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生命的延续和永恒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上从教之旅,我时刻期盼每一节课的完美,并为之绞尽脑汁。教学《永生的眼睛》,再次产生共鸣——我要和我的学生一起感受、一起深思,从中,我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以及终结后重新获得的永生。
  《永生的眼睛》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从母亲死后捐赠眼睛角膜的事件产生的冲突开始展开,描写了“我”父母亲用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眼角膜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重见光明的高尚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我”和读者:“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这篇课文语言美,情感真,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刻画了两个让人终身难忘的形象: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和可爱、能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的女儿。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使“我”产生由当年抗议父亲捐献母亲角膜,到成年后亲自捐献父亲的角膜的巨大的转变,从而抒发了“我”为父亲、为女儿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展现了“我”思想认识升华的轨迹。
  首先,文章作者在崇尚一种躯体的完美——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生命,处在悲痛中的我,觉得“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这本无可厚非。由于 “我”对妈妈的爱,觉得她哪怕离去的时候,也应该是完美的。从感情上, “我”不愿意接受妈妈带着缺憾离去。于是对要爸爸同意捐赠妈妈角膜的医生好警官,“我”是抱怨的;对“不假思索”同意捐赠的爸爸, “我”甚至是愤怒的。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我”的自私,我追求的是一种肤浅的、偏执的完美。
  其次,父母所给予我们的是更深意义的完美。他们认为:“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是啊,人死表示自己的生命的终结,但是身体的器官能够借助他人的生命继续发挥功能并帮助他人恢复健康,那就代表生命的延续。从这个层次上来说,比起身体的完整要高出许多。父母亲的这种追求和选择无疑是明智的。它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延续,也帮助他人更好地生存,使得生命的死亡更加有意义,
  第三,课文呈现给我们的是对捐赠器官的一种完美的理解。这种理解体现在才华横溢的女儿温迪身上。表现出她对外公捐献角膜的崇拜以及“我”遵从父愿的理解和赞赏;还表现在她要效仿外公的举动,使捐赠义举充满希望,得到完美地延续。
  第四,用自己的缺憾,成就他人的完美,这才是完美人生的升华。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能够完整地活着和离开,是无可厚非的。但用我们的缺憾成就别人的完美,那无疑是高尚的。课文中的父亲和母亲就是这样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的人。女儿温迪也是这样的高尚的人;最后,我觉得作者也是具有用自己的缺憾成就他人完美的人——她用自己的自私、狭隘通过对比反衬女儿温迪的高尚和无私(14岁的我和14岁的女儿对捐赠角膜截然不同的态度)这难道不是牺牲自我,完善女儿的思想境界吗?要真正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必须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比较:14岁的我,面对爸爸答应捐赠妈妈的角膜所表现出来的愤怒和抱怨;14岁的女儿温迪得知外公的心愿“热泪盈眶”、拥抱外公以及为外公感到骄傲并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
  就显出了后者的境界多么高尚,前者是多么的狭隘和自私。在教学中,我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让学生反复朗读,随着学生不断的加深理解,每一次朗读的感情也不断地加深,到了最后,有的学生竟然感动了,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第五,永生,才是完美的最高追求。“《永生的眼睛》那么感人的故事,当我在讲读课文的时候,我抓住课文的主题,“永生的眼睛”指什么呢?有学生说:是外公捐献了眼角膜,虽然他死了,但眼角膜还在,就好像他还没离开家人一样,还活着。也有几个学生回答:这永生的眼睛指的就是父亲捐赠角膜帮助他人重见光明的品质永远活在人们心里。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文章写道:“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通过捐赠父亲角膜后认识上的一个升华: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而是乐于帮助他人恢复健康的高尚品格将得到永生。同时,对文章标题“永生的眼睛”作了个令人信服的诠释。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只有得到永久的生命,才是最高境界的完美。
  最后,这篇文章是一篇感情极其真挚的美文。想到了令人无比悲痛又无比震撼的一幕幕,我感动了,而我要通过教学,把我的学生也带进课文中,让他们同我一样去感悟,去感动,去理解并懂得爱的奉献的真正含义。要读懂课文,离不开朗读,朗读离不开情境。要联系上下文和学生积累,结合对课文重要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去,以“情”为主线展开教学,引领学生个性化地朗读,使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唤起学生爱心,也使文章“情味”在朗读中得到彰显。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具有爱心,无私奉献,才会得到永生。
  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这就是完美的生命,就是永久的完美。这就是《永生的眼睛》带给我们的美学价值和德育取向。
其他文献
史料有两种产生方式,一种是原始的史料,一种是后人记载、加工而产生的史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不论哪一类史料,对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作用,但要取得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求史料教学的方法。本文试图通过《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浅析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不同环节中的运用  一、运用于新课导入之时  讲授新课导入时,引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史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地进入到新课,学生注意力也
期刊
2013年6月9日《家庭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暨家庭教育30周年研讨会在杭召开。会议共同探讨30年来素质教育、学生学习和家庭教育工作宣传、普及情况。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初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是说一是父母的教育学习。二是30年来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探索,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人才观、成才观。结合研讨会的召开,笔者觉
期刊
语文老师,要用读书提升精神,用写作充实人生,用儒雅涵养性情,用敏锐洞察生活,用激情点燃学生,用严谨对待事业,用良知捍卫文明,用诗意行走人生。读书、写作、反思,勤奋、执著、求索,把这些关键词镶嵌进生命的旅程,路会越走越宽。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要求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具体要求是: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
期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永远的朋友,每一位学生应多读书,读好书。诵读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进学生语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鉴于此,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通过多种形式,以经典诵
期刊
初中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有时取决于老师的态度。教师亲和学生,可以让孩子们很快融入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习的实践者。一堂课,往往由教师一时的灵感或者随机应变而显得不同寻常。我们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搞“一刀切”,令学生力所能及,继而拥有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课堂参与的欲望。能够做到以上三个方面,课堂教学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一、营造氛围,因和促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
期刊
现在学生的作文次数比以前增加了,每周一次大作文和一篇周记。全班一周近100篇作文,若全批全改,按通常的评改速度——15分钟一篇,每天得花4~5小时在评改上。繁重的批改,使教师整天埋于作文堆中疲于奔命,严重影响了教师备课和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间。在此情况下,有的教师只好敷衍塞责,把作文的次数当作完成任务,因而收效甚微。据笔者调查,即使教师精批细改了,作文发下去后,很少有学生看教师的批改,更很少有学生去
期刊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阅读文字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应该怎样培养呢?以下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调动学生的阅读意愿,让学生热爱读书。  孙中山先生也说过;“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存。”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一种本能,是生活的必需。读书无时无刻不贯穿于我们的生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期刊
指导学生进行随笔写作,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在让学生遵循随笔写作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开放写作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一、遵循随笔写作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首先要鼓励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写真事,绘真人,说真理,抒真情。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独特性的,具有不可重复性,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他人了解的地方。随笔写作就是要挖掘写作者最真实的、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去重复那些假
期刊
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中考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主要是由认读能力、鉴赏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快速读能力等能力构成的。其中,阅读的基本功则是理解和速度,在构成阅读能力的诸多能力中,又以理解能力为核心。 因此教师的作用很重要,要加强指导,提出建议,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一、养成阅读习惯是关键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这是说习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
期刊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就把更多、更大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多梦、富于想象的的年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能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就能真正实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哪些环节上去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呢?根据笔者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