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重任,踏神州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百年前,有这样一群青年,为了民族存亡顽强抗争,而百年之后,新时代的我们,理应承先人风骨,继往开来,勇于担当,彰时代活力,铸民族未来。
  五四运动100周年的纪念大会,是铭刻,更是激励,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不忘历史,不断开拓,点燃时代的火炬,放飞未来的希望,方为时代新青年。
  继往开来,一唱雄鸡天下白。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无数青年学生前赴后继,他们用鲜血唤醒了沉睡的中国,用呐喊挺直了民族的脊梁,用身躯铸就了祖国的强大。而一百年后的我们,何尝不同他们一样?我们站立于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大地之上,我们感慨于今日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骄傲于丝绸之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而新时代的我们,更应不忘先輩的顽强拼搏,不畏前路漫漫,上下求索,继往开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不仅是让我们回望历史,更是为了让我们秉持五四精神,展望未来,勇敢前行,做时代英杰,铸就明日辉煌。
  重任在肩,勇立潮头发先声。
  明代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数革命先烈在一片黑暗之中为中华民族带来一线曙光,而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重任在肩。百年之前的五四青年们高喊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为了国土完整和民族独立不懈奋斗,那么百年之后的我们,理应接过先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为了祖国更加自信的姿态,为了民族更广阔的舞台而不懈奋斗。青年周恩来曾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新时代的我们亦言“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这是我们的勇气,更是我们的责任。勇于立潮头,敢于发先声,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必将投身于时代,展翅翱翔。
  勇于担当,敢教日月换新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中曾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新时代的我们,要有使命感。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子用他们的肩膀,担当起民族重任,为我们扬起远航的风帆。我们亦应秉持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精神,乘风破浪,直济沧海。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我们憧憬着最好的未来,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勇于担当,砥砺前行,是我们的信念,更是我们的底色。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志存高远,开拓民族之路、未来之路。我们继往开来,勇于担当;我们秉持信念,心怀希望;我们高扬时代风帆,乘风破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浪,踏遍神州。
  (注:本文是吉林考生李梓嘉根据记忆复写而成,原文获得55分)
  名师点评
  这篇高考作文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情感真挚,语言富有感染力。作者选取“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这一任务,紧紧围绕“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这一中心组织行文,其间紧密结合纪念大会的内容,基于所“观”而有所“感”,自然呈现递进式行文脉络,情感逻辑真实自然且富有深度。这篇考场作文从标题到开篇、从结构到行文都展现了考生深厚的语文积淀,所感远至张载,近及鲁迅、周恩来,旁稽博采,准确得当。行文铿锵有力激荡人心,措辞真挚有文采,饱含昂扬情感时兼有深邃的理性思考,是一篇文质兼备的考场作文。(张林建孙立权)
其他文献
马灯在干草编就的船篷下晃荡着,灯光跳动,忽明忽暗。我横卧在舱中,隔着一层潮湿古老的木板听着湖水的波涛声。我想着此时若从山中的华亭寺俯瞰这里,必将是这样一幅景象:一叶仿佛从千百年前漂来的轻舟,一点灯火,隐在这黑暗而盛大的夏夜、岑寂幽深的滇池,此外无一物。  想到这里,我坐了起来。玉溪的船家坐在船尾,蓝黑色的布衫,膝上搁着胳膊粗的水烟筒,他时而含住烟嘴咕噜噜地吸上一口,然后盯着漆黑的湖水出神。  再看
07期—08期是合刊,所以本期數据都在08期中。
老舍先生说:“叙述不怕不细致,而怕不生动。在细微处要显出才华。”所谓“细微”,即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小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和刻画,更好地表现文章的精神。所谓“精神”,具体体现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推进、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文章主题的深化,都离不开细节描写。一篇记叙文优秀与否,关键点之一就在于细节描写成不成功。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更好地表现文章的
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一直墨守成规,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有人说: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  有人说: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解析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长宁县发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值得注意的是,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开发的大陆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本次地震。震中附近的宜宾、成都民众通过电视、手机等途径接收到了预警提示。此外,距震中80千米的泸州市、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贡市等地也接收到了地震预警。  据悉,地震预警系统可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
写文章离不开素材,尤其是议论文,缺少素材,再才华横溢的人也难以写出美文佳作。素材的质量和对素材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文的质量,高考作文尤其如此。一道作文题,靠立意取胜是常见手法,但立意的角度屈指可数,若能在素材的运用上技高一筹,无疑增加了取胜的筹码。如果所用材料别出心裁,让阅卷者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文章定会获得高分。因此,同学们要精心挑选素材、严格审查,确保材料的针对性、真实性、新颖性、典型性
题目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这句话可以启发人们认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题目解析  这是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题。材料提供了具体的写作角度———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要求考生据此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好这道材料作文题,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准确解读材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贾德《苏菲的世界》)  题目解析  2008年的高考江苏卷作文的题目是关于“好奇心”的,现在的许多学生练习过这个题目,因而在面对此次写作时,有些人不假思索地将材料解读简化成了“好奇心”。这则材料虽与“好奇心”有关,却不限于此。它需要大家探讨“习惯”与“
在哲学中的二分法理论下,规则与自由是对立的两面,规则打破方成自由,自由抛却即是规则。然而,二分法的大厦本就是岌岌可危的,规则和自由实非对立,而是统一。理想的公民社会应当在规则间沐浴自由之光。  如泰戈爾所言:“生活并不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内。”为什么运河之水只能有运货之用,而生命洪流却可以恣意放纵、任性逍遥?因为自由是人的本性。自由的光芒可以照亮质疑规则的心,自由
事件回放<<<<  2019年5月,一女子在水滴筹发起20万元的筹款活动为患重病父亲筹集医药费。但是不久后,有细心人从该女子微博中发现,她家境殷实,既不是“生活困难”,也没有“万般无奈”,相反活得很快活滋润。而当人们向她提出上述质疑时,该女子却表示自己没有错。  时事鲜评  对于这类事件,道德谴责具备约束力吗?具备,毕竟道德有亏是会在现实生活中引起连锁反应的。但这并不表示道德谴责完全有用,現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