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当心信息泄露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26号,我起了个大早,化好妆,带上正装,去中信银行笔试。笔试结束,又听一堆研究生在讨论今年就业形势的严峻,想着自己这两个月来求职的不顺,很是郁闷。
  
  走出银行,拿起手机一看,有一个陌生号码的未接来电,正纳闷,又打过来了(重复打应该是确认找自己的了吧),是一个低沉、略带威严的声音:“喂,是王某某小姐吗?我们这里是深发行……喂?喂?”突然挂掉了,由于之前我网申了深发行,因此我猜是那边电面,但可能信号不好。我赶紧打回去,对方接了,“我们行其实每年招的人不多,有些招的都是靠关系的。今天我们几个领导刚好过来暨大面试,我觉得王小姐你的简历不错,上面的信息都是真的吧?”“是啊,我保证都是真的!”“你这个组织协调力还可以是吧,比较突出?”“是啊,我之前参加过……”“你为什么想来我们深发行,而不去四大银行?”“因为我觉得……”整个过程,我觉得是一个挺看重我的面试官在电面,而且很亲切、诚恳又不失领导威严,唯一觉得奇怪的是对方说话有点含糊,有些话低沉得听不见,我想应该是信号问题。“你这想法不错,简历也不错,如果你方便的话就来暨大这边吧,到了行政学院打给我,我向副行长推荐下你,希望你现场能有好的表现!”听到这话,我之前的郁闷一扫而空,觉得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答应过去面试。
  随后,我换上正装,在搭车的路上啃了早上剩下的两片面包。下了公交,转地铁,另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王同学你怎么还没过来?”“不好意思忘了告诉您,我从这边过去要一个多小时啊!”“那快点吧!”我加快脚步,整个途中,想着自我介绍,决心好好抓住机会表现。到了暨大,终于找到行政楼,我赶紧打给对方:“您好,我到了。”“你怎么现在才到?该不是有其他面试吧?现在领导去吃饭了!(用各种理由故意让我找不到,让我着急而疏于防范)”“啊?抱歉啊,我真的很努力赶过来了,您看这样好不好,我在这里等着,领导回来了您再打给我行吗?”“那也只能这样了,先这样…… ”
  我在一张凳子上坐下,开始等待。想着各种面试情景模拟,这样竟然过去了一个半小时。虽然我知道领导大牌,可我觉得自己等很久够诚意了,而且饿得有点不行,于是打电话给对方,“我刚刚在一个教授那边,你再等等吧!”既然已至此,撑到底,又等了半个小时。终于打来了,但是一响就挂(这也是疑点之一,只是当时我忽略了)。我打回去,对方用着急的语气说:“你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你啊?”“怎么可能?”“行政楼有两个门,你该不会是在他们拍毕业照那边吧?”“呃,是啊!不对吗?”“哎!我给你机会来面试,你怎么不珍惜呢!(再一次打压我心理)这样吧,你现在过来天娱广场这边的粗茶淡饭!知道吧?”“喔,好,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我匆匆出了校门,来不及细想他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是哪个门。在车上,胃又翻腾了!到了天娱广场,“粗茶淡饭在哪?”“喔,前面转个弯就是!”于是蹬着高跟跑了过去。可是,上面写的是粗茶香饭?不过路人都这么指了,应该没错吧!“你到了?我怎么没看到你?算了,你还是回天娱广场这边吧,记住了到正门来!”我完全没有理智去想自己怎么可能连续搞错两个地方。回到广场又等了半天,终于看到一个有着威严形象的沉稳大叔向我走来,“哎,总算是找对了!”我客气道,“一波三折还能见到您真的是与贵行有缘分!(现在想来真想狠狠骂自己)”他看我提着两袋东西(早上换下的外套鞋子等,或许看中了觉得会很贵重),“你是不是购物去了?”“哪里,我们女生怕高跟累脚所以带鞋子换而已。”对方和蔼可亲地笑,十分重视我的样子,聊着聊着,我说:“非常抱歉啊,可能我是中午没有吃午饭,才会弄得有点晕。(我的老天爷啊,我非常感激非常万幸自己当时说了这句话!)”他转头,“你还没吃午饭?这不行,走,去广场买点吃的。”“这怎么行呢?领导等好久了,我没关系的!”“没事,副行长他们还在喝茶。”
  我觉得这位面试官人太好了,于是去麦当劳排队买汉堡。快到我们时,他说手机没电了,要借我的发短信。我说您直接打电话吧,想也没想就给了他电话。买单的时候他居然还抢着帮我给了钱。很快我点的冷饮拿出来了,他已经转移到我后面,拿着电话说着很含糊的话,又拍了我的肩膀说他也要一个跟我一样的。于是我就转头和销售员说,对方说要零钱,我看了下自己没有,回头想问他,突然发现身后没有人了。我还以为他走开了,两秒后突然瞬间领悟过来,自己被骗了!什么深发行,什么看重我,什么我走错门,什么我怎么了,我这么辛苦的整整一个下午,竟然只是被人诈骗了财物?我的手机呢?我的机遇呢?我呆在那里,瞬间心滴血……
  这就是我冗长的被骗的故事,像做梦一样。我根本不敢去想如果我没说我没吃饭他会带我到哪去,我竟然离虎口如此之近。一想到自己被骗,耻辱、愤慨、内疚、恐惧……各种滋味都涌了上来,如果我能更理性从容些,或许就不会上当。我尽力回想细节,感觉对方真的是精密策划,一开始打电话假装挂掉应该就是在试探我是不是真的投了深发行,对方其实没有详细的简历信息,是凭借结构化面试问题加问我套出来的,然后利用我对地形不熟、求职心切、气势压人、击垮我的一些信念让我变得急迫而没有时间细想,骗取我的信任。疑点也很多,如对方为什么没有自我介绍?地点更换频繁,真人始终不出现。电话为啥频频换号码,说话又那么含糊?……
  
