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路南、弥勒等滇东一带,流行着一种琴体硕大、音色浑厚的民间弹弦乐器,深受彝族支系阿细、撒尼人喜爱,这就是为彝族《阿细跳月》伴奏的大三弦。
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彝族,民间很早就有了歌舞活动。每逢彝族的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穿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在滇东路南、宜良、弥勒和泸西等地,彝族阿细、撒尼支系称这种歌舞为跳乐。彝家后生,十几岁就开始弹奏三弦,参加跳乐,个个都是听见三弦响,心慌脚板痒。早期的跳乐,彝语又称阿博毕,为拍手跳之意,舞步简单,一步一拍掌。舞蹈节奏舒缓,动作轻盈舒展,男女边弹边唱边跳,伴奏乐器还有笛子、勒胡、四弦、月琴和木叶等,多在村寨内空场上进行。
20世纪20年代以后,跳乐与青年男女择偶活动相结合,发展演变为交际性舞蹈。跳乐的乐器三弦也不断发展,最早的葫芦小三弦已演变为木制筒形小三弦。1921年,弥勒县凤凰村的阿细青年感到小三弦音量太小,不能尽情抒发青年人炽烈奔腾的情感,便在筒形小三弦的基础上,将其尺寸放大,创制出第一代大三弦,并用于跳乐中。1930年,西山烂泥箐村的小伙子又制做出第二代大三弦。在跳乐比赛中,西山烂泥箐村的舞队,24名小伙子全背上统一的大三弦,乐声铿锵,气势磅礴,取得全胜。从此以大三弦伴舞,传遍了阿细人的每个村寨。40年代,彝族民间艺人又对大三弦的各部件进行了规范,才使它成为我国弹弦乐器中少有的低音乐器。1946年夏,西南联大部分师生来到路南,组织了圭山彝族舞蹈队到昆明演出,使《阿细跳乐》首次登上城市舞台。如今,这种欢快的跳乐,阿细人称戛斯比,意为跳欢乐;撒尼人称三弦比,意为跳三弦,已成为彝族民间传统舞蹈。因跳乐常在月下进行,舞蹈也被改称为跳月,即闻名国内外的《阿细跳月》。
彝族的大三弦,一般琴长140厘米、琴筒长40厘米、筒径35厘米。琴筒用椿、松、杉、桐等木材制做,筒前口蒙以羊皮为面,筒后敞口无音窗。琴杆多用当地的冬瓜木或攀枝花木制做,琴头造型古朴,顶端呈卷书状后弯,中央常刻红五星或镶嵌闪光小圆镜为饰。两侧设三轴。半圆柱形琴杆,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置长条形实心码。张3根丝弦或牛筋弦。缚弦上串挂有若干小铁片或小铁环,可随跳乐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首尾之间系有彩色绸布背带,琴头还挂有一朵绸制大红花为饰。
演奏时,背带挂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右胯部,左手扶琴杆、食、中、无名三指并拢后只按外弦,右手执拨片弹弦发音。特别大的三弦琴无法背弹,就挂于树杈或置于架子上拨奏。发音低沉、音量洪大,音色浑厚。左手不换把位,只按外弦上方三度音,并与另两弦的空弦音组成节奏旋律。扫弦是常用技巧,以增强节奏感和欢快气氛。
彝族大三弦可用于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1980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经过改革的大三弦参加了彝族民间器乐《接亲路上》的合奏,它那浑厚而低沉的音响,不仅成为乐队音响的基础,而且还与其他彝族民间传统乐器浑然一体。在彝族民间传统歌舞《阿细跳月》伴奏中,要同时使用多件大三弦,乐队中还有中三弦、小三弦、四弦、月琴、勒胡、小鼓、锣、钹、小(口当)(口当)和金钱棍等一起参加演奏。
节日的夜晚,明月高悬,在彝家寨外的空场上,青年男女围成圆圈,中间燃起高高的火堆,小伙子们一边弹着大三弦一边同姑娘对舞。《阿细跳月》的主要动作有跑三步、停两拍,向前一抬脚和原地跳转等,舞步刚健,动作敏捷,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责任编辑/程景)
