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贪污罪与盗窃罪的量刑差异及产生的效应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140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同样是一笔锁在钱柜中公款,某个平民偷偷撬开钱柜拿走钱,这是盗窃;而某个官员凭借权力用钥匙打开钱柜把钱拿走,这是贪污——盗窃罪和贪污罪的危害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拿钱者的身份和形式不同。然而我国刑法却将二罪的量刑差异倒置了。这种倒置不仅是一个严重的法律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贪污罪;盗窃罪;量刑差异;倒置
  庄子云“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庄子语中的“窃国”是窃取国家政权的意思。同样是盗窃,只因主客体不同,结果大相径庭。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局稳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渐泰民渐安,一切妄图窃国的野心家在强大的人民政权面前再也不能兴风作浪。然而在政权内部,却仍然存在着一批僭越国家财富的“窃国者”。他们本居庙堂之高,然而在财富面前,他们却如“窃钩者”一般,行鸡鸣狗盗之事,他们虽无“窃国”之行,却有窃国之实。这个时代的“窃钩者”们受到了《刑法》公正的审判,然而“窃国者”们却屡屡让人想起庄子之语。
  一、问题的提出
  贪污罪与盗窃罪虽属两个不同的罪名,但在犯罪构成上,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不禁要问:二者是否应该存在量刑差异,如果是,那么应该存在怎样的差异。
  盗窃罪是一般主体,只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即可,而贪污罪的犯罪主体特殊,原则上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小偷小摸谁都可以做,贪污的事一般人干不了”这是连普通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所以确立这一概念不仅在法理上是对两罪的正确定性,而且也符合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体现的法律秩序有利于封建社会的和谐稳定。曹操向粮官借脑袋平息士兵哗变的故事也说明了依法惩治职务犯罪能够带来正效应。
  盗窃罪的犯罪客体是财产所有权,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以及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人民主权的国家,公有制是国家的经济基础,社会财富归全体国民所有,也正因为此,政府的每一笔预算决算需要经过人大的严格审核。同时,国家工作人员是政府、政党的代表,理应对全体公民负责,他们违背职业道德,侵犯全体公民的财产权的时候,更是损害了全体公民对政府、政党的信赖利益。因此,与盗窃罪相比,贪污罪侵犯的法益更大。
  主观上,贪污罪和盗窃罪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盗窃罪是“不幸者的犯罪”,犯罪主体往往出于生活所迫。而贪污罪则不尽相同,犯罪主体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常年接受组织的锻炼和培养,本该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对于盗窃犯,人们在斥责的同时往往会报以同情,但是放眼古今中外,贪官污吏无不令百姓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此外,尽管二者都是秘密的犯罪手段,但是盗窃罪仅仅是对财产权的侵犯,而贪污行为往往伴生出更多的犯罪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贪污罪与盗窃罪应该存在量刑差异,并且对待贪污罪应该比盗窃罪更为严格。
  二、《刑法》中贪污罪与盗窃罪的量刑差异
  《刑法》第264条并没有直接规定盗窃罪的起刑点。1998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首次对264条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作了明确的规定: “数额较大”的以五百元至二千元为起点,“数额巨大”则以五千元至二万元为起点,“数额特别巨大”的是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与此同时,《刑法》第383条则对于贪污罪的起刑点则以“五千、五万、十万”为标准作出了明确的量刑规定。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两罪的起刑点和法定最高刑均表现出很大差异,罪刑不相称,且盗窃罪的刑罚强度更为严厉。比如盗窃三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构成数额特别巨大情形,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而同等数额情形下, 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贪污案,则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在入罪门槛上,依据《关于盗窃窃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务数额在五百元以上的,或者多次盗窃的即可入罪。而在贪污罪中,《刑法》383条第三款规定的仅仅是五千元,而在实践中,实际数字并不止步于此。
  三、由此产生的效应
  (一)法律效应
  贪污罪与盗窃罪的这种“法定”的量刑差异首先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要求刑罚给予的处罚和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相适应,而贪污之害强于盗窃;罪责刑相适应要求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而国家工作人员之责重于平头百姓。在二罪的问题上,必须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正是由于二者在犯罪构成上存在诸多差异,所以才要轻其轻罪,重其重罪,轻重相应,罪行相称。考量犯罪情节的时候二罪则令当别论,但起刑点的巨大差异证明了我们从法律国到法治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次导致制度滥用。由于职务犯罪主体的特殊性,纪委介入几乎成为一个必经程序,这就为滥用制度埋下了隐患。但凡重大的职务犯罪中,以犯罪分子为中心往往会建筑起一张官官相护的人情网络,纪委必须唯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指示谨慎行事。在纪委介入的过程中,一旦查实存在问题,那么案件可以移交检察机关,那么,如果纪委认为没有问题,检察机关是否敢于质疑?纪委介入还延缓了案件进入司法程序的步伐,为犯罪分子垂死挣扎提供了机会和时间。一旦纪委介入固化成为进入司法的前置程序,将严重削弱司法的权威性。
