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方成正果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zho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无不与“修身”有关。修身,在《论语》中论述得尤其精辟,说一部《论语》半部论“修身”,丝毫没有夸大之嫌。《论语》堪称教人修身的百科大典,很多国家都将《论语》作为修身教材。
  《礼记》中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的要求。还说,“其本乱,而末治否矣”。其意是说,人都不修身,就会没有教养、涵养。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做好社会德行教育,社会就不能很好地安治。如果一所学校没有做好德行教育,学习就无从谈起。
  常常见到校园中有些学生不能遵守纪律,课堂上有些学生顶撞教师,下课后有些学生欺负弱小,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最终因此受到处分,让教师烦恼,家长担心。还有些学生考试时打打小抄,买饭时随意插队,吃饭时浪费粮食,洗刷时不能节约用水,等等,不一而足。这说明学校的德育工作还需要完善,还需要通过修身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可见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有涵养的文明人。《论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学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础,好学的人是不讲究吃和穿的。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也是孔子树立的修身典范,孔子曾多次对他大加赞赏。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还向鲁哀公推举颜回,说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称颜回是最好学之人,当然也是修养最好之人。然而,在如今的校园中,经常看到有些学生追求穿着打扮,以怪异为美,外表光鲜而内心空虚,扪心自问,这样真的美吗?
  素有“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之称的季羡林先生为人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品格是在勤奋好学中铸就的,北大流传着一句话,“季先生不是闻鸡起舞,是鸡闻季先生起舞”。数十年来,季老每天凌晨4点一刻即起,工作直到晚上8点。季先生书房里堆积查阅的书足有一人多高,每一本里都夹着小纸条,那是季老做学问时作下的记号,他的勤奋好学感染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
  修身要有高远的志向,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而怀居不足为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就是说,为人一生,志当存高远,唯有如此,生命才能更精彩。在孔子和他的学生看来,一个有着完善而独立的人格的人,他的理想定位一定要高,着眼于国家、社会,他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君子的这份责任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化出了诸多具有时代意义的版本,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都拥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
  修身要使自己心胸开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学会包容,学会博爱,对国家、对社会、对自然、对世人充满爱心,在生活中主动去关心人、帮助人、支持人,培养一颗大爱之心。
  修身要学会坦然面对,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面对逆境,不应该被艰难险阻所吓倒,反而越是艰险越向前,百折不挠,越挫越勇。
  修身要不断反省,孔子要求他的弟子都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帮别人出谋和做事都要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很好地修身养性。
  古人周处,在得知自己的行为被父老乡亲深恶痛绝后,立即羞愧不已,痛改前非,拜访贤良,潜心向善,终于赢得人们的称赞。应该有闻过则喜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否则“刺”越积越多,最终只能害了自己。同时也要正确对待家长、朋友的善意批评,把它们当做成长的阶梯,认真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变得更加优秀。
  君子修身,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延续在中华文明的脉络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是每个人心中的人生格言。
其他文献
曾经一度抱怨:学生太笨了,连背诵的知识都不会;学生太没良心了,连公开课也不起来回答问题,捧捧场;学生太贪玩了,上课看的那么严还能偷着玩。抱怨的太多,心情不好,哪里还有职业幸福感可谈呢?阅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是自己将自己禁锢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慢慢地,就被书中一个个真实而精彩的案例所吸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不是学生不够好,不够优秀,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种传递情感的高难度艺术活动,更是一道展现作者内心情感的窗口。教学中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和学习更为深刻,并且学生对情感的体验,都带有个性化的烙印和感悟的独特性。所以,关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尤其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的有效载体,准确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显得十分必要。以生动直白的形式,转化教学中抽象细腻的情感,唤醒学生潜在的情感经历和内心体验,在铺垫感情的掀动中
期刊
近日读了印度工程师孟莎美所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一文,看似有些苛刻,不过文章说得非常有道理,应该引起国人的深思。现摘录两则材料陈述如下:   1.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世界上读书最多的是犹太民族,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俄罗斯人均55本,美国人均50本,日本人均40本,韩国人均7本……中国人人均每年读书4.5本。从1982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32%的获奖人是犹太人,其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亚洲首富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自己能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所写内容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期刊
作文是语言学习的最终体现,是每次语文考试中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受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作文教学却是学校的最薄弱环节。针对农村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提出以下有效提高高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  一、加强写法指导,掌握写作技巧  “狼走山脊狐走腰、獾行沟底之字蛇。”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作文也不例外。要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法,养成良好的写作
期刊
教育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总称,包括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等。不是单一的心理成分,而是在教育的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伟大的爱,既是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师爱,是一份特殊的爱,内涵丰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在学习必修课阶段,“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特别是2013年高考后,全国各地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比如,北京等地,都在增加语文分值的比重。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感的养成等,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难以完成的。社会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考语文试卷的改革,而语
期刊
2001年秋季起,随着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三次改版,语文读本也相应呈现人教社的三个版本,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读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读本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为称代方便,以下依次简称为试验版读本、大纲版读本、课标版读本。另外,2009年秋季,湖北省正式启动高中课改,语文读本配的是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读本,亦
期刊
一、第一个环节:“整体感知悟主旨,各抒己见显智慧”  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课文的行文思路、思想内涵的层次关系,又考虑学生思维的层次,设计一条“线索”,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如登山,盘旋而上,一路领略风景,直至“一览众山小”。这堂课由三个环节组成,其实就是整体感知、局部研读、品味赏析,解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的问题。  第一个环节:“整体感知悟主旨,各抒己见显智慧”。就是用“思考《醉翁亭记》主要写了什么
期刊
当阅读的预设性和非预设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主话题”课堂慢慢地犹如一枝清香的小荷浮出水面。在阅读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常常是借助对话来实现的,预设好师生讨论的话题,才能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提供依据。所谓话题就是问题,但不等同于问题,它有这样几个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便于贯彻教师的思路;2.便于学生各抒己见,既具有开放性,又是有章可循的;3.以简要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教师不必挖空心思,处处留意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