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留得“千古奇女子”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h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北京市重点剧目,北方昆曲剧院的《李清照》,从去年在北京和江苏的二十多场演出,到今年参加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名家名剧展演月”演出,获得了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尤其是扮演李清照的主角顾卫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誉,作为她的老师,我感到无比高兴。
  从2004年开始,卫英到上海跟我学习《长生殿》中的《定情》《絮阁》《小宴》《惊变》《埋玉》等昆曲传统折子戏。2010年,我又教她《玉簪记》中的《偷诗》《琴挑》。2014年,卫英又来沪学习了《长生殿》中的《密誓》一折。她是柳继雁、张继青等名师的嫡传弟子,是一位事业心强、热爱昆曲表演事业、传统戏底子打得比较扎实的优秀青年演员。
  2015年,我作为艺术指导,到北昆为顾卫英的《李清照》新戏润腔,从坐排到下地排练一一把关,尤其在节奏的把控和人物内心的外化上,在咬字行腔的规范化和准确性方面,对卫英提出了严格要求。可喜的是,她的舞台呈现有时还超出我的期望。要扮演好李清照,需要顾卫英在各个方面都有突破,包括唱、念、做、舞,手、眼、身、法、步等,要演出李清照与其他人物的不同,要体现出属于李清照“独一个”的特质!这些话说说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包括人物每一次的出场、每一场感情基调的把握,每一折中的声腔处理,比如如何运用气息、调整发声位置,如何润腔,如何使唱腔更加富有韵味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拿捏到位之后,才能够真正感染观众,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为了李清照这个人物,卫英在前期做了非常多的功课,看得出她是有备而来的!在创排过程中,她没有完全依赖老师、依靠导演,她善于动脑思考,具有一种非常积极、极其投入的精神,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作为一名演员,作为一个过来人,我非常理解她的这份情感,她这种积极的创作欲望与工作热情,以及她对昆曲艺术的这份珍惜和热爱,是需要肯定、鼓励与支持的!卫英有很好的传统戏基础与功底,而这些积累有时候也会对演员产生一些束缚,在新戏创排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它、突破它,却又不能从根本上颠覆它,要做到取舍有度。
  卫英对于文本的解读,对于人物塑造的一些设计,还有对于唱腔的把握与运用都特别好。我觉得在青年演员当中,她唱腔的功力还是比较突出的,她很会唱,也很规范,在这个戏里做到了“声情并茂”。在《李清照》中有大段大段的唱,这些唱需要她去梳理、去布局。北曲如何唱?南曲如何唱?要根据剧情的需要与人物感情的变化去做处理,在音色、力度、润腔、节奏上,也都需要进行精心而细致地处理与设计。有时候昆曲会被误解,有人会认为学昆曲就是学身段,对于唱腔认知好像还不高,除了小生“俞派”唱腔大家公认是极为重要之外,其他行当的演员在唱腔方面好像有先天的不足。在我看来,作为年轻演员,作为闺门旦行当的“挑梁”演员,对于唱和念的认知、自身的艺术功力,以及我们传递给观众的表现力、感染力等方面还是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的。“唱”和“念”做好了,戏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我觉得卫英在唱念方面是很有优势的。
  卫英在《李清照》中的表演,能够静得下来,沉得住气,在台上张弛有度,动静咸宜,化身到李清照的人生遭遇和情感变化中,体现并享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说唱做表,都能够从人物出发,从剧情出发来进行表演,具备闺门旦和正旦(大青衣)相糅合的感觉。她一上台,大家觉得她就是李清照,具备一种可以镇得住场、拢得住观众的气场和亮点。作为一位青年演员,扮演新戏中的主角,在台上有着这样一种从容淡定的气质,实属不易。她在表演方法上源于表演行当但又对行当有所突破,在舞台呈现上具备洗练安静且又从容不迫的节奏、稳当而大方的气场,这就是舞台上的大青衣。卫英在表演上像我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她个人有创造,有自身特点。戏中很多表演的方式,很多创意包括身段编排都是她自己想出来的,我只不过做了些引领和后期规范的工作而已。
  卫英演《李清照》,较好地表现出千古第一女才子,这一选择是合适的。而且在她这个年龄段,就能够演绎这样一部优秀的剧目,也是很幸运的。我在演《班昭》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在二十年前演郭启宏老师的《司马相如》的时候我也已经四十出头了,所以就这一点来说她非常幸运。
  卫英虽年轻,但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也遇到了许多坎坷与挫折,她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娇弱的江南女子,但她内心是很坚韧的,敢于去面对艺术上的挑战。 若从我们心中所期望的一种很高的追求来讲,是希望能够为昆曲艺术留下当代昆曲、当代昆曲人的一种声音与痕迹。在顾卫英个人艺术成长道路上,昆曲《李清照》是她从成长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性的剧目。我相信随着该剧在演出中的不断提高,卫英还会适当地丰富一些属于昆曲的表演手法,这出新戏将会更好看。经过不断打磨加工,卫英主演的《李清照》也可能走得更远,成为在昆曲舞台上站得住、留得下的保留剧目之一。
其他文献
