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的三重审视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gt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形式表现为: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文化软实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也丰富了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促进了文化软实力资源信息化,渗透到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之中,为文化软实力奠定了技术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尤其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成为该社会的意识形态,被用来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合理性进行辩护, 提升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4)05-0125-04
  Carefully Examining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Based
  on the Thre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O Ji-wen
  (Shandong Jiaotong College, Jinan 250023, China)
  Abstract: As a form of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sources of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rich resources of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As a form of prod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production of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nd technical basis.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ot only productive forces, but its itself is the ide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ideology.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cultural soft power; ideology
  [收稿日期]2014-07-09
  [基金项目]山东交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研究”(R201313);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基于文化强省战略的山东文化软实力建构研究(201302038);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文化产业融资指标体系与融资绩效研究(2013LY146);教育部青年项目“霸权与平等:文化全球化的双重逻辑”(12YJC720055)。
  科学技术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与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其知识形态、生产形态和意识形态等表现形式和功能分化愈来愈清晰。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出发,我们可以把科学技术的分类概括为: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这为我们从科学技术的三重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原则指导。
  一、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作为文化软实力资源的文化是“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在内的精神产品”。[1] (p.409)文化在形式上多种多样,不仅包括语言、文学、艺术,而且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和技术等。科学技术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产物,是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知识体系。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之前,以知识体系、知识形态存在于书本或人的头脑中。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指以理论、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科技理论、科技价值、科技制度与规范、科技伦理和科技精神等。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规律的探索和正确反映,能够指导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按照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的显现方式,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可分为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层面。器物层面的科技技术与人类实践紧密相关,以有形的物质为其载体,如各种科研工具、科研仪器与设备、科技产品。制度层面的科学技术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技规范体系,由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政策规范制度规范以及组织规范等构成。精神层面的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科技实践中孕育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是知识形态科学技术的内核,主要包括科技伦理、科技精神和思维方式等。作为文化特殊形态的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文化整体的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文化软实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只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之一,但它只是潜在的文化软实力。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各种媒体中介进行广泛的传播,被客体认知、理解和接受,甚至内化为客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客体产生了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这样,科学技术就产生了文化软实力。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起人类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的革命性变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增强了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能力和信心。人类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之下冲破了宗教的羁绊,打破了神学的枷锁,战胜了谬误,戳穿了封建迷信。科学技术使人从种种束缚和奴役中逐渐解放出来,使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为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创造了条件。“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所以,科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2] (p.142)科学技术作为正确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手段、方式和准则被人类广泛接受、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所体现和倡导的理性、公平、批判、创新等精神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和更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甚至改变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增强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人类在实践中愈来愈坚信科学技术的真理性和普适性,认为科学技术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 二、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指渗透、内化到生产力构成要素之中、作用于生产力过程的科学技术。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既渗透到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又贯穿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生产力的要素,以及生产力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3] (p.424)科学技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生产工具、加深和拓宽劳动对象、改善经营管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对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呈加速增长的趋势。