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些年,我在不止一位艺术家的案头上,看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粉绿色的封面上印着一个冗长的名字,叫《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这本成书于十几年前,由美术史家朱青生的一系列讲座结集而成的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释了现代主义以来艺术创作在观念、方法与形态上的根本性转折。当很多经历了八九十年代前卫实验的中国艺术家还在从审美突破和样式借鉴的道路上寻找灵感时,这本小书成为他们逃离繁冗的各式理论文本,同时避免自己的创作成为简单的COSPLAY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并不清楚,在阳江组的三位艺术家的桌上是否也有这样一本,但是他们的艺术道路,却无疑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践行着这个书名所指涉的现代艺术中艺术与生活的恒久命题。
  阳江组由艺术家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创办于2002年,十几年间凭借一系列充满争议的狂野作品而获得较高的国际声誉。他们的创作源泉来自于三人在阳江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作品的形态则涉及书法、绘画、摄影、录像、综合材料、大型装置、建筑、行为等多个领域。当这个组合刚成立时,他们还是一群背景各异,但有着共同艺术理想的社会青年,吃茶、喝酒、聊天、打牌是他们最通常的生活方式,而他们的艺术方式,则是在这些日常的生活节奏里,捕捉最熟悉而典型的生活细节图像,并用一种最无厘头的方式呈现出来。当郑国谷向我介绍他们的一个巡回项目《饭后书法》时,曾经将创作过程描述为“同一群各式朋友通宵喝酒,并在完全沉醉的前一刻离开酒桌,起身前去用各式饭桌上的现成材料完成书写”,并把这种最后一刻的清醒称为“艺术家的特质”。
  这种生活与艺术的无缝衔接充满了张力,而这种张力的无处不在构成了阳江组艺术的基本特征,高于生活、高于书写、甚至高于生活与书写的“底层结合”,本土与国际、抽象与具体、严肃与恶搞,无处不在。阳江组对于书写的兴趣,来自于其成员陈再炎与孙庆麟之间的有趣张力。前者是书法科班出身,而后者毫无书法基础,却有一个不识字却擅长“挥春”(写春联)的匠人伯父。孙庆麟被两位伙伴认为是最具有书写气质的成员,挥洒自如而不拘成法,关键是“敢”,亲近书写而无所敬畏,所以便更好地贴近了书写信息传递的根本功能。美术史家白谦慎先生曾经在《与古为徒与娟娟发屋》中讨论非专业的“平民书法”对于书法发展的改造与由此而来的专业书法的身份标准的问题,而阳江组则彻底地放弃了对于书法的“艺术”属性的迷恋,将其类化为日常化的行为,于是,在同样的琐事中,选择写书法的行为便暗示了某种理由,对一个晨练的老人而言,早起是量个血压更好还是去看书法呢?阳江组的“无厘头”书法被悬在展厅的四周,中间摆开了四张桌子,供参观者在看书法的之前或之后量一下血压,名为《你是去看书法还是量血压》?
  阳江组的艺术项目,其基本思路是营造一种刻意制作的仿生活空间,在这种空间中,通过对特定生活细节的演绎、改造、引喻,转化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艺术品感。这种转化,既保留了部分可识别的艺术品形态,如《鼠牛虎兔龙蛇》中隐含六合彩得奖提示的画轴,也往往会保留一些生活化的复制,如《鸟投雨打芭蕉》的条幅下,在竹林中闲坐品茗的茶座。他们在不同空间中以叠床架屋的方式构建一个“阳江化”的新空间,晦涩、圆滑、似是而非、似曾相识、充满了仪式化的日常细节与戏剧化的组合方式。阳江组通过将其艺术侵入艺术的经典场馆继续了对生活的浸入,从而完成了从生活到艺术的整个轮回。
  我在讨论阳江组艺术时,总是有一些莫名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倒不是来自所谓的“失语”,而是我们对这个组合的阐释,总是紧紧地依赖那些有关阳江的人与故事,酒、茶、跳楼店的幌子、郑国谷的“疯人老师”、写书法的摩的司机等等,在不同的文本中反复出现。脱离了所有的这些故事,不但文字是苍白的,作品本身的语言和引证也将匮乏得一如沙漠。此次的展览题为“不立一法”,更多地是一种回顾与总结性质的展览,而伴随着阳江组成员的成熟与老去,伴随着郑国谷开始不能再喝酒,这条阳江经验的生活化书写道路还能走多远?阳江组的成功经验,是以书写为线索串联起生活与艺术的感观联系;其历史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艺术生活化的成熟的系统案例,这种案例,于中国艺术的现实语境而言,是前无古人的。然而,是不是每一个浸入社区的当代艺术的生活化案例都有着与第一个同样的价值呢?阳江组的边缘生活成为一种“国际化”成功,是否来自于另外一种“异域”观看的需要?不同地域中孵化出的文化相对性的重复,除了提供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假以观照自我的他者之外,又存在怎样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说,阳江组的经验,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
