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的空间结构变化研究其审美发生过程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r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内容
  从建构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建筑体的艺术美感在一定范围下是特殊的,建筑体的艺术美感体现在使用性和结构美两个方面,就使用性来说,建筑体的最终目的性是“空间”。正如法国伟大的建筑理论家欧仁·埃马纽埃尔·维奥莱-勒-杜克所描绘的不朽理论著作《建筑的对话》中映射的一样。
  从建筑空间的艺术性来谈起,无异于更加生动的阐述我的观点,艺术本身是在人类文明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如同石壁上的图腾,被现代人所崇拜,陶器上的釉彩,让人心旷神迷一样。而空间艺术形式表现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例如绘画、雕塑等,又有着显著的不同。
  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表现力逊色于绘画的表现力,从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地位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在古代封建社会,建筑师称为匠,社会地位只比娼要好,由此可见一斑。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建筑师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而他们所创作的固态美学也被纳入艺术美学当中,但建筑空间的美与纯然的美学依然有一定的差别。
  以建构美学来说,“建构”一词源自希腊文,其最初形式为希腊文的“泰可顿”,意为木匠或者建筑者。建构是连接的艺术,这里所谓的“艺术”应该理解为一种涵盖面十分广阔的技艺,在空间层面展示视觉传达效果本身就与传统艺术形式有很大的差别。以绘画而言,绘画更多的时候表现的是二维效果的展现,而空间建构艺术美学传达更多的层面,表现的是三维视觉效果,而最大的区别所在就在于建构艺术美学传达在其中具有很大的实用功能。用直接的话语来言就是建构艺术美学传达增加了功能性在里面,这是与传统艺术美学传达最大的不同点。一个画作的美在于人的观赏,一座雕塑的美也在于人的观赏,而一个建筑体,建构结构体的美不仅仅是需要体现在空间美学塑造上也要体现在功能合理运用上。
  二、比较
  空间美学主要表现在空间立面,光影变化、空间布局、用材等带给受众美学的享受。绘画的表现美学的状态单纯得多,绘画更多的是在以色彩颜料的丰富变化来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把受表现物写实的表现在画作之中。在原始时代,人们把画作涂绘在岩石上,居住在山洞中,这种最初的美的展示凸显了人们对自然的畏惧。而在时间推移中,简单结构的房屋的出现是人们第一次对建构美学的探索,对建构材料和建构方式的探索是人们对建构美学迈出的第一步,美学的基础正是在于始发于心,自然的便是极度美好的。
  建构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的改变,从一开始的无序的搭建到后期的编制性墙体和屋顶,到日本因地制宜将基座简化为点状基础,从无到有的美学变化在建筑中表现得淋淋尽致,绘画艺术的美学在历史长河中却发展平静,欧陆油画写实主义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在其中的时间中,建构美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柱式的变化到穹顶的变化,从古罗马古希腊到巴洛克再到现代主义风格,变化是明显的。
  三、发展
  在现在的设计邻域中,越来越多的设计更加具有突破性,二维艺术形式包裹在三维设计体系中,三维建构艺术美学更多的倾向于如同二维绘画一般表现出作者强烈的个人主义,代表人物就是扎哈·哈迪德(ZahaHadid)。她不夸张、不加修饰地把自己的个人主义精神带入她的设计中去,设计出似乎从梦里召唤出的建筑物。这种个人主义的强烈发挥无疑是现代设计的极度表现,绘画中也出现了以三维为基础结构来表达画作内容的风格派,这种艺术间的交融越发的明显频繁,在碰撞中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完善,形成新石时期的艺术表现形式。
  回到主题,空间艺术形式美的发展正如同他的重点是放在空间构成上一般,空间组织成了它的框架结构,而绘画的基础是图形,这是两种不同的形式美,也造就了不同的欣赏力,在历史长河中它们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到了现代,在个人主义大发展的时代,空间的美学更倾向于如同画作一般的美学体验,个人主义在建构空间设计中生根发芽,而且会趋于强大,空间的强大改变了造就了它强大的可变通性。它的可延伸性把绘画中的观赏角度也纳入其中,在创作中这种延展性是具有非凡魅力的。正式由于现代主义的发展让艺术性的包容能力更加地强大,不仅仅是绘画或者建筑空间设计,手工艺设计工业设计也得到很强的个人主义体现,从日常用具到大型机械,都在美学表现力上提升了极强的融会力。
  当然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要让人体验到空间美的享受,在设计的漩涡中需求一种冷静与活力的结合点,感情化是充满魅力以及活力的,把二维创作的激情与疯狂的自我表达风格发散到三维空间的创作中,这应该是具有无限魅力和可操作性的。空间的艺术创造和绘画艺术创作都是具有诗意的创作模式,观赏的角度不同让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充满差异和不同,但在时光流转中,这些差异越发微小,最终的本质都将体现于艺术的创作源于本心的美学。
  参考文献:
  [1]杭间.设计史研究:设计与中国设计史研究年会专辑[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2]杭间.包豪斯道路——历史、遗泽、世界和中国[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3][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四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余俊,云南昆明人,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翻译的诗学;
