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利益分化的趋势探究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zhe8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任何社会,利益本来就是分化的。即使是在平均主义鼎盛的时期,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多寡也是不一样的。由于一般的利益差别并不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利益分化。所以,本文所讨论的利益分化的趋势,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的结构性变革而使得一种既定的利益关系发生重组并进而使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的趋势。
  【关键词】转型期;利益分化;趋势
  
  第一、利益主体呈现多样化,既定的利益关系被打破。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整体性利益格局中,整个社会同质同构,不存在多元的利益主体。正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带来了所有制结构的改变,经济目标的确立和推进,引发了各种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动摇并逐渐瓦解着原有的等级结构,改变着各种社会组织单位的性质和人们的行为方式,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社会资源分配的格局。而新的社会经济力量在迅速成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使国家不再直接介入和干涉社会经济活动。但任何社会组织,面对发展的压力而又不得不卷入经济利益的追逐中,即使是国家的政治、行政系统,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体制改革作出新的调整,以满足社会经济领域的不断变化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所有这一切变化也意味着社会的、经济的纽带越来越成为一种基本力量。
  第二、利益实现形式多样化,新的利益格局迅速形成。利益是一定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社会制度本质上就是利益制度,社会体制本质上就是利益体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表现为利益主体的利益占有,生产资料的占有决定了利益占有,所以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制约利益的实现。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占有社会的大部分利益,影响着劳动者利益的数量和质量。随着利益的分化和新的利益制度的确立,私人财产制度逐渐被认同,生产资料的占有途径、形式、程度都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获得利益的途径和数量也会产生差别,人们的收入渠道日渐增多,各个主体在利益调整过程中,不断实现着分化和重组,社会因此形成一种新的利益格局。改革以前,大部分劳动者主要依靠国家发放的相对平均的工资维持生计,这种分配体制突出的特点是利益分配的非民主性、形式的单一性和管理的粗放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这种分配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从中央到地方,从国有企业到私营企业,从总经理到小时工,工资分配方式的改革在各个层面展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按劳分配之外,产生了按资分配、按产权分配、按经营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大大地拓展了利益主体的利益获得渠道。
  第三、利益表达多元化,利益主体的群体归属感不断增强。一般来说,当社会经济差异不显著、不稳定或呈多元化趋势,社会结构特性较为松动灵活时,人们的利益分化意识就较为淡漠,利益区分观念模糊不清;反之,当社会经济差异显著、稳定或呈单一性两极分化现象,社会结构表现出刚性特征时,人们的利益分化意识就较为强烈,利益区分观念较为清晰。无论是从近年来的各种报刊杂志,还是从人们的街论巷议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或者听到许多态度鲜明、有时甚至带有情绪色彩的观点言论,这一方面表明了人们对于利益分化的感知度的不断增强,同时也表明了近年来社会经济差异呈现出扩大深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利益分化的持续扩大,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不公平感或相对剥夺感存在很大差异。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或社会经济地位下降的人感受到的不公平感比较强烈,而处于社会上层的人、社会经济地位稳定而波动不大的人或社会经济地位上升的人对这种感受相对较弱。所以,人们体验到的不公平感与个人的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对新的利益要求也总是基于对这种不公平感的抗争,这种抗争,主要体现在政治权力、经济行为和观念转变中。对社会而言,利益分化的进程中,最佳状态是形成庞大的中产阶级。一是因为中产阶级是社会高层与社会底层之间的缓冲层,当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时,社会高层与底层的冲突会因中产阶层的中立政治立场而趋于缓和,从而实现社会稳定的目的。二是中产阶级代表温和、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激进的思想和冲突很难再有影响力,可为社会稳定奠定思想和意识形态基础。三是中产阶级是引导社会消费的主要群体,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其生活方式可保证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为社会稳定提供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尧.转型期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J].唯实,2003.
  [3]万斌,向木扬.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J].浙江社会科学,1996
  
  作者简介:齐典鹏(1986—),男,甘肃武威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内安全方面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环节,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过程。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课堂教学环节尤为重要。积极推行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的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与探索,是推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型符合人才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及其现
期刊
【摘要】20世纪以来,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新的审美趣味,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种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从诞生到现在,虽然经历了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却已成为继文学、音乐、建筑、美术、雕塑、舞蹈之后的“第七艺术”,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其魅力何在呢?本文从电影的文学价值以及当下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证明了它存在并不断壮大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文学价值;影响;意义     
期刊
【摘要】青楼女子因其特殊的身份,其命运往往比良家妇女悲惨。然而在明末这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她们获得了些许较良家妇女另类的幸福,如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以打扮得豪华、时尚,自由地学习琴棋书画,诗辞歌赋,品味醉人的爱情。从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角度看,青楼女子们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带着镣铐的狂欢,幸福却也悲苦。  【关键词】青楼女子;自我价值;幸福;另类    古往今来,人们对青楼女子的态度就是鄙弃,她们是
期刊
【摘要】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出“积淀”说,但关键的一点是,既然“内容积淀为形式”使形式充满了内涵,那么这些“内容”总应该有个出处,可是李泽厚并没有说到那些“内容”又是从哪里来的,只是设定了那些“内容”是一个开端,它注入了客观对象之中使得客观对象充满了内涵并慢慢积淀为形式,而这些充满了人类情感、观念和想象的形式独立后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感受和观念,以此循环下去。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李泽厚的“积淀”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学评价应具有要多样、激励性、全面性、全员性、发展性和实效性。“评价”切实“促”教学,“评价”不当“扰”教学。  【关键词】教学;评价;激励;发展;实效    现代评价理论认为,评价应侧重于“导”。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当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淡化传统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以强化改进与激励功能,实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在应对社会性突发事件中面临决策的“困徒困境”,个别官员的个人理性导致政府决策的集体非理性,提出深化政治改革,完善科学决策的机制、体制和法制,加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管理,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组织,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等破解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应对措施,对地方政府面对社会突发性事件决策具有到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突发事件;决策;困境    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
期刊
【摘要】在《理想国》第六卷开端,苏格拉底和众人已经探寻出了哲学家“爱智”这一大特点,接下来,他还慢慢带领众人引出了一个观点,认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必须具备“良好的记忆、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这些天赋。但是,除了以上的这些天赋,苏格拉底还提示和暗含一个真正的哲学家还要具有以下几种重要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柏拉图的多篇对话录中被苏格拉底看重或者多次提及,而且也是苏格
期刊
【摘要】泰州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农民的劳动文化也很有特色,且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如泰州的劳动号子就特别受人关注。泰州的劳动号子种类很多,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打豆号子、放牛号子,以及窑工抬顷、做砖、装窑、窨水、出窑等各种号子。泰州号子音乐感很强,也很动听,被看着是一种特殊民间文化艺术,所以有的号子被收进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材和省小学音乐教材
期刊
【摘要】我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迅速,赢利模式多样,数字出版产业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国公安期刊应顺应期刊网络化的潮流,积极借鉴他人的成功之道,探索和加强公安期刊的数字化建设:加强期刊内容建设是我国公安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核心,人才是我国公安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关键,选择合适的盈利模式是我国公安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公安期刊;期刊出版;期刊数字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日益提高,
期刊
【摘要】消费本身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同时也具有伦理意义。信用卡消费作为消费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虽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正面效应,但在伦理道德上却存在着严重的负面效应。本文着重从信用卡消费的种种后果进行探析,对其进行伦理解读,并提出解决其负面效应的道德路径。  【关键词】消费;信用;伦理    由于信用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消费文化对我们生活的渗透,信用卡消费成为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在社会中受到追捧。“花明天的钱,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