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素材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完美结合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e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所甘论的范围是1948年以前,即早期的客观民族主义时期希那斯特拉所创作的钢琴作品。通过探究这一时期阿根廷民族音乐对希那斯特拉音乐创作的影响和他在创作中对现代作曲技法的使用,从而揭示其早期的钢琴创作风格——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希那斯特拉;民族音乐;客观民族主义;钢琴作品
  中图分类号:J6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3-0043-03
  
  一、相关背景的探讨
  
  (一)阿根廷民族音乐兴起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民族独立斗争蓬勃发展,民族意识日益高涨,一批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主义艺术家产生了摆脱外国文化统治,建立本国近代民族文化的强烈要求。
  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理念开始在美洲大陆萌芽。美洲各国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音乐家开始从民间最具特色的民谣和舞曲中寻找创作灵感。在阿根廷,民族主义风潮的兴起。使阿根廷看到了建立本国民族特色的前景。20世纪30年代起,深受民族主义理念影响的希那斯特拉逐渐以其民族色彩浓厚的创作风格成为国际舞台上最为活跃的阿根廷作曲家之一。
  
  (二)希那斯特拉早期的生活及创作
  作为阿根廷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阿尔贝托·希那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于1916年4月11日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作为西班牙与意大利后裔,希那斯特拉自幼便显示了非凡的音乐才华,7岁开始学习钢琴,12岁进入威廉斯音乐学院(Williams Conservatory)接受理论、视唱练耳、钢琴、和声及作曲的专业音乐学习。1935年,才19岁的希那斯特拉以作曲金牌的最高荣誉毕业。随后3年,希那斯特拉进入了国立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Nacional deMuisica)追随帕尔玛(Athos Palma)学习和声,希尔(Jos6Gil)学习对位与赋格,并师从安德列(JlseAndre)钻研作曲。1938年,希那斯特拉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国立音乐学院。
  


  在希那斯特拉早期的创作生涯中,钢琴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他的钢琴作品数量不多,但是其内容具有很强的民族特性。作为早期钢琴作品的代表作之一,钢琴曲《阿根廷舞曲,Op.2》完成于希那斯特拉的学生时代。1937年10月,在国立音乐学院就读的希那斯特拉完成了其第一组钢琴曲《阿根廷舞曲》,并将此曲献给了钢琴家得拉寇(An-tonlo de Raco)由其亲自首演。作为早期客观民族主义时期的作品,希那斯特拉运用了很多民族音乐的素材,并结合现代作曲技法,如复节奏、复和弦以及多调性的使用等,使乐曲散发着一股浓厚的阿根廷民族气息。虽然此时的希那斯特拉还是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但在他的写作技巧中,已经清晰地显现出属于自己的创作路线及手法。接下来的几年,希那斯特拉又相继创作了《马兰波舞曲,Op.7》、《十二首美洲前奏曲,op.12》等钢琴作品,并以其浓厚的民族色彩创作风格逐渐成为阿根廷民族主义作曲家的代表。
  
  二、阿根廷民族音乐对希那斯特拉音乐创作的影响
  
  19世纪,由于政治上的因素,阿根廷在音乐和文化上掀起了一股高楚文化的风潮。作为一个民族主义作曲家,希那斯特拉深受高楚牧人音乐文化的熏陶,其作品风格独特,赋予强烈的节奏性和民族音乐的色彩。在众多阿根廷民族音乐的种类中,马兰渡舞曲、森巴舞曲以及猫舞对希那斯特拉的音乐创作影响最为深刻。
  
  (一)马兰波舞曲(maiambo)
  马兰波舞曲起源于西班牙,发源于阿根廷平原地带的踢踏舞,阳刚且只适合男性跳的舞曲。马兰波舞曲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快速、复杂的节奏。它通常是以快速地6/8拍形式出现。男子通过跳此舞来表现其高超的舞蹈技巧、灵敏度、节奏感,高贵的身段以及惊人的体力。马兰波舞曲的几种最常见的节奏形态下图:
  在马兰波舞益几种最常见的节奏形态中,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通常带有片断终止或暂停的意思。在两人的轮赛中表示一方表演完毕,而接替的一方必须在不打破原有节奏的规律下衔接上。
  希那斯特拉在早期的音乐创作中经常以马兰波舞曲的节奏作为创作的素材,有些作品更以此舞曲名命名,显露出他对这一舞曲形式的特殊偏好。作为早期钢琴作品的代表作之一,《阿根廷舞曲》的第1首《老牧牛人之舞》和第3首《狂野高楚牧人之舞》都是根据马兰波舞曲的节奏特性所创作的。在这两首舞曲中,6/8拍的舞曲特性以及强烈的八分音符节奏及其变化清晰可见。
  


