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浅探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MA8773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重视挖掘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美、审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多年的语文审美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的两种主要感知方式。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可以从作品的文字语言出发,通过对作品文字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作品的形象美、内在美和思想美。也可以利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形象美、内在美、思想美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的文字语言来反映生活的,所以可以通过对作品中的某些特定的形象的语言文字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作品所反映的形象美、内在美、思想美。
  如在《神奇的极光》的教学过程中,在分析课文前,可先展示世界各地拍摄到的美丽神奇的极光图片,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了具体的、形象的感受再进行讲解,他们就容易理解课文所介绍的极光。再如,在《风景谈》教学过程中,课文的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编者所配的一幅描绘“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叮当,叮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笔者紧紧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引导学生感知文中的形象,让他们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以及“回忆和联系”。
  唤起生活经验,通过记忆表象和想象再现社会或自然场景,把学生带人课文的特定情境中。例如,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带着依依惜别的感情朗读,再配上离别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即将离别母校时那种深深眷恋的情境中;教授《故都的秋》时,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展示与故都的秋有关的图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从而触动他们的情感。
  另外,一篇课文中美的地方很多,教学中要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审视、品味作品中美的地方。这可以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一课中的第二题:
  “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道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各种有益于训练想象、联想能力的题目,使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不同的美的内容,寄寓了作者不同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学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要让学生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柔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些思想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作者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又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因学生离作者创作《荷塘月色》的年代比较远,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差别很大,要还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进入作者的创作意境,让学生鉴赏到其中的精髓,得到美的享受,确实不是件易事。这时可放一段《二泉映月》或者《洪湖水浪打浪》中采莲那段的特辑,编辑一组有关清华大学校园的资料,再结合朱自清的人物与历史背景的材料,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朱自清的彷徨与超脱,而引起的对荷塘月色的描绘和向往,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荷塘月色》的美。
  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自由创作的美的境界,唤起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全身心地、轻松快乐地投入到学习语文知识的氛围中,而且使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其他文献
张凌1959年11月出生于陕西。1982至1986在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就读,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87至1988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习铜版画专业,1988年至今一直在西安美术学院研究
“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成就美好未来的素质”是我校现任校长孟宪彬在总结学校五十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结合学校及学生发展实际提出的办学理念。我们清楚地知道:任何理念都必须找到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否则毫无意义。因此,对于被社会公认为“轻负担,高质量,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一所省实验性、示范性“窗口”学校来说,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校长用智慧播撒在每一位实验教师心中,伴着教师教育理想扎根于每一位
研究目的1.探讨IMR的不同重组设置对不同辐射剂量下肝脏增强CT图像质量的影响。2.探讨IMR在不同辐射剂量下肝脏增强CT中最优IMR重组设置。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研究为前
本文对TNFα通过增加骨髓中SDF-1α的浓度梯度增强造血干细胞向骨髓归巢的效率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通过ELISA检测TNFα、地塞米松和阿司匹林对BalB/C小鼠血清中SDF-1的浓度变
摘要: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题研究 教育体制  创新人才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在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之前,笔者一直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是普通的一线教师,搞好自己平时的教学任务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搞课题研究?那应该是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目的:观察猫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时十二指肠压力与胆总管压力的关系及大黄对其的影响. 方法:杂种猫18只,随机分三组:对照组(C组,n=6),开腹后测十二指
摘要: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就是作文。小学生面对作文往往都有厌倦、害怕的心理障碍,这对于其写好文章是极为不利的。文章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这些障碍,从而以平常心来进行写作。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心理障碍 预防 克服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每当教师布置作文,教室里总会传出学生唉声叹气的声音。还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学生写作文的窘态:“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顿足咬笔头”。小学生面对作
摘要: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得到初三语文教师的重视,然而当前初三的写作教学所呈现出来的局面并不尽如人意。文章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进行反思,要提高初三写作教学效率,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所作为:改变急功近利的思想,还写作教学应有的时间;针对初三实际,抓好写作训练中的几个重点(素材积累、训练序列、写作空间、讲评修改);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与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借鉴中考作文,强化学生认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改变以“分”数决定学生成绩和命运这一评价方式,学校和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丰富学生情感、尊重学生个性,通过加强形成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激活语文评价机制。  关键词:提高语文素养激活评价机制    自2001年8月国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后,全国各大学校便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几年在语文教师的努力下,语文教学取得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