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大门、汲取语文知识营养的有效方法,初中阶段是学生知识能力增长的关键阶段。在该教学主动对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校本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初中阅读能力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与持续性,进而能让学生们在独具特色的校本阅读活动中满足阅读需要,提升文本理解与解释能力。这是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需要,也是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多元阅读需求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校本化;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是老师们心中对象固定的活动,教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教,而不是教什么,教师的教学活动被限制在狭窄的操作空间之中。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之下,学生的语文阅读空间也被限制到了课内阅读之中,文本阅读能力一直以来都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极力推进语文课程的校本化,以校本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合理创建助力学生文本阅读兴趣与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推进阅读能力培养的校本化呢?根据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三条措施。
1、整体建构,建立完整课程体系
作为初中生打开语文知识大门的钥匙,阅读在语文课程中占据着基础性、根基性地位,对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活动。而要想让思维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都不够成熟的初中生在这样一种长期性、持续性的活动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认知热情,我们就要高度重视该项活动的开发与建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校本阅读课程体系,让学生们在校本课程制度的影响下,坚持阅读、不断提升。
例如:在对初中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校设定了丰富多样的校级阅读选修课。在每学期开始之时,学生们都要在班主任的帮助之下登录校园网站,利用自己的校园账号在线选课。
在选课阶段结束后,学生们要再次登录校园网站,下载自己的课程表,并按照个人课表的安排,到指定的教室听阅读选修课。在每个学期末,选修课老师都会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评成绩给定学生分数,而该分数也会成为学生期末综合评定中的重要依据。
在该校本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以走班选课的方式对校本阅读课程的授课时长、授课时间、授课对象、课程检测、课程评价等进行了综合性规划,让每位初中生都可以依照个人兴趣参与到校本阅读活动中,在个人兴趣的驱动下提升了自身的文本阅读能力。
2、整理分类,系统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学科是门涵盖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对语文文本阅读资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类型的语文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应用到的阅读技巧、语文知识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设定文本阅读选修课时,我们应该先将错综复杂的语文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与分类,系统的编订校本阅读教材,提升校本阅读活动的规划性和条理性。
例如:在初中文本阅读校本课程构建过程中,我校设立了专门的文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以发放问卷、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等方式,了解了当下学生感兴趣的文本阅读方向,并根据阅读方向设定校本课程。然后,根据具體的课程要求和学生能力基础将已有的语文文本阅读素材进行分类整理,为每个校本阅读课程编订教材,设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参考方向。
如:我校根据学生喜欢《诗经》这一主题,设定诗经魅力感知课;根据学生喜欢小说、喜欢电影,设定小说与影视鉴赏;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设定文言文故事品鉴课等。然后,根据每个教学主题,搜集教学资源,并编写校本教材,让学生们走出传统语文课堂,在更广阔的语文空间中以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学习,在文本阅读中获得了语文学习的真谛。
接着,试行教材与要求,根据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反馈进行修订调整,以确保教材与教学实际的切合度,提升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优势利用,凸显本校阅读特色
校本课程是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程,也是突出教学特色的课程。要想充分发挥校本阅读课程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我们就务必要充分利用校本教学优势,构建凸显本校特色的校本阅读课堂。
例如:在校本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根据学校曾多次举办传统文化节,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较大的了解兴趣的教学实际,创设了传统文化专题阅读课程。
同时,在该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校还积极鼓励教师将已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成果应用到以传统文化校本阅读活动组织过程中去,有效的丰富了传统文化知识解读课堂的构建方式,形成了课堂引读、课堂自读、课下共读,三维一体的阅读模式。
独具特色的校本阅读模式的创建,让学生们在自主性文本阅读活动参与中,提升自身文化涵养,养成了良好的传统文化品格。
综上所述,将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向校本化方向推进是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局限,拓宽文本阅读教学舞台的需要,也是延展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形成对语文魅力的深刻感知的要求。故在以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建设文本阅读校本课程将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不能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怡帆.大英县实验学校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2]赵红芳.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河北大学,2007.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校本化;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是老师们心中对象固定的活动,教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教,而不是教什么,教师的教学活动被限制在狭窄的操作空间之中。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之下,学生的语文阅读空间也被限制到了课内阅读之中,文本阅读能力一直以来都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极力推进语文课程的校本化,以校本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合理创建助力学生文本阅读兴趣与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推进阅读能力培养的校本化呢?根据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三条措施。
1、整体建构,建立完整课程体系
作为初中生打开语文知识大门的钥匙,阅读在语文课程中占据着基础性、根基性地位,对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活动。而要想让思维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都不够成熟的初中生在这样一种长期性、持续性的活动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认知热情,我们就要高度重视该项活动的开发与建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校本阅读课程体系,让学生们在校本课程制度的影响下,坚持阅读、不断提升。
例如:在对初中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校设定了丰富多样的校级阅读选修课。在每学期开始之时,学生们都要在班主任的帮助之下登录校园网站,利用自己的校园账号在线选课。
在选课阶段结束后,学生们要再次登录校园网站,下载自己的课程表,并按照个人课表的安排,到指定的教室听阅读选修课。在每个学期末,选修课老师都会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评成绩给定学生分数,而该分数也会成为学生期末综合评定中的重要依据。
在该校本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以走班选课的方式对校本阅读课程的授课时长、授课时间、授课对象、课程检测、课程评价等进行了综合性规划,让每位初中生都可以依照个人兴趣参与到校本阅读活动中,在个人兴趣的驱动下提升了自身的文本阅读能力。
2、整理分类,系统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学科是门涵盖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对语文文本阅读资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类型的语文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应用到的阅读技巧、语文知识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设定文本阅读选修课时,我们应该先将错综复杂的语文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与分类,系统的编订校本阅读教材,提升校本阅读活动的规划性和条理性。
例如:在初中文本阅读校本课程构建过程中,我校设立了专门的文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以发放问卷、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等方式,了解了当下学生感兴趣的文本阅读方向,并根据阅读方向设定校本课程。然后,根据具體的课程要求和学生能力基础将已有的语文文本阅读素材进行分类整理,为每个校本阅读课程编订教材,设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参考方向。
如:我校根据学生喜欢《诗经》这一主题,设定诗经魅力感知课;根据学生喜欢小说、喜欢电影,设定小说与影视鉴赏;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设定文言文故事品鉴课等。然后,根据每个教学主题,搜集教学资源,并编写校本教材,让学生们走出传统语文课堂,在更广阔的语文空间中以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学习,在文本阅读中获得了语文学习的真谛。
接着,试行教材与要求,根据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反馈进行修订调整,以确保教材与教学实际的切合度,提升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优势利用,凸显本校阅读特色
校本课程是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程,也是突出教学特色的课程。要想充分发挥校本阅读课程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我们就务必要充分利用校本教学优势,构建凸显本校特色的校本阅读课堂。
例如:在校本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根据学校曾多次举办传统文化节,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较大的了解兴趣的教学实际,创设了传统文化专题阅读课程。
同时,在该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校还积极鼓励教师将已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成果应用到以传统文化校本阅读活动组织过程中去,有效的丰富了传统文化知识解读课堂的构建方式,形成了课堂引读、课堂自读、课下共读,三维一体的阅读模式。
独具特色的校本阅读模式的创建,让学生们在自主性文本阅读活动参与中,提升自身文化涵养,养成了良好的传统文化品格。
综上所述,将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向校本化方向推进是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局限,拓宽文本阅读教学舞台的需要,也是延展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形成对语文魅力的深刻感知的要求。故在以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建设文本阅读校本课程将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不能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怡帆.大英县实验学校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2]赵红芳.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河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