据美国学者丹尼森研究,20世纪初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20世纪中叶为50%,20世纪70年代后为60%—80%,在当今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科学技术的贡献率为90%以上。科学技术提高现实的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为文化软实力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渗透、内化到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之中、作用于文化软实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文化软实力主要由资源、主体、载体和客体构成。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软实力资源信息化。文化信息化是以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把文化软实力的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以便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储存、传播、交流,实现信息技术与文化的和谐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可以使文化超越现实的时空而存在,使人在虚拟的时空中超越时空的限制真实地被感知、理解和欣赏文化。在信息时代,文化软实力客体对文化的消费、欣赏、接受和认同由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介入。文化不同于土地和资本等资源有限性和排他性,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无限地低成本地复制,可以被更多的文化软实力客体分享、使用,而不影响和损害其存在,不影响和损害其所有者的所有权和受益权。科学技术使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信息化,为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产生文化软实力奠定了技术基础。
  人既是文化软实力的主体,又是文化软实力的客体。科学技术改变了文化软实力主客体—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时间、空间和距离迅速压缩,人类好像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文化软实力主客体之间的通讯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通讯成本,使人的实践活动能够跨越高山、沙漠等障碍,由陆地扩展到海洋,由地球扩展到太空,由太阳系扩展到茫茫的宇宙。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进而促使就业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56年,在美国从事技术和管理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的总人数超过‘蓝领工人’的人数。到1998年,在美国工人就业结构中,‘白领工人’已占70%。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从1950年的17%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的60%。”[4]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维持人类自身生存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逐渐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增加了人的绝对和相对的自由时间和休闲时间。“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5](p.225)文化软实力主客体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从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学习、欣赏、吸收和借鉴不同民族的文化。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就为文化软实力主客体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繁琐的日常事务,发展文化软实力奠定了技术基础。
  科学技术促进了文化软实力载体的更新和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文化软实力载体由原始的口语媒介提升到图书、报纸等印刷媒介,由电影、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发展到以互联网代表的网络媒介。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使传统印刷媒介由铅字排版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跃进光与电的时代,使电影和电视等电子媒介跃进到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反馈性等使文化软实力资源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发生了改变。互联网创造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沟通方式,实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沟通、个人与群体之间的沟通、群体与个人之间的沟通、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沟通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软实力的载体打破了文化资源传播的时空限制,打破了民族、国家等有形或无形的“边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文化软实力主客体活动的限制,可以实现文化资源“全球覆盖、同时共享”,使文化软实力资源得到迅速和广泛地传播。科学技术使文化软实力主客体能够更加充分便捷地利用文化的资源,为文化由潜在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变成现实的文化软实力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科学技术不仅从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具有社会意识的属性,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觉察到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6] (p.77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7] (p.602)以生产工具为集中代表的科学技术对社会意识的更替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促使人们创造了与社会关系相应的思想观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出现异化,科学技术“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8] (p.128),进而成为压迫、奴役工人的力量。资本使工人从属于机器,从属于科学技术。“机器成了资本家阶级用来实行专制和进行勒索的最有力的工具”。[9] (p.357)“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10] (p.570)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工具化、手段化。科学技术成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帮凶”,成为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和工具。工人就被还原为机器的零部件或附属品。作为当时先进科学技术代表的机器等确实能够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但是,科学技术同时还加强了对工人的控制和剥削,成为控制、支配工人的外在力量,成为压抑、限制和否定工人的强制力量,成为与工人相对立的甚至控制、否定工人的、不利于工人生存和发展的异己力量,限制和束缚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为该社会的意识形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这反过来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合理性。科学技术本身成为衡量和评判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尺度和标准。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也是意识形态”。[11] (p.54)科学技术具有维护现行制度的意识形态功能。“科学的进步甚至具有使统治合法化的功能”[11] (p.72)“技术理性的概念,本身就是意识形态,不仅技术理性的应用,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就是合法的、科学的、筹划好了的和筹划着的统治。”[11] (p.39)科学技术将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身的矛盾问题归结为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进而转化为科学技术问题,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科学技术问题,使人们丧失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弱化或遏制了人们的反抗。“如果合法化力量能成功地把实践问题重新界定为技术问题,甚至能成功地阻止资产阶级社会的价值普遍主义激进化问题产生,那么,这样一类与合法化相关的问题甚至不需要被考虑。”