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应进行重新规划,积极探索可行的对策,以应对校企合作日趋紧密的挑战。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才能适应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素质培养;深度融合
2014年2月26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坚持就业导向,只有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才能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只有与企业紧密合作,坚持走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才能建设一流的特色学院,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这一本质特征。职业性、地方性和开放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重点。因此深入研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补与融通,才能有效地促进高职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应当力求向企业文化靠拢,以创造类似于企业的竞争氛围,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能迅速进入角色。企业文化精神是企业员工群体意识的精华和企业价值观的精髓,与传统的校园文化精神区别较大,这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很难短期内完全掌握和学习。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管理理念之外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特别是现代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需要在校园文化中有更多的体现、更多的培养途径、更多的评价方法。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是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高职高专毕业的学生很难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高校毕业生刚上岗,不适应企业管理环境或者被企业淘汰,并不一定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高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专业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在学校管理育人的手段方法与企业管理的手段方法往往差别很大,学生没办法通过学校的管理行为领会到企业管理;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也是与企业组织生产活动不同的东西,校园文化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有非常大的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的纪律性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没有长期的养成教育,很难适应企业的这种制度文化。这些问题导致了高职学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从而达不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那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企业文化的成分,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就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
职业素养对于现代企业选择人才具有很大比重。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之外,还应具有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这都将成为优先录用的重要理由。当你的职业素养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避免。然而良好的职业素养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与成效,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职业的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传统的校园文化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要了。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的统一,专业教学同社会实践的统一,学生学习同就业的统一。参加实践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更好的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还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保持与社会的需求同步;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同时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有师傅对其进行实际指导,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营造了全新的育人环境,促进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不仅为学生解决了生产实习、工作安排的后顾之忧,还让学生亲自走进企业,领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让学生的职业素质有所提高,使他们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2.把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口
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应该体现职教的特色,就要把“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以此来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那么学校就要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通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提供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其进行职业性格塑造。要通过创设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培养学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其就业的需要。把学校实训室看做企业车间,把学生看做员工。加强对“员工”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总之,由于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特点,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吸收、渗透更多的企业文化,形成校企合作,文化互融。最终将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中,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从而使培养的符合企业要求综合能力突出的优秀毕业生。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素质培养;深度融合
2014年2月26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坚持就业导向,只有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才能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只有与企业紧密合作,坚持走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才能建设一流的特色学院,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这一本质特征。职业性、地方性和开放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重点。因此深入研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补与融通,才能有效地促进高职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应当力求向企业文化靠拢,以创造类似于企业的竞争氛围,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能迅速进入角色。企业文化精神是企业员工群体意识的精华和企业价值观的精髓,与传统的校园文化精神区别较大,这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很难短期内完全掌握和学习。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管理理念之外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特别是现代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需要在校园文化中有更多的体现、更多的培养途径、更多的评价方法。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是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高职高专毕业的学生很难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高校毕业生刚上岗,不适应企业管理环境或者被企业淘汰,并不一定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高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专业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在学校管理育人的手段方法与企业管理的手段方法往往差别很大,学生没办法通过学校的管理行为领会到企业管理;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也是与企业组织生产活动不同的东西,校园文化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有非常大的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的纪律性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没有长期的养成教育,很难适应企业的这种制度文化。这些问题导致了高职学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从而达不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那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企业文化的成分,从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就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
职业素养对于现代企业选择人才具有很大比重。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之外,还应具有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这都将成为优先录用的重要理由。当你的职业素养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避免。然而良好的职业素养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与成效,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职业的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传统的校园文化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要了。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的统一,专业教学同社会实践的统一,学生学习同就业的统一。参加实践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更好的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还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保持与社会的需求同步;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同时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有师傅对其进行实际指导,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营造了全新的育人环境,促进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不仅为学生解决了生产实习、工作安排的后顾之忧,还让学生亲自走进企业,领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让学生的职业素质有所提高,使他们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2.把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口
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应该体现职教的特色,就要把“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以此来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那么学校就要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通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提供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其进行职业性格塑造。要通过创设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培养学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其就业的需要。把学校实训室看做企业车间,把学生看做员工。加强对“员工”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总之,由于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特点,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吸收、渗透更多的企业文化,形成校企合作,文化互融。最终将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教育教学中,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从而使培养的符合企业要求综合能力突出的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