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边的母亲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353525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知道老家那台缝纫机是不是比我年长,反正从我有记忆起,西窗下就有它。
  闲时,缝纫机总是被一块藏蓝色土布从头到脚罩着,即使罩着布,姆妈也不允许我在缝纫机上放碗、茶杯,更不能写字、画画、做东西。等要派用场了,姆妈掀开罩布,解开绑在车头的布绳,揭去裹着的塑料膜,露出它零件复杂的机头,黑色的画着金色蝴蝶和鲜花的机膛,浅黄色的木台板,棕红色的铁架。机头最上面盖一块棕色呢布,呢布按照突起的零件的样子剪出窟窿,因为窟窿的大小、形状和零件严丝合缝,所以盖在上面不用担心被碰掉。姆妈说,买这台缝纫机用了二百多块钱,相当于她不吃不喝干一年的收入。
  我们家的缝纫机,吃的是社办厂里领来的布料,下出来的是一只只手套。布料有粗棉布的和劳动布的。粗棉布虽厚却软,就是缝起来会有毛丝飞出来,在空气中载沉载浮,姿态优美却会让人鼻尖发痒。有时我在旁边看,两只闲着的手就在空中晃来晃去像赶蚊子似的赶毛丝。缝劳动布手套就没这个麻烦了,可是劳动布太结实,老会别断针,一包针要五分钱,所以姆妈还是喜欢领废花布料。领来的布料一捆一捆堆在家里,像农家的柴火,真让人担心我们家的“鸡”能不能吃完这些“口粮”。白天,姆妈要上班。总是在吃过晚饭后,爸爸把布展开来,折呀剪呀,裁成一块块小方块,再把一叠布按前次剩下的手套的轮廓线剪下来。这当儿,姆妈把缝纫机上上下下擦拭个遍,再用油葫芦给各处零件喂机油,把皮带上到上下两个轮子上,收紧。再调机针的松紧度,调得紧,针脚密,速度慢,废线;调得宽,针脚疏,速度快,省线,就是容易脱线,得调到一个合适的能通过验收的阀值上。等爸爸剪好一叠布料,缝纫机也已经像一匹吃饱喝足、养足精神、上好鞍子的马了。
  “哒哒哒哒”——姆妈迅速从旁边的凳子捞起两片布料,对好正反面,两两重叠,送到车针下,扳下“鸭舌板”,踩动轮子,扶正布料,布料自己就往针下送。一眨眼,“鸭舌板”后面就生出一只手套。一会儿工夫,一只只连着的手套像一长串咬尾的鱼一样挂到缝纫机下。在一旁的爸爸就剪下这串手套。如果爸爸不在,到手套在地上堆成一座小山时,姆妈才会停下“哒哒”声,起身剪下这一长串手套,把它们挪到一边,又继续响起欢快的“哒哒”声。我和哥哥学习的时候,姆妈不允许我们管手套的事,而我们听惯了“哒哒”声,能安之若素地看书做作业。
  “哒哒哒哒”——针尖起起落落像马在草原上撒欢。从手腕处起跑,一路绕过五指山,从手腕另一边退出,又跑进另一只手套的手腕处,开始翻越新的五指山……进去和出来之间“哒哒”声不会打一点疙瘩。
  “哒哒哒哒”——“马蹄声”隔几幢屋都能听见。有时,“哒哒哒”的声音停下来,姆妈起来喝口茶,或者伸伸懒腰,用拳头捶打肩头或者抡着胳膊走几圈。那个时候我以为姆妈在缝纫机上踩几个钟头,和我坐在桌前看一会儿书,写一会儿字的感觉是一样的。我以为姆妈比我们有耐心,所以能几个钟头坐在缝纫机前。
  手套缝好了是要翻过来的,手腕处开口大,容易翻,到五个指头处就不容易翻过来了,得用棒头把缩在里面的指尖顶出来。有些夜晚,我一觉醒来,灯还亮着,爸爸和姆妈默默地翻着手套。
  做好的手套用剪下来的废布条扎成一打一打的,又堆得像柴火堆。我们家的缝纫机,几天工夫就能吃完一个“柴火堆”,又生下一个“柴火堆”。爸爸把新生的“柴火堆”送到社办厂,回来的时候,就会有给我和哥哥的铅笔、橡皮和本子了,就会有交学费的钱了,就会有订杂志的钱了,就会有买荤菜给我们打牙祭的钱了。
  做一只手套能赚1分钱,这个收入在当时大概是很高的。周围的农家很羡慕我家有缝纫机,他们家没有,所以他们的孩子每天放学后要割兔草、羊草。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家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姆妈工作了前半生的社办厂倒闭了,爸爸所在的供销社受个体经济的冲击,收入少得可怜,还常常几个月、半年不发工资,社办厂也停止了加工手套的业务,而我和哥哥又在镇里、城里读书,开销增加。姆妈白天在附近的单位和私人厂做临时工,晚上揽一些要用缝纫机的活:缝窗帘、蚊帐、鞋垫、工作服、简单的衣服。
