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画家陈叔起及其《潇湘秋意图》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cuo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播电视剧《大明风华》,开篇第一个镜头就是一位画家在给宣德皇后画像,这位宫廷画家应该就是为宣宗“独见爱重,恒侍燕闲”的首席艺术顾问谢庭循。谢庭循(1377-1452)的老师是明初流寓温州的文人画家陈叔起,其存世的唯一作品就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潇湘秋意图》,长达4.4米,卷首是乾隆帝题字“潇湘秋意”,卷尾是陈叔起挚友黄性长跋《题潇湘秋意图后》。在远山缥缈、近水浩渺、烟雨空濛、淡雅婉约的画面背后,有着令人唏嘘的传奇经历。
  ●   陈叔起与温州黄、谢两家的友情
  陈叔起,也作陈尗起(1342—1406),福州三山人,元末明初文人画家,客居温州瑞安,故嘉靖《瑞安县志》有载:“陈叔起,善丹青,作亭台、山水、花果禽鸟,神妙逼真,所施彩绚,历久不变,名公耳卿,见而悦之,多所歌咏,人以为王维、顾恺之莫之过云。”明人徐必亦道:“陈叔起山水清佳,亦善画。”清人《书画史》记其“山水、杂画、人物皆能”。其山水以师荆关的北宗见长,亦兼董巨南方林泉之神韵,画风清雅,能够随意所适,且无不妙绝。
  陈叔起是元末士大夫、文人画家张舜咨的高足。张舜咨,字师夔,杭州人,善画山水,兼工书法,亦精诗文,曾任漳州路龙溪、兴化路甫田長尹。绘画作品有《楚云湘水图》《关山行旅图》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张舜咨与雪界翁合作的《鹰桧图》。
  “三山陈公叔起,博识善谈,尤长于绘事”(黄性)、“洪武初有盛名两浙,清介凛然,不苟接人”(杨士奇)。陈叔起与大学士、明代第一位内阁首辅黄淮的父亲黄性(1339—1431,字思恭,号静庵居士)因诗画结缘,相知相交“二十余年,情好莫逆往来,过访留连竟日而后去”。陈同黄性的温州世交诗友、谢灵运后裔谢时中也很稔熟,并特喜欢其十多岁的儿子谢庭循,遂收之为徒,倾心教其作画,进步神速,“驰名于时”,永乐三年(1405)征辟入京成为宫廷画家。与谢庭循“少小相与聚处游乐”的黄淮更是从小就目睹陈叔起作画,“少小曾陪老画师,惯看墨汁洒淋漓。客边展卷心如醉,落月山窗起梦思(《题陈叔起画为陈宪章赋》)。陈宪章,明代会稽花鸟画家,传世作品有《万玉图》《烟笼玉树图》等。
  ●  文人达官笔下的诗画陈叔起
  陈叔起存世作品极少,但与南方的文人达官多有诗歌酬唱,从中可管窥其艺术创作和绘画风格。元至正间举人凌云翰,杭州人,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洪武初授成都府学教授,曾作《陈叔起松石图为峨嵋山人张原题》:“谁将青李来禽帖,写作苍松怪石图。大厦他年要梁栋,长竿此日拂珊瑚。辞存飞白看来好,直计兼金买得无。何处曾经照颜色,峨嵋山馆月轮孤。”据诗意,陈叔起年轻时也许曾游历入蜀,“辞存飞白”指陈叔起之飞白草书。明初福建长乐诗人陈亮(字景明)的《寄陈叔起,时在永嘉不归》,证实陈晚年一直寓居在温:“闽南一别几经秋,林馆莺花忆旧游。过雁不堪频北望,沧江无奈自东流。风尘冉冉逢人少,江草萋萋向客愁。白发丹青应更好,何时费翰寄沧州。”陈亮以元代儒生自居,不仕明,为闽中十才子中最年长者。
  明洪武文渊阁大学士、国子祭酒宋讷(1311—1390)有《酬鲍节判见赠陈叔起所画<青山白云图>十二韵》:“浙东陈叔起,挥洒异尘寰。思入烟霞窟,功移造化关。芳名唐棣并,逸驾董元攀。远势横千里,分流转几湾。亭台青嶂外,村落白云间。绿合高低树,岚分远近山。石危芳径稳,浪静小桥闲。草木藏盘谷,峰峦耸黛鬟……”宋讷将陈叔起的绘画艺术与元代唐棣(1296—1364)和五代董源相提并论。唐棣是杭州人,与宋讷的滑州同乡鲍锡中节判交好,能诗善画,工山水,近学赵孟頫,远师李成、郭熙,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其《仿郭熙秋山行旅图》。董源则被晚明董其昌尊为文人山水画宗师。
