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link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往往被很多化学教师所忽视。“学校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德育渗透。德育在学习的个性发展中至关重要。因为思想是能力的前导。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光源。”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把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通过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优良品质的教育,等等。
  一、树立学生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一个人的自我意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难于改变。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动力。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1.世界是物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结合教育使学生树立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物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
  2.世界是运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而且是不断地运动着的。通过化学变化的现象及本质的认识,通过化学变化及其条件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客观事物处于相对运动中,又是不断变化的。用客观、微观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质与量相结合,使学生树立运动的思想。
  3.量变、质变,内因、外因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处于永恒变化中,而且变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的变化。而且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结合化学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可结合化学变化的条件研究,催化剂的对比实验教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学习;还可以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比较教育,由分子结构上—下氧原子的差异,致使它们性质大不相同。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对立、统一的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矛盾的统一体。教师应通过介绍物质的纯与不纯,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溶质溶剂的相对性,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如何防火灭火,污染与防止,开发与利用资源,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社会责任感教育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很多污染事件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提醒我们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优良品质教育
  1.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有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
  追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
  严肃认真,敢于创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而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2.身教重于言教。
  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是一个人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个人的心理品质,不仅制约着教师本身的行为,而且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规范操作的实验,工整的板书,准确无误地使用化学用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问题,都是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的好机会。
  民族素质需要提高,德育必不可少。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老师要根据其学科特点,扎扎实实搞好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即有理智、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造能力、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人。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新课程教学为载体,运用创新教育理念,从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情境设计、怎样创新情境设计、创新情境的效果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改情境下历史教学如何进行创新情境设计。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创新情境 设计    教学情境设计就是在课堂教学工作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及教学内容的需要,预先制订工作方案,创设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略谈认识,敬请各位专家同仁不吝赐教。
摘 要: 在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和参加张家港市第九届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课”展示活动的基础上,本文作者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生态课”过程中,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沉淀,介绍了自己对“生态课”的体会。  关键词: 新课程 物理教学 “生态课” 教学体会    “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 课改近十年
摘 要: 中小学课程必须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转变,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时代的开放性也给教育部门提出了开放性的教育要求。如何构建初中地理开放性课堂,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地理开放式课堂 五个方面 开放性    开放式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实行开放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一
江总书记继年初视察解放军报社之后,又选择这样的时机视察人民日报社,并发表了准备充分、针对性很强,内容很全面的讲话,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才能不断地提高引导水
摘 要: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规律多,电路识别、电路,以及等效电路的画法难,而对电路的识别是学好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掌握欧姆定律及电功和电功率的基础,也是学好这些内容的关键。为此本文作者在教学中给同学们总结了识别电路的基本学习方法,对电路图进行变形,一般可用“六字变形法”,即“曲、移、换、拉、扭、翻”。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识别电路 电路图的变形 六字变形法 等效电路    初中物理电学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探究式教学过程包括:设疑自学、质疑探究、归纳小结和作业反馈四个方面。其中设疑自学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质疑探究是教与学的目的,归纳小结能使知识系统化,作业反馈能检验教与学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探究式教学法 基本模式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不疑不进,疑则有进,疑对于探究是十分有利的。下面我就设疑探究
该会议收录论文主要内容有:利用物、化探综合信息进行金矿普查的效果;寻找中温热液型金矿的新方法——液态包裹体压碎法;东坪金矿矿物包体特征及其找矿意义;安徽铜陵地区金矿床物
摘 要: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每个化学老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化学实验教学谈谈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的原因,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很多实验被老师搬到了黑板上讲解。学生的实验技能应该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