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安全何时到来?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f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11.15”火灾中,那些“空巢”老人的逃生,显得尤为艰难。而在日常生活中,独居老人也最容易成为各种安全事故的受害者。在这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的城市里,老人安全的“空巢”生活还有多远?
  
  “空巢”难以回避
  
  上海“11.15”火灾后,一家人劫后余生的描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火灾时一对老年夫妇和幼小的外孙女在家,女婿也碰巧在家休息。发现失火时,女婿冷静指挥一家人从脚手架逃离,最终安全获救。“要不是女婿在家,我们两个老的肯定逃不出来。”老年夫妇面对新闻镜头说。但失火大楼中更多的老人没有他们幸运,最终确认死亡的人员中,多数是老人。这场特大火灾是一个最典型的缩影,在各种意外危险面前,身体机能衰弱的老人,很难有逃离和避险的能力。
  根据《2009年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书》,上海户籍人口中,共有“纯老家庭”老年人92.21万人,占60岁以上老人的三分之一,其中单身独居老人18.87万人。“纯老家庭”又常常被称为“空巢”老人家庭,这种家庭中,因种种原因老人没有与儿女生活在一起,子女也无法经常照料老人的生活。“空巢”老人家庭,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增加的结果,中国城市中“空巢”老人家庭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
  这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难以回避的社会难题。过去几十年中,发达国家更早地步入“空巢”家庭激增的阶段。日本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与中国一样,日本的年轻人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为事业打拼,这样的社会形态制造了数量庞大的“空巢”老人家庭和独居老人。在日本,“空巢”老人意外事故不断出现。今年日本东京的酷暑,曾经在一个月间导致100人死于高温,这其中,室内死亡人数达到96人,而70岁以上的高龄者83人,一人独居者超过七成。
  日本本身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一次台风、地震后,“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都是受害最为严重的群体。台风过后的电视新闻画面里,总是能看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弓着腰用小桶将屋内的积水一点一点舀出去。台风、地震避难所里,也以高龄的避难者居多,因为大多数老人处于相对贫困的状况,他们的房屋往往年久失修,抵抗灾害的能力有限。
  在告别了传统的大家庭式乡土社会以后,中国的城市中,“空巢”老人意外事件同样开始频繁出现。2009年上海一位老人在家中化为白骨的新闻,曾经引起巨大轰动。悲剧发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里,一位60多岁时髦、漂亮的老太一直独自居住,很少有亲友探望。物业工人在工作中偶然发现屋内的白骨,邻居们这才想起,老太已经消失近2年。最近的一起事故发生在11月29日,一名70多岁的独居老人,被发现因煤气中毒死于家中。
  
  社区网络得失
  
  在日常生活中,“空巢”老人要面对的危险还有更多。疾病突发时无法求助、外出走失后无法联系亲人,甚至烧饭、洗浴中的意外,都可能给老人带来危及生命的危险。“空巢”老人这样的“现代病”,只能依靠“现代”方法来治疗。在很多国家,针对“空巢”老人家庭的安全保障,建立了众多的服务机构。中国的城市管理者,在最近几年中也开始将“空巢”老人的安全保障作为重要的社区工作。上海目前针对“空巢”老人的安全保障,主要依托传统的行政社区网络,依靠政府统一的扶助政策为老人提供服务。
  在上海各区,一些“空巢”家庭获得试用紧急呼叫装置的机会,在发生老人白骨事件的社区,65岁的老人就可以申请安装紧急呼叫装置。在以往的报道中,国内呼叫装置的技术实力,已经不逊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类似系统。一种由国内电信巨头推出的紧急呼叫装置,拥有“一键4通”家庭救助功能。也就是说,如果老人在家中遇到紧急情况,摁下电话机上的红色键,系统就会自动发出3条求助短信和1个呼叫电话,分别发送到事先设定的老人亲属手机上、社区帮困志愿者电话上和社区信息管理平台上,并且同时会通过语音拨号自动呼叫老人家属的电话,免提功能让老人不用拿起话筒。另外,救助短信还可自动转发给相应的救助服务实体,比如:“我是家住某街道某号的某某,我有高血压,现在发生危急情况,快来救我!”
  尽管技术已经成熟,但作为防范“空巢”老人意外的服务系统,更加重要的并非硬件技术,而是后台的接报和应急处理能力。这一点,上海显然还未能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这让各种应急呼叫装置,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至今,老人应急呼叫系统在上海各区尚处于“试用”状态,距离提供常规服务还有不小的距离。
  单一依靠行政力量推广的紧急呼叫系统,目前看来发展缓慢,以年龄为标准一刀切的政策,也让更多需要紧急呼叫服务的老人被拒之门外。老人白骨事件后,有舆论质疑居委会为何不能发现独居老人的失踪,而居委会工作人员解释说,社区安装“安康通”(一种紧急呼叫装置)、定时探访达到年龄的老人等“便老措施”有年龄限制。胡老太两年前只有60岁,并没有达到安装“安康通”等便民措施“需65岁以上老人”的要求。
  