  明初吏部尚书刘崧(1321—1381)有《题陈叔起为枯木上人作海口送别图》:“五月乘风离福州,鱼龙吹浪海门秋。分明一片袈裟影,飞在三山顶上游。”三山是福州于山、乌石山和屏山的总称。枯木上人,当是高僧大德,陈叔起与佛家的缘分不浅,如黄性,就自号静庵居士。刘崧,江右诗派代表人物,内阁首辅杨士奇的吉安老乡,此诗当为陈叔起离榕送别之作。
  洪武二十一年(1388)榜眼、累官户部右侍郎,靖难之役后被夷三族的瑞安人卓敬(约1348—1402),与客居的半个老乡陈叔起也有交往,并曾为陈的画作题诗:“野径通禅刹,溪流没钓矶。小舟冲浪出,幽鸟背人飞。远树浮苍霭,空山淡落晖。竹庐吾所爱,真与世相违”。
  四朝老臣杨士奇藏有陈叔起的山水画,其《东里文集》载:“永乐辛丑春(1421)……于故箧得小画五幅,不忍弃之,装为一卷。其第一幅,故人毗陵王孟端(王绂)作也;第二幅,闽人陈叔起作;第三、第四两幅,忘其作者,亦忘所自得;第五幅,永嘉孙隆作。并叔起作者皆得之黄宗豫(黄淮)。”可见,杨士奇应有多幅黄淮早年转赠的陈叔起画作,但遗憾的是,陳叔起的题诗却残缺不全:“幽岑澹碧霭,古木生夕阴。泉石契清赏,云林谐夙心。即此得逍遥,悠然豁烦襟。”孙隆(1397—1458),是陈叔起流寓之地瑞安人,宫廷画师,正统年间任徽州知府,因“梅花得王冕笔法”而被誉为“梅花太守”。
  杨士奇老乡、永乐内阁大学士胡广有黄淮相赠的陈叔起《树石图》:“吾闻闽人陈叔起,能画往与荆关比……等闲着意求难得,乘兴从容即数纸。此翁已死画少传,一笔落手人争市。向来得者谁最多,惟有永嘉黄学士。昨日赠我树石图,画者之名乃陈氏。陈翁写画惟写情,不必区区论形似……”认定陈叔起师法北派山水画正传荆浩和关仝,而且一画难求。
  画史上评论陈叔起师法荆关,兼习董巨的山水画风格亦为其徒谢庭循所承袭,如明《画史会要》载:永嘉谢庭循“善画,师陈叔起,驰名于时……山水宗荆浩、关仝、米芾”。现藏淮安中国漕运博物馆的谢庭循《云山小景图》,就是以米氏云山笔法创作的。谢庭循的另一幅流失于日本的《水光山色图》,则明显具有董源、巨然温秀的江南气息,故皆被学界认定是反映其师承绘画风格的佐证。天顺朝内阁首辅徐有贞(1407—1472)认为谢庭循的《山水图》“笔迹兼师董李间,不独区区论马夏”。谢庭循自藏自画的以“洞庭”和“秋风”为意象的《秋风图》,就与乃师陈叔起《潇湘秋意图》画风类似。   陈叔起作品,明代流传于温州的不在少数,如终官广东布政使的乐清人章玄应,就曾在成化至弘治年间留下一首《题陈叔起画》五言长诗:“吾闻谢庭循,师事陈叔起。驰声翰墨场,妙契丹青理。斯人皆寂寞,继者竟谁是。此图本陈迹,恍若真山水。烟树凡几重,思尺余万里。上有白练飞,下有苍崖峙。古寺山之岑,危楼水之涘。径断巧萦回,客行还徙倚。淡然写真趣,造化随笔使。鹿城与雁荡,岩壑固无比。其中幽绝处,画图差可拟。想象吾乡林,仿佛君屋里。对此驰心神,题诗聊满纸。”从这首诗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陈叔起早年山水画中内容丰富的树木、瀑布、苍崖、古寺和行旅之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  陈叔起与《潇湘秋意图》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唐·杜牧)“潇湘意象”是古人文化意义上心灵休憩的符号和文人山水画的里程碑式构图。南唐董源创作了最早的《潇湘图》,取平远之景,湖光山色,云雾迷蒙,给人以平和、恬淡、宁静的感受。宋初的李成则创作了第一幅《潇湘八景图》并为米芾所藏,米芾父子和陈叔起的老师张舜咨也有过类似作品。