  随后几年,希那斯特拉创作了以马兰波舞曲这一舞曲名直接命名的《马兰波舞曲,Op.7》以及芭蕾舞曲《牧场,Op.8》最后乐章。作为希那斯特拉最偏好的一种舞曲形式,马兰渡舞曲不仅在其客观民族主义时期成为其创作的音乐素材,甚至到了其创作生涯的中后期也经常被使用。1952年所创作的《第一号钢琴奏鸣曲,Op.22》被认为是希那斯特拉主观民族主义时期最成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第二乐章以及第四乐章都使用了马兰波舞曲的素材。
  
  (二)森巴舞曲(zamba)
  森巴舞曲的渊源悠久,相传起源于北非的摩尔人在庆典中所跳舞蹈“桑布拉”(zamhra)。16世纪中叶以“森巴库恩卡”(zambacuenca)舞曲的形式被西班牙人带到南美洲。而后,“森巴库恩卡”一分为二,形成了形式相同但各具特色的“森巴”舞曲和“库恩卡”(cuenca)舞曲。前者在19世纪盛行于阿根廷北部,而后者则盛行于智利与玻利维亚一带。
  森巴舞曲大多为6/8拍,切分节奏为其主要的节奏特色。森巴舞曲的基本节奏形态下图:
  上图中,(a)的节奏形态可作为旋律或伴奏的节奏素材;而(b)和(c)则只作为旋律的节奏素材。
  森巴舞曲的速度一般在慢板(adagio)或中板(moderato)之间,其速度大约在每分钟76-84。与之不同的是,希那斯特拉在使用这一舞曲形式时,在作品中标记的速度则往往慢于上述速度。例如在《阿根廷舞曲》第2首《婀娜少女之舞》中,希那斯特拉给出的速度标记是J=60。与许多作曲家不同的是,希那斯特拉在使用森巴舞曲这一形式时,更为注意展现森巴舞曲中安静、浪漫深情的一面。在随后创作的《克里欧酋舞组曲,Op.15》也有类似情形出现。其中的第1首组曲,希那斯特拉给出的速度标记更是缓慢到J=46。
  
  (三)猫舞(gato)
  猫舞是阿根廷最重要的乡村舞曲。高楚牧人创作猫舞的最初灵感来自于古老的西班牙舞曲“波蕾若”(bolero)以及“塞桂第拉”(seguidilla)。此舞通常由两队男女循着圆圈舞蹈,其特别之处在于:男女舞者同时以类似于塞桂第拉舞中的快速踏足为基础舞步;女舞者常常会高举裙摆并将之左右晃动,而男舞者则两脚前后踢动,点缀其舞。虽然是6/8拍的 曲子,由于经常使用四分音符而造成切分的节奏效果,所以快速的节奏以及6/8拍与3/4拍的结合就成为猫舞的最大特色。希那斯特拉在音乐创作中对马兰波舞曲有着特殊的喜好,而具有猫舞特性的音乐片断也经常被其穿插在一些较快速、活泼,具有马兰波舞曲风格的曲子中。猫舞的正常速度一般维持在J=108~120之间。而希那斯特拉在使用这一舞曲时,速度却比较正常的速度快出许多。例如在早期创作的具有强烈马兰波舞曲风格的《阿根廷舞曲》第3首《狂野高楚牧人之舞》中,就穿插了不少猫舞的节奏,其速度也达到了惊人的J=152。
  
  三、希那斯特拉早期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和声的创新
  在希那斯特拉的音乐创作中,和声上的使用有其独到之处。在三和弦的使用上,希那斯特拉喜欢加入七音而不是九音、十—音或是十三音,以增加乐曲的张力。希那斯特拉尤其喜爱在小三和弦上加入小七度造成的半减七音效。对希那斯特拉而言,和弦中的九音、十一音或是十三音被作为和弦附加音来看待也许更为恰当。为了避免根音与最高音造成三度音程的出现,希那斯特拉在遇到3个四度音程重叠在—起的和弦时,通常会利用转位后的纯五度来取代三度音程的出现。
  作为偏好,希那斯特拉在其创作中还经常使用由两个以上的和弦所堆积而成的复和弦。作曲家有时会同时将数个互不相容的三和弦或四度音程所构成的和弦重叠在一起。在三和弦方面,希那斯特拉比较偏爱由两个大三和弦重叠在—起,其和弦的根音为小三度的关系。除此之外,两个距离小六度的大三和弦也是希那斯特拉喜欢的一种类型。早期创作的《阿根廷舞曲》、《十二首美洲前奏曲》以及《克里欧酋舞组曲》中,这几种情形都较为常见。
  
