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论道话人生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越领域 相识天下
  顏瑞麟先生是一位堪舆学家,位於九龙尖沙咀东部麼地道上有他开办的一家“麒麟水晶玄学会”,除了陈列着各类水晶,还有一处专门用作招待客人的“茶室”,他便在这里以茶待客、以茶会友。
  中国是礼仪之邦,茶是送礼佳品,“以茶待客”更是中国各地普遍的习俗,有客来,延入堂屋,先尽宾主之礼,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极大的尊重。慕名而来向他请教风水命理、掌纹面相、结婚择日、八字改名的客人,顏瑞麟先生都会拿出自己珍藏的好茶,一边与其分享茶,一边為其排忧解惑。
  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料,亦為外国人所乐意接受。来顏瑞麟先生的“麒麟水晶玄学会”的外国人尤喜中国茶。中国茶品种眾多,每一位来此处的客人,他都会先问上一句:“饮甚麼茶?”通常他们较喜欢綠茶、青茶、旧茶,旧茶尤以云南普洱和安徽六安茶為最。普洱入口醇滑,生津止渴,是茶中极品,他们能夠识得好东西,每每饮过之後,都会讚一句“好茶”。
  顏瑞麟先生极重礼仪,亦极懂礼仪。数位客人依席而坐,他会按照顺时针的顺序依次為客户斟茶,若席间有长者,则不惜打破顺时针顺序,以长者為先,以示以长者為尊,以长者為重。而自己的茶杯总是最後添上。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藉着茶道宝贵的丰富知识,顏瑞麟先生将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传扬,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溫馨感。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茶汤色在舌尖荡漾开来,充溢齿喉。那溫暖的茶水就像顏瑞麟先生的内心,足以接纳所有来他之处的客人。
  茶屹立世界作无私的奉献是世人的良朋知己
  中国是茶的故乡,悠悠五千载,自“神农氏嚐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武王伐纣时,以茶為贡品;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到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為“人家不可一日无”,乃人间独有的一味。
  顏瑞麟先生的外公、父亲、母亲都是好茶之人,常带着他去茶楼饮茶,自小他就习惯了饮茶,当成生活上的一种喜好。从二十多岁起,他开始买茶、收藏茶。他不是买卖茶叶的“生意人”,是茶的“分享者”。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不仅能夠一眼分出茶的不同种类,还能辨出茶的优劣,懂得甚麼茶用多高溫度的水,明了沏、沖、泡、煮等各不相同的方法。顏瑞麟先生恰是个中内行人:“乌龙茶、铁观音泡茶水溫一般為90—95℃,头泡的水溫為100℃,用作清洗茶叶,之後只需90—95℃,便可出茶味。泡茶不宜太久。第一杯茶以暖杯之用,後倒出並不饮用,喝茶从第二泡开始,而此时,茶叶也因浸泡适中而散开。”
  茶是健康生活的永恒瑰宝
  品茶因茶叶的种类不同而異,泡綠茶首选玻璃器皿,喝花茶以细瓷盖杯為优,品乌龙茶则以江苏宜兴紫砂壶為上。“紫砂壶透气程度高,可令到茶不断与空气接触,同时亦能夠让茶保持最原本味道。”不同地区的人偏爱的茶亦不尽相同,“广东一带以普洱為主,北方人偏爱花茶,内蒙地区常饮奶茶,两湖四川喜綠茶,江南杭州好龙井……”不同人群适合的茶不同,“体寒、血气不足者适合普洱和六安茶;肝火旺盛者宜喝龙井或花茶;精神疲惫者可饮乌龙茶提神;減压时青茶為佳……”茶叶的保存、喝茶各有忌讳,“茶不宜用铁罐保存,铁锈对人体有害,因此大多时候用锡罐、纸罐等保存;喝茶需适可而止,空腹不宜喝青茶、綠茶……”说起茶之道,顏瑞麟先生侃侃而谈,茶之道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擅长观看面相气色的他亦常依据客户的面色提出建议。
  茶与其它食品一样有一定的保质期,然与其它食品的不同之处在於其保质期大多很长,不少茶即使过去上百年,仍不改其味,以普洱、六安為例,更越发陈香醇滑、浓鬰芬芳,茶之漫长的生命力,给茶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茶的世界,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细品之,处处洋溢着美妙的意趣;深品之,时时触碰茶知识的深邃与广博。每遇上喜欢的茶,顏瑞麟先生便会将其买来,待下次与来客亲朋分享,品味茶韻。从小就与茶结缘,他最爱普洱,而在他的生活里,茶已经佔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千杯不醉 茶乐无穷
  中华茶文化久经历史变迁而始终兴盛不衰,是因為茶高雅,适合知名人士品味,同时又很大眾化,人人都可以以茶待客,以茶健身,以茶话家常,以茶说人生,在茶香中,品人生滋味。
  这是一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谁都不敢怠慢。於是看到的场景都是走在路上,来来往往的都是匆匆的腳步;办公室里,见到的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生活、工作的压力让人不堪重负,茶可以缓解一下生活的压力,让长期处在高压下的人们得以放鬆。暂时放下工作中的压力与紧张,平添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伴随着音乐的飘扬,茶香散发出来,沉浸其中,心里倍感轻鬆。“茶就是如此自然。”
  茶中有多种味道,或浓或淡,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品出个中滋味。“茶是好东西,凝神提气,精力充沛。”顏瑞麟先生说。茶是佔生活很重要的位置,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几乎每一天,顏瑞麟先生都会泡一杯茶,细细品味,数十年来,历久弥新,自得其乐。
