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教材中隐士文化的一点认识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ingl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士,算得上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文人出仕做官成为社会共识的中国,不愿做官的人才会成为引人注目的特殊群体,也才可能产生隐士之名以及相应的隐士文化。所以隐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生力军,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仕”文化、俗文化一同簇拥起了古代文化的辉煌。
   一、隐士文化的源头——老庄的隐逸思想
   隐逸文化的发源很早,据传在上古时期,就有了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到殷周时期,又有隐居首阳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姜尚等隐士。但是隐逸文化的真正确立,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有隐逸行为和隐逸心态的人数剧增,隐逸已成为一种风气,尤其是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为隐逸文化提供了理论根据。老子、庄子的思想就是不求积极入仕,只求生活得宁静安适,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老、庄是隐士文化之祖。道家思想是隐逸文化的灵魂,它指导文人找到了另一个精神世界,找到了在现实痛苦凶险中消除苦难的方法,找到了超越苦难、化释凡情、跨入自由境界的钥匙。人教版九年级课文《庄子故事两则》中的《惠子相梁》,一方面讽刺了惠子的热衷功名,同时也体现了庄子的不“重利”、不“尊位”,而只求“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图“自快”而已。
   二、魏恶南北朝的隐逸风尚——隐逸文化的成熟兴盛期
   魏晋南北朝是隐逸之风最为炽热的时代,这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在魏晋八至六朝,一大批名士隐迹山林,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之多,恐为历代之冠。同时,隐逸文化也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隐逸方式——“朝隐”。
   六朝的隐逸之风浸淫到东晋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千古名士——陶渊明。他完全配得上“隐仙”之称,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他把“隐逸文化”发扬光大。在《饮酒中》,他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数语之间,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卷,陶渊明这种境界对隐逸文化有着强有力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萧统曾在《陶渊明集序》里称赞陶渊明“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由此不难发现,陶渊明的归隐不是为了彰显名声,以求闻达,亦不是与统治者不合作,他的归隐是因为他率真自然的性格,是因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不愧为真正的隐者。
   三、隐逸文化的衰落以及启示
   隐逸文化发展到两宋,更多的有志之士仅仅把它作为自己身上的一种内在精神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例如,欧阳修,他面对仕途的打击和生活的不幸,没有步入隐逸之路,而是把古人的隐逸精神融入内心世界,用一颗平静的心来面对周围的一切。这也反映出隐逸文化由于受到封建文化体系的制约和要求,已经越来越走向衰落。
   后期不得不提创作了《湖心亭看雪》的张岱,和陶渊明相比:同为隐逸,陶渊明视之为归宿,是完全自由的;而张岱却因往日的繁华而不太自由,这种不自由在强烈的反差和念念不忘中为他的隐逸注入了与众不同的内涵。陶渊明隐逸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他的本性使然,他追求精神自由,生好自然,是一个“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恬淡之人;张岱的隐逸则有些被迫的成分了,他的隐居要隔绝的不是世事,而是王朝,所以他才会“独”往湖心亭看雪。易代之际,张岱沦为遗民,他既要为国守节,也不能以身殉节,便只能选择“苦隐”。
   中国的隐士一般可以分为“形隐”与“心隐”两类。“形隐”指能做官而不做,逃远处僻,隐居于山林、湖泽的文人;而“心隐”指心中时时刻刻想着隐世,不管身处何地,即使身處官场闹市,同样能保持心境的平静、人格的高洁而不受名利所驱使。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形隐”还是“心隐”,都值得后人反复回味。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喜欢抓鸟,每次跟父母去市民广场看鸽子时,总想抓上一只,可没有一次成功过。其中一次,鸽子还在我的头上拉了一堆粪便呢。   我家阳台花坛上种着许多花,就在我的卧室外面,我常趴在窗台上观望,幻想鸟儿飞来,家里就不仅有花香,还有鸟语了。   市民广场上的鸽子实在太多了,可谓成群结队。起初,我以为鸽子傻乎乎的,应该不怎么难抓。事实呢?恰恰相反。   无论我如何放轻脚步,出手也够迅捷的了,鸽子
