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杰:取舍中成就的科普作家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tb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与张之杰联系采访的过程中,他很热心地把以前的相关采访文章一一发给我,并且认真地把采访提纲做了书面回答。在邮件里,他写道:“我简要地回答了一下你的问题,你可以根据我的回答再作准备。”这让我在感激于他的热情协助之外,也感叹于他做事的严谨态度。虽然他在学术研究和写作方面几易方向,但或许正是因为内里的这份对待工作的积极和严谨,让他终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文艺青年到科普作家
  看张之杰之前的教育履历,很难想象他和“作家”这个职业会有什么关系。台师大生物系本科毕业之后,在“国防医学院”生物形态系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任教职,担任组织学等课程。张之杰的人生,似乎应该继续朝着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的方向发展才显得顺理成章,但他并没有这样选择。“当时我跟我的指导教授,也就是系主任关系不和,于是很想离开。我很清楚地记得,他拿着烟斗一直敲桌子,说,‘你是学生物的,你离开学校,不教书,不做研究,你还能做什么?’”虽然的确还没想清楚接下去要走什么样的路,但张之杰说,自己就只是想离开。彼时他是《科学月刊》杂志的作者,杂志社的人得知他即将离职,遂邀请他到《科学月刊》担任副总编辑。于是,1974年秋天,在结束了4年的专业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之后,张之杰来到了《科学月刊》,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开始接触科普写作。
  张之杰坦言,自己一直有个文学梦,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文学家。因此,当他到了《科学月刊》工作,写了一些科普文章,开始有人将他定位为“科普作家”时,他曾经相当厌恶。“因为科普作家是很不受重视的,我在写科普文章的同期,还写了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常会被人提及或评论,而所写的科普作品却鲜有人问及,不管你写得多么认真,都没有人注意。”曾经自诩为“文艺青年”的张之杰,坦言“那时候内心冲突蛮大的”,但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就不太在意这些称谓了。“文学的东西我没有放弃,一直都在写,但慢慢也知道自己当不成好的文学家,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也认命了,我就是一个科普作家。”但所幸有了这略微无奈的“认命”,才让他在研究和写作的道路上做了取舍,坊间也才得以出现那些妙趣横生的科普作品。
  写作中有取舍
  张之杰在《科学月刊》工作的第二年,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科普书《生命》。虽然之前从未从事过科普写作,但他并未遇到困难,“那本书我是用文学的笔法介绍生命现象,因为那些知识都是我很熟悉的,加上我一直都很热爱文学,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所以写起来没有什么困难。”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张之杰发现,科普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表述自己不甚了解的事物,“包括我在做编辑的过程中,看过很多稿件,有些作者对某个东西不太了解,就那么硬着头皮写,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漏洞百出。”因此张之杰一直告诫年轻人,也告诫自己,不懂的东西就不要写,要写就只写自己熟悉的事物。
  张之杰说,要想成为一个科普作家,首先得先成为一个作家,作文写好了,才有可能把科普文章写好。科普必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不像科幻能够超越于现实之外,天马行空地幻想,因此科普文章的体裁比较受限制。比如小说需要有人物、情节、冲突等元素,但由于受到科普写作所需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各种情节设置无法施展,因此很难成就一部出色的科学小说;而诗歌的字数太少,很难将科学知识交代清楚,只有散文比较好操作。张之杰的科普文章主要以散文为主,在坚持科学知识的专业性和正确性的同时,用文学的写作手法对其进行“包装”,这样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也能让人读起来很轻松、很有趣。