  黄性偶与陈叔起聊起“潇湘八景”,觉得“景自为图,不足以观潇湘之大”,最好能合为一幅《潇湘秋意图》,得陈首肯,并很快就将前四景,“渔村落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合为三段绘在《潇湘秋意图》长卷上,但未及完成,就病逝了,令黄性唏嘘不已。陈叔起去世六年后的永乐十年(1412)二月初一,黄性赴京受诰封“奉政大夫右春坊大学士”并谢恩,在翰林院与明初首屈一指的文人画家王绂相见,“倾泻如故交”,在场的应该也有谢庭循。王绂(1362-1413),字孟端,无锡人,永乐初与谢庭循一样,因善书画而征辟参与编纂《永乐大典》。王绂擅长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是吴门画派的先驱,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都藏有其作品,如《墨竹图》《山亭文会图》《溪山渔隐图》等。王绂所画墨竹被誉为“明朝第一”,并相赠谢庭循,内阁杨士奇还特作《题庭循所藏孟端竹》诗:“王绂作画天机精,健笔所至秋风生。偶然貌得丹山凤,长擅谢家庭馆清。”王绂曾为谢庭循作《题静乐轩》诗: “独倚栏杆待明月,紫箫吹散木樨风”“宿酒未醒眠未起,半窗红日鸟声多”,足见王绂与谢庭循是同道中人,交情匪浅。
  王绂见到黄性携带的谢庭循老师陈叔远的遗作,曰:“诚佳画也,惜其未就耳,因援笔成之”,将潇湘八景的后四景,“平沙落雁”“远浦归帆”“烟寺晚钟”“山寺晴岚”,合为第四段并续画完成整幅《潇湘秋意图》。纵观全图,“古澹幽雅而运思深远如出一手,每一披阅,恍若置身于潇湘间,烟波竹树浩渺无涯,而心目与之俱往。俗尘烦虑,涣然冰释”(黄性《题潇湘秋意图后》)。王绂轻易不予人作山水画,故时人有谚:“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陈叔起的《潇湘秋意图》能由“画不苟作”的王绂妙手续成,实属天意,足可慰陈叔起的未竟夙愿,不然后人就见不到完整的《潇湘秋意图》了。因当年稍晚时,王绂就赴北京做迁都工作了,然后又随朱棣北巡两年。说起来,王绂与陈叔起师徒还真是有缘,四川博物馆有一幅明初的《朴寿堂记并图》,学界认定这幅别号图是谢庭循的作品,因原作无款,结果被清人添上王绂的款印,“冒充”谢画。
  明代瑞安名士季德玑(1355—1412)曾吟诗《题潇湘秋意图》阐述了这一段黄性促成陈、王阴阳两隔、联手作画的艺坛传奇:“吴头自是陈公写,楚尾王公善继之。畧无韩豪孟工异,可谓萧画曹能随。旅雁江涵秋影至,钓鱼船载夕阳归。静庵先生清兴在,沅湘清趣时一窥。”黄老爷子离京时,内阁金幼孜诗《赠黄思恭先生受诰还永嘉》:“此别但期多寿考,永歌天保颂时康。”而王绂也曾应黄淮之请,为黄性在温州茶山寿徵庵的卧室《淡云巢》赋诗:“自名淡云巢,其志将焉如。云以愿从龙,巢以产凤雏。”
  宣德四年(1429)四月初一,此时距陈叔起病逝已23年,距王绂去世也有16年了,91岁的黄性在寿徵庵的书房“揽秀轩”中,面对“足以养心而怡神”的《潇湘秋意图》,想起自己年届耄期,追思两位已“相继沦谢”的画家好友,浮想联翩,终提笔为《潇湘秋意图》题跋。时年63岁的黄淮,因两年前“谢病南归”,遂见证了人瑞老爹亲笔所作的《题潇湘秋意图后》。黄老爷子在题跋中详细叙述了自己与陈叔起之间的友谊,陈创作《潇湘秋意图》的动因以及王绂“援笔成之”的过程,“庶不泯二公之高致云”,希望以此题跋“垂示子孙,俾宝而爱之”。
  ●  《潇湘秋意图》的流传
  《潇湘秋意图》在明代中晚期从黄家后人手中流出,后辗转流入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篇》,钤盖有收藏鉴赏印章数十方。此画最初为嘉万时期的鉴藏家李继泉所得,故在画面卷首的顶底两处留有一正一反的“长水李氏珍藏”“李继泉真鉴章”两枚收藏印鉴。李继泉,名芳,嘉兴长水人。《石渠宝笈》载宋梁楷素绢本着色画《东篱髙士图》,在大藏家项子京(1525—1590)的一系列鉴藏印之后,亦有“李继泉真赏章”。紧贴着《潇湘秋意图》“李继泉真赏章”之上,有“之”“赤”两枚小方章,似表明此画曾为明末清初的书画鉴藏家朱之赤所藏。朱之赤,字守吾,号卧庵,由祖籍休宁迁居吴县,入清后为南京朝天宫道士,学问渊博,著有《朱卧庵藏书画目》。