  (二)黑白键的创作手法
  


  由于受到斯特拉文斯基和巴托克的启发和影响,20世纪的许多作曲家都试图在钢琴上获得类似于打击乐的音响效果,以增加音乐的色彩性。以反复同音的写作手法来制造打击乐的效果是这些作曲家惯用的方式。与之不同的是,希那斯特拉则通过钢琴上黑白键对比所产生的和声效果来赋予钢琴打击乐般的效果。对希那斯特拉而言,此时和弦内部的构造已经不太重要。在早期创作的《阿根廷舞曲》第1首《老牧牛人之舞》中,希郡斯特拉就运用了这种创作手法。
  在《老牧牛人之舞》中,这种写作手法让作品听起来更具有异域原始的风情。
  
  四、结语
  
  作为国际舞台最受瞩目的阿根廷民族主义作曲家,希那斯特拉深受民族主义理念的影响和高楚牧人音乐文化的熏陶。他早期的创作生涯中,钢琴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特性。在众多阿根廷民族音乐的种类中,马兰波舞曲、森巴舞曲以及猫舞对希那斯特拉的音乐创作影响最为深刻。在创作上,希那斯特拉运用了许多民族音乐的素材,并结合现代作曲技法,达到了民族性和现代{生的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马林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运用传播学观点,通过对2500多年来,历史上孟姜女音乐群体的形成、流变,现行[孟姜女调](下称[孟调])的形成、传播和它对越剧女腔音乐的影响等的探讨,认为一首[孟调]发展了一个越剧声腔,犹如说一首民歌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同时认为,2500多年前的孟音乐与2500多年后的孟音乐传承方式的一脉相承,说明“在传播中生存,在合流中发展”是传统音乐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而赖以生存、发展的哲学基础则
期刊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巴洛克时期伟大的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其音乐创作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都有很大的关系,创作类别主要有两个载体:第一是宗教音乐,第二是世俗音乐。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创作于1720年的复调音乐——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可以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小提琴曲目,为小
期刊
歌曲艺术形式简单,形象生动,易于传播,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歌曲分析与写作课程》,对于即将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学生来说是其应具备的专业技能。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这门课程中西方的作曲技法内容不断补充完善,体系逐渐完整。如何打破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分析、创作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优秀歌曲作品,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开
期刊
发源于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优秀代表,而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文通过梳理陕北民歌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进而对高校在当下传承陕北民歌艺术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陕北民歌在高校中的教学方法。  一、陕北民歌发展及其传承困境  陕北民歌发源于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勤劳、善良、坚毅,用他们的智慧凝
期刊
摘 要:配器法课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专业技能课中的一门极其必要的重点课程。笔者作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教师,在配器法课的教学实践中,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出更加有利于提高该课程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当代个人电脑的人机交流功能,依托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主导开发出面对该课程的实用型电子教程软件产品。该软件产品技术结构先进可靠,内容翔实具体,填补了国内本行非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
期刊
名师是指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艺术等方面具有长期的积淀,其不仅是教学、教研专家,还是辐射、影响区域师资建设、教研领域的优秀人才。当前,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学生、家长的名校之争愈演愈烈。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骨干教师特别是名师的培养。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多地的教师培训工作存在偏差,往往看重对先进教学方法的推广、复制,都忽视教学理念的诠释和领悟,重形式、轻神韵,注重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器乐进课堂”作为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到了众多一线音乐教师的关注。口风琴是“器乐进课堂”中学生主要学习的乐器之一。它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不仅能提高学生视唱练耳能力和合唱能力,还能丰富教学内容,体验合作的快乐,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获得审美体验和成功的愉悦。笔者所在学校自2003年开展口风琴教学以来,在丰富音乐课堂和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
期刊
中国的艺术歌曲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可以认为中国艺术歌曲伴随着“五四”运动而来,它的出现承载了一段民主革命与民族斗争的历史。同时,中国艺术歌曲的形成更加离不开当时音乐人才的出现,赵元任无疑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旅欧回国后,将西方音乐理论以及作曲技巧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有韵味中国艺术歌曲。  赵元任不仅是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更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是极为重要的音乐理论
期刊
Samuel Barber的《the first symphony》创作于1936年,首演于意大利罗马,全曲为一个单乐章交响曲,作者特意在乐谱上标出了“in one movement”的字样。二十世纪上半叶正处于西方音乐的新旧交替时期,新的音乐创作手法的出现使得音乐创作在不同的层面发生了变化和扩展。同时交响音乐在体裁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传统的四乐章套曲常常被一些单乐章的交响曲替代,乐队的编制有
期刊
在笔者的脑海中。作曲家张玉龙的名字是和歌剧《张骞》联系在一起的。二十世纪90年代初。歌剧《张骞》连续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戏剧文华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奖项,一时间成为陕西音乐界的佳话。  歌剧《张骞》是一部以丝绸之路为背景的艺术作品。因此,时隔20年后的2013年12月,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欧亚大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形势下,此剧再次在西安、北京公演,使笔者有机会重温这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