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姓名牌”讨论法在品德课堂的尝试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与行相统一是品德课程的要求,也是难点。对此,引入“贴姓名牌”讨论,开展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并开展后续追踪学习,以此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促进知识的内化,强化道德行为,促进知行统一。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贴姓名牌”讨论法;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37-03
  知行统一一直是困扰品德课堂教学的难题。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入引入“贴姓名牌”讨论,尝试以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法,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贴姓名牌”讨论法起源于日本。课堂上,教师就某一议题在黑板上划分两个代表不同观点的区域[1];学生在讨论前,将姓名牌贴在某个位置上以表明自己的立场[2]:越靠近黑板边缘,立场越坚定;越靠近中线越不确定;之后,通过陈述理由、讨论或辩论进行学习,学生如果改变了立场,可以随时移动姓名牌,并说明改变的理由。以下,笔者以“可爱的社区人”(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课中的“垃圾分类”为例,探讨这一方法的应用。
  一、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入“贴姓名牌”讨论
  在教学“垃圾分类”这一内容时,笔者尝试引入学生“贴姓名牌”讨论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实施垃圾分类的困难,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片断1:
  师:对你来说,进行垃圾分类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贴姓名牌(如图1),并陈述理由。
  赞成派17人——
  生1: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变废为宝再利用。
  生2:垃圾如果不分类就会填埋或者焚烧,这样很污染环境……
  学生陈述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以及作用,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间派2人——
  生3:垃圾分类好处很多,但我不确定。
  生4:垃圾分类是好的,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利用,但有点麻烦。
  反对派1人——
  生5:我家只有一个垃圾桶,如果要垃圾分类的话,那我还要一样一样拿出来很不卫生,而且非常浪费时间。
  各方陈述观点后,双方展开辩论:
  生6:其实我们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的话,工人也要分类处理的。所以我们浪费一点点时间,为工人节约了时间。
  生5:工人本来就是有固定上下班时间的,不会因为我们不分类而浪费时间。
  生7:我们自己脏一点没关系,但是如果环境被污染了,对健康就更不好了。
  经过辩论后,学生调整姓名牌(如图2)。两位中间派的同学转向了赞成派,其他学生不变。
  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是一种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人格与主体性的教育,是培养现代公民的根本方式。[3]“贴姓名牌”讨论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意否定学生,不替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认知奠定了基础。此时,大部分孩子经过辩论对话,已经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了较好的认识(见图2),这是促进学生参与、践行垃圾分类的基础。同时,姓名牌的使用有利于教师通过对话,分析和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利于及时作出调整,顺利开展后续教学。
  以生5为例,其思维变化如下图: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生5默认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由于他意识到执行的困难,而且不了解垃圾处理的后续工作,导致他始终坚持垃圾分类弊大于利。那么,其他同学就没有考虑过垃圾分类的执行困难吗?因此,笔者提出了第二个议题:你们家在做垃圾分类吗?学生开始贴姓名牌(如图3)。
  看到这一结果,笔者追问:“既然大部分同学都赞成垃圾分类,为什么没有行动?”于是,学生结合实际提出了垃圾分类的困难,如“家中只有一个垃圾桶”“多个垃圾桶容易搞错”“小区垃圾桶没有分类设置”等。实际上,学生的“知行不一”大多源于“知”不到位,尊重学生、符合社会实际的“知”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行”。就垃圾分类而言,只有让学生直面垃圾分类的麻烦和困难,才能促进学生顺利付诸行动,实现道德认知的内化与践行。
  二、促进知识的内化——问题解决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是具有一定实际情境的问题解决学习,它把学习看成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不断更新自己的经验和视角,反思事实依据的可信度和推理的合理性,进而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片断2:
  师:垃圾分类迫在眉睫,但我们又面临那么多困难,该怎么办?
  想象派——
  生9:我们可以发明一种会自动分拣垃圾的机器人,让机器人来分类。
  生10:我们可以在每家每户设置分类垃圾投放管道,直通各个垃圾处理中心,管道内还有自动识别系统,纠正人们扔错的垃圾……
  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笔者趁机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尽快发明出这些装置。
  师:可是目前这种装置还没有发明出来,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做?
  现实派——
  生5:小区先要配备相应的垃圾桶。
  生11: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告诉人们怎么分……
  这些学生还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笔者进而引导他们如何从自己做起。
  实干派——
  生12:可以先从简单的分类做起,把一些可以卖钱的攒起来,这些都是可回收的。
  生13:剩的饭菜直接喂鸡喂狗,回收利用……
  学生开始立足自身考虑问题,回答的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自己能做的事。问题解决学习具有求异性和创造性。在本节课学习中,学生从直面困难到解决困难,为践行垃圾分类奠定了基础:想象派的孩子从科学技术层面思考,激发了探究科学的兴趣;现实派的孩子关注到社会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其公民意识的养成;实干派的学生则从自身出发,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分类方法。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三、强化学生的行为——追踪学习进展
  在品德课教学中,诸如垃圾分类等主题学习,仅靠一两节课是不够的。要真正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还需后续的教学跟进和追踪。
  教学片断3:
  师:上周,我们用了两节课时间研究了垃圾分类。现在,你们家在进行垃圾分类了吗?请贴姓名牌(如图4)。说说你们现在是怎么做的?