  “平安钟”启示
  
  香港与上海两座城市,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在防范“空巢”老人意外的措施上,香港“平安钟”系统的成功,也许可以成为上海学习的目标。事实上,上海各社区目前推广的紧急呼叫系统,就已经借鉴了香港“平安钟”的经验,但香港“平安钟”的服务能力和运营机制,却要成熟得多。
  香港“平安钟”是一种与住宅电话相连的报警装置,除了主机还有颈链式和手表式的遥控器,就算使用者发生意外时远离主机,也可以遥控呼救。
  “平安钟”的背后是一个24小时服务平台,当使用者在家里遇到紧急事故需要求助时,只要按动随身佩戴的遥控器或主机上的求助按钮,主机就会自动接至呼叫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值班人员的电脑屏幕上,可以立即显示求助者的身份以及其他详细资料。接报后,呼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平安钟与使用者通话,了解具体情况。
  根据情况,呼叫中心服务员会及时致电报警或联络救护车中心,派遣救护人员到场协助。同时,呼叫中心还会通知使用者的紧急联络人,报告使用者的情况。呼叫中心还会将求助者的病历记录传真至相关急诊室,以加快救援。如果使用者用平安钟呼叫后,呼叫中心人员呼叫两分钟内,使用者仍然没有回答,呼叫中心会按照紧急事故处理,通知消防处派人上门进行紧急救援任务。
  2008年1月,香港遭遇寒流,1月29日当天,超过1000人次按动“平安钟”,而在之前的近一周时间里,有近7000人次按动“平安钟”。到目前,“平安钟”在香港老人中越来越受欢迎,11月份,有近7万人次使用“平安钟”,其中3000多人需要送入急诊室,30次需要协助报警。
  香港“平安钟”的成功,得益于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平安钟”服务系统,由一家叫做“长者安居服务协会”的非营利组织提供,社会团体的运营,有着灵活多样的特性。“平安钟”对申请者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不论年龄大小、居住区域和居住情况,都可以申请使用,每月服务费用100港元。
  当然,“平安钟”也通过向政府福利部门申请津贴的方式,实现它的“慈善”功能,如独居,或者同住者为65岁以上、长期患病者或伤残人士,就符合申请社会福利署资助的条件。事实上,这种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一方面让政府承担了对老年弱势群体的扶助责任,另一方面,也让需要“平安钟”服务的其他人群,有了享用服务的机会。
  香港“平安钟”更为重要的运营基础,是大量专业社工人员的服务能力。“平安钟”提供的服务,除了紧急情况的报警和送诊,还包括情绪辅导,服务平台的服务语言为普通话、英语及国内方言如客家话等。如果没有稳定和专业的社工群体,这样的周到服务就无法实现。香港拥有数量庞大的社工群体,他们的收入像政府公务员一样相对稳定,他们接受过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公众对他们有着“爱心”“慈善”的印象,所以,专业社工往往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
  不少与香港毗邻的沿海发达城市,都曾向香港“平安钟”取经,甚至移植“平安钟”,但多数实验都无疾而终。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和专业的社工群體,是香港“平安钟”的基础,在尚未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内地城市,对“平安钟”的模仿只能是皮毛。
其他文献
七匹狼未来的品牌发展,希望能够代表一种中国精神,引领主流文化时尚。    前不久,七匹狼2010秋冬的一组时尚大片以及随后推出的电视广告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在这则制作精良的广告片中,陆川的求近思远、张涵予的隐忍激昂、张震的时尚经典、孙红雷的铁骨柔情,以及胡军的锐意进取——五位一线男星通过演绎成熟、优雅、豁达的当代男士风范,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的男人精神,传递出“男人不只一面”的品牌文化内涵。  “这是
酒席上人人都在谈微博,酒席回来再到微博上谈酒席。微博装饰了你的梦,你装饰了别人的微博。在微博上,每个人都会失去自己的声音,也会找到自己的声音。    我上微博近一年,粉丝5万多,发帖2000多,收到评论7万多,转发13万多。盘点下来,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句式是:万能的微博啊,我现在有个什么什么的问题,应该怎么怎么办呢?与以往BBS上的求助帖不一样,微博上即时涌来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是的,即时,我真喜欢
