教师:“算了,我還是等会儿再来吧!”暗示他们尽快解决问题,因为客人有客人要点单了。)三人听完我的自问自答,最后决定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赢的把馒头给彤彤,输的给后面的人。结果小宇输了。瑶瑶把手里的馒头给了彤彤,小宇走过来问我想吃什么。问题圆满解决了。
幼儿在与同伴游戏的交往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理解他人,还学会遵守规则、解决问题,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三、观察与分享
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偶发行为,在分享环节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激发幼儿再次活动的意愿。
观察案例:
点心店的游戏进行了一段时间,这会儿的生意很是一般。营业员墨墨把手里的点心装进了墙角盒子里,便摆弄了起来。厨师看见了让墨墨把点心赶紧拿出来,墨墨嘀咕着:“我这是外卖盒,我要去送外卖的。”说着抱着盒子走到了娃娃家门口:“你们点了外卖吗?这个给你们。”娃娃家妈妈欣然收下了。墨墨很是开心,又拿着盒子回到点心店装外卖出去送。小客人在外面看见了说:“给我一份小笼包吧,我在做手工,走不开!”听见伙伴们的订单,墨墨很得意,热情地回应着大家。整个游戏过程,使原本待在点心店招呼客人的服务员打破常规走出来与其他区域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形成了新的游戏资源。
分享:
在分享环节,墨墨:“我今天给大家送了外卖!”我马上问:“你发现有谁需要你去送外卖啊?”这个问题是要引导幼儿发现潜在的游戏资源,丰富了游戏活动。墨墨:“娃娃家的妈妈在照顾宝宝,我就给她送了。”还有谁也会需要你去送外卖的?墨墨:“我的盒子太小了,一次只能放一份点心。”这次的外卖体验给幼儿提供了下次游戏的方向。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偶发行为,在分享环节有效地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生成新的游戏主题,能够很好地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区域游戏向更深层次发展。
四、结语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反映了幼儿某个时期的游戏兴趣和水平,也见证了幼儿的游戏智慧。在一次次的观察研究中,我学会了通过一系列行为看待幼儿的发展,巧妙地回应幼儿游戏中的冲突。游戏不仅让幼儿成长,作为观察者的我也不断提升,并且更明确了“让幼儿成为游戏主人”的游戏观。
参考文献:
[1]刘军华.浅谈幼儿教学与管理[J].学周刊,2013(24).
(责编 翁春梅)
关键词:观察;区域游戏;指导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之一,每天都发生有趣的新故事。当然其中有惊喜、有意外、有互动,也有对区域材料不感兴趣,甚至对规则的挑战……幼儿游戏中出现问题时,最关键是教师介入的时机和指导的策略。如何把握最佳时机并作出适宜的指导,这是最有难度的。这往往需要教师放低自我,投入幼儿的游戏,以读懂幼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兴趣点。以下是我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观察实践所得到的经验。
一、观察与调整
观察是教师调整区域环境的依据,也是区域课程延展的生发点。美工区是幼儿自由表达审美体验,自由进行审美创作的场所。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丰富的材料和工具,创设了适宜的环境。幼儿看到有新的游戏材料都很好奇,争相体验,美工区好生热闹,可没多久,便逐渐冷清。为什么呢?我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寻找答案。
观察案例:
这天,美工区有三个幼儿,他们要给牙齿画上不同的表情,小漾坐在区域里专心地画了一个又一个:大笑的、微笑的、哭泣的,甚至还给牙齿装饰上蝴蝶结。彤彤则在绘画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每颗牙齿的完整性,给牙齿画上头发、耳朵、鼻子等。而奕洲则画了几个牙齿表情后就觉得没劲了,开始在牙齿边上画火柴人。他举着自己的画作给边上的彤彤看:“快看,这些是牙齿细菌。它们来搞破坏啦,好朋友们快躲到家里来。”彤彤一听,赶紧躲起来,跟着奕洲钻到了桌子底下,两人拉着小漾一起玩起了躲藏游戏。这个由幼儿自发的游戏情境,让三人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也有了创作动机和体验感,三个人玩得不亦乐乎。我们的美工区也许因为缺少了主题和情境支持,让幼儿缺少创意活动的动机和目标,因而渐渐失去吸引力。