其他文献
“如果你已经做过泰特美术馆涡轮大厅的定制展,又办了一场在全世界最著名的十个展览馆举行的大型回顾展,那你并不需要出现在这里”,田霏宇说,“聚焦·中国要展示的是一些其他的东西。”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漫步在位于北京的画廊空间站的展位,得到了一张书签大小的浅绿色的“双飞幸福彩票”,被告知要刮去上面的灰条。“双飞艺术中心”是由9位中国男性艺术家组成的团体,他们将展位变成了一个嘉年华上的游戏,板墙上挂满了
期刊
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自由游走,对暴力和性的大胆表现,前卫奇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都使他的作品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这是我们都熟悉的那个林奇。然而,并非仅限于此。  从一片废墟的残垣断壁中看到美,这可不是什么变废为宝的传奇,或者是矫情的臆想。废墟依旧废墟,但有些人真心觉得废墟很美。  关于废墟的美得从一个才华横溢又不辜负才华的人说起,他就是大卫·林奇,除了他众所周知的导演身份外,林奇还是一位音
期刊
艺术家邵帆近期正在麦勒画廊卢森部举办他的个展“我看”,展出了以他的新水墨兔子为主的系列作品。同时香港巴塞尔博览会也挂出了他的另一只美貌兔子。人们把它称为“火爆了巴塞尔博览会的中国兔子。”  艺术家的性情与作品之间,总是呈现出两样的关系,或是同步的和谐,或是不同步的相异。同步之意,即指艺术家与其作品,其貌相似。而不同步之意,自是指作品要往相反的方向去理解。邵帆的人与作品几乎一模一样,很含蓄,很安静,
期刊
当时我策划“左手与右手”的时候,艺术家都是自己租车把画拉过来的,我当时跟他们说的很清楚,我没钱你们得自己想办法,他们都非常愿意参加,但是现在,我要跟他们说我要做一展览,你们自己负责运输,那绝对不可能。  ——冯博一  上世纪90年代末,有许多半地下的实验性艺术展览都是在非展览空间做的,包括你策划的几个展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有这么多这种形式的展览出现?  官方对当代艺术,尤其是比较前卫的当代艺术一
期刊
磅单
期刊
印象派作品特别善于取悦观者的双眸。其用色活泼,运笔快捷,着重光线的变化对眼前景观所产生的瞬间效果。在上世纪即将来临的当口,这个属于“现代生活”的全新艺术风格适时出现了。如今,亚洲、俄罗斯和中东的富豪们正在和欧美大鳄共同竞争已经是天价的印象派经典佳作。这保证了此板块的价格即使暂有小幅调整,仍会回到向上的曲线。  国人都知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Rockefeller),他是美国20世纪初的首富。但是
期刊
3月初,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展厅展出了由凯伦·阿契(Karen Archey)和岳鸿飞一起策划的“后网络艺术”,一个听上去非常有科技感的展览,一个能够勾引起普通观众兴趣的展览。面对这个新鲜的主题,进入展厅之前大家不免有所预想和期待,但是这个展览可能会让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走出展厅你依然不知道什么是后网络艺术,不仅仅是看不懂作品。  策展人凯伦·阿契说,后网络这个概念是她和岳鸿飞讨论后提出来的,它并
期刊
在这个秋拍的季节,大家不能免俗的要接收一些拍卖上的价格信息,不然等到哪天聊起来安迪·沃霍尔的“新贵”,培根现在全世界价最高,万达不止买了一幅毕加索之类的话题,自己一无所知就显得太“无知”了。除此之外,德国政府因为艺术品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受关注度毫不亚于秋拍那些数据,毕竟这些艺术品价值不菲。  2011年,德国海关由于怀疑慕尼黑艺术经销商希尔德布兰德·古尔利特的儿子康纳琉斯·古尔利特偷税,对其公寓进
期刊
关于裸体艺术的现实意义,我和副主编争论了很久,我也不是什么保守刻板的人,好歹还是学了点艺术史,我只是想不太通,什么年月了,讨论裸体还有什么意思,不时髦,当代艺术们都那样了。12月里,多少个需要欢乐的节日,裸遇,还是男裸,这么个选题,直觉上都有点不喜气。  副主编又浅笑低头,点滴不好意思,说,因为,美吧。  爸爸的好朋友中有两个叔叔,我印象深刻。陈叔叔,精瘦,嘬腮,小眼睛,微微佝偻,看着像极其狡猾的
期刊
近期开幕的展览“老东西——何迟和梁硕”在一个艺术表达看似已经词穷的时代里,给出了另外一种方向,虽然展览中的怀旧情愫(包括对过往生活经验的表达和对一些现成品的运用)在70后、80后的艺术家创作中一直弥漫着,但和某些直白的略显低级的处理手法相比,“老东西”的调调,拿捏得恰到好处。  在策展人戴卓群看来,“老”作为一种态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标榜的“新”截然对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在“新”的前提下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