[12] (p.198)整个社会崇尚或抬高科学技术,专注科学技术本身,通过科学技术满足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需要问题。人们认为科学技术是值得信赖和认可的,是合法的。“晚期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使人们就以为凡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就是合理的、合法的。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操纵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起到了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作用,遮蔽了社会的本真状态,阻碍人们发现社会危机的真实原因。科学技术与传统的意识形态相比,具有形式的中立性和价值取向的隐蔽性,从而也就更容易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从而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往往用科学技术的有效性、合理性以隐蔽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证明和暗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从而使科学技术成为论证资本主义统治的合法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的意识形态,进而提升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一国在世界上具有领先的科学技术也能产生文化软实力。科学技术“所体现的知识的属性是软体。谁是科学技术的输出国,谁就有可能影响国际社会。”[13]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国家往往对他国家人民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如果人们放弃自己的传统技术而用外来技术来取代的话,那么就会慢慢影响到一定社会的深层,最后使整个传统文化的地基都被动摇,进而所有外来文化就会通过外来技术进入这个社会。”[14] (p.264)科学技术可以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进行传播,并为其他民族、国家接受和认同,这样科学技术就能对他国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能产生文化软实力。在文化方面尤其是科技教育方面,美国吸引了许多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不仅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的学术理论,而且“通常怀着对美国价值观和制度颇为欣赏的态度回国。”[15] (p.47)许多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回到国内,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或多或少地以美国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处理问题。美国通过本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科研机制增强了美国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了美国文化软实力。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2]李声禄.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简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高鸿,景中强.论精神生产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J]河南社会科学,2006,(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Ml. 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 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3]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14][英]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M].沈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5][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作者系山东交通学院讲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 张桂兰]
其他文献
[摘 要]承续前代发展基础,宋初即已形成以作院为中心的地方兵器生产基本格局。由北宋及南宋,地方兵器生产渐次出现以作院为中心、都作院的产生、以都作院为中心,及以都作院为中心但生产格局更趋复杂等明显嬗变轨迹。宋代地方兵器生产格局变迁的背后,不仅揭示了宋廷对地方兵器生产的重视及组织管理的加强,也是宋代兵器生产逐步向地方转移的历史反映。南宋地方兵器生产组织的复杂,其实是南宋兵器生产更趋地方化、地方兵器生产
期刊
[摘要]历史原型的产生是由史书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神话原型的效力。《史记》战争人物系列中分别形成了帝王、军师、战将等历史原型。只有经过时间筛选出的历史典型,才会成为历史原型。历史原型具有极强的时空穿透力,并对后世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具有规范作用。原型的美学冲击力是巨大的,我们能从历史原型身上触摸到民族的精魂。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战争人物;历史原型;历史典型  
期刊
[摘 要]两宋之际的一些诗人,既潜心于诗艺,又精研理学或禅学的心性之“道”。而要专意学“道”,则需摒除世虑及文字牵绊;对于诗人来讲,这意味着要放弃对诗艺的求索。他们陷入了诗、道冲突的困惑中。吕本中的实例,生动地呈现了诗、道冲突与平衡的全过程。吕本中最初以诗人的身份步入文坛,而后兼修禅学之“道”,并精研理学。梳理这一生动的历史细节,可以深化我们对宋代诗歌史的认识。  [关键词]吕本中;禅学;理学;诗
期刊
[摘要]有一种观点在历史学家中非常普遍: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俄国)的发展进程都是独一无二的,社会进化过程中不存在规律性,但这种观点是非建设性的。“现代化”这一概念的使用不仅因为它是通俗科学理论论述的一部分,还因为这一概念承认在传统社会转型过程中,在人类生活不同领域所观察到的很多个别变化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很多国家在最近几个世纪所经历的全面变化过程中具有某种规律性(当然,不同国家在这一进程中存在明显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闻一多对《诗经》的研究用力最多,成果最为丰富,对《诗经》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诗经》研究的观念、方法是正确的,但理论与实践有时不尽相符;其二,他以廋语解释《诗经》之兴,与兴之本义、《诗经》创作实际以及古人对兴的认识皆不符;其三,闻一多认为“《国风》中凡言鱼,皆两性间互称对方之廋语,无一实指鱼者”,对理解《国风》比、兴喻义有启发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以此言《国风
期刊
[摘 要]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中的重要议题。布迪厄认为,不同的个体行动者通过某种惯习来取得社会空间中的不同位置,从而出现了阶级划分,惯习既是内化了的性情倾向,又要依靠实践来生成;与此相似,朱迪斯·巴特勒强调性别是表演性的,是个体行动者根据主体本身的一种效果而建构起来的,但这种表演并不是先于主体选择的,而是遵循着异性恋规范。两种理论虽然讨论范畴不同,分别关注阶级和性别,但都涉及到结构与行
期刊
[摘要]国民大革命过程中,国民党的党治模式从广东一隅推向南方数省,在此前后随着国民党内权力结构的持续变化,“以党治军”“以党统政”等党治原则逐渐被修改。长沙《大公报》在北伐期间的大量报道,以舆论的角度呈现了湖南地区党政军三者之间的博弈,展现了党治模式推广过程中多种矛盾的交织,以微观视角再现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面貌。  [关键词]国民大革命;长沙大公报;党治模式;国民党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
期刊
[摘 要]贝蒂与赫施立足于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认为伽达默尔因强调理解的历史性而陷入了相对主义困境。伽达默尔则立足于生存论存在论的解释学模式,描述了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解现象得以可能的条件。解释学意义上的“事情本身”制约着理解与解释的限度,使“不同的理解”不等于任意的理解;解释学真理超出了科学方法论的控制范围,使解释者在视域融合中,倾听文本所传达的内容和真理。正是这两方面确保了伽达默尔“历史性的解
期刊
[摘 要]完满是莱布尼茨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经历了从形式论到程度论的演化过程。莱布尼茨从形而上学层面和道德层面区分了两种完满。形而上学的完满是“现实性或本质的程度”,即是单子、单子间关系和可能世界存在之依据。道德的完满是指基于完满的量的规定性,上帝将之作为标准和原则运用于从无限多的可能世界中选择最好的世界。道德的完满概念既是保证上帝自由选择的内在基础,也是回答恶的相关问题的有力依据。而完满概念
期刊
[摘 要]江南素为人文渊薮之地,清代科举世家之现犹如雨后春笋。吴县潘氏祖籍安徽,清初以业鹾迁徙至苏。经过数百年由儒贾立身,到专力举业的晋身之阶取换,在乾隆时期崛起为吴中著名科第艺文之家。潘氏子弟兰茁其芽,秀彩竞发,对清代中后期政治、社会、文学、文化及学术影响深巨。通过梳理吴县潘氏世系及其崛起的天命人为因素,将家族崛起置于清代中后期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景深中,探究家族文化与文学典范性成长的动力与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