  随着在科普领域中尝试和探索的逐渐深入,张之杰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写成科普文章,“比如我在‘国防医学院’担任的主要是组织学课程,整整教了四年,应该对这门学问比较熟悉了吧?可是至今我从未写过一篇关于组织学的文章,为什么?因为这门学问是将人体的组织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不搭配图片,根本解释不清楚。即使搭配上图片,读者缺少背景知识,还是解释不清。类似的知识,我认为就没法写成科普文章。”
  对于科普写作的内容,张之杰有着自己清晰的取舍标准,在以往的采访中,他曾经说过:“我不是专业学者,在治学上只好扬长避短。我的‘长’是常识驳杂,洞识力较强,‘短’是读书不多,学殖不够深厚,因此尽量做些文献较少,或跨学科的题目,或大陆学者不便做的题目。”十几年来,张之杰一直遵循这样的取舍原则,而有舍才有得,理智的态度也让他在学术研究和科普写作方面少走了不少弯路。
  找寻科学与艺术的契合点
  自从离开高校,张之杰就一直忙于编辑工作,直到199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学术研究。或许是因为心中一直以来的文学梦,刚开始探索学问的时候,张之杰选择的方向是民间宗教、民间文学以及西藏文学,但到了1996年便只研究科学史。再次在自己的研究和写作中进行取舍,张之杰秉持的依然是那个原则:不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宗教、文学我是可以研究,但毕竟我的知识背景不够深,所以不可能研究得多深入。相反,对于科学史,我是学科学的,又从小就很喜欢文史,所以科学史应该是我比较擅长的领域。”
  张之杰对于科学史的兴趣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那时《科学月刊》开设了“中国科学家列传”的专栏,由两位台北医学院的学生撰写介绍中国历代科学家的文章,时任《科学月刊》副总编辑的张之杰也由此对科学史产生了兴趣。虽然直到20余年后才开始正式研究科学史,但经过多年的积累以及对这一领域的专注,张之杰很快就在科学史研究中收获了成果,甚至找寻到了跨学科研究的契合点。
  查阅近几年张之杰所著的书籍,最具代表性的《画说科学》(重印改名《科学风情画》),就是科学与美术相结合的作品,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领域,在张之杰的笔下却互为补充,呈现出别样的乐趣来。例如《科学风情画》中的一篇散文《哈剌虎剌草上飞》,张之杰对章怀太子壁画《狩猎出行图》中蹲坐在马上的动物按图索骥,认出是沙漠猞猁(狞猫),篇首引言写道:“沙漠猞猁的英文名caracal,源自突厥语karakula(哈剌虎剌)。在印度和波斯,自古养来助猎,此物善跳跃,可跃起捕捉飞鸟,故明代称之为草上飞。”通过生动的语言,将古代画作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表达出来,读者从中更能领略到当年狩猎出行的热闹场面,张之杰的这个手法可谓另辟了科学史写作的蹊径。   这一富有创意的发想,是张之杰在工作中偶然获得的。锦绣出版公司出版过很多大部头的美术图书,还曾经从大陆引进《中国美术全集》,主持编务的张之杰也就有机会一览中国历代名作,“那套书有60本,以图为主,而且包含了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等好几个方向,我挺有兴趣,就开始看。”后来锦绣还出版了总共150册的《中国巨匠美术周刊》,作为总编辑的张之杰自然也需要一本本地把关,这么看下来,美术方面的知识就越积越多,从而收获了不少心得。因为早已对科学史感兴趣,张之杰就将科学史和美术史这两个领域结合起来,将心得体会写成论文,再把论文改写成通俗的科普文章,从而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妙趣横生的《科学风情画》。
  由于是在学术论文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张之杰的科普作品实际上就是他个人的研究成果,“我把探索学问的过程写下来,比如有时会碰壁,有时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样文章读起来就会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张之杰的作品与一般的科普作品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因为近十几年的科普写作主要仰赖自己的学术研究,所以最近他尚无新的科普写作计划,“我的写作没有压力,不是为了什么目的,所以什么时候会有新的成果出现,我也不知道。等哪天遇到什么机缘了,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选段:
  经常翻阅画册,不期然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仕女图所画的美女,全都是单眼皮,双眼皮的一个也没看到。
  这是为什么?我开始思索。单眼皮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之一,其起因是由于上眼睑的上方脂肪较多,形成一道褶襞,将上眼睑盖住。这样看来,古代的汉人是“纯系”的蒙古人种?
