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的障碍与对策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大众化教育发展,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更值得关注。本文概述了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种情况的对策。
  【关键词】 女大学生;就业障碍;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当前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1 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当今,男女尚不能完全平等。女大学生虽然接受了平等的教育学习机会,但没有带来完全平等的就业发展机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就业壁垒多,选择机会少。在2008年初沈阳市几场较大规模的招聘会上,参加招聘的多家单位都明确提出了性别限制。另外,浏览报纸、杂志和招聘会上的各种招聘信息,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往往以“只要男生”或其他更为隐形的条件使同样具有应聘资格的女大学生失去竞争的机会。此外,很多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中还要遭遇“能喝、会唱、会跳”等“才艺关”,以及“有无男朋友”“打算几年内结婚生孩子”等“隐私拷问关”。
  1.2 结构不合理,岗位层次低。从行业分布上看,女大学生在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就业的比例超过男大学生,而在其他行业都处于弱势。从就业层次上看,女大学生担任企业高层管理者、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者的人数较男大学生少得多,而担任教师与企业一般职员的比例则要远远高于男大学生。
  1.3 就业率低,总体报酬低。黑龙江省教育厅对2001年大、中专毕业生的统计数据表明,男生的就业率比女生就业率高出9个百分点。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在对厦门大学2002届1068名本科毕业生进行就业问卷调查发现,男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要比女大学生高出14%。
  另外,女大学毕业生的预期工资也因性别差异而降低。厦门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作用的前提下,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的工资水平高于女生11%。上海市妇联妇女研究中心2003年对上海市10所高校近千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着性别工资差异。
  
  2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障碍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文化观念方面,存在性别歧视。中国自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文化,这样的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设置了一套文化模式和评价体系,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思想意识中,男性理所当然地取得有限的劳动机会和丰厚的报酬,男性在重要的行业领域中掌握了主导地位,女性被局限于低层次的劳动,被视为难以担当具有考验和挑战性质任务的柔弱角色。因此,社会中仍存在性别歧视,也人为地造成了职业性别隔离。
  2.2 法律制度方面,尚待健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保护女性就业的责任部门,缺乏可操作性规范和有力的违法惩治措施,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性别歧视等不公平对待时没有有效的救助途径,而且在证据方面,女大学生作为求职者很难掌握到或做好证据保全。
  2.3 劳动市场方面,总体供大于求。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面临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劳动市场总体情况供大于求。企业追求低成本高利润必然也在雇用劳动力方面精打细算,而雇用女性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成本,这点成了用人单位更愿意招收男性的主要原因。从女性生理来看,女性担当生育后代的角色,在女性生育哺乳期间,其工资福利由单位负担,女大学生就业后大多都面临结婚生子的情况,因此用人单位往往回避这样的年轻求职者;而从长远考虑,女性工作时间短,对其退休金和培训费用的支出又高于男性,受这些劳动成本的约束,女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一再冷落。
  2.4 教育方面,学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和就业指导。在我国高校,虽然女大学生也享受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在女性关怀和女生成才教育方面,并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在模式化的教育中,个性发展和素质提升没有落到实处。而在女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缺乏相关就业技能和心理指导,家庭及自身的期望值、就业规划等不够合理,造成了女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选择被动等难题。
  2.5 女大学生自身方面,心理和观念上存在误区。女大学生除了女性心理影响外,其实也受到了一定的传统文化观念限制,在思想上往往不够自信也不够独立。女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较男生而言比较保守,追求稳定且往往带有点浪漫色彩,有些女大学生是因为过高的自我期望而高不成低不就,有些女大学生则是过早地将目光锁在婚姻家庭中,局限了自身的发展,缺乏社会竞争力。
  
  3 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障碍的对策
  
  3.1 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性别平等观念真正深人人心。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应重视男女平等观念的确立和弘扬,营造关爱女性、尊重女性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对杰出女性事迹的宣传中,教育下一代,改变老一代观念,打破社会性别定轨带来的偏见,真正地使女性地位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体现,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3.2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建立女性就业维权职能部门。政府应该建立女性就业维权职能部门,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推动女大学生就业,比如开展维权宣传讲座,接受女性就业歧视等的投诉,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对困难女大学生就业给与指导和援助。政府应积极发挥公共管理职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支持女大学生就业。
  3.3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促进女大学生公平就业。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只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决策时往往忽略其外部社会影响。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企业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其行为不仅影响自身,还将造成外部效应。因此,应当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企业决策外部效应的重要性,使企业了解生育不仅是女性自身的问题,且是有关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而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应当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当然,政府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相应的职责,利用税收等手段,例如,对录用女职工较多的企业,积极缴纳生育保险的企业,减免一定的税收,从而鼓励企业主动缴纳生育保险,鼓励企业招用女性,有效促进女大学生公平就业。
  3.4 树立求真务实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社会,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因此,女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就业的难度,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抛弃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做别人能做的事,也做别人不能做的事,吃别人能吃的苦,也吃别人不能吃的苦,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工作无好坏之分,岗位无贵贱之别,不管做什么工作,大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是凭自己诚实的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其次,应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今天的人们将在衣食住行、教育卫生、环保旅游等方面产生多层次的需求,这就为广大女大学生的就业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机遇。女大学生应及时提高自身就业潜力,并密切关注企业的需求动态和市场变化,开阔思路,善于捕捉和挖掘新的就业机会。
  3.5 倡导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在悄然变化。据统计,至2005年4月为止,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自主就业的有0.87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31%。这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但我们可以看到高层次“谋业”的曙光。女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这一方天地里也应该有所作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新时期女性的社会价值。
  高校自身也是市场的竞争者,对所培养的学生只停留在提高就业率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训练,建立女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女性素质拓展基地等,培养女大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帮助女大学生锻造坚实的创业基础。
  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还需要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从2002年起,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如2003年6月,国家工商局出台了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一年内免交登记注册费和相关工商管理费的优惠政策,天津市妇联于2005年力争推出专门用于女性创办和女大学生创业的小额贷款等,这还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女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上,各地妇联也要积极行动,有所作为,为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撑起一片蓝天。
  总之,我们充分相信,只要女大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准确定位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之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女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会不断得到提升,女大学生的优秀形象会不断深入人心,女大学生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会更多。
  
