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氏的第22条军规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卫报》在去年5月曾发表过一篇评论,说的是驻伊美军正面临“第22条军规”的困境。这是一条没法违背的军规,所有的人不能离开军队,除非他得了精神病,但自称得了精神病的人想要离开军队,又说明他是正常的。这条军规的创立者,就是现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在阿富汗和在这里服役的人,你们这里的每个人,甚至包括那些我忘记看望的人,我都想包括进去,我对你们表示感谢!如果过了10年、20年和30年,你们会发现自己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拉姆斯菲尔德在驻伊美军受到严重袭击后的第三天(2004年12月24日)到访伊拉克,与其说是去慰问和表示感谢,不如说是去压惊。拉姆斯菲尔德颇为善解人意的言语让人感到意外,因为态度强硬、甚至不近人情,才是一直以来美军心目中拉姆斯菲尔德的形象。
  12月19日,在美军报纸《星条旗报》上,拉姆斯菲尔德发表声明承认,在一千多封已经寄出的伊战阵亡美军士兵的吊唁信上,他都没有亲自签名,而是用机器复制的。为此,一位阵亡士兵家属公开表示:“这份‘假签’的吊唁信是一种侮辱。”不过,正像一些媒体评论的那样,别忘了创立第22条军规的拉姆斯菲尔德有九条命,在备受指责的时候幸存下来,是他的一贯风格。
  “我不再看报纸了。事实上,我活下来了。”去年5月,美军虐囚事件曝光后,民主党议员要求拉姆斯菲尔德辞职。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决不因政治目的辞职。12月3日,布什总统正式向拉姆斯菲尔德发出留任邀请,他欣然接受。《华盛顿邮报》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其背后深藏的原因:布什还需要为伊拉克战争继续找一个替罪羊。
  没想到,这句话没几天就应验了。一系列新的虐囚事件曝光,拉姆斯菲尔德再次被推上尴尬境地。作为美军掌门人,拉姆斯菲尔德难辞其咎。
  目前,有关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是否应该在布什第二个任期内留任的争论正在美国国会愈演愈烈。但拉姆斯菲尔德依然“以不变应万变”。就像有点说不通的第22条军规隐含着他强烈而清晰的个人意志一样,他似总能在纷乱的时候,冷静地超越逻辑,理出头绪。
  在科威特美军兵营,拉姆斯菲尔德虽然躲过了虐囚事件,却又进入了“装备缺乏”的漩涡。几个月来,驻伊美军车辆由于防护装备差而频频遭袭,使他们被迫把垃圾桶盖、炮弹壳当作防护装甲挂在悍马巡逻车上。
  拉姆斯菲尔德称:“我似乎不知道事实会是怎样,但肯定会有人坐下来和他谈,挖掘出那些他知道而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情况,并让他确信,他们知道而他可能不知道的情况。“拉姆斯菲尔德特有的话语逻辑,让在场的2300名美军官兵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去年的12月1日,拉姆斯菲尔德就是因为在回答记者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提问时说出了异曲同工的话,从而获得了英国语言学会颁发的“不知所云”奖:
  “因为我们知道,存在着已知的已知事物,也存在着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的事物。我们也知道存在着被人所知的不明事物,这就是说存在着我们并不知道的一些事务。但是也存在着我们不知道的不明事物,也就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据说,有语言学家专门分析过拉姆斯菲尔德惯用的冗长句子,结论是:语法上无可挑剔!难怪,《华盛顿邮报》尖锐地指出,国防部长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给士兵增加防护装备的资金是一万美元,而一位士兵的丧葬费也是一万美元。这两个一万元让人联想:究竟是士兵的生命重要还是节省开支更重要?