“弑父”是很多男人的心结,如果看过《少年凯歌》,就知道他为什么把孤儿报仇的年龄从20岁改到了15岁。    影片《赵氏孤儿》在豆瓣的打分很低,低于很多真正的烂片。看电影真的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当然有很多人太容易受他人左右,或者受以往的印象左右。比如很多篇影评的题目就是:因为《无极》,不看《赵孤》;陈凯歌能拍出什么好东西?  这些话恍惚让我想起了“文革”,被游街的那些惨白的脸,背后都插着一根木条,上面
民间审判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天然地体现法律的根本意义与公约价值,相反,它容易掩盖或模糊法律与民间情感的边界。    20多年前,香港好几部通俗故事片热映大陆,围绕情与法、理与法的话题夹缠不清,频频施放催泪弹,结果观众哭得稀里哗啦,一脚踏出电影院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应对一起简单的离婚案。那么今天,中国人是否就厘清了情与法的边界?我看不可乐观。  12月5日14时20分,发生在长春市工农大路与红旗街交会处一
网络是热词的接生婆。   原先,一个新词从诞生到流行,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如今,只要新词足够生猛、生动、生机勃勃,从火山爆发般蓬勃而出,到如飓风般席卷众生,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快。   每个人都是口水之源,再也不像以前的传播渠道有编辑、校对加以“规范”,即使许多新词只是昙花一现,但人们突然发现,汉语变得如此丰富,这样活泼——“伪娘”“乙男”,“亮叔”“凤姐”,演绎网络男女百态;“姐”和“帝”是百搭
热词的特点在于精阅读和快传播,它们生产迅速便于传播,但随着社会热点的转移,往往来得快也去得快。    无需在论坛发帖或潜水,只要电脑挂在网上,搜狗拼音最新热词更新提示的小窗口就会从屏幕右下方跳出来,提醒你哪些是最新的热词。  热词就像本山大叔的作品,从某人灵机一动信口道来之后,就进入了工业化的传播流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最新最in的社会潮流,对应着越来越快速和碎片的后现代社会状况。我们需要更简
热词不是在热捧中灭亡,就是在热捧中“脱草”——被主流招安收编,以英语形式走进权威词典。    如果你从没上网vegeteal(偷菜),坚持看foulsball(中国足球),出差必坐don’train(动车),就太niubility(牛逼)了,我只能smilence(笑而不语)……antizen(蚁民)的智慧不可小觑,自创英语热词像病毒一样风靡网络。  比起怎么用一个中文热词,怎么翻译输出更让人纠结
“一个无政府主义的幽灵正在全球的赛博空间徘徊”,这大概是11月28日维基泄密网站联合世界五大平媒公布第一批美国外交电报以来最恰当的比喻了。果然,才一周的工夫,近乎革命的事态发展似乎在暗示这不仅是一场世界无政府主义的狂欢,而更像黑客帝国的来临。  十年前,黑客帝国似乎只是遥远的预言。记得1999年冬在德国汉堡大学的Audimax看电影Martrix,至高潮处那些温文尔雅的同学们大肆鼓掌欢呼。我一点也
在去年香港书展上被称为“最受文化与史学界关注的描述慈禧荒诞性史的奇书”的《太后与我》,引起两岸三地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在此书简体版未出版之前,曾几次受国内作家朋友之托,从香港为其代买——实际上,当时多数人都不看好此书能够出简体版,认为是个“奇迹”。但无论是为了猎奇还是为了研究,凡读过此书的朋友几乎没有不再向其他人推荐的。到香港的文化人似乎皆以《太后与我》为“手信佳品”,争相购买赠送亲朋。  
对于中小外贸企业,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长期趋势,企业“自谋出路”那是必需的。    寒潮令人倍感凛冽。以这样的感受,去体会中国外贸企业当下的心情,可谓恰如其分——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外需不足、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一大批依靠出口贸易为生的中小企业正在经受自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个寒冬”。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