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教育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隐藏在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行为、教育经验、教育理想、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进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活动。
案例一:课堂上,某同学一直在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谈笑风生,完全忽视了课堂的教学活动。因此,我点了一下他的名字,提示他不要讲话。谁知,这个学生立刻一脸无辜的样子反复声称他没有讲话,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替这个学生捏了一把汗:犯了错误不说,还胆敢侵犯教师的权威。我明白,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以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意味要受惩罚,所以对教师的点名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执。因此我没有生气,反而微笑着坦诚地告诉他以及全班的同学:任何时候我点任何人的名都没有任何的恶意,只是提醒你回到正常的课堂秩序中来,所以你停止开小差,注意力集中过来就可以了,我不会有任何的惩罚。这个学生明白了我的意思后承认说他讲话了,应该改正。
课堂中这样的小事并不少见,解决的方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和谐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只要本着以人为本、以育人为要的态度正确地处理,师生都能在矛盾中成长。
案例二:如何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引入英语课堂一直是我这些年来思考和尝试做的一件事,于是我在八年级下学期开设了一个“英语时事专题”的栏目活动。中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英语课上抽出5分钟时间听读一则新闻对学生对教师都是有益的学习。我主要利用ChinaDaily网站录制的每周新闻播报,偶尔也会采用一些VOA慢速英语新闻,再配以自制的简单课件,让学生在“用”中学英语,体验如何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掌握信息。后来,同学们觉得不过瘾,就自己编辑播报新闻,这不仅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通过自己的体验习得的语言比教师灌输的更有效。学生聆听观看与奥运有关的报道时那专注的表情和自豪的笑容此刻还仿佛在我的眼前。
我还尝试将英语歌曲引入课堂。英语歌曲有很多的优点:歌词语言地道精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占用时间少;容易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易于模仿,有利于学生把握英语发音与节奏感等。八年级上学期,我制作了三期“英语歌曲专题”。5.12大地震后,我制作了“We Are The World赈灾音乐专题”,让学生了解了国际上的大灾害后歌星们的救助行动,聆听音乐,学习歌词和相关背景介绍,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感悟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同的“四海一家”的信念。我还制作了一期“歌剧赏析”,向学生介绍了Andrew Lloyd Webber(韦伯)的歌剧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剧魅影》),同时,制作的一期“Galbraith Declan歌曲欣赏”都深受学生的欢迎。与此同时,我在班级尝试的“英语歌曲表演月”活动反响热烈,全班同学无一例外都单独或合作表演了歌曲,当其中一位同学在台上高唱“We Will Rock You”,台下所有的同学都有节奏地击掌相和时,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英语学习带来的快乐。
案例三:这是我曾经收到过的一封信,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学困生的心理,节选如下:
提起笔,百感交集,不知道给你写信是否是明智之举。但此刻除了你我再也想不到还有谁可以帮我了!有好几天没去上课,心里其实并不好受,在理智与现实间备受煎熬,浑浑噩噩,除了偶尔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外根本就没上过床。我喜欢学校,喜欢课堂,却又害怕进入那所谓的教室,害怕面对教师,面对周围的伙伴,每天上学进教室都仿佛经历酷刑般难受,明知错在自己,却始终不敢去面对。我很差,眼看一年的光阴又要被自己浪费,真的是束手无策,有时自己都想放弃自己,够差劲,却又不甘心。我想去学,真的,我没有爱好,除了学习以外,几乎都窝在家中,可每次就是不能将心思花在学习上。每天晚上并不比别人早睡,却过得稀里糊涂,一点目的也没有,考试成绩永远是垫底,连同父母,一起被人瞧不起。
给我写信的这个学生是一位复读生,当时已经有几天没有来上课,处在放弃中考的边缘。如果只看结果,这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我们都清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任何人都无回天之力,让她的成绩突飞猛进。读了她的信,我意识到中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孩子对人生的态度。作为教师,育人始终是第一位,不能把学生的成绩当作一切。不能让她失掉自信、失掉希望,于是我打了多次电话与她长谈,最后她决定在家复习功课,然后参加中考。后来她告诉我,她很感激我的电话,因为她一直是“差生”,在我之前似乎没有教师像我这样不带任何偏见地关心过她。
