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明哪来义化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yer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到中国,几乎每次接受访问的时候总是会被问到:中国什么时候才会出一位F1车手?我的回答通常是:为什么中国需要一位F1车手呢?中国真的需要一位F1车手在后段班陪跑吗?中国真正需要的是让整个赛车运动从草根开始健全的发展起来,而不是一年一次像赶集似的,办一场F1就希望能够把赛车运动搞起来!
  虽然中国已经有了上海站的F1大赛,可是凭心而论自从2004年以来,F1在国内的推广究竟有多少进展呢?不光只是一般普罗大众,就连主流媒体似乎对这项运动的关注也越来越冷淡!除了在上海大赛期间上海当地的一些电台媒体与报纸稍微报导一下之外,其它地方的媒体几乎见不到任何报导的,就算是有也是拿着官网的媒体通稿照本宣科注销来了事。至于电视直播更是有—搭没一搭的,周六排位赛可以延后到周日才播,正赛也是有事没事就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赛事给挤掉了!试问那些真正的F1粉丝早就从网络上面知道成绩了,谁还等着看你的延播啊?难怪那么多的F1车迷常在微博上跟我说,每次如果能看到F1的直播就算是“恩赐”了,至于看延播则是很习以为常的了,当然对于播出的评述水平也就无法挑剔了。
  试想在一个F1主办国的主流媒体,对于如此高端的赛事都已经是如此对待,更遑论对其他的赛车活动了!所以说如果我们要问中国何时可以培养一位F1车手,那么就如同问人家刚满月的宝宝什么时候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一样的好笑。
  有些人认为如果中国有一位车手能在F1场上出赛就可以吸引主流媒体的报道,进而带动项目的推广。就如同因为有了姚明在NBA出赛因此带动了NBA在中国市场的红火!其实这个论述在逻辑是不通的。
  举个例子来说好了,不知道有多少车迷朋友知道从2005年到2009年之间曾经有个统一规格的方程式系列赛叫做A1大赛的?中国曾经有一支车队出赛,当时中国车手程丛夫和董荷斌都曾经替中国出赛,而且还有相当好的表现呢!但是也并没有引起国内媒体太多的关注,各大报刊的体育版面仍然给主流的运动项目给占据了。
  到了2009年赛季A1大赛最终,还是因为财务的困难而中止了。在当年我们卫视体育台是全亚洲唯一直播排位与冲刺赛和正赛的频道。A1的赛车技术规格与竞技水平都相当高,不少退役的F1车手或是一些年轻具有潜力的新人,像是现在到了F1的NieoHulkenberg、SegioPeree等都曾经代表他们的国家出赛。只可惜当时在国际上缺乏媒体宣传与现场的转播,导致最后A1无法存活下去。没有转播就不可能有其它媒体关注,这是很简单的蛋鸡问题嘛!没有关注度自然无法去招商找赞助,没有赞助商光是要靠车队老板拿钱出来烧,注定是要弄到江郎才尽,无法持久的。
  2010年下半年,移居上海后我参与推广的第一项国际赛事系列就是DIN德国房车大赛。这项赛事对于上海的车迷朋友们应该似曾相识,没错!2004年上海首次在陆家嘴举行街道大赛就是DTN的赛事,当年为了让比赛能够顺利进行,主办单位还把赛道沿线的所有人孔盖都给焊死了,否则那些赛车奔驰在跑道上时会因为赛车贴着地面而产生的地面效应,把所有的盖子都掀起来了!相隔六年后,2010年DIM的封关赛又来到了上海浦东科技馆附近的街道上举行,结果在现场观赛的除了车厂邀请的VIP之外,真正的车迷朋友根本就连在那边购票都不知道,导致现场的看台上是空荡荡的一片,在浦东12月的寒风中,现场是更显得凄凉。如此高技术含量与竞技水平的赛事,除了有中国奔驰与奥迪两大车厂支持外,还有本国的车手程丛夫,香港的欧阳若曦出赛,结果第二度来到了上海,在如此国际化的都市街道上举办赛事都还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可以想象得出赛车的关注度在整个中国人口比例中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试想在这样的—个环境之下,又怎么可能会孕育得出好的车手呢?
