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与糖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p85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8年,许广平为上海《少年读物》写了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题名《青年人与鲁迅》。或许因为该刊受众主要是少年,许广平在文中提及的鲁迅旧事多是小孩子感兴趣的,其中着意提到鲁迅爱吃糖,她说:“先生喜欢吃糖,但是经济不充裕,——不,他对自己刻苦——时常买一种三四角钱一磅的质地轻松的来吃。这种糖因為价格低廉,淀粉多,不大甜,手碰它就好象碰着石灰一样”,“有一天,先生忽然用稿费买了一大批咖啡糖,留着请客。我们一批学生到了,每人一包:一大块扁平的,里面隔开许多方格。”时隔一年,许广平在《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中回忆鲁迅写作情景时说,鲁迅“翻个身醒了,抽一支烟,起来泡杯浓清茶,有糖果点心呢,也许多少吃些,又写作了”。这其中透露了三个与糖有关的信息:鲁迅是爱吃糖的;但鲁迅不大买昂贵的糖果;鲁迅常用糖来招待客人。
  翻开鲁迅日记,1912年,鲁迅初到北京后,就常去街市买糖。1912年12月31日下午,他和好友许寿裳就前往观音寺街买了一些“宁蒙糖”,加上买的镜子,一共花了两元。五天后,鲁迅又和许寿裳出游,在前门的临记洋行买了果糖,不过,这次鲁迅是要送给张协和的孩子吃,并非自食。1913年6月18日,鲁迅前往晋和祥买“糖饵两种,共一元”。晋和祥就在观音寺街,可以推测,1912年12月31日下午,鲁迅买“宁蒙糖”的店铺很可能就是晋和祥。直到1926年8月离京赴闽,鲁迅在日记中共记载了十次亲自买糖的经历,所购糖果,除了“宁蒙糖”、糖饵,还有饴糖、薄荷糖、甘蔗糖数种,其中大都是在临记洋行和晋和祥买的。此外,朋友大半深知鲁迅口味,所以每次来访,常常给鲁迅带些糖果,许寿裳、张协和、孙伏园、荆有麟、张定璜等都给鲁迅带过糖食。
  其中,颇值得细味的是,1926年,鲁迅在《马上日记之二》中记载了自己用柿霜糖待客的故事。7月8日,朋友密斯高来,因为没有点心,鲁迅便将宝藏的产自河南的柿霜糖拿来待客,鲁迅自以为这糖少见,不料密斯高正是河南人,所以对这种糖果并不觉有什么新意。事后,鲁迅自想“请河南人吃几片柿霜糖,正如请我喝一小杯黄酒一样,真可谓‘愚不可及也’”,引起了鲁迅“凡物总是以稀为贵”的慨叹。文末,鲁迅自叙,“到晚上我空口坐着,想:这应该请河南以外的别省人吃的,一面想,一面吃,不料这样就吃完了”,从这语气里,真可想见鲁迅憨想时的可爱。最有趣的是,这篇文章于1926年7月23日在《世界日报副刊》发表。张定璜一定是读到了这篇文章,所以,7月27日他探访鲁迅时特意送了一包柿霜糖。
  鲁迅到厦门之后,曾在《两地书》中记录这么一则趣事,他在1926年9月28日给许广平的信中抱怨,厦门的蚂蚁太多,“有一种小而红的,无处不到”,所以他吃的白糖不好放置,“我现在将糖放在碗里,将碗放在贮水的盘中,然而倘若偶然忘记,则顷刻之间,满碗都是小蚂蚁”,所以鲁迅感慨,厦门糕点虽好,也不敢买了。不过,很快鲁迅就找到了解决之道,他用“四面围水之法”保证了白糖的安全。所以,1926年12月底,章廷谦给鲁迅一下子送来二十包酥糖时,鲁迅已经找到了妥善安置之法,故而可以大快朵颐了。
  定居上海后,鲁迅日记中记载的买糖次数大减,不过因为有海婴出生,所以,许多朋友都送来糖食给孩子。鲁迅偶尔几次特意买糖,也是送给海婴和周建人的孩子阿菩、阿玉。许寿裳是深知鲁迅脾胃的老朋友了,他在沪上访鲁迅时仍然常带糖果。此外,山本初枝、蔡咏裳、内山完造夫人、徐诗荃、宋庆龄等都给鲁迅送过糖果,鲁迅笔下的糖果品类也扩展到玫瑰酥糖、核桃糖、黍糖、松子糖、巧克力糖,乃至日本的有平糖等。虽然鲁迅下笔特记这些糖果专赠海婴,不过他难免也要尝上几口吧。