  清初,《潇湘秋意图》为收藏“甲海内”的文学家、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1620—1691)所宝,卷首衬裱处有一圆一方、一朱一白的两枚鉴藏章“苍岩子”和“蕉林鉴定”,紧挨“李继泉真鉴章”钤有“梁氏清标”名章,并于卷中画幅接缝处盖了三枚骑缝章“安定”,卷尾加盖“蕉林梁氏书画之印”和“家在北澶”章。梁清标是真正的书画收藏大咖,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后梁荆浩的《匡庐图》、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如雷贯耳的名画,都曾是他的藏品。
  《潇湘秋意图》后为清初“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之弟耿昭忠(1640—1686)所得,并在卷首、卷尾衬裱的接缝处盖有“信公鉴定珍藏”印,卷首画面上则留有白文大印“耿昭忠信公氏一字在良别号长白山长收藏书画印记”,卷尾则钤有收藏章“宜尔子孙”“珍祕”。此画于清中期流入内廷,喜欢书画的乾隆皇帝为之御书了“潇湘秋意”四个题图大字,还一口气盖了“乾隆宸翰”“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御书房鉴藏宝”“石渠宝笈”等鉴藏章。嘉庆、宣统也留有御印,其中末代皇帝的“宣统鉴赏”“宣统御览之宝”“无逸斋精鉴玺”均为张樾丞(1883-1961)所篆。张樾丞是篆刻泰斗,新中国开国大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就出自其手。
  陈叔起唯一存世作品《潇湘秋意图》属国家一级文物,在《中国书画图目》中的编号为京1-943,曾于1989年赴美巡展。《潇湘秋意图》涉及福州、温州、南京三地,陈叔起、黄性、王紱三人,缺一不可,从开画到补画再到题跋,时间跨越20余年,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文人情谊,大可品味。
其他文献
束腰系带的钩扣,是历代服饰必备之物。物件虽小,却使用了数千年之久,人们竟不可须臾离开。开始仅为实用,后来实用中增加了美化装饰,由简入繁,材质增多,花样翻新。有些古人遗留的精美带钩,成了今天不可多得的文物。最近参观苏州东吴博物馆,见到几件战国和汉代的带钩,印象十分深刻。  带钩起源于周朝,广为流行于战国至秦汉,乃古代王公贵族和文人武士系腰带之用的饰品。战汉带钩多用青铜铸造,形式多样,与当时的流行纹饰
期刊
砚以铭贵。一方好砚,质佳雕精,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若再刻上贴切的铭文,好比锦上添花,如果是名人所镌,更是身价百倍。一般认为,砚铭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多在宋朝以后。宋代以文治国,文人地位提高,加之那时篆刻艺术空前兴盛,在它的影响下,砚铭广泛吸收了篆刻艺术的构图形式、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使砚铭的文学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砚铭的艺术品位。据记载
期刊
张大千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临摹和创作了不少佛教造像立轴和扇面。  1941年至1943年,张大千在敦煌莫高窟进行了为期2年6个月的壁画临摹工作,共绘制了276幅作品。此次敦煌之行成为张大千艺术之路的分水岭,其画风一改之前的婉约、甜俗的风格,逐渐形成了以唐风为基调、雄强华丽的大千画风。尤其为人称道的是他的佛像绘画。  ● 佛教造像屡创新高  2016年香港佳士
期刊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也逐步成为博物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文物保护的工作质量对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在博物馆中保存著大量的文物,若想让承载历史文化的文物更好地传承下去,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必不可少。通过对部分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虽然文物保护工作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有优化完善的空间存在。  我国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中