  大学毕业生求职心切,容易受骗,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个人信息泄露。那么这些信息是怎样落到骗子手里的呢?
  
  泄露途径一:应聘
  学生毕业寻找工作,肯定要向用人单位提供包含姓名、住址、通信方式以及身份证号等全面的个人信息。招聘会上,有些招聘单位将收来的简历堆放在桌上,根本无暇顾及。一些单位简历收得太多,就将一部分简历直接丢弃在招聘会现场。要是落到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泄露途径二:网站
  许多招聘、求职网站都需要求职者填写较详细的个人信息,个人手机号和电子邮箱等信息都是必填条目,如果不填写完整就无法进入下一步骤。一些网站也将“不完整、虚假或不准确的简历资料”列入用户协议中的禁止条款。电子版的简历因为其可复制性、易传递性等特点,一旦不留意保护,泄露概率更大。在某网上,用户只要注册一个账号成为会员后,就可以每天查看10份他人的简历。还有某些以“人才信用”冠名的商业性网站将所收集到的大量高校学生信息外泄,其中不乏身份证号码、家庭信息、学籍资料、个人履历,甚至个人的银行账户信息等极度敏感的信息。
  
  泄露途径三:复印社
  一些学校复印社为开拓“新业务”,在未经对方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将学生的材料存入复印机中,再向其他人“兜售”。 按照普通A4纸打印收费,不另外加钱,这是泄密行业的一条“行规”。记者在对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8家高校周边复印社调查时发现,每所学校附近有近半数复印社经营泄密生意。仅某高校周边10家复印社中,就有5家有外泄资料现象。以每家复印社提供十几位同学的资料、有20人购买计算,共有50余人资料被公开,购买者高达100人,由此复印社业务量可增加一倍。
  
  泄露途径四:智能手机
  大学生是时尚前沿一族,用智能手机上网已经习以为常。大四学生因为需要时刻关注就业信息,对手机上网更是宠爱有加。殊不知,网络广告服务商非常青睐他们的上网习惯、爱好和审美情趣等个人信息。他们有专门的服务器,可以收集和整理手机应用程序发送的信息。
  手机软件安全公司Smobile System2011年调查发现20%的安卓手机应用程序允许第三方获得有关机主的敏感或私密信息。这意味着,除了应用程序供应商以外,其他公司也能够从中获悉智能手机机主隐私。
  
  泄露途径五:公共服务行业
  目前国内在电信、保险、中介机构、银行、医院等几乎所有涉及公共服务的行业企业,都大量收集和存放着公民的个人信息。大学生在求职之前申请个新号码,或者在银行办张信用卡等是非常普遍的,一旦在某一个信息安全保护环节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个人信息泄密。
  责任编辑:曹晓晨
  
