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外两题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jin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藕
  上菜市场,见一摊位售鲜藕,受不了那份嫩白,买了两节回来。
  藕的白,委实让人心动,尤其新出水的嫩藕。怎么形容呢?说其白如凝脂、美玉?浮了些,浅了点;说似婴儿、少女的水嫩肌肤?似更贴切。
  容我大胆揣想,藕的白,或许跟生长环境有关。试想,藕倘若像果实一样结在枝头藤蔓上,阳光风雨下,绝不会有这样一身好肤色。就像一位佳人,再好的皮肤,也经不起天天酷日暴晒、风雨肆虐。生意人最懂得保养藕的一身天然嫩肤,刚上市的嫩藕,不经风,不见光,浸水里,方能延驻嫩藕的青春容颜。或许有人说,红薯、土豆一样长在地下,为何不见白?这跟人的肤色一个道理,让红薯、土豆长出藕白肌肤,岂非笑话?
  藕是夜的潜行者,一生在水下淤泥里行走,锥形的藕尖如犁铧,掀开暗夜的被褥;一节节的藕身像履带,目的是走得更坚实、稳当。或许,它更像一列夜行火车,穿过一片片深重的暗夜,迎接它的不是黎明,而是黑夜。顾城说:“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暗夜给了藕一身嫩白的肤色,它却并不打算离开黑夜,而是为了衬托夜的更深、更黑、更沉。换种说法,为了让莲的叶、花在阳光下更美艳动人,藕愿一生潜行在黑夜里。这样说,固然令人感动,只是估计藕要在黑夜里暗暗脸红了。
  藕在暗夜里有多能走?季羡林在《荷塘清韵》里说得明白:最初只是隔窗扔出几粒莲子,五年后,“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自然,走动的肯定不是荷花,而是藕。藕的能走我也深有体会。一帮外乡人来老家承包土地,砌堤养莲藕。几年后,外乡人回乡了,莲塘退堤还田,与莲塘相隔十几米的邻里人家田里,竟亭亭然冒出诸多莲叶来,让田主人哭笑不得,留也不是,拔也不是。
  两节嫩藕采买回家,摩挲有加,有些爱不释手,如何吃法,却不得要领。熟知的食藕方式,无非炖排骨、蜂蜜糯米藕而已。且那藕成熟老成才可以,况且我也不想如此铺摆。当然,学李贤家的厨子,旺火清炒是不错选择。问题是,说来容易,真操作起来,没点行厨技艺,恐没那么简单。弄不好,糟蹋了两支雪白嫩藕,才真正罪过。
  后来一想,“出淤泥而不艳,濯清涟而不妖”,素来形容莲和花的高洁明妍,其实用来形容藕更适合,藕才是真正“出淤泥而不染”。既如此,对于藕,清清白白的吃法也许是最相宜的。我将藕在水龙头下冲净了,横切薄片,码一素白碟子里,然后坐到电脑前,打字;用牙签戳片藕在嘴里,牙轻轻一磕,只听有蚕食桑叶的脆响逸出,丝丝脆嫩、缕缕清甜在舌尖口腔里水一样滋出、漾开,顺着喉咙一路畅行,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安妥。
  纯、真的物或事,最忌杂乱、混淆。嫩藕清吃,清清白白,本色本味,可以成为一条美食经验:你品味的,正是你期待的。
  ***莲蓬
  荷花谢后,莲蓬露出尊容。
  较之荷花的绰约隽永、飘逸清新,莲蓬要呆萌得多;仿佛一非一娘所生,却也不失可爱:菱圆形,色青碧,仿佛一柄柄通透的小伞。不,也许说小小手掌更贴切,从水中举上来,努力向天托举着什么。——跟荷花相去甚远:花的冰肢玉肌、明妍绚丽、曼妙多姿,在它身上一概不见。不过其呆萌外形、可人色泽以及在风中摇晃的拙姿,隐隐让人读出某些与其胞姐一脉相承的基因。
  莲蓬,在托举着什么?
