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探索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人才,满足社会对多种类型人才的需求。然而高职院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严重制约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实施。因此,要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进行创新,以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学分制;弹性学制;高职;教学管理;创新
  
  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是建立适应经济建设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与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因此,高职院校要完善以学分制与弹性学制为核心的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目前,大多数高职人本教育理念还没有落实到教学行动上,在学制模式上多以学年制为主,强调整齐划一的管理。在^、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寻求共性,按照一个模式培养学生,忽略了人的能力、素质差异,不能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因材施教,造成了千生一面的现象。
  2 适合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制订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学籍管理办法以及学生选课管理文件,但这些管理办法和文件仍然停留在纸面上,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方向选择、学生选课、课程导选、提前或延期毕业、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等方面都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实施。
  3 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要求。各高职院校虽然按照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要求改革了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但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的数量和学时都很少,根本达不到培养个性化人才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要求。
  4 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培养的学生千生一面。只有改变简单划一的学制系统,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构建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修读的课程、自主决定提前或延期毕业,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允许学生在其他学校修读相关课程并可回校认定学分,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 选课情况复杂,教学秩序难以控制。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每学期有几千名学生按自己的课表进行选课,还要接受学生的退选和改选,工作量很大。由于学生可以跨专业选课,容易发生碰课现象,再加上选修科目多,学生上课流动性大,教学秩序较难控制,教学调度比较困难。
  6 选课指导不充分,选修课程教学质量不高。选课指导的如何,直接影响学生选修的质量。大部分学生能够从个性发展出发,合理地选修课程;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面对如此陌生的选修课程不知如何选择。加之选课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不够细致,造成了盲目选课、避难就易、盲目从众的现象,导致选修课程教学质量下降。
  7 配套政策跟进不够,学分制与弹性学制难以推进。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实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诸如跨校选课与学分互认问题、学生修满学分提前颁发毕业证书与网上注册问题、按学分收费问题等,这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推进。
  
  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要求
  
  1 在教学管理文件的设计上要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制订适合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学籍管理办法,在学籍管理办法中规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必修课保证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以选修课深化、拓宽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要制订主辅修、重修、学分互认等管理办法,以保证选课制落到实处。要制订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实施的配套性文件,如学生选课指南、选课导师管理办法等。
  2 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突出弹性学制的要求。在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规定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延期毕业。同时,要设置足够的选修课程,实现选课上的弹性;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上的弹性。
  3 在课程资源配置上要突出选修制的要求。要根据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公共选修课程,侧重在文、史、哲、艺、语等类别上开设;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工作需要,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或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第二专业辅修课程。
  4 在教师配备和培养上要满足学生选课和选择教师的需要。学校要根据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合理地引进和培养教师,保证开课要求;与此同时,学校要争取在主干课程实行教师挂牌讲课、学生选听教师讲课的竞争机制,使学分制建立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
  5 在教学资源配置上要满足选修课程教学的需要。在办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要满足选修课程开课的需求,要有足够的教学场所;根据选课品种多样和教学规格多样的要求,建设相应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图书资源;建设相应的专业教学资源中心和课程中心,满足学生网上学习课程和网上辅导答疑的需要。
  6 在教学管理方式上要采用学分制的教务管理平台。学分制的实施必须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作支撑,教学管理中的计划管理、任务落实、排课管理、资源调配、选课记录、选课查询、成绩录入、成绩查询等工作都要求有适合的教务管理软件平台。
  7 在配套政策上要同步跟进,实行互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出台允许提前或延期毕业、跨校选课、按照学分收费、重修收费等相关政策;高职院校要树立开放办学意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积极研究和开放学分互认,允许学校跨校选课,使学生能够选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
  