在很多事情上都像这件事情一样,让我深深地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我只能不时地打个电话,却无法给这些孩子一些成功的可能。我们现在提倡赏识教育,好学生需要人赏识,但学困生更加需要赏识,要让他们找回自信,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尽管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我相信我们的努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一些痕迹,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和谐的教育绝对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课堂内外都需要教育者们用心地去对待,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案例一:课堂上,某同学一直在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谈笑风生,完全忽视了课堂的教学活动。因此,我点了一下他的名字,提示他不要讲话。谁知,这个学生立刻一脸无辜的样子反复声称他没有讲话,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替这个学生捏了一把汗:犯了错误不说,还胆敢侵犯教师的权威。我明白,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以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意味要受惩罚,所以对教师的点名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执。因此我没有生气,反而微笑着坦诚地告诉他以及全班的同学:任何时候我点任何人的名都没有任何的恶意,只是提醒你回到正常的课堂秩序中来,所以你停止开小差,注意力集中过来就可以了,我不会有任何的惩罚。这个学生明白了我的意思后承认说他讲话了,应该改正。
课堂中这样的小事并不少见,解决的方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和谐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只要本着以人为本、以育人为要的态度正确地处理,师生都能在矛盾中成长。
案例二:如何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引入英语课堂一直是我这些年来思考和尝试做的一件事,于是我在八年级下学期开设了一个“英语时事专题”的栏目活动。中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英语课上抽出5分钟时间听读一则新闻对学生对教师都是有益的学习。我主要利用ChinaDaily网站录制的每周新闻播报,偶尔也会采用一些VOA慢速英语新闻,再配以自制的简单课件,让学生在“用”中学英语,体验如何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掌握信息。后来,同学们觉得不过瘾,就自己编辑播报新闻,这不仅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通过自己的体验习得的语言比教师灌输的更有效。学生聆听观看与奥运有关的报道时那专注的表情和自豪的笑容此刻还仿佛在我的眼前。
我还尝试将英语歌曲引入课堂。英语歌曲有很多的优点:歌词语言地道精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占用时间少;容易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易于模仿,有利于学生把握英语发音与节奏感等。八年级上学期,我制作了三期“英语歌曲专题”。5.12大地震后,我制作了“We Are The World赈灾音乐专题”,让学生了解了国际上的大灾害后歌星们的救助行动,聆听音乐,学习歌词和相关背景介绍,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感悟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同的“四海一家”的信念。我还制作了一期“歌剧赏析”,向学生介绍了Andrew Lloyd Webber(韦伯)的歌剧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剧魅影》),同时,制作的一期“Galbraith Declan歌曲欣赏”都深受学生的欢迎。与此同时,我在班级尝试的“英语歌曲表演月”活动反响热烈,全班同学无一例外都单独或合作表演了歌曲,当其中一位同学在台上高唱“We Will Rock You”,台下所有的同学都有节奏地击掌相和时,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英语学习带来的快乐。
案例三:这是我曾经收到过的一封信,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学困生的心理,节选如下:
提起笔,百感交集,不知道给你写信是否是明智之举。但此刻除了你我再也想不到还有谁可以帮我了!有好几天没去上课,心里其实并不好受,在理智与现实间备受煎熬,浑浑噩噩,除了偶尔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外根本就没上过床。我喜欢学校,喜欢课堂,却又害怕进入那所谓的教室,害怕面对教师,面对周围的伙伴,每天上学进教室都仿佛经历酷刑般难受,明知错在自己,却始终不敢去面对。我很差,眼看一年的光阴又要被自己浪费,真的是束手无策,有时自己都想放弃自己,够差劲,却又不甘心。我想去学,真的,我没有爱好,除了学习以外,几乎都窝在家中,可每次就是不能将心思花在学习上。每天晚上并不比别人早睡,却过得稀里糊涂,一点目的也没有,考试成绩永远是垫底,连同父母,一起被人瞧不起。
给我写信的这个学生是一位复读生,当时已经有几天没有来上课,处在放弃中考的边缘。如果只看结果,这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我们都清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任何人都无回天之力,让她的成绩突飞猛进。读了她的信,我意识到中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孩子对人生的态度。作为教师,育人始终是第一位,不能把学生的成绩当作一切。不能让她失掉自信、失掉希望,于是我打了多次电话与她长谈,最后她决定在家复习功课,然后参加中考。后来她告诉我,她很感激我的电话,因为她一直是“差生”,在我之前似乎没有教师像我这样不带任何偏见地关心过她。
在很多事情上都像这件事情一样,让我深深地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我只能不时地打个电话,却无法给这些孩子一些成功的可能。我们现在提倡赏识教育,好学生需要人赏识,但学困生更加需要赏识,要让他们找回自信,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尽管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我相信我们的努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一些痕迹,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和谐的教育绝对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课堂内外都需要教育者们用心地去对待,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