期刊
记得多年之前,老师教导过我们,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能“编”。父亲却跟我说,“写出真情实感”是对的,至于“编”,只要不是胡编乱造,其实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写作文就是编故事。   我的家庭曾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引导我广泛阅读,并不断鼓励我写文章投稿。他用两倍于报刊的稿费诱惑我,又让我用赚来的稿费买我想看的書。我从模仿开始,写啊,写啊,但也有写不出的时候
期刊
参加工作23年,感觉最充实的就是担任了20年的班主任工作,对于班主任工作也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一套工作方法和思路,总体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创建和谐班风  一个班应该形成这样的风气:第一,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第二,全体同学齐心协力,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都在为振兴自己的班级而尽职尽责。第三,同学之间开展友谊竞争——比学习,比进步,比工作,比责任心,比胸怀,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教学是关键所在,高水平的作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标”深化贯彻落实,高中作文教学水平逐渐提升,但是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创新性与实用性匮乏是比较明显的问题。基于此,如何提高作文教学创新性与实用性已经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提高高中作文教学创新性  
期刊
荀子认为,学习就像一条条河流,累积着,累积着,最后成为大江大河。河流如果有思想,怎会料到自己的终点竟是浩瀚无垠的汪洋!它们执拗地朝着一个方向奔腾,攀岩绕峰,穿荆过棘,专一地克服眼前接踵而至的艰难险阻。  表面看,是河流涌往海洋,换个角度想,则其实也不尽然。海洋是终点,而河流所做的每一步,都是通往这一终点的必然步骤。倘若河流都踏实地完成各个环节,海洋“走向”它不亦为必然?然而,“我走向终点”和“终点
期刊
暑假难得周末下乡,难得在乡下留宿,难得十点半之前入睡,一觉到天明。   睁眼周身清爽安逸,头脑中尤其轻松。然而晨光还早,又眯眼假寐间,忽然就来了一阵雨。沙沙的声响,切切地打在屋瓦田野中,密集而又舒缓,是耳朵的按摩。须臾,又止。看母亲在我身边酣睡沉沉,不忍惊扰她,于是继续惬意地各种翻身。   一会儿听到外婆起床了,心想起来吧,帮着做点什么。又很想去屋外看看,于是一骨碌爬起身,看手机也不过才六点十
期刊
众生皆苦,没有人会被命运额外眷顾。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  ——苏心   曾经的我,经历过最叛逆的时光。独属青春期的作祟使我对未知的远方有着无限的憧憬,我渴望挣脱现有生活的束缚,渴望摆脱一成不变日常的桎梏,更渴望追寻那种充满波澜的未来。   所以,我選择了逃离,逃离父母为我营造的安稳现世。如同所有为了追求不平凡而背井离乡的人一般,我怀揣着身边所有的钱来到了
期刊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一流的,看过他所有武侠作品后,这部独具特色的《射雕英雄传》最让我难以忘怀。   何为侠?有盖世武功,达到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境界的武者就可谓之为侠了吗?显然不是的,《射雕》中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柯镇恶,江南七怪之首,是主角郭靖的大师傅。他的武功并不甚高,和东邪西毒等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但是他生性豪爽,重情重义,疾恶如仇,正因如此,
期刊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的道理,这句话对于教学来说也适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一次评价、一个眼神都会影响课堂的效率。因为,课堂不是一个独立的舞台,也不仅仅只是传递知识的舞台,应该是一个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精心打造细节、在课堂中见微知著、展现自我个性魅力的舞台。   一、课堂细节的内涵   细节二字,顾名思义,细就是细小之意,节就是情节之意,课堂细节也就是课堂中一些不易被发现或者容易被
期刊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情境教学可以凭借图画、音乐、实物、表演、创设情境等多种体验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某种特定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其主要特点就是有形、有境、有情、有体验,而情境引导就是基于情境教学的一种独特的教学引导技巧。  总的来说,情境引导可分为直接情境引导和间接情境引导两大类。  一、直接情境引导  直接情境引导,是指在引导过程中,引导者创设学生主体可直接亲历的情境,并引导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