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信息化综述
信息化是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和推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劳动者自身解放的过程,是由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涉及了诸多因素的作用,也涉及社会演进、技术发展、应用系统的建设等不同层次的问题。因此要在对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种概念的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认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层次。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起着主导作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居于核心地位。信息化产生的直接推动力量是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的信息革命,它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
信息化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首先,信息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对其认识有一个实践和认识的互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次,信息化本身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涉及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发展过程本身。日本著名学者小山森进一步归纳了信息化4个标志:家庭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公共领域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信息化其实就是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不断扩散的过程。信息技术是动力,网络是基础,信息化中的各种应用是根本,三者之间是一个价值链的关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建设大容量的宽带网络,信息化工作跟不上,不能提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各类业务和应用,一定会产生IT泡沫,以至形成经济泡沫,造成经济上的极大的损失。
二、日本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1.20世纪60年代末
这个时期正值日本进入经济高度成长时期,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基于对经济发展阶段和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基本判断,最先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提出国家经济发展应由实物生产为核心的工业社会向以知识获取和出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社会转变。
2.20世纪90年代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利用其雄厚的工业技术实力,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产业的某些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就是这样一个以技术立国的国家,在90年代的信息革命中,却失去了往日的活力。20世纪90年代,日本信息化相对落后,一批北欧、西欧及北美工业化国家在信息化方面进展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信息化发达国家。一些尚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型工业国的信息化也发展很快。而同期美国经济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两国的差距集中地体现在信息化水平的差异上,正如日本学者小关哲所指出的那样:“在当今世界上,日本的存在每况愈下,而美国的社会和经济却生机勃勃;日本对经济复苏缺乏信心,而美国对未来充满自信;日美两国的差距正进一步拉大。不言而喻,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技术革命。”
日本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削弱,日本在信息技术的某些领域尤其是硬件技术领域仍先于世界水平。在计算机自动控制、数控机床、机器人的应用等领域都有不俗表现。
3.21世纪初期
自2001年1月日本政府公布《IT基本法》、实施“IT立国战略”、成立“IT战略本部”、制定《e—Japan战略》(日本IT战略)、提出五年内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经过五年的努力,日本信息化发展迅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初步改变了信息化相对落后的状态。
2005年是日本e—Japan重点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日本公众已充分认识和体会到了IT对国家强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且它作为一种资源对其生存能力、绩效及劳动力的增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与商业网络相互补充,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增长。
日本信息技术的革命,加快了对信息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和开发的过程,日本政府抓住这一历史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加大对信息高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投资力度,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不断扩散,不断加强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地推动了日本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三、日本的信息化战略
日本在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体制上的障碍,但日本从来没有放弃信息化。从信息化总体水平而言,目前日本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2位。在很多高科技领域,日本都居于世界前列。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日本科技进步的步伐也没有停止过,对研究开发的投入一直保持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
1.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广泛应用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国家信息基础平台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基础,是核心。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使个人的生活、社会及经济活动、行政管理方式等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产业和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大大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对传统的交易方式和销售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
推动了用户对家用数字消费类电子和通信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家用数字消费类电子和通信技术产品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台式和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等离子平板(PDP)电视、液晶显示终端、高清晰度电视、多媒体终端和无线移动通信终端呈现广泛的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2.日本数据库的发展
一个国家数据库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情报对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基础支撑作用。
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引入了数据库。70年代中期,公用数据库网的建立和汉字终端的普及为日本数据库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1976年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便开始向公众提供数据库服务。日本数据库产业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代表性的事件有1980年成立数据库中心;1980年纪伊国书店和丸善书店通过专用线路开始提供Dialog服务;1981年日本经济新闻社开始提供NEEDS2IR联机服务。考察日本数据库近年来构建的热点,可以发现日本的数据库未来至少有三大发展趋势,即围绕社会的需求建立数据库,与国外共建共享数据库和大力发展公益性的数据库。