  它是受藕之托。藕對行将出发的莲蓬说,老弟,你去吧,托着你姐,向着阳光、风雨、日夜……向着迷人的水上世界出发吧。于是,我们看到,“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题画》);“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藕之与莲蓬的另一托付,事关莲属的繁衍生存,藕没说出来,但莲蓬心里有数。跟许多植物家属一样,莲保有两套繁殖系统:一是根系繁殖,一是果实传承。根即藕,果即莲子;藕只要不离泥不出水不腐败,没让人炒成蒜蓉藕片,即能保来年田田叶肥、灼灼花鲜,而一枚莲子,即使从上古时代穿越至今日生根发芽,也不会让人感到惊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莲来说,两套繁殖系统并行不悖,才能确保家族香火绵延不息。使命所在,莲蓬岂敢忘怀。
  于是乎,荷花初绽之时,人们只看得见朝雾里花的靓影,晚霞下花的柔媚,风雨中花的舞姿,很少有人想到莲蓬,见到莲蓬。只有到花瓣纷谢池鱼肥时,人们才恍然意识到莲蓬的存在。那一支支小小碧嫩的掌,原来一直默默托举着光华照人的胞姐。它是荷花的舞台,让她尽享万众瞩目、万众点赞,让她独揽万千风光、万千恩宠。然后,当韶华逝去,那一支支小小的掌,依然默默支撑着,托举着,掌心托着的不再是雍容与荣华,而是一枚枚莲属明妍精灵的心——莲心。它还得为此用心托举着,让心去接受阳光和风雨的洗礼,让心在它坚韧又柔软的掌心里慢慢壮熟、饱满,浓缩、坚实成一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小小的心。
  莲蓬是为托举而生的,托举成为莲蓬一生唯一的习惯和姿态。当一个姿势成为一生的习惯,这个姿势就不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可以入画,可以成为雕塑,甚至丰碑!当荷花集万千风姿于一身时,莲蓬凝一生的姿势于一格,那便是态,莲之态!莲之托!
  想起我在荷塘里的一次偶遇,这让我想到,莲蓬举着的不仅仅是使命所托,还有别的,诸如鸟儿、青蛙之类。跟荷花一样,许多诸如此类的小生灵对莲蓬情有独钟。因闲时喜欢找荷塘走走,不止一次遇见一只只青碧的小蛙伏峙在莲蓬上,不细看还真瞅不出来。鸟儿也一样,常见羽羽小鸟,在莲蓬上停歇,啼鸣,或者觅食。它们把莲蓬当成一角舞台,尽情展示才情与欢愉。
  莲之托,也受人垂涎,那一枚枚青碧的小伞,可心可爱;藏在里面的莲心,脆嫩清甜,食之满口生津。想暑伏天气,在一片树荫下剥食莲蓬,风从腋下过,凉自舌尖生,当是人生一大美事。古人讲究:“莫藏春笋手,且为剥莲蓬”,黄庭坚格调高,剥食莲蓬,春笋似的玉手才配;“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更有意趣,在溪头赖着剥莲子吃的黄口小儿,竟也变得可爱了。
  因为托举,风雨与日月似流水,渐渐带走一些青葱色素,一些丰润汁液,一些柔软筋腱,随着掌心一枚枚饱实的心脱巢离去,莲蓬耗尽了最后一丝心力,面容枯槁,斜斜支棱在水面上,像夕阳下一位老人形单影只的影子。
  莲再无所托,莲蓬随之走到生命尽头。
其他文献
非常懊恼的是,这几年胃口忽然不灵光了,觉得好胃口比好食物难得。年轻时为了吃口正宗的水煮鱼,组织人冒着夜雪赶往七圣路的红京鱼餐馆,从北京的各城区出发,不乏边远郊区。我手机快打成一颗焦炭:统筹调度有车的接没车的,安排离得近的先跑去占座,为打折七拐八弯找关系套近乎,用尽了毕生智慧。最终大伙儿克服千辛万苦在店里聚齐,相拥相看,幸福激动到几乎流泪,与易北河会师好有一比。此刻只一人不肯入戏,是那先跑来占座的,
期刊
因为外出求学,这个车站我已经来过好几回了。又下雨了,我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着车出发,无聊地徘徊着,数着眼前的雨滴。雨,落在站台的铁盖上,落在地上,落在树叶上,溅起点点水花,肆意地跳跃着。  一把黑色的双人伞缓缓移了过来。雨滴打在伞上,砰砰有声,临近车站,它停了下来。黑伞的前半部分慢慢向上抬起,我看到了一位驼背的老者,大伞向后靠在他的肩上,他手中紧攥着一件黑色的衣服,很厚,折得很整齐。他慢慢地向前走,
