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中小学生群体为主体的研学旅行参与者及各地相关研学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国内外研学旅行的相关文献,并根据一些实践调查与案例讨论,围绕研学旅行的历史渊源、实施现状、问题分析、策略探讨、未来展望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研学旅行;历史现状;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1-395
一、研学旅行的理论背景
1. 中国古代历史溯源
道家应该是自然主义教育的鼻祖。道家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个人的成长要遵循一种自然而然的法则,向自然学习。后世儒家也多把接触自然、观察自然看作是得道的重要途径,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孔子周游列国,“入太庙,每事问” 。曾点的舞雩之乐,也被认为是参悟天地境界的游学方式。
2. 西方古代历史溯源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通常上溯到亚里士多德,中间经夸美纽斯、卢梭正式确立,最终发展成为颇有影响的教育流派。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遵守一种自然的秩序,应该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反对经院派的教育方式,主张受教育者应该走到大自然当中,直接学习自然知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的系统构建者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他主张教育应该符合一种“自然适应性”原则,认为儿童的成长如同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一样,要顺其自然,符合自然的规律。
二、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
近年,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教育改革的推进, 研学旅行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指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是我国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使用“研学旅行”的概念。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随后, 又颁布了《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 (试行) 》等文件, 从国家层面对研学旅行的开展做了规定和补充。2017年1月, 顾明远先生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研讨会上也提出:“研学旅行意义重大, 应该提倡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研学旅行”。
三、我国研学旅行目前存在的问题
1.重游轻学, 目标、主题模糊
研学旅行是带着教学目的的旅行, 其主旨是研学。研学目的是否明确, 直接影响着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发挥。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来看, 课程目的是课程的核心, 它影响着课程材料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方案的拟定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当前, 虽然很多学校把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之中, 但缺乏对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准确认识, 对于研究旅行的教育意义、目标、主题等缺乏系统的思考, 把研学旅行等同于传统的春秋游、夏令营等, 陷入了“游大于学”、“只游不学”、“重游轻学”的怪圈。甚至是一些花费巨大的海外游, 也往往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校园、合影留念等表层活动上。
2.规划随意, 教师缺位
研学旅行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亲身观察和体验, 让学生获得长足发展, 它的成功开展须以精心的安排和规划作为前提。但在实际开展中, 由于学校对研学旅行不够重视, 在活动规划上显得比较随意。一方面,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很多旅行社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 开发了很多的研学旅行产品, 成为事实上的活动策划者与组织者, 但它们由于缺乏教育视角与立场、缺乏课程思维, 并不注重教育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 受制于家长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分关注, 再加上教师普遍存在着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状况, 也愿意把研学旅行活动委托给旅行社, 对研学旅行的方案缺乏严格的监督与要求。
四、研学旅行未来发展态势
1.提升社会认知度
政府,学校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落实《意见》相关政策与规划,加大媒体对研学旅行的宣传推广作用。提升民众对研学旅行的认识,纠正当前社会对研学旅行单纯的“游”而少“学”、耽误学业、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等错误认识,转变社会对研学旅游活动低认知的现象,明确研学旅行对于社会发展、课程开发、体验式教育、素质教育、学生身心发展、地域资源开发与各地域之间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提升社会对研学旅行的认知度。
2.建设落实相关政策
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响应中央推广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当地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使其课程化,并贯彻落实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进入常态化教学。
建立研学旅行经费,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设研学旅行基地的学校与相关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并为条件有限的地区与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部分研学经费补助。建立管理和监督机制,出台专项法律法规,研学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同时加强非营利组织等第三方的监督。
3.有效链接资源
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地资源,根据各个地区当地的特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俗等地域资源进行研学课程的合理开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研学对象设计多条研学路线与多种类别的课程,将研学旅行作为各个地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整合社会资源,吸收政府、家长、学校、社会多方力量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通过多项途径进行研学旅行资金的筹集,形成“家长學生踊跃参与,各地学校积极响应,政府给予适当帮扶,社会提供有力支持”的良好研学旅行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董建英,任丽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学生研学旅游需求动机研究——以太原市为例[J]. 经济问题,2016,(7):119~124.
[2]马希良.乡村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落脚点[J].教学与管理,2017,(11):6~7.
[3]班振,朱成科,刘晨.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J].教学理,2017,(16):15~17.
[4]于书娟,王媛,毋慧君.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19):11~13.
[5]陶友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地域文化修学旅游[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2):166~16.