  吴垠,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舞台灯光的运用需要使用到复杂的技术手段来对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进行表现。简单讲舞台灯光就是对光与色的艺术创作。通过灯光与表演的完美融合,可以让观众获得更加完美的艺术享受。在文中主要就光与色在舞台灯光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舞台灯光;舞台表演;光与色  中图分类号:J7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78-1在舞台美术中舞台灯光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摘要:梁平盛产竹,有“百里竹海”之称,是著名的纸张生产地。屏锦镇最初出现了刷制红纸的刷房(由于制作红纸工夫全在刷上而得名),刷房也在红纸上用墨印简单图案和神灵以满足百姓婚丧嫁娶的需要,后来也开始生产年画。年画由单色发展到多版彩色套印,并在此基础上施以手工彩绘,工艺由简单到复杂,品种不断丰富,成为著名的年画产地。  关键词:梁平;年画;屏锦;徐氏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摘要:“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内涵,以及细腻、准确、精美的演唱特点,被称为“歌曲中的精粹”。本文重点研究艺术歌曲的演唱对提升学生声乐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歌曲;声乐;综合素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J6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66-1  一、提升演唱技巧  正确的音乐表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怎样能够强有力地准确地刻画这一
面部表情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是人喜怒哀乐的最佳表演舞台。在舞蹈表演中,身体表现力更多的是一种故事的叙述,而丰富的面部表情却更能细腻的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将面部表情与肢
摘要:声乐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被无数歌唱家不断创新,有了很多的流派。声乐在中国主要分为美声、民族、通俗,近年来又出现原生态唱法。那么中国的声乐学生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美声唱法的要点?美声训练又该从哪里入手呢?给出一些新的思考。  关键词:美声唱法;共鸣;声乐  中图分类号:J6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65-2  美妙的歌声是无价之宝,能使歌者感到无限的
摘要:基于当前杉木的应用现状的基础,分析杉木不同种类的不同特性,从铺装及园林小品布置等方面阐述了杉木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价值;探索归纳杉木在园林中的处理手法,提出了杉树在现代园林景观中所起到的作用,总结出杉木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原则。在当前倡导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促进杉木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杉木;景观;运用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
摘要:苏州评弹是盛行于江南一带的地方曲艺,分为评话和弹词两部分。评弹音乐的唱腔流派主要说的是弹词。弹词中的唱是说的演唱,弹是乐器的伴奏,这样说、噱、弹、唱就形成了弹词的一个整体。本文主要以了解苏州评弹音乐唱腔流派从古至今的变化与发展为目标,同时尝试研究其音乐变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关键词:苏州评弹;弹词;流派;唱腔;发展  中图分类号:J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
摘要:应用民族音乐学是民族音乐学家共同推进和展开的一项实践活动,它不但是一项个体的选择,而且是一项群体选择,它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传统文化;实践  中国分类号:J6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61-1  一、引言  应用民族音乐学是集开放性与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大大地扩展了音乐人的视野,而且可以促进音乐人研究音乐观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本
摘要:声音是听觉上的语言,人们最本能地感受着它所传递给你的话。由此,在戏剧舞台中,音乐音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导演所叙述的听觉语汇,是舞台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导演通过音乐音响的运用,强有力地拨动着观众的心弦,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明白导演和剧作家在这部戏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好的音乐音响,带给观众的,是如同视觉甚至会超越视觉的震撼效果。  关键词:戏剧;音乐;舞台  中图分类号:J818文献标识码
传统戏曲及我们今天的民族声乐都是通过清晰的语言、动听的歌喉,直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学习借鉴戏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的音乐综合力,是有效促进民族声乐提高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学习借鉴中,我们也应注意戏曲表演与歌曲表演的差异,而并不是使民族声乐戏曲化。要坚持在继承中创造,在借鉴中发展,走出一条声乐与民族、传统与现代的人共同理解、接受的路子。而常派艺术无论在演唱、表演和情感方面都与民族声乐有着千丝万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