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幼儿而言,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幼儿缺乏自信心,则会导致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还会影响到幼儿人格的健全和性格的形成。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鼓励
教师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幼儿这个年龄阶段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他们敏感,但是表達能力和感知能力较差,使他们很可能不会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但是,如果教师的某一行为或者言语刺激到幼儿,会导致幼儿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思想。因此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充分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如,教师想通过比赛或者表演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但是某些幼儿不愿意参与表演和比赛,非常排斥这种活动时,教师就不能采取强硬的手段让幼儿参与,而是要慢慢了解幼儿不愿意参与的原因,再采取其他温和的方式,如果教师强硬地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不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甚至还会给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
一、鼓励、肯定幼儿的行为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状态来面对生活和学习,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教师合理恰当的肯定和鼓励能够让幼儿的潜力得到激发。对于幼儿如果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则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产生否定和怀疑,让他们在做事和面对生活困难时会畏惧,没有勇气去接触未知事物,会对他们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随意否定幼儿,尽量鼓励肯定他们的表现和行为。如有幼儿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纪律,不仅会影响到其他幼儿的学习,还会使教师的教学无法继续进行,这时教师也不能用过于严厉的语言来批评和指责,而是需要温和小声地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让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不仅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还培养了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思想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尊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不能全方面地否定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否定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否定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同时也不能够一味地纵容,而是要保护他们的个性,在尊重他们个性发展的同时,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如,幼儿看到其他的幼儿可以自己叠被子、吃饭的时候,也有自己吃饭和叠被子的需求,这时,教师就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幼儿的需求,给予幼儿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幼儿能够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采取温和的语言指导幼儿如何做,让幼儿的个性和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三、帮助幼儿获得成功
很多幼儿的自信心不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儿从来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没有从成功中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的建立,如果长此以往会使幼儿不愿意表现自己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幼儿获得成功感,能够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的潜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面对困难和失败,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每一位幼儿的不同情况,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要观察幼儿的爱好、兴趣、行为,给予幼儿更多的展示自我价值的机会,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并建立信心。
四、关爱幼儿的心灵和生活
幼儿时期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需要来自家人、朋友、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一旦感觉教师或者家人没有人关心在乎他们的感受,没有被真心地关爱,幼小的心灵就会遭到极大伤害,这种心理伤害不仅会破坏幼儿的自信心,还会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幼儿园中,作为幼师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的生活常识和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帮助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给予幼儿积极的影响,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要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而言,他们能够接受和认可的方式为教师的肢体亲密接触和语言,因此,教师可以经常做一些亲密的动作,如抱一抱幼儿、拉他们的小手、蹲下来和他们说话、说一些温暖爱护的语言等,教师要与幼儿主动交流,倾听他们真实想法和情绪,与他们一起做游戏,让幼儿能够从教师的种种行为中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需要的。这时,幼儿的心灵将会得到安抚和积极的影响,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真心爱护的,从而形成健全人格,在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中逐渐形成自信心。
五、组织幼儿参加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活泼好动是幼儿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对于外界一切的未知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充分抓住幼儿的这种特点来开展教学,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自信心,学前教育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之外开展,教师要精心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并且鼓励全体幼儿积极参与到其中,这不但能够增强幼儿的人际交流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幼儿的生活自信和为人处事自信。教师不但要抓好课堂教育工作,让幼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不断改革教育理念,拓宽教学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爱好来设置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例如,春天可以到公园去郊游,夏天可以去河边捕鱼,冬天可以到操场去开展打雪仗活动等等。要灵活创新,选定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利用课堂时间或者课余时间来开展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活动能力将会大大提升,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去观察,享受活动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能够提高幼儿的思想认识,而且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六、结语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能够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和性格的完善,还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鼓励、尊重、信任和关爱,使幼儿能够树立信心,让他们能够以乐观的状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祎蕊.浅议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8).
