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域”,教学中应着眼于这个区域,为学生提供教学情境、教学材料、学法指导等教学支架,切实开展有效教学,着力提高教学效率。本人在“有序数对”教学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贴近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思路
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特点。课前预习和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对”的有意注意。
充分利用学生思维特点。初一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较弱,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在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充分探讨、辨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有序”的重要意义,进而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抽象成清晰的“有序数对”的数学模型。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有序数对”的应用。再通过不断变换问题情景的应用,使学生深化理解概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教学思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二、利用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直观方法。
例如,老师播放一段建国60周年庆典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思考天安门广场上的背景图案是怎么组成的?经过思考,学生发现广场上的人群站成方阵,手里举着红色或黄色的花,拿红花和拿黄花的人位置相间,根据图案,不同位置的人选择不同颜色的花束。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观察和思考,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类似“第几排第几列”的方法来确定位置。广场上每个人都根据图案设计要求,按排号、列号站在一个确定的位置,随着指挥员的信号,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整个方阵就组成了绚丽的背景图案。
老师顺势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如数字问题、图形问题、数与形之间的问题,我们要主动去寻找问题,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三、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我设计过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一个新的班级,新老师还不熟悉新同学。上课的时候,怎样才能让老师准确快速地叫出其中一位同学呢?”这个问题来自学生身边,是一个让学生亲切又现实的问题。同学们有的说叫学号,老师否定了:新老师不知道大家的学号。终于有同学思路打开了,可以叫“座位第几排第几位同学”。
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就一定能准确定位吗?比如,第4组第3位同学请起立。结果有两位同学同时站了起来,其中一位被同桌拉住,犹豫一下又坐下了。老师问站立的同学:你是如何确认的?该同学用手指着说,从左边数我们是第4组;从前面数我是第3个。老师问另一个同学:为什么站起来又坐下了?该生说以为是从他这边数。老师及时引导同学加以总结:看来我们有必要“约定俗成”,只有定好行、列的顺序才能正确确定位置。说明需要几个数据才能确定一个位置?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了正确结论。
老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用“含有两个数的词”来描述一个确定的位置,或根据所给的“含有两个数的词”指出相应的位置,感受有序数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体会约定方向、顺序的重要性。老师在同学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形成板书: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接着老师引导同学们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必须由两个数才能确定;当a≠b时,﹙a,b﹚与﹙b,a﹚是两个不同的数对。随后学生还找到了布置作业、班牌号、门牌号、车票、飞机票等生活中运用到有序数对的实例。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多地理解有序数对,老师还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可以用有序数对描述的图形,再把这些有序数对告诉同学,看看他人能否画出自己所说的图形。这个教学环节很好地加深了学生对有序数对的认识,形成了本课的一个教学小高潮。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有序数对通常的确定平面上点位置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
实践表明,通过老师搭建支架,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能力。实践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就是将概念性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学生通过老师搭建的平台,不断地形成知识,强化知识,运用知识。在“反刍”中,通过互动和游戏,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这就改变了以前那种“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低效学习模式。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情境中的现实问题很好地解决了“知”与“做”的关系。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一、贴近学生实际,优化教学思路
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特点。课前预习和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对“数对”的有意注意。
充分利用学生思维特点。初一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较弱,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在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充分探讨、辨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有序”的重要意义,进而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抽象成清晰的“有序数对”的数学模型。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有序数对”的应用。再通过不断变换问题情景的应用,使学生深化理解概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教学思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二、利用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直观方法。
例如,老师播放一段建国60周年庆典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思考天安门广场上的背景图案是怎么组成的?经过思考,学生发现广场上的人群站成方阵,手里举着红色或黄色的花,拿红花和拿黄花的人位置相间,根据图案,不同位置的人选择不同颜色的花束。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观察和思考,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类似“第几排第几列”的方法来确定位置。广场上每个人都根据图案设计要求,按排号、列号站在一个确定的位置,随着指挥员的信号,举起不同颜色的花束,整个方阵就组成了绚丽的背景图案。
老师顺势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如数字问题、图形问题、数与形之间的问题,我们要主动去寻找问题,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三、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我设计过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一个新的班级,新老师还不熟悉新同学。上课的时候,怎样才能让老师准确快速地叫出其中一位同学呢?”这个问题来自学生身边,是一个让学生亲切又现实的问题。同学们有的说叫学号,老师否定了:新老师不知道大家的学号。终于有同学思路打开了,可以叫“座位第几排第几位同学”。
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就一定能准确定位吗?比如,第4组第3位同学请起立。结果有两位同学同时站了起来,其中一位被同桌拉住,犹豫一下又坐下了。老师问站立的同学:你是如何确认的?该同学用手指着说,从左边数我们是第4组;从前面数我是第3个。老师问另一个同学:为什么站起来又坐下了?该生说以为是从他这边数。老师及时引导同学加以总结:看来我们有必要“约定俗成”,只有定好行、列的顺序才能正确确定位置。说明需要几个数据才能确定一个位置?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了正确结论。
老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用“含有两个数的词”来描述一个确定的位置,或根据所给的“含有两个数的词”指出相应的位置,感受有序数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体会约定方向、顺序的重要性。老师在同学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形成板书: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接着老师引导同学们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必须由两个数才能确定;当a≠b时,﹙a,b﹚与﹙b,a﹚是两个不同的数对。随后学生还找到了布置作业、班牌号、门牌号、车票、飞机票等生活中运用到有序数对的实例。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多地理解有序数对,老师还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可以用有序数对描述的图形,再把这些有序数对告诉同学,看看他人能否画出自己所说的图形。这个教学环节很好地加深了学生对有序数对的认识,形成了本课的一个教学小高潮。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有序数对通常的确定平面上点位置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
实践表明,通过老师搭建支架,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能力。实践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就是将概念性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学生通过老师搭建的平台,不断地形成知识,强化知识,运用知识。在“反刍”中,通过互动和游戏,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这就改变了以前那种“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低效学习模式。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情境中的现实问题很好地解决了“知”与“做”的关系。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