  从图4中我们看到,通过学习垃圾分类的有关内容,全班20人中有18人践行了垃圾分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针对还未行动起来的两位同学,我们又开展了一次“解决问题”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行为。
  师:另外两位没在做垃圾分类的同学,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生18:我和妈妈说了,但是妈妈说那么多年扔下来已经习惯了,就算了。
  生19:我妈妈说一个垃圾桶用久了都有味道,放三个垃圾桶要臭死的。
  师:怎么办呢?
  生2:不会臭的,其实那些能卖钱的纸箱什么的没有味道的。
  生5:是啊,你可以和妈妈说能卖钱,我妈妈就是听我说能卖钱才同意的……
  在品德课教学中,诸如“环保”“友爱”“谦让”“诚信”等内容,学生往往知易行难。而引入“贴姓名牌”讨论法,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对话教学,为促进知与行相统一提供了有效方法。它能够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视野,让学生体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善于倾听和探究思考的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能力,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市川博.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87.
  [2]沈晓敏.在讨论中动摇进而深化学生的认识[J].现代教学,2005(12).
  [3]张正江.学生“知行不一”论是一个伪命题[J].中小学德育,2014(6).
  (作者单位:宁波市江北第二实验小学浙江宁波 31502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一、高三心育导师制的提出  国内外心育实践研究表明,心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技术,还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各国通过心育实践,已经探索出了多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我国有教育辅导式、四结合式、五结合式、六结合式、系统式等,国外则有发展性辅导式、辅导—目的性行为式、辅导—心理教育式、辅导—全员服务式等[1]。近几年,国内已有一些高中,如南京市第一中学、深圳中学、北京八十中等学校进行了导师制的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美丽可爱,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因此,我常常想,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对学生的所作所为,都是用我们的所感所想去做评价,而不做深层次的理解,不去触摸孩子那一颗颗稚嫩的心。因而,我们对孩子的举动常有曲解,使他们的美好愿望渐趋泯灭,最终失去前进的动力。学生是一本本“活书”
实践中常会有这种现象: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往往只是浮于表面,无法给予学生深层次的触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猫和老鼠一样,“猫”在的时候,“老鼠”们很乖巧,“猫”不在的时候,“老鼠”们就变成了“老虎”。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    [案例一]  一次午自习上,发生了这样一幕:  周(一班干部):大家好!今天老师不舒服,中午的自习课由我管理。  生:切,怎么又是你?(起哄)  周:(用尺子拍
重德是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要是有人问,老师是干什么的?“传道授业解惑”,国人会脱口而出。这句话中,“传道”排在了“授业”“解惑”前面,成了教师最重要的责任。重德的理念,教师认同,社会认可,孩子习惯,千百年来一代代流传下来,便成了传统。  斗转星移,人类历史进入了“地球村”时代。随着古老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二千多年前“礼崩乐坏”的一幕似乎重现了。为应对危机,在“德育为首”“德育为先”
【摘要】中医术语是中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准确、恰当地将其英译对中医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零翻译作为一种逆向式翻译策略,能够最佳化地突破中医术语英译中的难译、不可译、文化缺失等问题,合理恰当地运用零翻译有助于解决中医术语英译面临的诸多问题。文章以中医典籍《伤寒论》中的术语英译为例,探讨零翻译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關键词】零翻译;中医术语英译;伤寒论  【作者简介】朱成成,右江民族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百善孝为先。孝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日前,一套由维扬区教育部门组织编写《新二十四孝》被广为传阅,这是全市首家开发的“孝文化”地方课程读本。教材由孩子们自主设计漫画,故事来源于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生活细节,同时还配有朗朗上口的“二十四孝童谣”,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缘起:新生活呼唤“新孝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社会常识为载体,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综合性基础型课程,其学习评价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4稿)(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本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学习评价要发挥激励、教育功能,关注个性差异,强调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实施促进学生知、情、行和谐统一的
2012年,许纪霖先生关于法国高考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国人关于哲学教育的大讨论。法国将哲学作为高考必考科目,诸如“是否存在与生俱来的欲望”“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我们是否有追求真理的义务”“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了什么”等考题,极具思辨性、批判性和开放性。这引起了我们对哲学课堂的反思。  以词源考究,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重“爱”,而非“智慧”本身。思考宇宙,问辩人生;思考运动,问辩永恒,是哲学的使命与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2011年10月17日,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表情尴尬。这是该校的一项“别出心裁”的“新举措”:小学生有两种佩饰,一种是红领巾,还有一种是绿领巾。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自然佩戴鲜艳的红领巾,而那些据说是调皮、学习不好的小学生,则佩戴绿领巾,且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该校老师称是为激励学生上进。  真不敢
张添翼在《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我国当前的德育实践中,面临着三种新变化:儿童个性更强,更要自由;教师权威部分丧失;灌输方式隐性化。因此,德育应合理看待灌输的地位与作用,不应盲目反对任何形式、直接的道德知识讲授与道德价值传递。因而应贯彻“最少灌输”的原则,反对程度较重、封闭儿童思维的灌输方式。“最少灌输”原则有四个要求:第一,灌输目的是“引导”儿童形成他律性道德。儿童的道德认知发