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大三弦与“阿细跳月”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gro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路南、弥勒等滇东一带,流行着一种琴体硕大、音色浑厚的民间弹弦乐器,深受彝族支系阿细、撒尼人喜爱,这就是为彝族《阿细跳月》伴奏的大三弦。
  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彝族,民间很早就有了歌舞活动。每逢彝族的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穿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在滇东路南、宜良、弥勒和泸西等地,彝族阿细、撒尼支系称这种歌舞为跳乐。彝家后生,十几岁就开始弹奏三弦,参加跳乐,个个都是听见三弦响,心慌脚板痒。早期的跳乐,彝语又称阿博毕,为拍手跳之意,舞步简单,一步一拍掌。舞蹈节奏舒缓,动作轻盈舒展,男女边弹边唱边跳,伴奏乐器还有笛子、勒胡、四弦、月琴和木叶等,多在村寨内空场上进行。
  20世纪20年代以后,跳乐与青年男女择偶活动相结合,发展演变为交际性舞蹈。跳乐的乐器三弦也不断发展,最早的葫芦小三弦已演变为木制筒形小三弦。1921年,弥勒县凤凰村的阿细青年感到小三弦音量太小,不能尽情抒发青年人炽烈奔腾的情感,便在筒形小三弦的基础上,将其尺寸放大,创制出第一代大三弦,并用于跳乐中。1930年,西山烂泥箐村的小伙子又制做出第二代大三弦。在跳乐比赛中,西山烂泥箐村的舞队,24名小伙子全背上统一的大三弦,乐声铿锵,气势磅礴,取得全胜。从此以大三弦伴舞,传遍了阿细人的每个村寨。40年代,彝族民间艺人又对大三弦的各部件进行了规范,才使它成为我国弹弦乐器中少有的低音乐器。1946年夏,西南联大部分师生来到路南,组织了圭山彝族舞蹈队到昆明演出,使《阿细跳乐》首次登上城市舞台。如今,这种欢快的跳乐,阿细人称戛斯比,意为跳欢乐;撒尼人称三弦比,意为跳三弦,已成为彝族民间传统舞蹈。因跳乐常在月下进行,舞蹈也被改称为跳月,即闻名国内外的《阿细跳月》。
  彝族的大三弦,一般琴长140厘米、琴筒长40厘米、筒径35厘米。琴筒用椿、松、杉、桐等木材制做,筒前口蒙以羊皮为面,筒后敞口无音窗。琴杆多用当地的冬瓜木或攀枝花木制做,琴头造型古朴,顶端呈卷书状后弯,中央常刻红五星或镶嵌闪光小圆镜为饰。两侧设三轴。半圆柱形琴杆,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置长条形实心码。张3根丝弦或牛筋弦。缚弦上串挂有若干小铁片或小铁环,可随跳乐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首尾之间系有彩色绸布背带,琴头还挂有一朵绸制大红花为饰。
  演奏时,背带挂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右胯部,左手扶琴杆、食、中、无名三指并拢后只按外弦,右手执拨片弹弦发音。特别大的三弦琴无法背弹,就挂于树杈或置于架子上拨奏。发音低沉、音量洪大,音色浑厚。左手不换把位,只按外弦上方三度音,并与另两弦的空弦音组成节奏旋律。扫弦是常用技巧,以增强节奏感和欢快气氛。
  彝族大三弦可用于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1980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经过改革的大三弦参加了彝族民间器乐《接亲路上》的合奏,它那浑厚而低沉的音响,不仅成为乐队音响的基础,而且还与其他彝族民间传统乐器浑然一体。在彝族民间传统歌舞《阿细跳月》伴奏中,要同时使用多件大三弦,乐队中还有中三弦、小三弦、四弦、月琴、勒胡、小鼓、锣、钹、小(口当)(口当)和金钱棍等一起参加演奏。
  节日的夜晚,明月高悬,在彝家寨外的空场上,青年男女围成圆圈,中间燃起高高的火堆,小伙子们一边弹着大三弦一边同姑娘对舞。《阿细跳月》的主要动作有跑三步、停两拍,向前一抬脚和原地跳转等,舞步刚健,动作敏捷,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整个舞蹈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
  (责任编辑/程景)
其他文献
米兰是我们从法国尼斯到意大利的第一站。在长达300多公里的旅途中,我们从汽车上看到了蔚蓝的海洋、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树林以及异国情调的村庄,真是高兴极了。在行程的前一段时间,我们跨越了大片大片的丘陵地带,也不知穿过了多少个隧洞,翻过了多少座山坡,但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一路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公路四通八达,非常便捷。在后一段时间里,我们从丘陵走向了平原,只见广阔无垠的田野上,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
