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辩证逻辑方法落实历史解释素养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me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于历史解释素养是这样表述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1]同时,《课程标准》对历史解释素养进行了水平划分,要将其落实到教学中,让学生习得,需要方法的指引。其中,辩证逻辑方法不失为有效方法。
  历史学科的辩证逻辑方法指的是运用辩证逻辑思维解释历史问题,主要包括“时间与空间、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量变与质变、背景与条件、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主观与客观”[2]等具体方法。本文以统编高中历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课为载体,尝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辩证逻辑方法落实历史解释素养。
  一、运用时间与空间的辩证逻辑方法释印度特殊性
  本课是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中的一课,勾勒出20世纪20—30年代亚非拉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整体面貌。关于印度,教材有这样的表述:“在这些此起彼伏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印度的斗争别具特色。”[3]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印度的斗争别具特色?
  印度曾是英国“皇冠上的明珠”,说起印度的反英斗争,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甘地。教师首先简要介绍甘地的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求学生涯、南非经历等,同时出示材料1—4,如下:
  材料1:1920年,国大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其中第一条规定“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争取实现自治”。甘地对“自治”的含义作了新的解释: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3分册
  材料2:愚见认为,与邪恶不合作正如与善良合作一样,都是一种责任……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
  ——《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说明》(1922年3月18日)
  材料3:英国人妄图迫使我们到机枪阵地与他们较量,因为他们手里有武器而我们却没有。我们击败他们的唯一办法是,把决斗引到我们有武器而他们没有武器的地方。
  ——甘地
  當时的印度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根深蒂固而复杂多样、种姓隔离和被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地国家。在这里,单纯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说教是很难把民众发动起来的。
  ——《甘地主义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材料4:1920—1921年印度进口布总值为10.2亿卢比,1921—1922年降至5.7亿卢比。
  ——转引自杨国纬《感知“精神的力量”——浅论
其他文献
一、试卷结构特点:总体稳定,稍有调整  从表格可以看出,2012年的试卷结构、题型内容、呈现方式和阅读量都保持不变,依然采用了限定性与宽泛性设问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了古文、图形、图表、漫画等新形式,延续了“试题呈现形式较生动、涵盖内容较丰富、作答要求较平实”的广东试卷风格。而试题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各模块的赋分比重调整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分别由原来的28分、23分、1
春暖花开,武汉归来。  经中央批准,4月8日零时,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标志着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式“解封”、重新开启;标志着经过“战”中坚守、八方驰援,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夺取了阶段性战果;标志着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  尽管防控工作形势持续向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解封”不代表“解防”,病例零增长不代表病毒传播零风险,打开城池之门不代表敞开居家宅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1],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2]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而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和机构,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念。二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被广泛应用,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有心的“贼”惦记。  你和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家里孩子刚出生,每天就有应接不暇的母婴用品广告推送;网上搜了点摄影资料,随后就被铺天盖地的摄影器材广告轰炸;刚浏览几个婚恋平台,微博上就有大量相亲对象照片发过来;大学女生社交软件中的生活照,被不法分子加工后,印在小广告上并四处散发……  
在选择、使用史料时,一些老师似乎更重视史料内容的便教利学而轻视史学方法的引领。史料出处未能征名责实,纤悉必具,且史料价值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亦白璧微瑕,美中不足,此种现象往往给教学带来些许缺憾。  某位初中老师在八年级《第三次科技革命》(华东师大版)的教学设计中引用了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有段描写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的文字:“火球发出比太阳表面还要热几千度的高温
2019年全国新课标历史1卷[1]论文题的材料选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的序言文字[2],其设问方式既似曾相识,又回应当下的国情。换言之,每年论文题都有将考试、选拔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3],落实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尝试从论文题材料的形式和特点、论文题设问的特点和要求、论文题应对策略和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试题变化的轨迹和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1]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但面对《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困境(内容时间跨度大、容量大、概念多),如何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
一、历史教学立意的内涵  教学立意,就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1]教学立意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穿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方向,是基于教与学而形成的蕴含思想和价值判断,也是统领全课的教学见解。教学立意决定着教学内容的设计结构,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的核心内容。历史课教学立意的高低,决定着该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影响着本节课
经典课题是指教师熟悉程度高,中学教学界关注程度高的课题。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于这样的经典课有着复杂的感情,原因有很多,也许认为内容无趣,很难出新出彩;又或顾虑经典课例太多,自认为无法超越。笔者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尝试就中学历史经典课题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理解。  本课为中国近代史,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史实较为熟悉,但认识还不够深刻。故本课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挖掘课堂深度,带动学生思考,引起
“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还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铺,全家的生活越来越好。”37岁的马列力别克谈及现在的好日子脸上满是幸福。前年9月,马列力别克全家从青河县阿热勒乡易地搬迁到阿格达拉镇阿魏灌区,从此告别了四季游牧的生活。  作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脱贫攻坚主战场,阿格达拉镇是全疆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承载着青河县70%贫困户的脱贫任务,搬入阿格达拉镇的贫困户住下来后如何“富起来”?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