  ——节选自《科学风情画》
  同类推荐
  推理的迷宫
  作者:威廉姆·庞德斯通
  译者:李大强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
  出版日期:2005年5月
  本书搜集了经典的思想实验和哲学沉思,这些问题触及逻辑推理和语言的终极界限。作者向读者证明,它们不是脑筋急转弯那么简单,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涉及密码学、决策论、亚原子物理和计算机编程等领域。
  枪炮、病菌与钢铁
  作者:贾雷德·戴蒙德
  译者:谢延光
  出版社:上海译文
  出版日期:2006年4月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
其他文献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本阐述水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之间关系的著作《流动的权力》,堪称水历史研究的一部佳作。在收到此书的中文译本样书之后,我前后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进行了认真阅读,不仅补充了很多新的知识,也有很多新的感受。  近年来我本人因为工作的关系,参与了很多世界水历史著作的编撰工作,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历史丛书,同时也到了数十个国家进行水历史的考察研究工作,组织学术活动等,对国际水历史研究的进展和
期刊
自从《CSI犯罪现场》风靡起来,DNA(脱氧核糖核酸)这一微生物学专有名词也渐渐为人所知。DNA可能是我们认识微生物学的第一个词,但事实上打从我们出生以来,就一直与微生物共存在这世界上,只是我们用肉眼看不见这些“同居人”。  微生物无所不在,而且很难消灭,在我们认为很干净的地方,其实都存有微生物。可是生活里又不可以没有微生物,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活有坏处,也有好处,由此要带出当初选书的想法:一来是商周
期刊
Janet说,“瑜伽老师”和“作者”从来不曾出现在她的志愿里,她一直“理所当然”地选修商科,在加拿大取得学位,然后回到香港发展。可是当她全情投入工作之后,工作压力带来的紧张情绪却难以排解,她才开始参加瑜伽练习。虽然在回香港前,她曾经和朋友在温哥华参加过一堂哈达瑜伽,但那个时候对Janet来说,健身和游泳远胜于那些凝神注目、练习呼吸的缓慢动作。  Janet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她在接触到力量瑜伽之后三
期刊
2011年的某一个傍晚,小编突然发现今天已经是第5个人冲我喊出了同一句奇怪的口号——Bazinga! 不用求度娘也知道这个词出自那部科技宅男主题的美剧《生活大爆炸》,而直至此时才惊觉这部剧在中国的火爆程度。  于是联想到剧中谢耳朵身着的进化论、化学分子式、薛定谔的猫定理等图案的T恤成为淘宝爆款;于是联想到科学松鼠会的科普文章受到空前高的关注和点击率;于是联想到面向科技青年的图书品牌“果壳阅读”推出
期刊
写科普文的作家当然不止李淼一人,但是套用烂俗的句式:李淼是科学家中科普文写得最好,科普作家中专业研究做得最深者。  先来看一段李淼的简介:  李淼,江苏人,1962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4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1996年在美国布朗大学任研
期刊
坊间有关空间设计的书籍不在少数,蔡颖卿此番推出新作《空间剧场》,是追赶时髦的跨界之举还是主动的观念表达?  她如是阐述书写《空间剧场》的目的,“这几年里,如果有人到过我完成的空间或是看过我生活的场域,都会跟我说,你为什么不出一本空间的书。当他们这么想的时候,代表我的经验应该累积到一个蛮丰富的程度。我写这本书的用意可能和其他人的不太一样。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拥挤的世界,人与人接触的意识被消费的观念
期刊
炎炎夏日,不仅是度假的好时机,也是一年中的图书销售旺季,除了在零售市场上生机勃勃外,这段时间也是各大书展扎堆涌现的时候,一方面此时学校放假,作为消费主体的学生会有更多宽裕的时间去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逛书展、多读书来打发时间,并能够拓展些知识面。7月份的香港书展,连同8月份的上海书展和南国书香节(广州书展)就是个中代表。  作为三者中历史最为悠久的
期刊
科普书,科学普及书的简称,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撰写文章/图书出版,向非科学领域的普罗大众介绍科学知识,用以传播科学思想、精神、方法,以达到推广科学的目的。科普书与科学论文的差别在于,科普作品主要在于引介科学知识与争议,科学论文则是向科学同侪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科普书为了引起普罗大众的兴趣,除了写作内容必须真实无伪之外,更重要的是写作手法必须带有娱乐性、趣味性,以说故事的方法,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简化至一
期刊
有些事情正在改变。  这天地人皆无情的一个月,台湾被“苏力”台风狠狠扫过,光是大台北就倒下五千棵行道树。“苗栗大埔事件”后,最让人心头滴血的还有“洪仲丘事件”。  屏风表演班创办人李国修,罹癌三年后于7月2日辞世,得年58岁,追思会“最后的谢幕:李国修传奇”在花博馆举行,有三千人亦哭亦笑,共同哀悼,策划多时的《李国修戏剧作品集》同时出版。26年,27个剧本,这是李国修留给台湾的礼物,永远的思念,我
期刊
亲子教养的经验分享、饮食生活的强调、空间的设计,看似毫无关系的跨界,让人以为贯穿其中的是“生活”,但对蔡颖卿来说,“教养”才是三者之间隐而不显却又坚韧持久的连接线。  空间是环境的教养  “人类世界之所以有‘教养’二字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这是目标,教养是我们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养’表示无论是养育还是养成,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事,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耐心。目标和方法之间的关系是断也断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