  鲁迅喜食糖果,也影响到了他的小说、杂文创作。1922年,鲁迅在《白光》中写到陈士成考试落第时,便用糖作喻,刻画陈士成崩溃的感受:“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糖塔是福建特产,当地人将糖熬化后浇模制成塔状,晶莹亮丽,然而易碎。陈士成梦中所期如一座糖塔,光华灿烂,但触地便碎,落第的现实给陈士成带来的震惊感由此得以展现。同年12月发表的《不周山》中,写到女娲用火融石补天的场景:“火柱旋转着发吼,青的和杂色的石块都一色通红了,饴糖似的流布在裂缝中间,像一条不灭的闪电”,将烧化的石浆喻为饴糖,想必也和鲁迅在京买糖、吃糖的经验有关。鲁迅还喜欢把脸面的暗红称作“紫糖色”,比如《离婚》中的庄木三、《采薇》中的王爷以及司徒乔的画中人物的面孔,都曾被鲁迅描刻为“紫糖色”。此外,《并非闲话(三)》中,鲁迅说:“有些人以为我不但用了这些稿费或版税造屋、买米,而且还靠它吸烟卷,吃果糖”;《起死》中,那个被复活的汉子,自言包裹中装着“斤半白糖,二斤南枣”,虽然前者是鲁迅对对方思想的揣测,后者是鲁迅虚拟的故事,不过,这正体现出鲁迅对糖的喜爱。正是日常性、习惯性的“与糖为伍”,才使“糖”不断在鲁迅笔下冒出。
  鲁迅既爱吃糖,便易牙痛。在《忽然想到(一至四)》《从胡须说到牙齿》《马上日记之二》中鲁迅都谈到牙痛、补牙的问题,在日记中牙痛求医之事也很常见。不过,虽然损着自己的“牙眼”,鲁迅仍断不了对糖的喜爱。或许鲁迅在与自己、敌手争斗时太苦了,所以,他必须借酽茶、烟、酒以及糖果缓解内心的紧张与苦楚。1922年,鲁迅在《无题》中记录了这么一则小事,他去商店买了八盒“黄枚朱古律三文治”,用现在的话,就是巧克力杏仁面包,自然是甜食。买完之后,店员用手护住剩余的面包,让鲁迅误以为对方在提防自己偷窃,最后发现可能是误解。鲁迅惭愧了,陷入内心的焦灼。但最后,鲁迅这样写道:“夜间独坐在一间屋子里,离开人们至少也有一丈多远了。吃着分剩的‘黄枚朱古律三文治’;看几叶托尔斯泰的书,渐渐觉得我的周围,又远远地包着人类的希望。”甜食和夜、书一样,给了鲁迅以生命的慰藉,我想,这便是鲁迅喜食糖果的原因之一吧。糖果,于鲁迅而言,不但蕴含一份童趣,更可以对生命之苦作味觉的反击。
其他文献
玥玥,英语名字Catherine,是女儿的第二个孩子。当得知女儿第二胎是女孩时,家人都很高兴。老大是男孩,老二是女孩,一男一女合起来是个“好”字。玥玥比较着急,比预产期早了两三个星期来到这个世界。女婿打电话给阿姨,告诉她孩子已经出生了。阿姨说,我还在外面度假呢。女婿说,方便的话你就尽快来吧。女儿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我们没请人帮忙,女儿女婿、先生和我四人分工就忙过来了。女儿当时还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
期刊
“来燕榭”是藏书家黄裳的书斋名。这个斋号的来历,黄裳在《我的斋号》中曾有说明:“自从买书以来,我也曾经请名家刻过不少藏书图记,不免也想出了几种斋馆名色,聊以自娱。前后也有了三五种。当然不过是纸上烟云,并无现实的存在。……至于‘来燕榭’一名,实取诸嘉兴实境,记得是一次荡舟之际,忽然瞥见,已记不得是哪里的水榭了。这名目也是我喜欢的,所以至今还在用着。”“来燕榭”这个书斋名之外,还有“断简零篇室”、“梦
期刊
曾经一度旅居日本,时间长达六七年,是迄今为止生涯中最长的一次远行。少年不识愁滋味,远游不思归,学习不同的语言文化,走过大大小小的山川和街道,品尝过不同滋味的饮食,结识交往各种异乡人,也在日复一日的颠簸漂流与试行错误中独自成长。只是,漂浪之中,也曾隐隐预期今后会对这一段的生活进行清算和整理,因此我延续了学生时代就养成的写读书笔记和记日记的习惯,如实记录我的读书、起居、行走,还有各种各样的邂逅和感铭。
期刊