期刊
我要去浴池洗澡。  “别忘了拿肥皂……给你钱,买洗澡票……别忘了拿钥匙。”她躺在床上,声音不大,却仍显得焦灼。  “哎呀,妈!你还当我是三岁孩子么,忘这忘那?”我终于忍不住,冲她吼了两声。  临走前,我把电视给她打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说这是今年最火的电视剧,你看电视吧,别操心那么多事。  带上门那一瞬间,我听到她小声地说了句:我年纪大了,每次去洗澡都忘这忘那,我怕你也忘了……  我的眼泪
期刊
我几乎没有什么长久的朋友。  来北京快四年,有时候回头望去,偌大的北京,我找不出一个跟我有深刻交集的人。发小、同学几乎没有待在北京的,即便有那么几个,大家也不足以找到足够的由头,出来聚上一聚。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曾经陪在你身边的人,都渐渐远去。  从小到大,每一次阶段性的成长,都像是在经历一次交际的变革。我们努力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工作,不断往前走。我们带着独立的个体,跟一群人成为一个群
期刊
总有一些名为经典的种子深埋于脑海,就在不经意间忽然在脑海中破土而出,长成了参天大树。宫崎骏的动漫便是其中之一。  每次一说到童年时期的动漫,总会想起宫崎骏。那个来自国外的老爷爷用双手绘出了一场场梦幻的梦境。其实,他不只是“动画之神”,还是“造梦之神”。他营造的梦装饰了我们的童年,每每有风吹过,总能引得我们回首。  周末空闲,便重温了一遍《千与千寻》。依旧是铺天盖地的绿,漫天的绿中点缀着一幢幢小屋,
期刊
逆风,溯水,目光被一座桥阻拦。  桥不高,钢筋的骨骼,水泥的肉体,却落了一个很乡土的名字——漫水桥。顾名思义,水从其身体之上漫过后,安然无恙。如若没有这桥,我的双脚会继续刻度这条河流,在这个光线很好的冬日下午,也不会刻意捕捉残垣断壁的河岸,碰见脏乱不堪的河道,以及厚度日渐增加的冰河……我会沿着细微的流水,一路蜿蜒到我要去的地方。  看见桥,似乎和自己的少年时代有了一次突如其来的逢晤。之所以用突如其
期刊
美食,怎样才叫好吃呢?  儿时的记忆里,有那么一家马记面馆,专做各种面食,炒卤煮炖,爝片、饸烙、烩面、卤面、炒饼、板面等。面食的种类繁多,我却独爱一种叫捞烩面的面条。  我第一次吃烩面,托的是姥姥的福。只怪老妈做的饭菜实在难吃,我忍无可忍终于提出抗议的时候,老妈驳斥我抗议无效,并愤怒地通知我,当天不准吃饭。我不服,便秘密向老妈的最高级——姥姥上诉。趁老妈不留心,我拿起电话,一脸委屈地将事情添油加醋
期刊
十月的天凉得快,辨不出秋冬。灰色的天空满布烟尘,秋叶纷纷枯黄,零落在地上,被吹得到处都是。彼时,汶水河畔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椿树椭圆形的叶子怕是还没有发黄,山还是绿色的,水估计还不能冰手。人们恐怕也还没有穿上厚棉衣。是的,这个时候,故乡还在宁静而舒缓地酝酿着她的秋天。  一想到故乡的秋,我便想到了秋霜。天冷的时候,一推门,枯黄的芦苇、成垛的稻草上都蒙着一层淡白色的霜。一张口,一团白色的雾气卷了出
期刊
路小远:清新明媚女子,以真情打动读者。喜静厌动,独享自由。她去过许多城市,看过许多风景,有过许多感触,写过许多故事。  中午去菜市场买菜,摊主找钱的时候,竟发现里面有一张假的一元钱。摊主很是意外,拿着那张假钱瞅了好半天,直说奇怪,這年头居然还有假一块的?末了,她问我,要不要收藏一下这一块假钱?我说,不了,你还是给我换一张吧!摊主无所谓地笑了,嗨,就一块钱,瞧你那个紧张劲儿,坐公交车时往里一塞不就行
期刊
不知是环境改变了基因,还是营养改变了细胞,总之现在的小孩儿真是又萌又聪明,分分钟圈粉无数。随随便便一个动作、眼神就撩得小编我心花怒放,恨不得偷回家藏着。当然,偷是不对的,所以小编只好随便抓几个出来,看看图片解解馋,以慰这颗粉红的『姨母』心。  亲情课:主讲老师——“鲫鱼”兄弟  “鲫鱼”兄弟俩产自沙溢胡可夫妇家庭。老大安吉,人称东北“宋仲基”,外号24K纯爷们。不仅长相俊俏可爱,而且懂事善良,外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