期刊
法常,宋代的禅僧。他在宋元两代并未受到画坛主流的重视,直到若干年后“明四家”之首的沈周看到其《水墨写生图》,给出了“回视黄荃、舜举之流,风斯在下矣”的极高评价。法常名下有两卷《水墨写生图》,内容大体相似,笔法略有区别。但是两卷笔力都比较弱,距沈周的评价较远,且印章、题跋存在很多疑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 牧溪生平及画艺  禅僧法常,自号牧溪,俗姓李,蜀人。擅绘人物、山水、猿鹤、禽鸟、龙虎、树石。
期刊
晚明、清代以降,笔筒自创式之始,即为文房之宝收藏的热门,而竹、木笔筒最为称雅。彼时,文人士大夫乃至江南巨贾豪门,竞相购藏,以为雅奢;及至清初,康雍乾三帝,更是堪称“粉丝”和“发烧友”,下诏延揽嘉定竹刻名匠,入值皇家造办处,助推竹刻一脉“火”遍宇内,其艺或工,穷乎神技,登峰及巅,五百年后,余脉未绝。  笔者入藏竹木笔筒几十数,其中有部分规格尺寸明显偏小,仅堪掌中把玩,或只能置放当下的圆珠笔(图1至图
期刊
戊戌岁杪,京城拍卖季书画收藏圈的一次小聚,座中有甫从东瀛归者,阔谈大阪“阿部房次郎藏中国绘画”大展,听得一众吃客如醉如痴。说到《江山楼观图》,敬陪末座的我颇不知味,弱弱地问了句:“展览上看得到陈寅生的题跋吗?”对方愣住了,反问:“陈寅生是谁呀?”我说:“就是刻墨盒的陈寅生。”“那怎么会?展的都是宋元名迹,国宝级的那种!”周围一阵哄笑。  爱墨盒收藏的我顿觉自惭形秽,但我确知,在为纪念阿部房次郎诞生
期刊
● 南开大学最早的校徽  南开大学最早的校徽要追溯到1917年。当时,南开中学已经成立,而南开大学的建立尚在筹划之中。张伯苓先生為了创办南开大学到美国进修和考察。临行前他将南开中学校长的职务委托给他的弟弟、南开中学教师张彭春代理。当年9月22日,天津南运河决口,洪水涌进南开中学,水深近两米,情况十分危急。在张彭春指挥下,教师们将全体学生紧急转移护送至安全地带。10月,全校迁入河北政法学校借校上课。
期刊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博物馆越来越重要,在博物馆中陈放着很多价值连城的古董,这代表着我国传统的文化;对博物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当中,大众对其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大数据环境下,当今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储存和运算方面,对博物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本文主要就民俗博物馆的展示概念设计展开论
期刊
众所周知,博物馆具有保护文物、文化教育等功能,是展现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当前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博物馆想要实现持续发展,就需要对自身运行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在此过程中积极引进新技术与新手段,提高博物馆的对外形象。根据博物馆传统运行情况来看,主要以陈列、橱窗展示为主,这些方式导致文物与参观者之间缺乏互动性,文物信息的表达方式也十分单一。AR-VR融合技术的引进,可以有效改善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