  姆妈没正经学过裁缝,做衣服全靠自己摸索,她先给家里人缝衣服。在她过去的同事圈里,流传着从上海传来的服装裁剪纸样,她把它们描在报纸上,再按尺寸、比例收放,然后把修改过的样子剪下来放在布上,再照着轮廓线剪布料,最后缝起来。用这种方法,姆妈缝出中山装、列宁装和时新的小翻领、方领、铜盘领等等式样的衣裳。看上去,也和专业裁缝做得差不多。
  这个时候,缝纫机倒跑得不像原先缝手套时那样欢畅了。肩与袖笼长短不一致,领子开得太大了,没有粘衬衣服挺不起来……姆妈常常皱着眉头自言自语地嘀咕,缝了拆,拆了缝,裁好了的布料片在缝纫机上放上一星期、半个月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她忘了算上左右门襟要叠合部分的尺寸,就剪下了布料,重新裁吧,布料又不够。姆妈干脆在左、右门襟上又接了一道边,美其名曰“新款时装”。因为边接得平整,看上去倒也别有风味,像后来流行的夹克衫。
  又有一次,“哒哒”声骤然变得沉闷,随之响起一声尖叫,车针踩到姆妈的手指上了!姆妈叫我抬起“鸭舌头”,可我怕针动起来会让姆妈更疼。姆妈骂了我,一咬牙,自己抬起“鸭舌头”,又抽出手指。我飞跑着去写字台的抽屉里找红药水瓶和棉花。姆妈按着手指,可血还是溢出来,滴到地上。姆妈说:“我的眼睛怎么有点糊?”那个时候,姆妈才四十几岁。
  在“哒哒哒哒”的机声中,我和哥哥都念完了书,参加了工作。爸爸退休回城里老家时,那台缝纫机留在了爸爸的一个农民朋友家里,因为姆妈的身体已经再也不允许她踩缝纫机了。
  不久,我的踩了大半辈子缝纫机的姆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夜半,我恍惚间看到姆妈伏在缝纫机上的背影:不抬头地看着针尖,两手的食指和中指拈住上下布料使它们对齐,又轻轻按住布片使针跑得不致太快而使针脚过疏。有时手指拈动布料使线脚转折或慢慢圆转。有时右手拿过镊子,夹住布料,使它在针旁几毫米的地方折成几层,针迅速踏上叠成几层的布,像马飞驰上小丘,又快速下来,一个皱裥就出现了。姆妈看也不看,伸出左手捞过布料,右手拨一下堆积在台面上的缝好了的布片……
  那似乎永远不会停止的“哒哒哒哒”声,此刻又响在我耳边。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似乎有个令我很喜欢的人痛恨在微博上侃思想的行为:“不要拿思想的碎片来敷衍这个平台。”结果,我连侃几条,奢侈地用了一个晚上的眼睛。  是不是每个人,都只能从身边匆匆经过?我们的心,原来相隔如此之远。为了生存,这个世界他磨平了多少人的棱角,我甚至能够听到无形的尖刀磨在我心脏的声音,那声音,凄厉而真实,魔鬼般呼号着我的名字。它吹在我的身后,响在我的身旁,甚至凌驾在我的头上,毫不留余地的震破了我十四年来一
期刊
鲜鱼巷很窄,每个窄小的门面都摆满着各种各样的鱼制品和其他食品,这里是鲜鱼食品一条街。  商贩们把不同品种的鱼晒干制成标本,懸挂在门框两旁。每一种标本鱼的头上,都串着细细的绳子,绳头上系着一块薄薄的长木板,长木板的中间用红字雕刻着标本鱼的名字,并系上几个银铜铃,银铜铃在摇曳的微风里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有时遇到从街口吹过来的疾风,那些银铜铃就会发出一阵阵排山倒海般的“叮当”声。顿时,街上的行人会停
期刊
喜欢夜色下那些盛开的灯火,花儿一样,一朵又一朵地开着。它们的盛开,给这原本黑暗的世界带来了不少的光明,且少了冰冷,多了些热爱。  很多年了,从走出那个小村开始,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颠沛流离着。年龄渐长,这种感觉愈发强烈。我开始有了回家的渴望。这渴望像火一样燃烧在心里。可是,家在哪儿啊?这许多年走下来,我已经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看着那些织在夜色里的灯火,那些张开的眼睛,我希望通过它们,可以寻到故乡
期刊