日本的数据库发展基本上借鉴了美国和欧洲的经验,采取从政府支持到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但是日本的数据库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更为明显,主导性更强。日本建立了日本信息中心(JICST,后演变为科技振兴机构)作为日本科技信息的中枢机构。
3.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它的迅速发展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正在日益为日本企业和政府所重视,其研究并积极推行“e—Ja—pan计划”,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日本新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国策,把推进电子商务作为日本经济结构改革和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试图借力电子商务提高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振兴日本经济。
4日本机器人技术及数字电影
从宏观上来看,日本制国策上把机器人技术产业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在日本 总务省编制的“白皮书”中提出“网络机器人”这样的新概念,将信息技术、广域网络这些信息通讯相关技术和机器人结合起来。机器人技术产业今后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将形成巨本的市场。如果机器人能够得到社会的公认,在不久的将来日本会成为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大国。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电影的使用方法发生了多样化的变化,从家庭录像带到DVD播到数字广播(地面广播、卫星广播)。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影节目也开始在网络上播放。日本政府在政策和行动上对发展数字电影大力支持。
5日本信息安全对策
伴随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病毒也开始泛滥,成为各国头痛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在努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预防并消灭电脑病毒等,主要从加强法制建设,开发信息安全技术两方面入手,以保证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信息安全政策:制定个人情节保护法;私人秘密标识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经营系统的资格评价制度;建立信息安全咨询机构。
6IT人才的培养
日本把IT人才的培养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全社会给予关注,从各种渠道加大信息化知识及技术的普及教育,如举办了550万人次的信息化基础知识讲座,140万人次的信息技术职业培训,为7000所图书馆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配备计算机。通过信息学科专业的设立,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日本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应进一步发挥和明确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宏观职能作用,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服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相比较,日本的IT基础研究与开发相对薄弱。还应该注意,不适宜的保护会影响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为了保护国内信息产业,分别在数字移动电话系统和个人手持系统上制定了与世界各国都不相同的日本标准PDC和PHS,严重削弱了日本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其由于不同的技术标准而未能推向广阔的国际市场,得不偿失。另外的目的是为国民提供所需要的IT环境。由于这种导向,促使整个日本的信息化建设从大众的需要出发,侧重于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与经济的信息系统建立,而忽视对网上学术文献资源的律设与共享。
信息化是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和推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劳动者自身解放的过程,是由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涉及了诸多因素的作用,也涉及社会演进、技术发展、应用系统的建设等不同层次的问题。因此要在对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种概念的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认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层次。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起着主导作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居于核心地位。信息化产生的直接推动力量是信息技术进步引发的信息革命,它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
信息化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首先,信息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对其认识有一个实践和认识的互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次,信息化本身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涉及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发展过程本身。日本著名学者小山森进一步归纳了信息化4个标志:家庭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公共领域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信息化其实就是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不断扩散的过程。信息技术是动力,网络是基础,信息化中的各种应用是根本,三者之间是一个价值链的关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建设大容量的宽带网络,信息化工作跟不上,不能提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各类业务和应用,一定会产生IT泡沫,以至形成经济泡沫,造成经济上的极大的损失。
二、日本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1.20世纪60年代末
这个时期正值日本进入经济高度成长时期,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基于对经济发展阶段和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基本判断,最先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提出国家经济发展应由实物生产为核心的工业社会向以知识获取和出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社会转变。
2.20世纪90年代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利用其雄厚的工业技术实力,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产业的某些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就是这样一个以技术立国的国家,在90年代的信息革命中,却失去了往日的活力。20世纪90年代,日本信息化相对落后,一批北欧、西欧及北美工业化国家在信息化方面进展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信息化发达国家。一些尚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型工业国的信息化也发展很快。而同期美国经济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两国的差距集中地体现在信息化水平的差异上,正如日本学者小关哲所指出的那样:“在当今世界上,日本的存在每况愈下,而美国的社会和经济却生机勃勃;日本对经济复苏缺乏信心,而美国对未来充满自信;日美两国的差距正进一步拉大。不言而喻,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技术革命。”
日本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削弱,日本在信息技术的某些领域尤其是硬件技术领域仍先于世界水平。在计算机自动控制、数控机床、机器人的应用等领域都有不俗表现。
3.21世纪初期
