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学教学的催化剂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课程论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那么“关注生活,运用生活”对于当今小学科学教学的作用就更具有典型意义了。只有将科学课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才可以缩短学生与科学教材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只有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才能关注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科学就更具生命力和挑战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笔者认为生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一、 源于生活,科学教学更具亲切感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看,他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入手,去接触、认识、理解新事物,在头脑中不断建构新知识。但书本知识与现实操作有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就必须架起沟通理论与实际的桥梁,让学生感到科学知识并不那么神秘,而是实实在在贴近生活。
  比如“简单机械”这个概念对于儿童来说比较抽象,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斜坡可以轻松把自行车推上去,利用螺丝刀很轻易把螺丝钉拧紧,小朋友玩翘翘板能把对方翘起等等,使学生感悟到原来生活中随处可见简单机械,一下子消除了对“机械”的陌生感。
  又如在《小车的运动》一课中,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无从下手。我们就引导学生想想:生活中你骑自行车的快慢会跟哪些条件有关?学生不难想到动力、地面的粗糙程度、载重等等。由此再来选定具体的实验变量和不变量进行深入探究,获取相关的数据,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就变得十分自然。
  可以说,科学中的任何概念、原理总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例子,因此,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科学概念。
  二、 探究生活,科学教学更有挑战性
  现实生活中有待探究的东西有许许多多,我们要指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物,对生活中的日常用具,遇到的生活小事,碰到的问题,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假设,通过亲自实地观察,展开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例如,在上《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一课中,提到了植物用叶也能繁殖后代的代表性植物宝石花。那么,摘下宝石花的叶子该怎么扦插在土壤中才可以呢?方法有正着插、倒着插、侧着插、躺着种等。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说应该是“正着插”才可以吧。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但视频资料的介绍上是正着扦插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了吗?笔者没有这么做,而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检验,选择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一个多月以后,学生纷纷向我汇报:正着插成功了,没想到的是侧着扦插、躺着扦插也都可以长出小苗,只有倒着扦插的没有成功。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究问题的答案,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对教师也更具有挑战性。
  三、 回归生活,科学教学更有生命力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教育学生:“深望诸生能思想以探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细细品读这句话,陶先生充分强调了应用知识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知识服务于社会,体现知识自身的价值。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实际便是应用知识的最佳舞台。因此,教师应该让科学教学回归生活,及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生活,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例如,学习了《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以后,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质量,汽车尾气含有铅,过量吸入铅能让人智力低下,而铅大部分集中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地方。学生还知道了人们对垃圾的焚烧,虽然减少了固体污染,但却污染了大气,扩大了污染范围,且会产生有毒气体,实乃错误之举。然而,很多大人却对此不甚了解。为此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写成倡议书,在小区里进行宣传,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帮助人们纠正生活中的陈规陋习。
  纵观整套科学教材,不难发现,科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生活是科学教学取之不尽的资源库,因此,妥善处理好科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至关重要。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既有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源于生活,探究生活,回归生活,使科学教学更具亲切感、挑战性和勃勃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无锡新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勿庸讳言,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学校。由于学校规模的增大,管理宽度加大了,管理难度也在增大。笔者所在的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也是一所较大规模的学校,目前学校分设小学部、中学部、国际高中部,共150多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5 600多名。为增加管理效能,提高管理执行力,学校分四个管理层级:校长办公会—学部教导处(中层处室)—年级管理组—班级管理小组。近几年来,学
期刊
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中往往存在着一些现象,比如教师把要讲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零碎的小问题,看似在“启发”学生探究,实则在演教案剧,表面是学生在探究,实则是学生被套在教师事先设好的圈(即教案)中,最多也只能算是被动探究,或者是教师直接把一个问题抛给毫无准备的学生去探究,学生没有目标,没有方法,讨论研究了许多时间,讲了许多废话,也没什么发现,这种探究就是所谓的无效探究。如何引导学生适时、适度、高效地展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要培养学生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从中选择、提炼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素材,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期刊
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曾这样说:“尽力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和果酱。”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所需要的不是灌输,不单是知识点的传授,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多层并进,快乐交流,真实活泼,动态生成,让英语课堂快乐飞扬。  快乐的英语课堂,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并让他们获得温馨。乐趣和成功的心理体验;快乐的英语课堂,就是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加学习活动
期刊
品读就是品赏性朗读,这是语文学科特有的方法。在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品读,读中感悟,并积极发挥教者的语言魅力,在推波助澜中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文本,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进而促进理解,促进感悟,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找准品读“切入点”,促进感悟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如关键的文题、词语、过渡段、重点句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3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程。目前乡镇小学已经全面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英语教师普遍年轻,教龄短,经验少,经常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怎样激发并且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等。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乡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策略,供同行参考。  1. 兴趣启动策略  巧妙的开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教师
期刊
近几年来,我校始终把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师生身体素质与学校特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落实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和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开展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体育工作发展之路。  一、 把阳光体育与少年军校结合起来  我校充分利用少年军校这个载体,注重军校文化教育建设。多年来,我们渲染威严刚强的军人偶像,吸引学生锻炼像军人一样强壮健康的体魄。学校每学期都聘请部队教官来校分别对教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他们以“创设情境——建立模式——解释与应用”为基本方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把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数学世界呈现给学生。情境教学被众多的数学课堂采用,成了数学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数学教学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学生生活关系如何?创设情境需遵循什么原则?需注意哪些问题?对此,谈谈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应该以听说为主,尤其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然而,现实的英语教学却存在着问题。例如英语学科检验、考查中笔头的内容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再加上课时数的限制,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就相对地减少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呢?对此,笔者向英语教师提出三条建议。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一般而言,拥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学生,英语的学习就会很轻松。他们会合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息。”  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觉得作文没什么内容可写,写进作文的内容也是空空洞洞的,绝大多数都是编造出来的。要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应该带着学生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的魅力,让作文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  水平。  一、 视导纪实:有粗略的阅读,无内在的气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