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676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使用不同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进行小窗开颅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小窗开颅术,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外科治疗方式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关键字】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71-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而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清除患者的脑部血肿,降低颅内高压,改善患者脑组织中的微循环障碍,降低或减少脑疝的发生[2]。在本次研究中,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了大骨瓣开颅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旨在分析和比较两种外科治疗方式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在50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11.6)岁。患者的高血压病程为1年-13年,平均病程为(4.8±1.3)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通过小窗开颅术对大脑血肿进行清除,根据CT定位,将切口选择为距离血肿最近的头皮部位,行纵行直切口,长度为6cm。应用铣刀铣出骨窗,直径为4cm,经穿刺找到血肿,对大部分的血肿进行清除,创腔内都留置引流管。
  两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12个月的随访。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死亡率进行对比。ADL分级的标准为:Ⅰ级表示患者能够独立活动;Ⅱ级表示患者能够活动但是需要指导;Ⅲ级表示患者在具体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活动;Ⅳ级表示患者没有活动能力;Ⅴ级表示患者为植物生存状态。Ⅰ级-Ⅲ级为恢复良好[3]。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分为4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改善程度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情况如表1、表2所示。
  3 讨论
  原发性的高血压会导致患者脑底的小动脉逐渐出现病理性变化,小动脉的管壁上会出现纤维性变性或者玻璃样变性,导致局灶性的缺血、出血甚至坏死,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血管壁的强度[4]。高血压患者出现脑出血通常是由于血压剧烈升高,使已经病变的脑血管突然破裂,从而导致出血。因此在外科治疗当中,治疗的原则就是清除血肿,并降低患者的颅内压,防止出血后可能出现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同时打破恶性循环[5]。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小骨窗开颅术的治疗方式,研究的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在大骨瓣开颅术当中,患者的创伤大,虽然清除了血肿,但是同时还会存在增加脑组织损伤的可能,此外由于手术的时间长,患者的失血会更多,手术引起的水肿、损伤反应更重,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的病情还会加重,从而提高了死亡率。而小骨窗开颅术则具有定位准确、快捷、简便、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等优势,所以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更高,而死亡率更低。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脑血肿部位较深或者有脑疝者,行大骨瓣开颅术更适用,因为这样医生能够在直视下对血肿进行彻底地清除,从而充分减压,而且便于行去骨瓣外的减压术。而小骨窗开颅术则更适用于意识障碍轻、病情平稳、血肿部位较浅、处于脑疝早期表现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由于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地降低颅内压,而且不需要进行颅骨的修补术。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小窗开颅术,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外科治疗方式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高凯,朱继,徐睿等.高血压脑出血180例的外科治疗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19):1940-1942.
  [2] 宋春旺,谢宗义,陈维福等.外科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转归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40(29):2925-2928.
  [3] 程扬,赵克建,叶新新等.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治疗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3):239-241.
  [4] 郭业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现状及展望[J].医学信息,2015,25(2):381-381.
  [5] 胡佳,黄萍,王丽君等.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2):160-16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单元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要高于治疗前的评分,差异明显,都具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助产护士对初产妇女进行护理干预降低会阴侧切率,提高妇产科质量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把2013年7~9月在我院用常规助产护理方法进行阴道分娩的5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了护理干预管理后的2014年7~9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5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初产妇只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而观察组的初产妇则是在进行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再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助产士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通过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检测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和40例健康群体,分别做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检测,分析两组患者差异性和检测的意义。结果:在TG、TC、ALT、AST等指标检测上,患者组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脂肪肝通过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检测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在临床广泛开展。  【关键词】血清学指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67-01  透穴针法作为一种针刺法,其理论萌芽始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十二刺”中的“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及“五刺”中“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等记载可视为后世的直针透刺、一针多向透刺等针刺法的源头。但透穴之名称则始见于《玉龙歌》中“偏正头风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ACEI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2014年5月87例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给予ACEI类药物盐酸贝那普利(5mg/次,2次/日),连续用药12周,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0.8%,且与治疗前相比,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P0.05);仅1例出现轻度头晕症状,经调整剂量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措施,显著好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肱骨外科颈移位骨折通过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20例肱骨外科颈移位骨折患者,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疗效和满意度。结果:治疗优良率上,2型骨折为100%,3型骨折为88.89%,4型骨折为71.43%;治疗满意度上,2型骨折为100%,3型骨折为77.78%,4型骨折为57.14%;所有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抗菌药物体外对沙眼衣原体的单独和联合抗菌的作用;方法 使用培养液稀释法来测定体外抗菌药物体对沙眼衣原体的单独以及联合抗菌作用,并着重分析抗菌药物联合之后相互作用状况;结果 对体外沙眼衣原体而言,大观霉素以及头孢曲松同抗菌药物联合之后在体外对于沙眼衣原体为无关作用。大观霉素以及红霉素、多西环素进行联合的时候,分别有25%以及50%菌株表现为协同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关键词】颈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68-0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患病年龄呈逐步降低趋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我科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采用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1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式灌肠与传统灌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科长期便秘的73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灌肠方法将其分为传统组(n=34)和改良组(n=39),传统组予以不保留灌肠法,改良组予以一次性吸痰管开塞露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传统组有效的有27例,无效的有7例,总有效率为79%,改良组有效的有37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5%,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