作者简介:赖思敏,女,1998-,江西人,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公管系;陈童,女,1999年-,江苏盐城人,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范柯枫,女,1998-,江苏人,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公管系。
关键词:研学旅行;历史现状;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1-395
一、研学旅行的理论背景
1. 中国古代历史溯源
道家应该是自然主义教育的鼻祖。道家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个人的成长要遵循一种自然而然的法则,向自然学习。后世儒家也多把接触自然、观察自然看作是得道的重要途径,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孔子周游列国,“入太庙,每事问” 。曾点的舞雩之乐,也被认为是参悟天地境界的游学方式。
2. 西方古代历史溯源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通常上溯到亚里士多德,中间经夸美纽斯、卢梭正式确立,最终发展成为颇有影响的教育流派。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遵守一种自然的秩序,应该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反对经院派的教育方式,主张受教育者应该走到大自然当中,直接学习自然知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的系统构建者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他主张教育应该符合一种“自然适应性”原则,认为儿童的成长如同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一样,要顺其自然,符合自然的规律。
二、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
近年,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教育改革的推进, 研学旅行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指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是我国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使用“研学旅行”的概念。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随后, 又颁布了《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 (试行) 》等文件, 从国家层面对研学旅行的开展做了规定和补充。2017年1月, 顾明远先生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研讨会上也提出:“研学旅行意义重大, 应该提倡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研学旅行”。
三、我国研学旅行目前存在的问题
1.重游轻学, 目标、主题模糊
研学旅行是带着教学目的的旅行, 其主旨是研学。研学目的是否明确, 直接影响着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发挥。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来看, 课程目的是课程的核心, 它影响着课程材料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方案的拟定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当前, 虽然很多学校把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之中, 但缺乏对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准确认识, 对于研究旅行的教育意义、目标、主题等缺乏系统的思考, 把研学旅行等同于传统的春秋游、夏令营等, 陷入了“游大于学”、“只游不学”、“重游轻学”的怪圈。甚至是一些花费巨大的海外游, 也往往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校园、合影留念等表层活动上。
2.规划随意, 教师缺位
研学旅行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亲身观察和体验, 让学生获得长足发展, 它的成功开展须以精心的安排和规划作为前提。但在实际开展中, 由于学校对研学旅行不够重视, 在活动规划上显得比较随意。一方面,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很多旅行社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 开发了很多的研学旅行产品, 成为事实上的活动策划者与组织者, 但它们由于缺乏教育视角与立场、缺乏课程思维, 并不注重教育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 受制于家长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分关注, 再加上教师普遍存在着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状况, 也愿意把研学旅行活动委托给旅行社, 对研学旅行的方案缺乏严格的监督与要求。
四、研学旅行未来发展态势
1.提升社会认知度
政府,学校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落实《意见》相关政策与规划,加大媒体对研学旅行的宣传推广作用。提升民众对研学旅行的认识,纠正当前社会对研学旅行单纯的“游”而少“学”、耽误学业、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等错误认识,转变社会对研学旅游活动低认知的现象,明确研学旅行对于社会发展、课程开发、体验式教育、素质教育、学生身心发展、地域资源开发与各地域之间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提升社会对研学旅行的认知度。
2.建设落实相关政策
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响应中央推广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当地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使其课程化,并贯彻落实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进入常态化教学。
建立研学旅行经费,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设研学旅行基地的学校与相关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并为条件有限的地区与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部分研学经费补助。建立管理和监督机制,出台专项法律法规,研学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同时加强非营利组织等第三方的监督。
3.有效链接资源
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地资源,根据各个地区当地的特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俗等地域资源进行研学课程的合理开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研学对象设计多条研学路线与多种类别的课程,将研学旅行作为各个地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整合社会资源,吸收政府、家长、学校、社会多方力量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通过多项途径进行研学旅行资金的筹集,形成“家长學生踊跃参与,各地学校积极响应,政府给予适当帮扶,社会提供有力支持”的良好研学旅行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董建英,任丽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学生研学旅游需求动机研究——以太原市为例[J]. 经济问题,2016,(7):119~124.
[2]马希良.乡村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落脚点[J].教学与管理,2017,(11):6~7.
[3]班振,朱成科,刘晨.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J].教学理,2017,(16):15~17.
[4]于书娟,王媛,毋慧君.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19):11~13.
[5]陶友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地域文化修学旅游[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2):166~16.
作者简介:赖思敏,女,1998-,江西人,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公管系;陈童,女,1999年-,江苏盐城人,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范柯枫,女,1998-,江苏人,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公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