如何将莎剧这样的西方经典改编成中国艺苑中的另类表演形式——木偶剧?当莎士比亚的经典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时怎样才能各自取长补短呢?在观看完由上戏木偶班师生创作的木偶剧《哈姆雷特》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木偶剧《哈姆雷特》只是节选了几段剧情加以演绎,表演形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个卫士在城楼上的对话,这段表演使用了杖头木偶,表演者的身体完全隐藏在城堡后面。第二段,哈姆雷特回国奔丧,这时演出加入了
期刊
近日,一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又一次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上演。不过,这一次的故事,却和以往不太一样。作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上戏有戏”莎剧演出季中唯一的原创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几个世纪之后的舞台上,讲述着与莎翁有关,却截然不同的故事。  女孩出生在保守的“没落贵族”家庭,靠未婚夫的资助来维持生计,父亲和未婚夫把他们住的房间租给拍摄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组,女孩瞒着父亲去剧
期刊
哈罗德·品特曾经在不同的回忆文字里,多次讲述自己作品的观众反应。一次,品特前去剧院看自己的作品《生日晚会》,迟到了的他决定直接去二楼观众席,却被票务员拦下。原来因为观众太少,二楼的观众席是关闭的。在得知这位观众就是编剧本人后,票务员露出了怜悯的表情放了品特进去,品特发现不仅二楼观众席只有自己,楼下也只有六名观众,这场演出的票房收入是两英镑六先令。还有一次,品特带领剧团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首演《看门人》
期刊
记得《上海戏剧》在2013年开辟了一个专栏“名为青话”,用了十二期连续刊出。我们作为青话的演员感受到久违的关怀。这也让我们似乎有一种从梦中醒来的感觉,静心地追忆梦里发生的影像,并且理性地解解梦。  青话值得怀念和惋惜的是她多年创造形成的演出艺术风格,这是她经过建团38年来艺术生命的价值所在。  当我们想到这个题目时,有人提出质疑:是的,青话让人留恋,更让人惋惜,可是她已经离去二十多年了,再追忆她的
期刊
将莎士比亚作品改编为戏曲并不鲜见,《驯悍记》的戏曲改编也不算少,它早在民国初便由吴我尊与汉调戏班合作带上舞台,40年代初又有马师曾改编的《刁蛮公主憨驸马》,进入本世纪,陆续有2002年台北京剧版,2013年武汉汉剧版和2014年香港的粤剧版。  此次上戏创作的京剧版《驯悍记》,关注点在坚持京剧本身艺术特性基础上激活传统,着意于京剧艺术本身的自我突破。戏曲改编外国作品,策略之一为中国化,即将其移植到
期刊
早先有媒体报道,在此次波兰导演陆帕将史铁生的中篇小说《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以下简称《戏剧之设想》或原著)搬上舞台前,林兆华导演就曾有将其搬上舞台的打算。但正如史铁生在《戏剧之设想》的第十四章“后记”中所言:“我相信,这东西不大可能实际排演和拍摄,所以它最好甘于寂寞在小说里。难于排演、拍摄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资金以及一些技术性问题。”而林兆华也曾说:“小说里有戏,有电影,非常丰富,
期刊
时隔多年,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再度来到上海。这个诞生于1980年的新编戏一经创排就引起剧坛注目,先后出现了豫剧、潮剧、秦腔、越剧多个移植版本,改编的电影同样取得巨大成功。三十多年来,京剧《徐九经升官记》久演不衰,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次湖北省京剧院的《徐九经升官记》巡演,北京、上海观众还看到了新一代“徐九经”谈元与原版“徐九经”朱世慧同台共演。  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取材于民间故事,剧中人物都是
期刊
文化广场每年春天举行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今年首次邀请了台湾音乐剧加入,分别是广艺基金会的《天天想你》以及人力飞行剧团的《向左走 向右走》,特别是《向左走 向右走》市场火爆,热烈的反应让剧院加场加座。然而我周遭亲朋好友褒贬不一。面对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该如何理解各自有理的批评跟赞赏的观点呢?  对此剧无法忍受的友人过去在音乐剧发达的伦敦求学。伦敦西区跟纽约百老汇其实是双城一体,虽处大西洋两岸,
期刊
对于法国人而言,古典主义不仅是艺术史上的一座灯塔,更是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哲学。这种考究端正的美同它的艺术戒律一样,矜贵而严苛——路易十三的风格有些沉重而臃肿,路易十五的时代又太过漂亮做作,只有太阳王路易十四才处在古典主义坐标的正中,自然,也只有这一时期的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才是古典主义戏剧的最高典范。这种法国式的骄矜一直守护着古典主义的传统,将之顽强地延续到法国的现代演剧中。譬如这次由法国
期刊
5月18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达里奥· 福和他的妻子法兰卡·雷姆一起创作的《开放夫妻》(The Open Couple)在上海演出。不同于国内一般的“参考”“借鉴”“致敬”等一系列惯常做法,这是该剧国内首次正式得到授权引进的演出,这样的态度值得肯定,尊重原著的创作是提高水平的最基本步伐。中国话剧诞生刚超过100年,我们还是得从基本做起,这是可悲还是可喜?无论如何,能踏出第一步总是好的。  《开放夫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