  自首制度同样存在滥用的情况。纵观贪污犯罪涉案人员的情况,很多嫌疑人都是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供述尚未掌握的其他贪污受贿的情况下被认定为自首。同时,法院定罪量刑时自首本该作为“可以”从宽处理的情节,但在贪污案件中却经常变为从宽处理的法定情节,所以这自然成为了腐败分子的保命法宝。
  (二)社会效应
  贝卡利亚说“人对法律的恐惧是健康的,而人对人的恐惧是有害的。”当人民惧怕腐败官员,而腐败分子不再惧怕法律的时候,也就到了社会最危险的时候。《刑法》中贪污罪与盗窃罪的这种量刑差异会导致不良的示范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众所关心的不仅是不要发生犯罪,而且还关心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尽量少些。[1]而法律之所以能规范公众的生活,正是由于其确定性。盗窃罪的对象大都为私有财产,起刑点低固然可以彰显保障私有财产之精神,但为彰显体制优势,我们更应突出权利保护的平等性。但遗憾的是,犯罪分子贪污公款后一旦听到风声,或跑路或自救;纪委介入后,可静待他援;移交检察机关,可自首减罪。正是这些影响法律确定性的因素大量存在,导致了法律权威性的下降。不确定的法律是危险的,在这种情形下,犯罪分子可以肆无忌惮甚至可以反过来钻法律的漏洞利用法律,与此同时,公众不再信任法律,转而寻求其他方式——这种方式很可能是极端的,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此外,二罪量刑差异还与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精神背道而驰。建国初期,闻名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案件一时之间使得玉宇澄清;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把从严治党作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坚持从严治党载入党章的总纲;2010年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强调“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所以我党的刑事政策一直强调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监督管理,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种差异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党处置党员、干部的公正性,最终还会导致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产生偏差,由此或危及执政之基、稳定大局。
  四、结语
  美国学者费正清把中国的封建官僚体制称为“有组织的腐败集体”,可见,要在这个制度下实现反腐肃贪是断不可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对官员实行低标准的供给、分配,以及一些重大案件的影响,贪污腐败曾经一度得到有效的抑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官吏的贪污腐败现象又迅速死灰复燃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从公众朴素的正义观出发,同样是一笔锁在钱柜中公款,某个平民偷偷撬开钱柜拿走钱,这是盗窃;而某个官员凭借着权力用钥匙打开钱柜把钱拿走,这是贪污——盗窃罪和贪污罪的危害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拿钱者的身份和形式不同。我们的法律应该符合这样的正义观。而且如上文所述,贪污罪和盗窃罪由于犯罪构成的不同,以及我国刑事政策的原因,定罪量刑的情况应该是贪污罪重于盗窃罪。然而我国刑法却就将二罪的量刑差异倒置了。这种倒置不仅是一个严重的法律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目前有很多学者、法律工作者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国家公务员局制定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试图以更多的手段来约束官员行为,然而隔靴搔痒式的小修小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面对现阶段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勇于正视而不是选择装聋作哑,明确我们制度的价值取向,我相信只要能够利用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优势条件,充分发挥人大制度的积极作用,我们一定能够迎来真正的和谐明天。
  注释:
  [1]《论犯罪与刑罚》,贝卡利亚,中国法制出版社,75页。
  (作者通讯地址:南通市人民检察院,江苏 南通 226000;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江苏 南通 226300;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江苏 南通 226300)
其他文献
商标,如今已成为我们日常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事物,并且正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对商标权的保护,也日益成为司法实践中关注的焦点。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域名正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权利。由于二者在很多方面具有共通性,使得商标与域名的冲突显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实践中存在大量恶意将他人商标抢注为域名的现象,本文以这种冲突为切入点,对此形势下如何加强商标权的保护进行了探讨,以
期刊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  精神损害是与物质损害相对应的概念,简单地讲是指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贞操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人身权利受到侵权行为侵害,从而造成公民生理以及心理上的损害,最终导致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减损。精神损害既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损害,也包括精神利益的损害。所谓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指法律基于侵权人给被害人造成了精神损害,而责令由侵权人给予被害人一定赔偿金的一种民