  参考文献
  [1] 苏荔萍.女大学生就业劣势及其对策.莆田学院学报,2007,14(1)
  [2]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EB/OL].(2005-05-03).http://www.epchina.net/content/entrance/a/20050503141435.html.
  [3] 刘静静.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机会不均等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6)
  [4] 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5] 蒋婵.女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J].广西党史,2006 ,(11)
  [6] 潘锦棠.完善女性社会保障,促进女性公平就业[J].中国妇运
  2002,(10)
  [7] 林莉,王伟.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
  [8] 冯皓.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1)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剖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图书馆从文学藏书建设、经费投入、人员投入、信息化建设四方面加快发展,以满足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提高文学素养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学素养;作用    1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世界各国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和经济
期刊
摘要:课程设置是中文师范专业认证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中文职前教师的培养方向和质量。中文师范专业认证的课程设置应兼顾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它决定师范生的师范性和专业性;二是“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要求”,它决定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三是“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要求”,它决定师范生的基本能力和兴趣面,满足师范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兼顾这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才能依课施教,培养出优秀的中文师范专业人才。
期刊
摘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是高校教师取得教师资格的必要环节。本文结合山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对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标准进行阐述,以济宁医学院临床教师在面试考试中的成绩为对象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访谈调查。最后,从发展性理念、保障机制、个性化培训、竞赛培养、考评体系等方面提出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养路径。  关键词: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高校教师资格;面试考试;成绩分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探索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是关键。首先,改革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生成体系:基于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基于产出导向设计课程、基于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施教学。其次,构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精选优才,严把生源质量关;严格管理,强化培养过程监控;完善资格认证,质检人才培养质量。最后,打造小学教育专业养成教育体系:强化德行,培育师德养成体
期刊
摘要:以新冠疫情期间中部六省发布的“停课不停学”相关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1 Plus质性分析工具,按照扎根理论逐步形成“疫情——停课不停学——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结果”的政策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高校在线教学存在难以协调和保障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不足。因此,完善在线教学基础条件,“线上+线下”教学将成为未来高校教学发展趋势。  关键词:在线教学;政策文
期刊
摘 要:医学规培生是医院的后备力量,需要接受良好职业素养和卓越临床能力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以往的培训突出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等内容,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不足,并且缺乏实训操作。在2019新冠病毒疫情中,我们引入对规培生的针对性教育培训,通过参与防控工作锻炼了他们的基本功,在实战中巩固了系统理论知识,让规培生积累了突发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经验,提升了使用科学手段处置突发公
期刊
摘 要:2019年末的新冠疫情将线上教学推到了每位老师面前。如何满足学生线上学习的需求、适应线上教学的特点,进而提高线上教学的效能,是每位教师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对“小学儿童心理学”的设计、实施进行实践过程中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20)07-0015-05  根据教育部
期刊
摘要:针对师范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薄弱的问题,本文借鉴探究社区(CoI)理论,在《诗苑经典中的芳菲世界》课程的在线教学中实施了"3I"螺旋教学设计。Inspire(激发) 环节通过教师的示范性解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从“教得过剩”向“学得充分”的转变;Interact(交互)环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充分交互,构筑充分的社交临场感;Improve(提升)环节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化解周期性学习
期刊
【摘要】 通过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研究考试作弊与诚信缺失的关系,提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考试作弊;大学生;诚信教育    1 考试作弊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考试作弊是高校师生深恶痛绝的失信行为。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将考试作弊作为大学生诚信的底线,并对考试作弊的学生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和种种教育手段。但仍然是屡禁不止,屡见不鲜。据我们对山东服装
期刊
【摘要】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 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奖学金动态评定机制成效,针对奖学金动态评定机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宣传和引导;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的设置和充分发挥导师作用等方面提供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奖学金;改革    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端人才,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把研究生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