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改变以“分”数决定学生成绩和命运这一评价方式,学校和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丰富学生情感、尊重学生个性,通过加强形成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激活语文评价机制。
关键词:提高语文素养激活评价机制
自2001年8月国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后,全国各大学校便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几年在语文教师的努力下,语文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深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评价方式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很好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现在的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推行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又要遵循试卷考核的方式,关注“分”数,致使师生都摆脱不了功利色彩,把教师和学生搞得疲惫不堪,难以承受教学心理上的重荷。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摒弃以“分”数决定语文教师和学生成绩及命运的评价模式,激活语文评价机制。
一、关注学生生活,加强形成性评价,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语文课程的评价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人才是: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归结到语文教学上,主要通过抓学生的识字量、词汇积累量,背诵名词佳句、优秀诗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来落实。
1.重视平时检测,抓实学生的识字量、词语积累量
会认、会写常用汉字,积累一定的词汇,是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学生自我检查、互查、教师抽查、听写词语等方式督促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应该掌握的生字新词,也可通过开设写字课、举行书法比赛、评选优秀作业等形式来调动学生掌握汉字的积极性。
2.识记名词佳句,诵读优秀诗文,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识记一定数量的名词佳句、优秀诗文,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于这个要求,教学中,教师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保证完成背诵优秀诗文的任务。对于优秀诗文可先让学生准确背诵并默写下来,再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运用中感情。
3.深入学生生活,重视多角度评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如果在生活中以朋友的身份经常了解、赞扬学生的阅读表现,就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完成课外阅读量。对于精读的评价,要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就应该通过课堂讨论、试卷检测等形式进行考查。
4.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搜集生活中的资料,述说活动内容和感受,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淡化文体,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关注生活、表现生活、提倡有创意地表达。也要激起学生主动参加由教师组织的或自己组织的各种活动,搜集生活中的各种资料,并能够把活动中和资料中的内容及感受述说出来、记录下来,促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动机。
二、丰富学生情感,重视定性评价,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采用适宜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在评价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时,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多用激励的言语评价他们的优缺点,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言行举动都能受到学校和教师的认可,感情就能变得丰富起来,心里会无形中产生出成功学生的自豪感,用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尊重学生个性,采取多种评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语文素养,不能只用考试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发现学生的特长,肯定学生的特长。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应注意综合运用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家长或学生熟识的亲友参与评价等方式;应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家长亲友参与评价。在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无法通过考试测定“分数”,也无法单纯通过老师评价来体现。只有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以自己某一方面的语文优势为驱动力,促使他们学好其他方面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语文教师要贯彻新课程理念,激活语文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人才。
关键词:提高语文素养激活评价机制
自2001年8月国家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后,全国各大学校便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几年在语文教师的努力下,语文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深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评价方式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很好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现在的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推行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又要遵循试卷考核的方式,关注“分”数,致使师生都摆脱不了功利色彩,把教师和学生搞得疲惫不堪,难以承受教学心理上的重荷。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摒弃以“分”数决定语文教师和学生成绩及命运的评价模式,激活语文评价机制。
一、关注学生生活,加强形成性评价,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语文课程的评价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人才是: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归结到语文教学上,主要通过抓学生的识字量、词汇积累量,背诵名词佳句、优秀诗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性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来落实。
1.重视平时检测,抓实学生的识字量、词语积累量
会认、会写常用汉字,积累一定的词汇,是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学生自我检查、互查、教师抽查、听写词语等方式督促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应该掌握的生字新词,也可通过开设写字课、举行书法比赛、评选优秀作业等形式来调动学生掌握汉字的积极性。
2.识记名词佳句,诵读优秀诗文,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识记一定数量的名词佳句、优秀诗文,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于这个要求,教学中,教师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保证完成背诵优秀诗文的任务。对于优秀诗文可先让学生准确背诵并默写下来,再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运用中感情。
3.深入学生生活,重视多角度评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如果在生活中以朋友的身份经常了解、赞扬学生的阅读表现,就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完成课外阅读量。对于精读的评价,要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就应该通过课堂讨论、试卷检测等形式进行考查。
4.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搜集生活中的资料,述说活动内容和感受,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淡化文体,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关注生活、表现生活、提倡有创意地表达。也要激起学生主动参加由教师组织的或自己组织的各种活动,搜集生活中的各种资料,并能够把活动中和资料中的内容及感受述说出来、记录下来,促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动机。
二、丰富学生情感,重视定性评价,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采用适宜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在评价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时,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多用激励的言语评价他们的优缺点,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言行举动都能受到学校和教师的认可,感情就能变得丰富起来,心里会无形中产生出成功学生的自豪感,用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之中。
三、尊重学生个性,采取多种评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语文素养,不能只用考试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发现学生的特长,肯定学生的特长。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应注意综合运用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家长或学生熟识的亲友参与评价等方式;应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家长亲友参与评价。在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无法通过考试测定“分数”,也无法单纯通过老师评价来体现。只有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以自己某一方面的语文优势为驱动力,促使他们学好其他方面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语文教师要贯彻新课程理念,激活语文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