早春的江南,是一幅淡淡的水墨,如梦似幻,绵绵而潇潇。  爱上一朵花的欢颜,一道流光的浪漫。看山,山有情;看水,水有意。因这新鲜初放芽的绿,因这一树一树的花开,因这燕子声声的呢喃,我心浅笑盈盈,恬静如花,欲将雪化后的那片鹅黄,嵌进生命里,欲将这陌上花开的美丽,刻进灵魂的诗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说不出的秘密,挽不回的遗憾,触不到的梦想,忘不了的爱。岁月是一棵花树,里
期刊
如若说李梅岭仅是余干的一只小手掌,那也必然是掌背,而且绝对是掌背食指的骨结处———于百万多人口、三千多平方公里的泱泱滨湖大县,她394米的纯粹海拔,足以构成余干的绝对地表高度———让百万余人仰望的一种高度!  那次北上被李梅岭意外截留,缘于白君。她在这个仅18平方公里的林场任职。那个距县城空间距离四十公里、时间距离四十分钟的弹丸之地,垂臨余干与东乡之界,却于她有着异常的眷恋、不离不弃,宛如她二十年
期刊
长涂岛西南方有一座山,其实,确切的说也不算是山,顶多算是丘陵。由于海浪的冲击及海风的侵蚀竟形成了酒坛模样,所以这座山被称做了酒坛山。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引用苏东坡的一首五言绝句: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遗。山脚下有一块石头,旁人眼里,石头就是石头,平淡无奇。可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或许就是女娲的补天遗,或许是沾了山的仙气(长涂可谓是海中的仙山),或许是
期刊
有人说,翔云之名源于象运山———此山形似大象,如果遇上风赶薄雾的天气,就有动感,犹如大象在运行,于是有了现在的山名。也有人说,宋代时,乡人见山势如同大鹏翱翔于祥云间,雅化象运山为翔云山。象运,瑞象驮来好运;翔云,翔鸟载来祥云。无论怎么喊,喊哪个山名,都喜庆。  龙须岩背靠象运山大石壁,面临陡坡梯田,艳阳高照的日子,远观宛若母狮抱幼狮照日。此寺甚古:相传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天竺高僧梦梵阿科四处
期刊
步入绵阳“六一堂路”,北宋文化拂面而来,我仿佛看见了欧阳修的身影。已是隆冬,其气凛冽,砭人肌骨,我的心却顿时沸腾起来。恍惚间,我听见了欧阳修的声音:“晓东啊,谢谢你又来看望我啦!”  其实,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要常常去“六一堂”。在电脑上“百度”一下,很容易就知道欧阳修一生成就巨大,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金石学家呢!……也许吧,欧阳修在我的家乡绵阳出生,我还有很多“本土疑问”没有找到答案吧。 
期刊
北纬N40°47′  东经E110°18′  海拔1523M  2016年5月1日,万里无云。  这一刻,我正沿着高德地图的语音提示,开着汽车颠簸在去往位于包头石拐区阴山山脉深处的五当沟。这里有一座阔别许久的召庙,名字叫五当召,又名广觉寺。这是我第二次走进山里,再次去瞻仰记忆中它的容貌。  我非常享受开着汽车驰骋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你是知道的,内蒙古地广人稀,只要走出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区,那广袤的漫
期刊
这是湘西大山深处的一个瑶族聚居区。五个瑶族乡远离辰溪县城,分布在沅水中游的两岸,这里山水幽美,民风淳朴,就像瑶家自酿的竹筒米酒,天然清醇,也容易醉人。仙人湾就是其中的一个瑶族乡。  我的老家就在仙人湾瑶族乡集镇的古街上。仙人湾原名先人湾,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1986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专家发现,仙人湾境内沅水岸边的潭坎大地断面上有大量的螺壳文化堆积分布。2006年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