  实际上,目前不光是民主党要求拉姆斯菲尔德下台,就连共和党部分议员也要求拉姆斯菲尔德辞职。但拉姆斯菲尔德对付反对他的人,还是总用那句老话:“别以为你是总统。”
  美国总统布什曾称赞拉姆斯菲尔德的工作非常出色。参院共和党人中也有不少认为,让拉姆斯菲尔德去职只会扰乱即将进行的伊拉克选举。当然,也有人说,不是国会不想让拉氏走人,而是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新防长。
  但不管怎样,现在看来,即便是拉姆斯菲尔德本人,如今不知不觉中也难以摆脱第22条军规的束缚了。
其他文献
当今美国统治集团和决策者们对中国的心态十分复杂,用基辛格的话说就是,“美国对中国又爱又恨”。中国的发展使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获益,但美国又担心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军事力量的壮大,从而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处于深刻的矛盾之中。它既想同中国建立合作关系,防止冲突,但又时时提防着中国的发展,总是在想方设法遏制或延缓中国的发展。所谓“接触加遏制”的对华政策就是这样产生的。种种事
期刊
近几个月来,美国在国内和国际上又掀起了一股“中国威胁论”的恶浪,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表面现象看,出现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直接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确有明显增加。在东亚地区,我国与东盟关系日益紧密,在南亚与印度关系有很大改善和发展,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也日趋紧密。所有这些在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主宰一切的超级大
期刊
气象早已不再是天气预报的代名词,而是与政府决策、商业经营和百姓生活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1995年以来,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超过1000亿元,1998年更是高达2998亿元。如果考虑到气象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等次生灾害,损失则更为严重。气候变化还影响着许多地区的人居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随着气候变化和天气的反复无常,空调断档、啤酒热销、保暖市场“热”盼寒流等字眼屡见
期刊
接二连三的恐怖事件将高加索这个好像很遥远的地方推到了人们眼前。最近的一次,就是9月1日别斯兰人质事件。  俄罗斯的内政与外交、过去与现在在许多方面都与高加索连在一起。“田野小河旁,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这首前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中的插曲,想必中国人并不陌生。《圣经》中诺亚方舟的传说,神话中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还有马刀舞曲的旋律……然而,美好的一切如今仿佛与高加索不再有关。现实的
期刊
面对美国国内再次抬头的“中国威胁论”,增加信任,化解疑虑,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争取和谐的国际环境,已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尽管“增信释疑”有其难度和限度,但只要我们尽可能地利用乃至创造条件,在这些条件和基础之上实现中美良性互动,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化解“中国威胁论”。事实上,国际关系理论已为我们提出了三条“增信释疑”的思路,或者说三个条件,一是“相互依存”,二是“共同命运”,三是“同质性”。 
期刊
化解中日关系“死结”的尝试  ——推荐《解析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    近年来,中日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按理相互理解和信任也应加深,然而事态却恰恰相反,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围绕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展开的论争。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成为近年来中日关系的焦点,为此中日两国政府一再交涉,媒体屡发评论,民众反响强烈,国际舆论称之为困扰中日两国关系的“死结”。对于这样的重大问题,尽
期刊
自从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地震及海啸灾难以来,噩耗频频传来,死伤人数不断攀升,近期死亡人数已超过15万。这次灾难的突出特点是:地震强度巨大、海啸异常凶猛、人员伤亡惨重。  为什么此次海啸会造成如此大的人员伤亡呢?除了自然灾害本身极为严重的原因外,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着重大的问题———不具备灾害的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这些国家普遍缺乏强烈的灾
期刊
周边邻国发生着变革,“在周边地区建立安全”是欧盟的迫切需要。  欧盟扩大的步伐又加速了。继2004年5月1日实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大,从15国猛增到25国之后,2004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决定:2007年1月正式接纳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入盟,2005年3月和10月先后开始与克罗地亚和土耳其进行入盟谈判。伴随着新成员的加入,欧盟的周边概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其向中东欧的推进已经进入前苏联的疆界,如
期刊
新中国迎来了55周年华诞,新中国外交也走过了55年历程。不久前,我们无意中在外交部档案馆某办公室看到一只陈旧、笨重的大木箱,一问才知道,这竟是档案馆征集到的一件新中国外交文物———一只从延安时期一直使用到新中国外交部成立的外交文件箱。这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在我们的要求下,档案馆的同志带我们瞻仰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和照片,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不平凡历程。于是,我们以这些文物和照片为线索
期刊
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已深入到方方面面,利益交织、错综复杂。审未然之势,充实、扩大并推进建设性合作是中美两个大国不能回避的历史重任。  说美国是当今“中国威胁论”的策源地,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尽管日本《诸君》杂志早在1990年8月发表的文章《论中国这个潜在威胁》,即无端认定中国是一个“取代苏联的潜在威胁”,但就影响而言,美国才是“中国威胁论”发源和扩散的主导国家。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关于中国问题的大辩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