[2]张丽琴.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解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
作者简介:康晓霞(1968.8-),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心理教育。
(责编 杨菲)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鼓励
教师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幼儿这个年龄阶段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他们敏感,但是表達能力和感知能力较差,使他们很可能不会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但是,如果教师的某一行为或者言语刺激到幼儿,会导致幼儿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思想。因此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充分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如,教师想通过比赛或者表演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但是某些幼儿不愿意参与表演和比赛,非常排斥这种活动时,教师就不能采取强硬的手段让幼儿参与,而是要慢慢了解幼儿不愿意参与的原因,再采取其他温和的方式,如果教师强硬地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不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甚至还会给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
一、鼓励、肯定幼儿的行为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状态来面对生活和学习,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教师合理恰当的肯定和鼓励能够让幼儿的潜力得到激发。对于幼儿如果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则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产生否定和怀疑,让他们在做事和面对生活困难时会畏惧,没有勇气去接触未知事物,会对他们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随意否定幼儿,尽量鼓励肯定他们的表现和行为。如有幼儿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纪律,不仅会影响到其他幼儿的学习,还会使教师的教学无法继续进行,这时教师也不能用过于严厉的语言来批评和指责,而是需要温和小声地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让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不仅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还培养了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思想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尊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不能全方面地否定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否定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否定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同时也不能够一味地纵容,而是要保护他们的个性,在尊重他们个性发展的同时,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如,幼儿看到其他的幼儿可以自己叠被子、吃饭的时候,也有自己吃饭和叠被子的需求,这时,教师就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幼儿的需求,给予幼儿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幼儿能够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采取温和的语言指导幼儿如何做,让幼儿的个性和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三、帮助幼儿获得成功
很多幼儿的自信心不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幼儿从来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没有从成功中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的建立,如果长此以往会使幼儿不愿意表现自己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幼儿获得成功感,能够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的潜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面对困难和失败,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每一位幼儿的不同情况,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要观察幼儿的爱好、兴趣、行为,给予幼儿更多的展示自我价值的机会,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并建立信心。
四、关爱幼儿的心灵和生活
幼儿时期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需要来自家人、朋友、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一旦感觉教师或者家人没有人关心在乎他们的感受,没有被真心地关爱,幼小的心灵就会遭到极大伤害,这种心理伤害不仅会破坏幼儿的自信心,还会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幼儿园中,作为幼师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的生活常识和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帮助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给予幼儿积极的影响,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要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而言,他们能够接受和认可的方式为教师的肢体亲密接触和语言,因此,教师可以经常做一些亲密的动作,如抱一抱幼儿、拉他们的小手、蹲下来和他们说话、说一些温暖爱护的语言等,教师要与幼儿主动交流,倾听他们真实想法和情绪,与他们一起做游戏,让幼儿能够从教师的种种行为中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需要的。这时,幼儿的心灵将会得到安抚和积极的影响,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真心爱护的,从而形成健全人格,在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中逐渐形成自信心。
五、组织幼儿参加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活泼好动是幼儿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对于外界一切的未知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充分抓住幼儿的这种特点来开展教学,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自信心,学前教育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之外开展,教师要精心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并且鼓励全体幼儿积极参与到其中,这不但能够增强幼儿的人际交流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幼儿的生活自信和为人处事自信。教师不但要抓好课堂教育工作,让幼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不断改革教育理念,拓宽教学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爱好来设置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例如,春天可以到公园去郊游,夏天可以去河边捕鱼,冬天可以到操场去开展打雪仗活动等等。要灵活创新,选定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利用课堂时间或者课余时间来开展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活动能力将会大大提升,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去观察,享受活动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能够提高幼儿的思想认识,而且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六、结语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能够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和性格的完善,还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鼓励、尊重、信任和关爱,使幼儿能够树立信心,让他们能够以乐观的状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祎蕊.浅议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8).
[2]张丽琴.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解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
作者简介:康晓霞(1968.8-),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心理教育。
(责编 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