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历史教学立意确定的四种方法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li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历史教学立意的内涵
  教学立意,就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1]教学立意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穿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方向,是基于教与学而形成的蕴含思想和价值判断,也是统领全课的教学见解。教学立意决定着教学内容的设计结构,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的核心内容。历史课教学立意的高低,决定着该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影响着本节课“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制约着本节课渗透家国情怀的教学水平。因此,可以说教学立意水平决定着一节高中历史课的质量水平。
  全国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由于内容多、头绪杂和整合困难而给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带来极大的困难,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立意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视角。笔者试以《中外历史纲要(上)》部分内容的教学立意设计为例,谈谈高中历史教学立意的四种确定方法。
  二、历史教学立意的主要类型和设计方法
  1. 根据知识理解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立意
  基于知识理解和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立意的重要方法。该方法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对教学思想进行提炼,确定教学主题和教学结构。主要操作步骤:一是对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二是提取该课内容的核心思想和核心要素;三是将本课的内容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进行思想提炼,确定教学的主题;四是结合本课教学目标,构建教学结构。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为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在“康乾盛世的鼎盛”表面上,却潜伏着封建统治下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危机,最终导致中国急速地转入“近代的落后挨打”的历史进程;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因此,可将本课教学的关键词确定为“鼎盛”“危机”,马克思把康乾盛世前后这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称为“奇异的悲歌”,这段历史太值得后人警醒。当前,我国正处于空前繁荣稳定的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把康乾盛世放入一个世界性的范围来看,尤为发人深省。因此,将本课的教学主题确定为“落日的辉煌”,通过本课教学要渗透“顺应潮流”“勇于变革”“居安思危”等历史意识。最终确定以下的教学结构:盛世荣光—全球变局—盛世隐忧—盛世反思。
  2.借助史学学术前沿确定课堂教学立意
  借助史学学术前沿进行课堂教学立意是当前高中历史课教学立意的重要方法。它是将当前历史学术研究中的一些热门观点引入历史课堂,构建历史教学结构,确定教学主题,实现教学立意的方法。此处“学术前沿”指与教材阐述观点相比,出现了更新的主流思想。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借助史学前沿作为教学立意,其来源一般是公认的学术前沿思想和观点,不是单一学者的“一家之言”。此种方法有利于教师将学科知识向学科思想的推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有积极的意义。这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学术基础和阅读水平。主要操作步骤:一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在课前进行大量地、广泛地阅读;二是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新的学术前沿观点;三是围绕学术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构建新的教学结构;四是确定本课的教学主题。其具体过程如下: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和社会》为例:教师通过课前的大量阅读,发现内藤湖南在《概括性的唐宋时代观》中提出“唐代是中世末端,宋代是近世发端”的观点,而钱穆在《理学与艺术》中也提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是贵族社会,宋以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结合吴勾著作《宋——现代的拂晓时辰》,教师将“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辰”和唐宋变革论这一学术思想引入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把碎片化的经济、社会内容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对教学内容与学术思想的综合分析,由表及里地透视历史的演进,确定了“经济革命,贸易通天下”“重心南移,江东甲天下”“人员流动,大宋新天下”的教学结构,在此基础上,将教学的主题设置为“宋——现代的拂晓”。
  3.基于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挖掘教学立意
  根据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挖掘是确定教学立意最基本的方法。这一教学立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主观挖掘和认识教学内容的内涵、本质、学科思想的结果,“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的准确认识和理解,其本質目的在于教学立意”[2]。思想性是这一教学立意的重要特征。其思想性的广度和深度由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反复思考和高度提炼的水平决定,受学生学习基础和认识水平的制约。这一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一是研读教学内容,理解其体现的思想性内涵;二是按照“以史鉴今”思维,确定家国情怀教学目标;三是依据思想目标,构建教学结构和教学层次。即其具体过程为:研读教学内容理解思想内涵—以史鉴今思维确定家国情怀—依据思想目标构建教学结构。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为例,本课内容由“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三部分内容组成,其内容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中心,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既有中华民族的屈辱,又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为代表的民族抗争。作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鸦片战争,“变”是本课的题眼。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教学线索的梳理,确定了以“孕变”“生变”“应变”三大主题串起本课的教学结构,通过渗透“孕变——居安思危、与时俱进”“生变——落后就要挨打”“应变——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复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思想内涵,最终确定本课“从两次鸦片战争中理解中华民族复兴”的教学立意。
  4. 以学科方法和学科技能为载体确定教学立意
  史料研读和史学方法是历史教学中最具有学科特色的方法,依据史料研读为核心的历史学科方法培养也是历史教学立意的一种方式。史料是历史教学中构建教学情境的重要元素,以史料研读为载体的教学立意有利于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技能。选择适合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的史料,并依据史料明确本课在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的突破点,从而确定教学立意是该设计的关键。这一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一是教师研读教学内容和课标,广泛收集相关史料;二是深入理解史料内涵,找出教学内容与史料的关联;三是确定史学方法突破点,明确渗透方法;四是基于史学方法目标,确定教学结构。其具体过程如下: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为例:教师在广泛收集并阅读本课相关史料的基础上,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这首诗中包含的时间、地理(即空间)和人事(人物和事件)为切入点,在引用正史官书、文学作品和其它各类史料的基础上,设计了“诗中之‘时间’——‘旧时’乱世”“诗中之‘空间’——五族内迁与衣冠南渡”“诗中之‘人事’——士族兴衰”三个教学环节,通过以诗证史,引导学生探讨魏晋时期国家大分裂、民族大交融的阶段特征,了解魏晋时期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和影响,分析魏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等内容。通过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对待文学性史料时,应秉持“大胆采用,小心求证”的态度和坚持“多元互证”的原则。