  1 以人本教育理念制订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改革方案。学院以人本教育理念统一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思想,形成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学生意愿和教师愿望的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改革方案。从2002年开始积极探索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在试点前形成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试行方案》,并于2003年开始在农机、数控、机电、汽车、会计等专业开始试点:各试点专业也同时制订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具体实施方案。
  2 制订了相应的管理文件,保证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规范运行。根据学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试行方案》的要求,学校先后制订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实施细则》、《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学生重修办法》、《学生选课办法》、《学生辅修制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初步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理论框架和具体操作模式,使学分制与弹性学制运行有规章可循,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运行。
  3 用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重构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要求,学院重新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基本学制为3年,学生可在2~5年完成学业,实现了学制上的弹性。并按照7:3的比例安排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以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和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实现了选课上的弹性。
  4 建立学分制与弹性学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在遵循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对选课、选教、考试、重修、成绩、学籍、毕业(提前或延迟)等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和相应的实施细则。既提高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也充分发挥了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优势,较好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实行导师制,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选择课程和学习方式。为了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选课无计划与盲目性,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2~3名专业导师,帮助学生选择课程、确定学习时间与方式,初步处理学生免修、免考事宜。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中一度出现的选易避难、图方便和不注意学习效用等问题,端正了学生对学分制的认识,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6 用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双重评价指标,衡量学生学习的质量。为了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防止“60分万岁”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严格认定学分,以是否达到规定总学分作为能否毕业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进行平均学分绩点的评定,并将其作为评定奖学金、评优和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学分制条件下争取优秀成绩的积极性。
  7 购进了先进的学分制教务管理平台系统,使选课落到实处。学院于2005年投入30多万元购置了学分制版本教学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选课信息的发布、课程资源介绍、课程主讲教师信息、上课场地介绍、课程评价方式介绍、二次补选或重新选课等问题,使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实现了信息化,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英语视听说课程为实验课程,对一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简要回顾了语言学、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三大学科领域中与现代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着重强调跨学科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应用和优势互补。然后简单介绍了作者对英语视听说课程所进行的长达近十年之久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情况,尤其是近四年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最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谈了几点有
期刊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勇于实践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在修订工作中,我们重点思考和回答了下列一些问题。    第一,基于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的定位、理念与构想,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
期刊
摘要:笔者从事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刑法学、经济法学教学多年,与学科同仁一样,需要厘清和总结的东西很多。本文结合近年来经常思考的问题,从哲学方法论的视角谈谈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教学实践。  关键词:哲学方法论;法学教师角色;法律事务人才培养    一、哲学方法论给予的启迪    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来看,高校教育者固守的教学模式,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已不相适应,法学教育管理者和教授者肩上的责任是
期刊
摘要: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教学理念,但是对于高校的本科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而言,真正的互动式教学不应仅停留在授课过程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这种表面形式上,而应该从源头上追溯到互动式教案上,在师生共同设计教学方案的基础上保证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开放式互动教案;教学方法    与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相比,互动式教学当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也是我们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的实际,通过构筑人才培养平台、打造教师队伍、实施主辅修两大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构建起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独立学院;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于2003年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合作举办。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规模、结构、效益、质量”协调发展、质量取胜的
期刊
摘要:教学型综合性大学在努力追求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共通性的前提下,应着重依托自身优势,寻求与重点师范大学和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不尽相同的特质,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渤海大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中,在课程体系上设计了“教师专业化导向的模块化课程”,在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上实践了“案例诊断式教学与反思研究式学习”,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教学型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
期刊
摘要:作为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北京语言大学,每年都会有10000多名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与留学生同校学习的还有6000多名中国学生,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学生学习生活在这个“小联合国”里,多元文化相互激荡。本文从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教师的内涵出发,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教
期刊
摘要:文章阐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纲”——SAMPLE,即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达到的六点基本要求:基本技能的要求(Skill)、应用能力的要求(Ability)、课程整合的要求(Mergence)、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Programming)、信息素养培养的要求(Literacy)、数字化学习的要求(E-Learning)。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纲;SAMP
期刊
摘要:结合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剖析了既有培养模式的不足,阐述了突出大工程观、彰显应用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提出了专业教育改革的对策举措。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应用型;运行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我国规模空前的建设市场及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日益多样化要求,土木工程作为传统的应用型专业,如何借鉴德国、美国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更好地为
期刊
摘要:写作,尤其是实用写作,只能是具体语境中的写作。所以指向写作的阅读,一定是具体语境中的阅读,是联结读写的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通道。大学写作教学仍然没有走出低效甚至无效的困境。文章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为例,通过对文本语境的还原和分析,以探求由阅读指向写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写作;阅读;写作;语境;案例    写作贵在自悟。自悟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在具体语境中的阅读不断领悟写作的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