研习书法的人,绕不开字帖《石门颂》。尽管《曹全碑》、《张迁碑》等汉隶帖更有书法普及性,但各种版本的《石门颂》图书依然层出不穷,它的出现更像是《伊索寓言》相对于《克雷洛夫寓言》的意义,《山海经》相对于《镜花缘》的启蒙,理解了这一点,清末民初的金石文字学家杨守敬“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一语,便蔚然可服。  有时翻看典籍,墨重笔逸,一代汉碑,会觉得那是一个遥远的年代,而当我在汉中市博物馆看见这款原碑时,
期刊
2018年的夏天,我决定去原东普鲁士现为波兰版图上的著名的地区玛苏润Masuren度假。  我之所以选择那里,有几个原因,其中之一是由于一本书,一本很薄很薄的书。但在我看它时,我却明明感到了它的厚重。  这本书已经发黄了,似乎有过再版,但我手里的则是1967年4月的第一版,书名叫《东普鲁士日记——一个医生的1945—1947》,作者是一个叫汉斯·格拉芙·冯·莱恩道夫(Hans Graf von L
期刊
在《罗马假日》中,出访的压力压垮了公主。随从认为那不过是公主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天,他们的确不知道,公主想要的只是逃离非如此不可的这一切,仅此而已。即便被注射了镇静剂,自由的美好还是如同水妖的魅人歌声,驱使公主化身为夜巡的水手。至少,暂时抛开身为公主的沉重身份,避开不停闪耀的镁光灯,无休止追问的记者,到罗马街道上走一走、逛一逛,享受无人注视的、静默的、仅属于自己的完美一夜。  镇静剂像曼琳菲森的沉睡魔
期刊
服妖,意指追求奇装异服的人,古已有之。站在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正统者以为是亡国之兆,革新者以为是潮流之征,其实不过是城市繁荣之际商业社会特质的一种显现。耐人寻味的是,服妖现象跟昆曲的繁盛密不可分。  张翰《松窗梦语·商贾纪》,揭示了苏州成为明代时尚之都的原因。他说:“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
期刊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学家、大艺术家。根据现有史料,其至少四次到过浙江湖州。其中一次是在湖州当知州,并在任上因发生“乌台诗案”而被捕入狱。杭州和湖州的百姓闻之,为他“作解厄道场累月”,祈求逢兇化吉。苏轼听说后撰诗嗟叹:“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湖州在苏轼的印象中是很好的,他写有许多涉及湖州的诗,如“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霅水未浑缨可濯,弁峰初见眼应明”“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
期刊
真是遗憾,家里的居住面积有限,因此,尚不足以使我拥有自己的书斋。说起来,买书的习惯从小就有,少年、中年以致老年一直这样延续下来。朋友讲过,有些书是可以去图书馆借来看的,但是自己一向推崇所谓占有式阅读,自己喜欢的书,非得买来变为私人所有,才能优哉游哉地捧在手里享受其中乐趣。早年,限于经济条件,买书不很频繁。读毕,它们也是零零星星地进入家里那只唯一的书柜。后来,不知不觉已过天命之年,时间多了一些,银子
期刊
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作为上海市少年宫的“小主人”有幸接待了“长征三老”。上海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全国第一家少年宮。为了少年儿童更好地成长,当年宫里成立了少年儿童自己管理少年宫的组织“积极分子委员会”,里面的成员是来自中学初中部的少先队代表及少年宫科技、艺术等兴趣小组的代表,我是其中之一。我们主要负责日常的值班和接待国宾、外国友好人士以及国内方方面面人士的视察,至于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