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彝族,民间很早就有了歌舞活动。每逢彝族的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穿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在滇东路南、宜良、弥勒和泸西等地,彝族阿细、撒尼支系称这种歌舞为跳乐。彝家后生,十几岁就开始弹奏三弦,参加跳乐,个个都是听见三弦响,心慌脚板痒。早期的跳乐,彝语又称阿博毕,为拍手跳之意,舞步简单,一步一拍掌。舞蹈节奏舒缓,动作轻盈舒展,男女边弹边唱边跳,伴奏乐器还有笛子、勒胡、四弦、月琴和木叶等,多在村寨内空场上进行。
20世纪20年代以后,跳乐与青年男女择偶活动相结合,发展演变为交际性舞蹈。跳乐的乐器三弦也不断发展,最早的葫芦小三弦已演变为木制筒形小三弦。1921年,弥勒县凤凰村的阿细青年感到小三弦音量太小,不能尽情抒发青年人炽烈奔腾的情感,便在筒形小三弦的基础上,将其尺寸放大,创制出第一代大三弦,并用于跳乐中。1930年,西山烂泥箐村的小伙子又制做出第二代大三弦。在跳乐比赛中,西山烂泥箐村的舞队,24名小伙子全背上统一的大三弦,乐声铿锵,气势磅礴,取得全胜。从此以大三弦伴舞,传遍了阿细人的每个村寨。40年代,彝族民间艺人又对大三弦的各部件进行了规范,才使它成为我国弹弦乐器中少有的低音乐器。1946年夏,西南联大部分师生来到路南,组织了圭山彝族舞蹈队到昆明演出,使《阿细跳乐》首次登上城市舞台。如今,这种欢快的跳乐,阿细人称戛斯比,意为跳欢乐;撒尼人称三弦比,意为跳三弦,已成为彝族民间传统舞蹈。因跳乐常在月下进行,舞蹈也被改称为跳月,即闻名国内外的《阿细跳月》。
彝族的大三弦,一般琴长140厘米、琴筒长40厘米、筒径35厘米。琴筒用椿、松、杉、桐等木材制做,筒前口蒙以羊皮为面,筒后敞口无音窗。琴杆多用当地的冬瓜木或攀枝花木制做,琴头造型古朴,顶端呈卷书状后弯,中央常刻红五星或镶嵌闪光小圆镜为饰。两侧设三轴。半圆柱形琴杆,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置长条形实心码。张3根丝弦或牛筋弦。缚弦上串挂有若干小铁片或小铁环,可随跳乐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首尾之间系有彩色绸布背带,琴头还挂有一朵绸制大红花为饰。
演奏时,背带挂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右胯部,左手扶琴杆、食、中、无名三指并拢后只按外弦,右手执拨片弹弦发音。特别大的三弦琴无法背弹,就挂于树杈或置于架子上拨奏。发音低沉、音量洪大,音色浑厚。左手不换把位,只按外弦上方三度音,并与另两弦的空弦音组成节奏旋律。扫弦是常用技巧,以增强节奏感和欢快气氛。
彝族大三弦可用于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1980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经过改革的大三弦参加了彝族民间器乐《接亲路上》的合奏,它那浑厚而低沉的音响,不仅成为乐队音响的基础,而且还与其他彝族民间传统乐器浑然一体。在彝族民间传统歌舞《阿细跳月》伴奏中,要同时使用多件大三弦,乐队中还有中三弦、小三弦、四弦、月琴、勒胡、小鼓、锣、钹、小(口当)(口当)和金钱棍等一起参加演奏。
节日的夜晚,明月高悬,在彝家寨外的空场上,青年男女围成圆圈,中间燃起高高的火堆,小伙子们一边弹着大三弦一边同姑娘对舞。《阿细跳月》的主要动作有跑三步、停两拍,向前一抬脚和原地跳转等,舞步刚健,动作敏捷,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责任编辑/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