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会“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云:“又如题画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写出登临凭吊之意;题画人物,有事实可拈者,必发出知人论世之意。”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鉴赏,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理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会知人论世,才有可能读透具体作品。
二、会“沿波讨源”
“沿波讨源”,语见西晋诗人陆机《文赋》:“或沿波而讨源”,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在古典诗词鉴赏上,会“沿波讨源”,就是指会根据诗中的线索去探究作品之源乃至作者的师承之源等,如读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其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就不能不沿波讨源了,了解这是化用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遗曲,指《玉树后庭花》曲,系陈后主所作。《隋书.五行记》记载:“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于是,《玉树后庭花》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王安石在词中化用杜牧诗句,以古讽今。如何才会“沿波讨源”,这就要求鉴赏者多读作品,最好能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词》读起,对其后每个朝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有大致的了解,也可阅读一些今人所写的文学史、诗歌史等。只有“胸有成竹”,才能从诗词的语句中沿波讨源,也才有可能读透作品。
三、会挖掘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中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对意境的内涵作了全面深入解读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将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与“写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的大与小等。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如何,是判断一首诗(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鉴赏古典诗词,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如翁卷的诗《野望》:
一天秋色冷清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自上山来看野水,却于水底见青山。
此诗中的意象有:遥远的天际,冷清的河湾,远近高低不同的无数山峰,自然的绿水,水中的青山。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此诗的意境:山区秋色之壮——天高湾清,层峦叠嶂;秋色之秀——青山映在碧水里,绿水绕着青山转,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全无一些诗人笔下的秋天萧条肃杀之气。
四、会比勘异同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鉴赏古典诗词时,会就同题目或同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辨别其异同,品评其高下,这对读透作品极为有利的。可进行思想与艺术性的全方位的比较,也可着重就诗词的主旨、意象、章法、技巧、风格等其间一两个要素加以比较,说明其特点、道尽其妙处。如比较唐代诗人李端《鸣筝》、柳中庸《听筝》与白居易《夜筝》: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鸣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柳中庸《听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夜筝》
这三首同题材的诗(诗题也基本相同),都写听筝,但其着眼点都不在表现弹筝者的精湛的技艺,也不在描绘筝乐的内容,而是“听筝之意不在筝”,在借听筝以写人,在这方面,三首诗又各取所需,各有侧重。李端的诗着重摹写弹筝者的神态而见其爱意;柳中庸的诗着重描写诗人听筝的感受,并以此抒写自己的离情别恨;白居易的诗则主要表现诗中主人公“别有深情一万重”。在写法上,三首诗也明显有别。李端的诗主要是巧妙用典,以生动的细节表情达意,具有诗趣;柳中庸的诗主要采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将以形喻筝声与以声(杜鹃之啼声)喻筝声结合起来,将表达筝之“悲怨声”与诗人之“离别恨”结合起来,化无形为有形;白居易的诗则主要运用“空白”的技法,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通过比较,我们便能读透这些作品。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云:“又如题画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写出登临凭吊之意;题画人物,有事实可拈者,必发出知人论世之意。”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鉴赏,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理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会知人论世,才有可能读透具体作品。
二、会“沿波讨源”
“沿波讨源”,语见西晋诗人陆机《文赋》:“或沿波而讨源”,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在古典诗词鉴赏上,会“沿波讨源”,就是指会根据诗中的线索去探究作品之源乃至作者的师承之源等,如读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其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就不能不沿波讨源了,了解这是化用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遗曲,指《玉树后庭花》曲,系陈后主所作。《隋书.五行记》记载:“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于是,《玉树后庭花》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王安石在词中化用杜牧诗句,以古讽今。如何才会“沿波讨源”,这就要求鉴赏者多读作品,最好能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词》读起,对其后每个朝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有大致的了解,也可阅读一些今人所写的文学史、诗歌史等。只有“胸有成竹”,才能从诗词的语句中沿波讨源,也才有可能读透作品。
三、会挖掘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中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对意境的内涵作了全面深入解读的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将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与“写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的大与小等。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如何,是判断一首诗(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鉴赏古典诗词,关键要会挖掘其意境。如翁卷的诗《野望》:
一天秋色冷清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自上山来看野水,却于水底见青山。
此诗中的意象有:遥远的天际,冷清的河湾,远近高低不同的无数山峰,自然的绿水,水中的青山。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此诗的意境:山区秋色之壮——天高湾清,层峦叠嶂;秋色之秀——青山映在碧水里,绿水绕着青山转,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全无一些诗人笔下的秋天萧条肃杀之气。
四、会比勘异同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鉴赏古典诗词时,会就同题目或同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辨别其异同,品评其高下,这对读透作品极为有利的。可进行思想与艺术性的全方位的比较,也可着重就诗词的主旨、意象、章法、技巧、风格等其间一两个要素加以比较,说明其特点、道尽其妙处。如比较唐代诗人李端《鸣筝》、柳中庸《听筝》与白居易《夜筝》: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鸣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柳中庸《听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夜筝》
这三首同题材的诗(诗题也基本相同),都写听筝,但其着眼点都不在表现弹筝者的精湛的技艺,也不在描绘筝乐的内容,而是“听筝之意不在筝”,在借听筝以写人,在这方面,三首诗又各取所需,各有侧重。李端的诗着重摹写弹筝者的神态而见其爱意;柳中庸的诗着重描写诗人听筝的感受,并以此抒写自己的离情别恨;白居易的诗则主要表现诗中主人公“别有深情一万重”。在写法上,三首诗也明显有别。李端的诗主要是巧妙用典,以生动的细节表情达意,具有诗趣;柳中庸的诗主要采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将以形喻筝声与以声(杜鹃之啼声)喻筝声结合起来,将表达筝之“悲怨声”与诗人之“离别恨”结合起来,化无形为有形;白居易的诗则主要运用“空白”的技法,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通过比较,我们便能读透这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