期刊
如果说围绕着硬件电脑界已经展开了一场不见血的厮杀,那么,在软件界这种厮杀的严酷性也丝毫不差。美国的网景公司与软件霸主微软公司围绕浏览器的你争我夺正成为Internet上的一道风景线——“导航器”大战“探险家”。  网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吉米·克拉克曾是久负盛名的SGI(硅谷图形)公司的缔造者。由于该公司领导层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吉米·克拉克于1994年6月离开了SGI公司。此后,他便把目光投到正走向
期刊
眼下最走红的词便是“酷”,最流行的颜色是灰色。穿着灰色衣裳的人可称得上“帅呆”了。  走在都市街头,到处可见穿着灰色衣裳的男女。商店里,黑色、灰色的男式衬衫最走俏,男装柜里也一色挂起灰色西装。女装柜里,昔日娇艳一时的水果色已被内敛的灰色取代,虽没了姹紫嫣红的缤纷,却凛然平添了一股大家之气。据称,流行灰色是与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有关,人们心理普遍压抑,对各种鲜艳色彩提不起兴趣,时装大师们便从东方的中庸
期刊
在文义谜中,无论是单字、词语还是文句都可以用来作谜面,一般来说,它们也可以作为字谜的谜面。但因为字谜的谜底只是一个字,容量较小,内涵不丰,所以创作重点就全在谜面,这又决定了它对谜面的要求比其他文义谜更高。制谜人都有这种体会,谜面少于四字便不易驾驭,若要兼具文采和意境的充分展示就更难了。要是字谜谜面只有一两个字,便会明显暴露出先天不足。这里从公开出版的几种谜书中选录较好的短面字谜12例:  ①糠(字
期刊
1951年10月25日,朝鲜军事停战谈判的会场由来凤庄迁至板门店。从此,这个鲜为人知的小镇名声大震。板门店地处南北交通要冲,旧时为商贸集镇。因这里客栈的门多用床板充之,故俗称为板门店,后沿用于镇名。今天的板门店实际上是一个停战机构的代称,它不再是人们可以自由出入的集镇。昔日的商业气息已随风而逝,如今,板门店已成为人们的游览地。  板门店属于非军事区内的共同警备区,是一块长约800米,宽约700米的
期刊
在福建南靖这片山清水秀的大地上,数以千计的生土楼拔地而起,主要以圆、方的造型最为普遍。它像“地下长出的蘑菇”、“天上掉下的飞碟”,坐落在小溪旁、田野间、绿树掩映的山脚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南靖圆方土楼,传说是唐代入漳将军陈元光时代从军寨演变而来的。尽管这种说法尚未得到充分考证,但从它的结构形状,大门两边上方繁荣墙上埋有可通水的竹筒,以及硕大四方的大门闩,至少可以看出它确实有防御入侵的功
期刊
二战期间,为了赶制原子弹,美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曼哈顿工程”。但当年日本为赶制原子弹曾实施过“仁方案”,却很少有人知晓。  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军界上层就已经对核武器产生了兴趣。日本空军科学技术署长官,后来任日本空军参谋长的安田武雄将军一直密切关注有关铀核分裂的文章。他在东京大学读书时的老师嵯峨良吉教授曾到过美国,并了解当时原子科学方面的“时髦”思想。嵯峨指出,核物理方面的最新成就可用于制造铀
期刊
鹦鹉预警  李国峰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拥有强大的空军,不断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当时,雷达还没有出现,英国的防空火力也很落后,只要德国的飞机一出现,往往就来不及准备,德国空军每次空袭,英国都受到很大的损失。为了提前报警,提前发现敌机,英军想了很多办法,但都不太理想。后来,他们发现鹦鹉具有灵敏的听觉,并且判断力很强,在很远距离就能听到并分辨出飞机的马达声。于是,英军立即挑选了一批体格好、接受
期刊
最近报载国家正在制订“十五计划”。于是我忽然想到以“人人心上记‘十五’”为谜面,射“德”字(德字右半中间“四一”相加为五)。这是一条时事即兴谜,虽无奇特之处,却使我联想起以前的几则“德”字谜,真是巧趣连连。灯谜合为时而作,较早的“德”字谜,便是在改革初期应时而生的:“人人树立四化志”。此谜巧化“德”字结构,在当时脱颖而出,别树一帜,不愧为应时佳作。细看德字右半的“四”,恰好把个“志”字上下“一”分
期刊
在烽火连天的20世纪里,为锻造出胜人一筹的“杀手锏”,世界各国的武器专家曾绞尽脑汁设计出许多稀奇古怪的武器和装备。它们一方面造价昂贵,设计用途匪夷所思;另一方面严重脱离现实,停留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因此这些曾被寄予厚望的“未来战场骄子”们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潜水导弹快艇    1958年,赫鲁晓夫来到巴拉克拉瓦视察黑海舰队基地。观察中,赫鲁晓夫看到右边有几艘潜艇,左边有几艘快艇。于是突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