  要推广赛车,没有正确的汽车文化与驾驶文明做为基础的话,最终也将是流于空谈了。赛车运动在欧洲百年来的演变,本来就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赛车其实最讲究的是历史与传统的传承,而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与汽车消费的普及也不过是近十多年来的事,许多驾驶人连基本的驾驶礼节都不懂了,又从何谈赛车运动的发展呢?所以说大家还是把焦点拉回来,先研究如何把最基本的汽车文明建立起来,好好的把一些基础的比赛办好,培养出一些有正确观念的车手和赛事经理与工作人员,我觉得这才是最务实的做法。
其他文献
俗话说:“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这次不是喝老火汤,而是一路向南吃海鲜。  想过个平凡的周末  如果你够精力、够时间,长途自驾游当然是不二之选,但如果只是想远离工作繁嚣、拖家带口休闲游,那么短途的市郊游则最合适不过。临近岁末,繁重的工作压得你喘不过气,连陪家人过个小周末也成为一件奢侈无比的事,但对于多抽时间陪陪家人这个做法,我想都不用想举双手赞成。在这时候,你最想做的事或许是跟老板吐槽:连一个周
期刊
当公共交通工具也拥有令人满意的舒适乘坐环境以及高效运作体系,那自然就会吸引老百姓以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香港的巴士就是最佳例证。  最近香港的巴士公司引进了一款新型混动双层巴士,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  由于香港政府在专营巴士公司发牌条件里,包含了鼓励投资更安全和环保巴士的条款,故而让香港拥有市场上最新款的双层巴士。现代新型巴士的科技含量相比小车有过之而无不及,刚上牌的这款混动巴士具有一个结合了柴油机和
期刊
2014年中国拉力锦标赛最后一站:浙江武义。斯巴鲁中国拉力车队凭借整体的出色发挥,在武义站拿下联合会杯亚军、国际组队赛杯冠军,并一举夺得了联合会杯年度总冠军。主力车手李微虽然仅在武义收获中国车手第五名,但通过一整个赛季的稳定发挥,最终夺得了个人赛车生涯的首个年度总冠军。  李微和孙超在本站比赛有着截然不同的比赛策略。在龙游站建立了巨大优势的李微,只需要在武义站进入中国车手前六即可获得车手年度总冠军
期刊
“McLaren车队共拿下过八次车队总冠军,其麾下的车手们夺下过12次的车手总冠军,至少赢得过160场以上的分站冠军,可以说是目前F1场上战绩最彪炳、粉丝最多、车手名号最响的车队之一。”  2015年F1赛季对McLaren车迷们来说,是有很多期待的!新赛季迈凯伦车队又将与本田共续前缘,采用本田的发动机和能源回收系统,希望能够重振自2009年Ron Dennis被拱下台之后,车队就陷入了将近五年的
期刊
我第一次用了这么接地气的标题,因为七个油在我心里已经算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了——相比于以前的标致来说。  我真的是一个对油耗不太敏感的人,我的几台车耗油量到底是多少我基本不知道,除非是时间来不及,我总觉得在停个车就动不动一百块的时候,油耗高低真的已经不再重要了,没见过烧油把人烧穷的——所以,我继续保持我3000rpm换挡的“好习惯”,马路都这么堵了,与其憋着不爽,不如享受一下开车的乐趣。  车子送修的
期刊
如果某些号称运动的SUV,驾驶感觉像是穿着运动装在健身房里锻练;那么开RX270的感觉,就像是穿着睡衣,躺在家里大沙发上看电视那样舒服。  要不是被朋友和读者问得太多,我不会再想起写这辆车。因为这一代的雷克萨斯RX已经推出多年,自从两年前经历中期改款后,它就一直是现在的样子,甚至机械方面也与几年前完全一样。以我们试驾的这辆RX270为例,前轮驱动配置一副1AR-FE直列4缸自然吸气发动机,2.7L
期刊
911成就了一个伟大跑车的名字,而更高层次的911 Turbo S将911这个名字带到超跑的领域,对手显然更具实力且更有针对性,而911 Turbo S的实力依旧?  F1赛车的民用延伸——McLaren 650S  两年前的2013年,迈凯伦品牌刚刚度过它的50岁生日。在之前的50年里,迈凯伦的主要成就与荣耀都是在一级方程式赛车领域里取得的。而在公路跑车领域,我们唯一记住的可能也只有由Gordo
期刊
回顾  合资自主品牌的由来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使中国汽车工业从“高起点”出发,管理部门制订了“合资企业优先”的方针、寄望达到“用市场换技术”的目的。但实际的情况是,中国换出去了市场,却没有换回来技术,沦为跨国公司的组装厂,中方人员仅仅成为跨国公司的装配员工和市场销售代表,并分享微薄的利润。  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规划期为2009~2011年,在规划中,有一条明确了实施自
期刊
年轻,好像能赋予一些“特权”,例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段不管结局的爱情。年轻就有年轻的选择,这也体现在车子上。抛开传统的轿车,选择一辆“个性车”是一个不错的决定,而备受年轻族群欢迎的上一代科鲁兹,也因此推出外观更年轻时尚的掀背版;宝马X6更是以其特立独行的设计创意,开创出全能轿跑车(Sport Activity Coupe)的先河。而年轻的你,是否会把这代表年轻的汽车模型收入囊中?
期刊
如果你读过前任德国大众总裁卡尔·哈恩的回忆录,你就知道奥迪这个品牌在上世纪80年代中之前是多么的平凡,奥迪品牌和大众品牌的车随便摆在一起售卖,其地位根本不能与奔驰、宝马相比。卡尔·哈恩有他独到的眼光,正如当年他在所有人都反对下,与中国合资成立了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今天证明当初这个决定是多么英明。  卡尔·哈恩不太懂技术,但他却偏爱技术,因此当奥迪部门一位叫费迪南德-皮耶希的家伙展示一种叫quat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