调整:
我们决定提供情境支持,让幼儿去自主创造。在区域活动导入环节,分配了新任务“牙齿保卫战”,立即兴奋地讨论起来说要给牙齿穿上坚硬的铠甲、给牙齿画上吓人的表情等,让牙细菌不敢靠近。同时快乐地投入创意活动,边完成作品边交流:“明天我要给牙齿做个坚固的房子,我家里有小盒子可以用……”这些主意又预设了明天的活动内容的故事情境,带来新的角色体验。适时地调整策略,使幼儿对这个活动充满兴趣,美工区活动也因此有了社会性体验和创意活动的双重意义。
二、观察与指导
观察可以给教师提供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实际依据,利于教师作出有效指导。在区域游戏中,冲突不可避免。角色区的冲突很多时候是因角色分配引起的。这些冲突有时候需要教师的介入指导陪伴幼儿解决问题。而有些冲突,我们不妨等待一下,给予幼儿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观察案例:
这天的点心店生意火爆,两个营业员小宇和瑶瑶都忙不过来了。“给我一个馒头。”娃娃家的彤彤跑过来买东西了。“好的,知道啦。”小宇和瑶瑶同时回答道。于是乎,两人又同时开始做起馒头来,不一会儿,他们两个几乎同时将馒头做好了,塞给彤彤。彤彤一看,急了:“我只要一个馒头,不要那么多的。”小宇:“你拿我的,我的小熊馒头可爱。”瑶瑶:“拿我的!我先做好的,我是营业员!”我在一旁看不出解决问题的苗头。
指导:
从侧面介入,采用了“火上浇油”的方法,让他们解决问题。
教师:“请问,我可以点餐了吗?”(引起幼儿注意,打断僵持局面)教师:“哦,你们还没有商量好吗?”(这是提醒争执已经影响了游戏的进程)。教师:“算了,我還是等会儿再来吧!”暗示他们尽快解决问题,因为客人有客人要点单了。)三人听完我的自问自答,最后决定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赢的把馒头给彤彤,输的给后面的人。结果小宇输了。瑶瑶把手里的馒头给了彤彤,小宇走过来问我想吃什么。问题圆满解决了。
幼儿在与同伴游戏的交往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理解他人,还学会遵守规则、解决问题,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三、观察与分享
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偶发行为,在分享环节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激发幼儿再次活动的意愿。
观察案例:
点心店的游戏进行了一段时间,这会儿的生意很是一般。营业员墨墨把手里的点心装进了墙角盒子里,便摆弄了起来。厨师看见了让墨墨把点心赶紧拿出来,墨墨嘀咕着:“我这是外卖盒,我要去送外卖的。”说着抱着盒子走到了娃娃家门口:“你们点了外卖吗?这个给你们。”娃娃家妈妈欣然收下了。墨墨很是开心,又拿着盒子回到点心店装外卖出去送。小客人在外面看见了说:“给我一份小笼包吧,我在做手工,走不开!”听见伙伴们的订单,墨墨很得意,热情地回应着大家。整个游戏过程,使原本待在点心店招呼客人的服务员打破常规走出来与其他区域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形成了新的游戏资源。
分享:
在分享环节,墨墨:“我今天给大家送了外卖!”我马上问:“你发现有谁需要你去送外卖啊?”这个问题是要引导幼儿发现潜在的游戏资源,丰富了游戏活动。墨墨:“娃娃家的妈妈在照顾宝宝,我就给她送了。”还有谁也会需要你去送外卖的?墨墨:“我的盒子太小了,一次只能放一份点心。”这次的外卖体验给幼儿提供了下次游戏的方向。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偶发行为,在分享环节有效地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生成新的游戏主题,能够很好地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区域游戏向更深层次发展。
四、结语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反映了幼儿某个时期的游戏兴趣和水平,也见证了幼儿的游戏智慧。在一次次的观察研究中,我学会了通过一系列行为看待幼儿的发展,巧妙地回应幼儿游戏中的冲突。游戏不仅让幼儿成长,作为观察者的我也不断提升,并且更明确了“让幼儿成为游戏主人”的游戏观。
参考文献:
[1]刘军华.浅谈幼儿教学与管理[J].学周刊,2013(24).
(责编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