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使用心得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做得更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如果教师视教材为“圣经”,囿于教材,教给学生的也是僵化的教材,培养的也是僵化的思维,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语文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传授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要打破“教教材”的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媒体,实现“用教材教材”,全面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重视可持续发展能力。语文教材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了极大地空间。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呢?
  一、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涵
  小学教材所选文本都是典范之作,可以说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造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创新的因素,凭借教材,开发学生的潜质。如《林海》的教学。教师:作者说,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绿颜色来呢!现在我的眼前就有许多未来的画家,老师就请你们这些未来的画家们描绘一下大兴安岭的绿吧。学生在老师充满信任的话语,饱含期待的眼神中纷纷举起了小手。生:大兴安岭的绿有嫩绿、墨绿、青绿。生:还有苹果绿、草绿、鲜绿。生:还有些绿颜色从山脚至岭顶由浅入深,有的又由深到浅,简直太丰富了。师:对,这是多么有层次的绿,多么动人的绿,多么令人心醉的绿呀。生:像绿色的云朵,降临到祖国大地。生:像绿色的海洋,所以老舍爷爷给课题叫“林海”。师:看到这么多的绿,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生:看到这么多的绿颜色,我们的心情仿佛都变成了绿色的了。师:好,就让我们怀着这绿色心情与老舍爷爷一道,走近这茫茫的原始森林吧。在这里,学生思维独特,个性得到张扬,想象的潜能得到极大地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提倡和激励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批判性学习精神,指导学生深入扎实开展阅读实践,让学生自主探讨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二、凭借教学,进行拓展性再创造使用
  新课程理念强调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材料。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如教学《桂林山水》,文中有一段这样精彩的描写: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她虽然没有桂林山水那样驰名中外,但是我们却感到有着无限的魅力,让我们用心体验一下生我们养我们的美丽家乡,仿照课文中的句式或词语,写出对家乡热爱、赞美之情。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用自己的心来感受家乡的美丽,学生在感受教材的同时,也受到了高尚情操的陶冶。拓展性再创造语文教材,进行课内外的延伸。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言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可引导学生探讨:圆明园要不要重修?说出自己的理由。有点地方现在已经修建了“圆明新园”,你觉得这一举措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正反方展开辩论赛。学生有了对课文的理解,无疑这一辩题一石激成千层浪,正反两方唇枪舌战士,势均力敌,好不过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而最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老师并没有给出一个结论,而是请他们回家去采访自己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让他们去听听社会的意见,让学习不断向校外漫延。这样不仅使得课堂丰富多彩而博大,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愿学、会学、学好。最后大家意见仍然不一致,但是学生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能够多角度去思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创造性使用教材,提升学生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把教材条分缕析,生怕学生不理解,学生的语文无须思考,无须智慧,只须记住教师传授的知识,记好笔记,背诵下教师要求背诵的知识就可以了。教师教给学生的必须是充满灵性和活力的富有挑战性的教材,让教材激活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经验和智慧。如教学《白杨》一文,可如下设计:
  1.课题入手,切入文本,研读课题《白杨》,思考文本,课文写了谁?是什么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整体感知课文。
  2.提炼主线,引导学生善于从各种线索之中分析出文本的主线,让学生抓住“沉思”一词,看一看文中写了几次沉思,(三次)。三次沉思各想了些什么?各由什么情境引起的?
  3.研读悟意。对三次沉思要深入领悟,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深刻内涵,三次深思;一思,眼中的白扬,高大挺秀;二思,胸中的白扬,表白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扬,孩子扎根边疆。
  4.拓展升华。再如教学《落花生》一文时,组织学生比较一下花生、桃子的生长习性和特点,联系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物人相联,思考问题:1.对花生的看法我们与父亲各有什么样的议论?2.生活中有没有象落花生这样的人?你怎么看这样的人?3.父亲的话对我们今天或明天的生活有什么启迪?几个简单的问题,把文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连接起来,活化的文本,让文本的生命力与学生的生命相生相伴,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写作能力是伴随学生终身的能力,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讲是意见十分重要的事情。然而写作又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事情,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注重阅读,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只有学生读得多了,写作时才能“下笔如有神”。语文课标明确规定小学生阅读总量不
期刊
摘 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活动方式,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的教学交往往往出现形式简单化、单边化等,教学交往逐渐失去了地位与重视,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率,所以有必要重建构建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才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本文就针对体育教学交往的失去与建构问题
期刊
摘 要: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4—6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情境任务;
期刊
一、晓理:剖析嫉妒之害,指明进取之路  鉴于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理性思维水平不高的现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为学生剖析嫉妒之害。一方面列举陷于嫉妒深渊,干出诽谤、中伤,甚至伤害他人的行为,结果毁灭自己,葬送前途的反面典型:如因嫉妒而残害孙膑终遭灭亡的庞涓,嫉妒诸葛亮不成反而自己被气死的周瑜等,使学生引以为戒;另一方面,列举能控制其嫉妒之心从而取得巨大成绩的古今中外名人佳话,如“将
期刊
当新课程改革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时候;当我们幸运地成为新课改的一名实验者,真切地走进新课程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正经历着一次强烈的震荡。虽然我们曾迷茫过、徘徊过,但是,当我们因此而取得进步,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在围绕课堂教学过程中边学习,边探索,边总结,边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体现在参与,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所有学生参与一切学习活动。主要通过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积累,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
期刊
摘 要:任何人主体性的的完美体现都必须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展现。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许多教师成为了“说唱文学”的主角,教条式的照本宣科,教条式的尽情灌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口若悬河,学生没有丝毫的发表自己观点机会,教师常常是教学内容的主体,学生只能盲目崇拜,鹦鹉学舌。这种教学模式下催生出来的必然是死气沉沉,严肃而一丝不苟。为了打破这种严肃的气氛,教师必须将恰当的活动
期刊
摘 要:数学与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工作者进行数学教学就离不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帮助其在小学阶段能够高效完成学业,对于小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在培养其思维能力时要注意分步骤培养,制定合理的计划。本文将分条阐述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同侧重点,并举出例子进行说明,与广大教师同事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
期刊
摘 要:人心不古万象乱,尤其是"文革"期间对“儒释道”的批判与破坏,导致而今道德沦丧与社会乱象。一味的追求发展,强调经济,一切向钱看,破坏易,建设难。爷爷一辈所犯的错误,孙子一代品尝历史的苦果。本文以当今社会弊端现象为例证,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探讨反思,同时指出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倡议在学校弘扬中华正统人性的教育。  关键词:人性;道德;倡议  一、站在正统人性的高度认识学校道德教育 
期刊
情感教育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在于唤醒每一颗学生的心,用爱去滋润,用真诚去开启,师生情感融洽,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一、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由于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导致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教学活动都由教师来组织,学生只是消极参与。虽然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