  如何自我防范:
  首先,要树立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在求职时要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不要为了获取工作机会大量盲目地投递简历。此外,在填写简历时,提供用人单位能找到自己的联系方式即可,尽量不要填写家庭住址和家庭电话等个人信息,还可以在投递的简历上注明“本简历上的内容仅供求职使用”的字样,提醒用人单位慎重处理。当面对第三方网站或机构要求提交自己的个人信息时,首先要考察对方有没有合法资质、有没有提供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泄密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合同等,可以从源头防范个人信息泄密。
其他文献
被对外经贸大学同学亲切称呼为“老檀”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系主任檀有志,绝对是个教师界的潮人、奇葩。他懂刚入大学学生的心理落差,懂学生口中经常提到的“小寂寞、小空虚”,懂学生偶尔萌发的“小文艺、小清新”,甚至对“腐女”、“耽美”这些新词儿也略懂一二。  潮人老檀  老檀有个本事,上午发生的新闻,下午可能就成为他课上引用的案例,为保持对新闻的高度敏感,老檀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浏览信息,他认为青年教师更需要不断
河南省濮阳市档案局刘东斌先生的新著《档案直接形成论》,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作为同事与朋友,有幸在第一时间读到这部出自基层档案工作者之手的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专著。  刘先生的“‘档案直接形成论’的观点是由‘档案形成在前论’演化来的”,[1]《档案直接形成论》是其“十几年来对‘档案直接形成’(档案形成在前)观点思考与论证的结果。”[2]“档案形成在前”观点的提出,曾在档案界引起轩
A 好好学习,永远不晚      圆梦1:显著!  (北京大学 杜兜)    杜兜呆呆地坐在电脑前面,握着鼠标的手还是汗涔涔的,屏幕上显示着“sig=0.0001”,实验结果显著。脑子停转了几秒后,她冲出寝室,欣喜若狂地大喊:“数据显著了,差异显著了,终于显著了……”在不久之后的毕业答辩上,她昂首挺胸地展示着自己第一次的显著成果。厚厚的毕业论文,看着答辩组老师给出的“优秀”评分,杜兜觉得这四年
Q:你哪年毕业?   A:我今年暑假正式毕业,但从去年暑假我就开始工作了。  Q:你第一份工作是做什么?  A:是在一家杂志社做旅行编辑,外表相当光鲜,好多人都羡慕我。  Q:你是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  A:因为最喜欢的工作就是编辑,所以找工作的目标也就锁定在此,刚好朋友说他们旅行编辑那边正招人,我就去应聘了。  Q:对于工资,你的心理预期是什么样的?  A:说实在的,没考虑太多工资的问题,我觉得
行知,在路上!我们都是行知客!  在2012年第三届“校园行知客”挑战赛上,个人组30人从数千名参赛大学生中脱颖而出,8月8日~11日,他们齐聚四川大邑山涯营户外体验公园,进行了为期4天的户外挑战复赛和现场答辩决赛,最终决出名次。  本届挑战赛的主题是“读书问道”,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腾讯微博和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挑战赛自3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近千所高校的3000余名大学生参与,旅行
暑假归国,有一次和几位本科时的好朋友小聚。大家都是国际政治专业的,自然聊完私事后,得谈点时事。时值联合国安理会在叙利亚问题上迟迟不能形成决议,阿尔及利亚前外长卜拉希米临危受命,接替铩羽而归的安南,出任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别代表。对此,平日难得就专业问题达成共识的朋友们的观点竟然一致:这又将是一次失败的尝试。理由很简单,中东困局的背后是大国政治博弈,安理会在这里不可能发挥实质作用。  坐在
关于伦敦市集,实在有太多前人专门著书立说去赞美,甚至中国流行起“创意市集”这个概念就是因为一本名叫《创意市集》的小书,那是作者在周游英国,寻访了16位艺术家与设计师之后完成的。没错,每个旅行者到了伦敦,都要特意把周末两天的时间留给市集,爱好生活的人在漫步其间的过程中总会轻易忘了航空公司的行李限重,看见什么就想立刻搬回家,如果非要割爱,离开心水之物前必定要狠狠地再看上几眼,把它最美好的样子刻在心里,
过去的十二年中,成绩,是我带给父母的骄傲、自信的来源、未来的希望,成绩让我始终是焦点。  可是在结束高考那一刻,成绩跟我们挥手告别,未来,我们还能依靠什么呢?  困惑关键词:出国 职业 社会心态  提问者:金川  上海交通大学  袁岳老师您好!  入了大学才发现,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之间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比较,特别是有形方面的比较。容貌、财富等以前我们未曾过多关注的事物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也成
本期关键词:  新人的烦恼  我们的实习记者郭静毕业后留在北京当了村官,到了村里,她依然爱写、爱思考、爱做些文艺青年范儿的事儿。农村工作,并非如她刚开始当村官时候时候想得那么简单,要做好不容易,因为好还是不好,没有客观标准,而一些烦杂琐事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农村真的需要我吗?此类种种,我们称之为新人综合症。本期两篇来自基层的公务员的文章也是充分展现了新人入职的种种纠结。  此时此刻,我正坐在乡政府
新语文    为什么一定要我帮你 Google?    自从来大城市读书后,似乎总逃不了成为亲朋好友信息顾问的命运。买电脑要问你,买相机要问你……久而久之,问你就成了对方的习惯。老实说,谁会知道这么多问题的答案?最后还不是要用Google。  “铃”手机响了,你一看号码,是表妹打来的,“喂,表妹吗?有什么事?”  “哥我问你喔,NEX-3跟NEX-5有什么不同?”  “嗯……”谁知道NEX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