自2001年1月日本政府公布《IT基本法》、实施“IT立国战略”、成立“IT战略本部”、制定《e—Japan战略》(日本IT战略)、提出五年内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经过五年的努力,日本信息化发展迅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初步改变了信息化相对落后的状态。
2005年是日本e—Japan重点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日本公众已充分认识和体会到了IT对国家强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且它作为一种资源对其生存能力、绩效及劳动力的增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与商业网络相互补充,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增长。
日本信息技术的革命,加快了对信息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和开发的过程,日本政府抓住这一历史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加大对信息高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投资力度,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不断扩散,不断加强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地推动了日本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三、日本的信息化战略
日本在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体制上的障碍,但日本从来没有放弃信息化。从信息化总体水平而言,目前日本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2位。在很多高科技领域,日本都居于世界前列。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日本科技进步的步伐也没有停止过,对研究开发的投入一直保持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
1.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数字技术广泛应用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国家信息基础平台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基础,是核心。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使个人的生活、社会及经济活动、行政管理方式等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产业和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大大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对传统的交易方式和销售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
推动了用户对家用数字消费类电子和通信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家用数字消费类电子和通信技术产品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台式和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等离子平板(PDP)电视、液晶显示终端、高清晰度电视、多媒体终端和无线移动通信终端呈现广泛的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2.日本数据库的发展
一个国家数据库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情报对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基础支撑作用。
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引入了数据库。70年代中期,公用数据库网的建立和汉字终端的普及为日本数据库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1976年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便开始向公众提供数据库服务。日本数据库产业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代表性的事件有1980年成立数据库中心;1980年纪伊国书店和丸善书店通过专用线路开始提供Dialog服务;1981年日本经济新闻社开始提供NEEDS2IR联机服务。考察日本数据库近年来构建的热点,可以发现日本的数据库未来至少有三大发展趋势,即围绕社会的需求建立数据库,与国外共建共享数据库和大力发展公益性的数据库。
日本的数据库发展基本上借鉴了美国和欧洲的经验,采取从政府支持到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但是日本的数据库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更为明显,主导性更强。日本建立了日本信息中心(JICST,后演变为科技振兴机构)作为日本科技信息的中枢机构。
3.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它的迅速发展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正在日益为日本企业和政府所重视,其研究并积极推行“e—Ja—pan计划”,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日本新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国策,把推进电子商务作为日本经济结构改革和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试图借力电子商务提高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振兴日本经济。
4日本机器人技术及数字电影
从宏观上来看,日本制国策上把机器人技术产业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在日本 总务省编制的“白皮书”中提出“网络机器人”这样的新概念,将信息技术、广域网络这些信息通讯相关技术和机器人结合起来。机器人技术产业今后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将形成巨本的市场。如果机器人能够得到社会的公认,在不久的将来日本会成为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大国。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电影的使用方法发生了多样化的变化,从家庭录像带到DVD播到数字广播(地面广播、卫星广播)。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影节目也开始在网络上播放。日本政府在政策和行动上对发展数字电影大力支持。
5日本信息安全对策
伴随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病毒也开始泛滥,成为各国头痛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在努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预防并消灭电脑病毒等,主要从加强法制建设,开发信息安全技术两方面入手,以保证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信息安全政策:制定个人情节保护法;私人秘密标识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经营系统的资格评价制度;建立信息安全咨询机构。
6IT人才的培养
日本把IT人才的培养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全社会给予关注,从各种渠道加大信息化知识及技术的普及教育,如举办了550万人次的信息化基础知识讲座,140万人次的信息技术职业培训,为7000所图书馆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配备计算机。通过信息学科专业的设立,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日本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应进一步发挥和明确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宏观职能作用,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服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相比较,日本的IT基础研究与开发相对薄弱。还应该注意,不适宜的保护会影响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为了保护国内信息产业,分别在数字移动电话系统和个人手持系统上制定了与世界各国都不相同的日本标准PDC和PHS,严重削弱了日本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其由于不同的技术标准而未能推向广阔的国际市场,得不偿失。另外的目的是为国民提供所需要的IT环境。由于这种导向,促使整个日本的信息化建设从大众的需要出发,侧重于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与经济的信息系统建立,而忽视对网上学术文献资源的律设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