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凤翰的大写意印风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金石篆刻艺术的发展,清代必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的篆刻艺术是中国篆刻在继汉代之后达到的又一个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篆刻艺术流派纷呈涌现。书法家中有很多兼善治印,高凤翰就是其中一位诗文书画皆工的艺术家。仅就篆刻艺术而言,他开创了一代大写意印风。
  一、高凤翰的篆刻艺术活动分期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对高凤翰的篆刻艺术活动大略分期,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发展期和积累学习期第一时期
  高凤翰从八九岁至46岁出仕之前,将近40年的时间,是高凤翰篆刻艺术的发展期和积累学习时期。他在《印存自记》一文中说:“昔先伯兄隗逸,性喜藏印,所至苋罗,不遗馀力。余年甫八九岁,便巳时随弄石。”也可见其自幼所受熏陶和功底之厚。
  (二)成熟期和写意篆刻的尝试期
  高凤翰从46岁~55岁,也就是其出仕江南后直至右手病废前,近约10年的时间,是他的右手篆刻艺术的成熟期和写意篆刻的尝试期。雍正六年,高凤翰出仕江南,开始了官场生涯。去官为民后,高凤翰侨居扬州,寄宿佛门僧舍,他加入到扬州革新派潮流中,反对泥古的思想与其他画家的技艺切磋,使得他的篆刻艺术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反思和改变。因为这一时期他的艺术活动范围是在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徽浙一带,与早期的扬州画派相呼应,所以后人将他与沈凤、潘西凤、高凤冈四人合称“四凤”。
  (三)创作旺盛期至成熟期
  高凤翰从55岁~66岁,从其右手病废后至返回故里,直至去世,共计12年。这是其左手创作大写意篆刻艺术的创作旺盛期和成熟期也是高凤翰经历了人生大转折的一段时期。乾隆二年五月,因遭受诬陷牵连入狱,加之爱子的病逝,身心俱受摧残折磨的高凤翰突发麻痹之症,右手因病萎缩无用。这对于要靠右手书画篆刻的高凤翰来说无疑是一个灭顶之灾。经历这接连的打击,高凤翰很快从消沉中奋起,重新起步,再做探索。其左手书画的笔触大有桀骜不驯之势,左手篆刻和他的“左书”一样,其印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形成他不择求刀石、不拘于边幅独到的大写意印风。
  二、高凤翰的大写意篆刻风格分析
  高凤翰的大写意印风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其意趣独到的字法章法、古拙奇崛的刀法和奇丽奔放的印语。
  (一)意趣独到的字法章法
  高凤翰篆刻的取字范围极广,他有着对于篆学的惊人的积累量,历朝历代的青铜玉器、砖瓦、碑额、钱币上的古文书法,乃至奇字、俗字他都冥搜广取,临摹会意。他写得一手潇洒流利的篆书,这些篆书时常见于他的画作题跋中。这体现着高凤翰的篆学知识极为丰富。除了以秦汉时期的印文文字入其印以外,他还将隶书、草书和谐的布局于方寸间的印面之上,令人称奇。
  高凤翰的篆刻章法尤为出人意料。在他的篆刻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两方布局相同的印章,即便是相同印文,也能转变格局,极其变化之能事,这一方面得利于他的丰富经验和开阔的眼界,另一方面得利于他诗、书、画、砚兼修的艺术的素养。人评其书画“不拘于法”,有胆有识。
  (二)古拙奇崛的刀法
  对于高凤翰在篆刻中运用的刀法,以冲刀、切刀为主且创作出成熟的篆刻作品,风格属于仿汉铸印类,如“左军裨司马”这类印结构紧密,在扬州八怪印章派中占主流,在清朝中不多见。其晚年的冲切刀法相结合更是前无古人,属于残破大写类,如“家在齐鲁之间”,大缺大残,求新求变,前代少见。清代著名篆刻理论家魏锡曾在《论印二十四首》中,评其左手篆刻曰:“咄咄尚左生,琢印如琢砚。石质具堕剥,字形随转变。乱头粗服中,姬姜终婉娈。”
  篆刻上最能体现篆刻家功力与性格的便是刀法线条。右手病痿后,高凤翰大胆地借鉴其铭砚的经验,根据石材的不同特性,利用左手力涩劲拙,所刻线条充满张力,寓直于曲,寓曲于直,老辣天趣。使人从中可感悟到其饱经沧桑却不屈于命运的人格魅力。高凤翰挚友郑板桥对其这种粗头乱服的艺术效果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写道:“粗头乱服任诙嘲,气自空灵韵自飘。更似苎萝山下艳,不齐整处最风骚。”
  (三)奇丽奔放的印语
  高凤翰的篆刻大写意性还体现在他的篆刻文字內容的豪迈奔放上。深厚的文化素养在与丰富的社会阅历融合后,又加之其坎坷的人生际遇和变故,却不能改变高凤翰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幽默的处世哲学也成就了高凤翰的丰富的印语文化。
  三、高凤翰的篆刻艺术思想及对后人的影响
  较之同时期其他篆刻家,高凤翰应该算是一位有想法有头脑的艺术家。反映在他的篆刻艺术中,就是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对于篆刻的真知灼见,其治印质朴,行刀简练,刻字规范,字体从简,信手奏刀,平淡自然,拙中有巧,方寸之内,有大气象,大有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之至境。即使是放到现在以今天的眼光看也能体现出高凤翰的这种篆刻学习和创作思路的远见性。
  清初的印坛,基本承袭了明末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技巧,整个篆刻上牵下动,互相关联,造成了单一,刻板,工艺化,流程化,没有新意的创作倾向。对此,高凤翰却能以其独到的眼光、响亮的提出“直追本源”。故在其《与冷仲宸》书中称:“余近学得篆刻,一以《印统》及所收汉铜旧章为师。觉向来南北所见时贤名手,皆有习气。故近与刻家论印,每以洗去图书气为第一。比如画有画气,书有书气,饮食酒脯之有厨肆气也。虽然名公,终乏天趣。要当以直追本源,窥见太始为第一耳。”
  高凤翰才华横溢,即使是在“海内文土,半在维扬”的文人聚集之处,也是不掩其灼灼光华的。他敢于出新立异,从其艺术素养的积累中推出自己的风格,崇古而高古,终于使自己的艺术思想得到社会的推崇认可,实属不易。
  四、结语