期刊
摘要:  公司高管在公司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重用,滋生的法律问题日益剧增,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公司高管的身份在《劳动合同法》视野和《公司法》视野产生了交集,本文分析公司高管身份的法律归属,提出公司高管是受《劳动合同法》保护的特殊的劳动者,应优先适用《公司法》法条及其法理背景的结论。  关键词:公司高管;劳动关系;公司法;劳动合同法  一、公司高管在劳动法视野和公司法视野下的交集  《公司法》对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针对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活动中违反法律的情形实行法律监督逐步成为检察机关开展监督的新领域,尤其是2011年“两高”会签文件及2012年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增加的执行监督规定,为今后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执行监督打下坚实基础。文章就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执行监督的发展历程、现实中开展监督的困惑等问题进行浅尝辄止的介绍和研究。  关键词:民事执行活动;检察监督;发展历程;现实困惑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
期刊
摘要:  以队伍建设为主线,着力提升检察队伍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找准队伍建设本身存在的问题,反思在队伍建设存在的理想信念不牢、执法能力不高、服务大局不够、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同时相应采取措施,加大队伍建设力度,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综治和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保护工作,提高对特殊群体的管理服务;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能力;强化内部监督等来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期刊
摘要:  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的警务工作,为保障办案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但也存在法警没有集中编队管理、法警队伍结构不甚合理、警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警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检察工作的快速发展,必须直面问题,妥善解决,笔者试对此谈谈个人粗浅的见解。  一、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当前基层检察院警务工作普遍存在未集中编队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作用较为单一等问题。 
期刊
近年来,我国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处于增长态势,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时有起伏。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全社会应当共同对他们的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对于已失足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尤其是对涉罪未成年人采取逮捕等强制措施时,更应慎之又慎。目前,检察机关正在强化不捕说理制度,这是彰显人性司法的需求。然而,对涉嫌犯罪未成年人的批捕也应当对其批捕进行说理,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实现公
期刊
一、问题的引出: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  为了发挥约制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医疗疾病和保障人权的功能。在我国,刑法规定了刑事责任能力有无,缺乏刑法意义上的精神病概念界定。2012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2012年刑诉法)第284-289条规定“依不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以下简称强制医疗程序),首次明确对造成危害结果的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设定
期刊
公诉科在其本部门实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后,主诉检察官在办理公诉案件中,就重大疑难案件、不起诉案件提交检委会研究决定。故提交检委会研究时,承办人如何汇报案件,使检委会成员在听取承办人汇报的案情、证据后,正确作出决定,确保案件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承办人如何汇报案件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汇报的内容要求  在向检委会汇报案件的工作实践中,如果承办人在向检委会汇报案件时,汇报内容层次不清楚,不
期刊
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难以招收和留住人才、检察官结构断层现象日益严重等问题,加剧了基层检察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已经影响和制约了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该采取适当提高待遇、明确服务期限、完善遴选制度等措施破解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的难题。  一、适当提高待遇  一是直面人心思走的严峻现实。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受交通区位和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普遍经济欠发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