  三、历史教学立意确定需要注意的問题
  1.对教学内容具有结构指引
  在确定历史教学立意时,对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分析要有利于梳理教材的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知识的内在关联性,为构建宏观历史体系、掌握历史发展线索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奠定基础。因此,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确定,要对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结构指引作用,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构建教学结构,梳理教学线索,渗透史学方法并进行学法指导。
  2.对教学对象具有思想引领
   教学立意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国情怀素养在该节课的具体体现,本质上它是对教学内容的思想凝练,通过教学立意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步渗透并最终“水到渠成”,让学生“有醍醐灌顶之感”。要达到这一效果,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深入分析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学情,教师要把在历史深藏的意识、精神挖掘出来,方显历史科学的价值和力量,才能影响和震撼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心与智的共同发展[3]。
  伴随着全国统编版教材的实施,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中外历史纲要》的相关教学内容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确定教学立意为基础,构建教学体系并以此指导历史教学资料的整合,还有很多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内容。
  【注释】
  [1]陈志刚:《也谈教学立意的理解与实施》,《历史教学》2016年第23期,第28页。
  [2]於以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把握内容主旨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4期,第121页。
  [3]侯桂红:《历史教学立意的概念确定方法和评价标准》,《历史教学》2015年第7期,第23页。
其他文献
一、韩开春散文印象  2012年,广东高考文学类选考选用了韩开春的《荷叶》,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出自韩开春散文集《水边记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2010年《散文》选载了这篇文章(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过图片和文字解说,介绍了26种水生植物。通过个例,分别讲述了它们的形态、产地、生态环境、生长特点、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等。有的结合了民间传说、诗歌、古籍,有的穿插了作者的童年趣事等,不
夕阳余晖 图/雷俊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兴安镇源江村位于兴安镇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摩天岭山中,四面群山环抱,因条件恶劣,路途坎坷,曾是兴安镇最偏最穷的贫困村。  四周高耸的群山造就了源江村独特的小气候,自然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绝美。因交通不变,高耸的群山成了阻碍源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行山”。  脱贫攻坚战以来,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风电场落地源江,公路直通村屯,源江村因地制宜走了一条“旅游 现代休闲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1]。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笔者以为,抓住组成历史叙述的基本元素——历史概念的解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
一、试卷结构特点:总体稳定,稍有调整  从表格可以看出,2012年的试卷结构、题型内容、呈现方式和阅读量都保持不变,依然采用了限定性与宽泛性设问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了古文、图形、图表、漫画等新形式,延续了“试题呈现形式较生动、涵盖内容较丰富、作答要求较平实”的广东试卷风格。而试题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各模块的赋分比重调整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分别由原来的28分、23分、1
春暖花开,武汉归来。  经中央批准,4月8日零时,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标志着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式“解封”、重新开启;标志着经过“战”中坚守、八方驰援,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夺取了阶段性战果;标志着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  尽管防控工作形势持续向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解封”不代表“解防”,病例零增长不代表病毒传播零风险,打开城池之门不代表敞开居家宅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1],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2]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而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和机构,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念。二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被广泛应用,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有心的“贼”惦记。  你和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家里孩子刚出生,每天就有应接不暇的母婴用品广告推送;网上搜了点摄影资料,随后就被铺天盖地的摄影器材广告轰炸;刚浏览几个婚恋平台,微博上就有大量相亲对象照片发过来;大学女生社交软件中的生活照,被不法分子加工后,印在小广告上并四处散发……  
在选择、使用史料时,一些老师似乎更重视史料内容的便教利学而轻视史学方法的引领。史料出处未能征名责实,纤悉必具,且史料价值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亦白璧微瑕,美中不足,此种现象往往给教学带来些许缺憾。  某位初中老师在八年级《第三次科技革命》(华东师大版)的教学设计中引用了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有段描写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的文字:“火球发出比太阳表面还要热几千度的高温
2019年全国新课标历史1卷[1]论文题的材料选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的序言文字[2],其设问方式既似曾相识,又回应当下的国情。换言之,每年论文题都有将考试、选拔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3],落实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尝试从论文题材料的形式和特点、论文题设问的特点和要求、论文题应对策略和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试题变化的轨迹和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1]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但面对《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困境(内容时间跨度大、容量大、概念多),如何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