  高凤翰短短66年的一生充满坎坷与波折,却掩盖不了其不拘成法、充满叛逆却能勇于革新的艺术思想。他创造的奇崛桀骜、古拙苍劲,清新浪漫的印学风格,将人性、石性、刀性发挥得酣畅淋漓。其凌厉的大写意印风,影响了后代的篆刻创作。以抒写、创新为主流的当代篆刻尤其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借鉴和启迪。
  参考文献:
  [1]韩天衡.明清刀说[D].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2]朱培尔.试论明清中叶篆刻艺术崛起的标志[D].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79.
  [3]朱简.印章要论[D].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4]高凤翰57岁《自题所藏<汉印普>》.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宋巧红(1992—),女,汉族,籍贯:山东;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2015级美术史专业,师从王锐导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第二作者:赵芯(1991—),女,汉族,籍贯:陕西;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2016级美术史专业,师从王锐导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其他文献
摘 要:陆葇的《历朝赋格》是清初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赋选,其中陆葇还对每一篇入选的赋作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然而,陆葇编订该书是受到当时文坛风气和科举等因素的影响的,归根结底,陆葇编撰《历朝赋格》的原因有以下三点:朝廷开设博学鸿词科、保存唐后文献的需要、批驳“唐无赋”的观点。  关键词:陆葇;《历朝赋格》;编撰缘由  康熙年间,编书潮流盛行,涌现了大量的赋选,如康熙二十四年赵维烈编纂了《历代赋
摘 要:短小精悍的中国古诗词,历经千锤百炼,浓缩了杰出文学的辉煌,代表了传统文学的权威,是帮助孩子积累语言的最佳材料。由河北卫视播出的《中华好诗词》通过寓教于乐的轻松形式,打造出一档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普及类节目,带领着众多观众一起在轻松娱乐的气氛里重温或背诵我国传统诗词文化。同时这股热潮也引发了本文笔者的思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新课标;教学;改革  一、小学语文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 
在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新媒体传播方式应用率逐步提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交流,记录生活的重要工具。同时,高校共青团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校展开大学生就业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解决模式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结合体,它所涵盖的实质是校园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谐宿舍的建设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发展程度和思维层次。如何加强和
摘 要:黄庭坚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其一生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诗歌的创新和诗歌理论。在文学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黄庭坚是佼佼者,盛开在大宋王朝的一朵奇葩。黄庭坚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广泛的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他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故为新”,就是说要向前人学习,师承前人之意,形成自己的风格;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常用冷僻的典故、不常见的字面,力求争奇出新;追求字字有出处
文化的多样性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文化扮演着极其重要的纽带角色,文化交流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拓展文化交流
近年来,科幻小说以科技为基础,即加以大胆的幻想,又不失理性的思考,或回到远古,或去向未来,给读者构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图景.这个图景因科技之光和幻想之力在文坛中绽放异彩,
期刊
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然而历史的光辉并不能掩盖事实的真相,作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起的苏维埃政权,在长达70多年
社会新形势下加强对优势群体暴力犯罪行为的关注与重视,是对整个社会法制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推进。社会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社会地位较高,学历教育水平较高,正是他们拥有丰富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