  其实,品茶亦是一件雅事,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来,释放出淡淡的清香,闻着那种清香,感觉身心飘逸豁达,心境也会随之变得宁静,感观万物,世事处之泰然。也许,“和睦清心”正是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心静是一种境界,生活满足快乐,也是一种美。
其他文献
李惠欣小姐  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美是从外而内的,亦是从内而外的。她风姿绰约,曾惊艳異国获得英国华埠小姐冠军;她澹泊名利,放下光环头衔,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心地善良,热心公益慈善,将爱心不断播撒。她说:“无论是人生还是事业,我都是比较幸运的那个,因此,我也应该回馈社会,为需要的人多做一些事。”这就是她,美得自然,美得真实。  内外兼修的自然之美  初次见到李惠欣小姐的时候,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期刊
第63届澳门格兰披治大奖赛11月20日下午鸣金收兵。在压轴举行的三级方程式世界盃比赛中,葡萄牙车手达哥斯达凭稳健的发挥,夺得冠军,继2012年後再度赢得澳门三级方程式大赛桂冠。瑞典车手罗辛基思夺得亚军,季军则由巴西车手卡马拉获得。而澳门本土车手郑颖聪排在第12位。在国际汽联GT世界盃中,比利时车手云科尔失获得冠军,亚军是法国车手阿斯提,而上届冠军、德国车手晏高仅列第三。澳门电讯盃房车赛则由香港车手
期刊
邬显庭先生  是一位经历与见证战爭的过来人,他的青少年时期,早早蒙上了战爭的阴霾,目睹国破家亡、命如蝼蚁的场景,当和平的曙光照亮了香港,祖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洗去了耻辱,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坚定而持久。他铭记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往事,用来引导今日生活幸福的後辈们,让他们居安思危,既保持爱国情怀,服务祖国,更要把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当成一种自豪。  动荡的时局告诉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邬显
期刊
利为家国,爱国心是一种本能  吴功芳先生的故乡是福建省闽侯县,在1979年移居香港之前,他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从战火纷飞的岁月走来,年少的他亲见满目苍夷,整个国家因为战爭变得支离破碎。历经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爭,中国终於以无数鲜血换来独立解放,卻依然百废待兴的时期,随後他亲历三年困难时期、十年文化大革命,吃尽生活的苦。  恰是因为历经了这一段段满怀悲情的历史,吴功芳先生对於祖国更添一份患难与共的
期刊
梁其正先生  的成长与转变,见证着香港摄影行业的发展。从画笔到相机、从胶卷到数码,岁月更迭,恒久不变的是他热爱摄影、追求摄影、服务摄影的执著之心。35年前,他和一帮志同道合之士创办了恩典摄影学会,秉承“以相会友”的共同理念,以“有一分力发一分光”的精神,共同研究影艺,为摄影界服务。  他的成长与转变见证着摄影行业的发展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环境改变人生。
期刊
专注成就专业 细节决定成败  林炳昌先生出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毕业後,就加入香港廉政公署担任高级调查员,1980年赴英国修读法律,1985年回港後成为执业律师。他对於处理不同法律范围案件经验丰富,从业三十多年,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应对能力,处理过大大小小的案件不胜枚举。  专心、专注、专业,是林炳昌先生从业以来的经验总结。律师,就是接受委託人任命,为其提供相关法律帮助,帮助其解决问题
期刊
简汝谦先生  是一位热衷社会服务的青年俊彦,他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正处於风华正茂的年纪,成熟、稳重,正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是家庭及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本着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在日常中投身多项社会工作,心繫香港青年的成长,也关注家乡河源的发展。他以自己特有的年轻风采,为公益界增色;他用自己奔放的旺盛生命,燃起慈善的火焰,温暖社会,更为青年人照亮了前方。  服务:彰显年轻的本色履行青年的义务  记
期刊
东江纵队、抗日老战士敬爱关怀联谊会(香港),一个以敬爱、关怀抗日老战士为主,集民间力量、以学术、交流、专业性为一体的非牟利社会团体。2016年3月7日登记成立,8月14日,他们举行了就职典礼。这一天,高朋满座,一些嘉宾不远千里赶来香港,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祝贺东江纵队、抗日老战士敬爱关怀联谊会(香港)的成立,表达他们对抗日老战士的崇高敬意。这一天,对於东江纵队在香港的抗日老战士来说,亦是意义非凡,因
期刊
书法之道 始於坚持  自2012年开始,马千里先生一手创办的香港千里墨缘书画会每年都会举行师生作品展,今年已是第四届。一幅幅师生精心书写的作品,工整有序、错落有致,尽展中华书法大美所在,带给观众一场妙不可言的视觉享受。这一切,有赖於马千里先生对书法艺术的高深造诣,以及教学中诲人不倦的坚持,让越来越多的学员可以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进而投身学习、为国粹的承前启後作出贡献。因此,在作品展的序中,全体学
期刊
“生死一线间,名利身外物。多做公职、多为社会做贡献是很愉快的事,我只想做一个待人以诚的好人,儘管好人不易为”——贝钧奇抒怀,刊於2012年10月28日《大公报》  在香港体育界里,贝钧奇先生的名字人人皆知:1993年以名誉领队的身份率广东省体操队和柔道队出征全运会,见证前者历史性地勇夺五枚金牌的传奇经历;其欣赏且鼓励的柔道选手冼东妹当时勇夺一枚铜牌,自强不息奋斗多年,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